沒想到,這幾天,一個離我們生活很遠的數學難題——黎曼猜想再次被刷屏了。
9 月 24 日,在德國海德堡舉行的第 6 屆海德堡國際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獲獎者論壇上,現年 89 歲的英國著名數學家、阿貝爾獎和菲爾茲獎得主麥可·阿提亞,提出了證明黎曼猜想的「簡單思路」,並稱沿著該思路可以證明黎曼猜想。
但是,阿提亞的證明,尚未得到廣泛承認。
在數學的發展過程中,大多數宣稱證明猜想的,最終都被否定。
不過,黎曼猜想受到如此多的關注,我作為數學人,還是覺得很開心的。
假如阿提亞的證明是對的,我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夠「看懂」它(捂臉)。
黎曼(1826-1866),是歷史上最具想像力的數學家之一。
關於黎曼猜想
1.人類歷史上有三大著名的數學猜想:費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
2.1859年,德國數學家黎曼被選為柏林科學院院士,作為回報,他向柏林科學院提交了一篇是為《論小於給定數值的素數個數》的論文,黎曼猜想從此誕生。
3.黎曼猜想,是當今數學界最重要、最期待解決的數學難題。它是公認的數學七大難題之一,也是上世紀數學大師希爾伯特提出的23大難題之一,是跨兩個世紀的難題。
4.當今數學文獻上,有一千多條數學命題以黎曼猜想為前提。如果它被證明,就意味著上千個數學命題變為定義;如果它被證偽,這一千多個命題將從此作古,又要重新探索。
5.黎曼猜想關注的是素數(也就是質數)的分布,這是人類的認知邊界。
6.黎曼猜想是什麼,普通人很難看得懂。
7.質數,凡是上了小學五年級的人,都知道它的定義——只能被1和自己整除的整數。
8.質數可以被看作是自然數體質的原子。
9.質數,已經成為全世界網際網路加密,最重要的算法手段。
10.說起素數(質數),更加有名的是哥德巴赫猜想。因為從結論上,要比黎曼定理容易讀懂——偶數都能表示為兩個質數之和。
11.在突破哥德巴赫猜想和黎曼猜想的過程中,有很多成果是並行產生的,兩者有一定相關性。
12.質數,這麼簡單的數,它恰恰反映了整個世界甚至整個宇宙的本質。
有人說,在不同的宇宙下面,物理規律會發生變化,但是數學規律不會發生變化,任何一個數字無論是用二進位還是十進位、十六進位,在任何平行宇宙,哪怕萬有引力定律失去作用的時候,它該是質數,依然還是質數。
這種貫穿宇宙時空的規律,不是很引人神往嗎?但是我們對它的認識依然很少。
13.對質數的探索,本身就代表著人類對整個宇宙的探索。
14.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不要僅僅停留在功能上。
15.可以讓小學的孩子開始去了解這些偉大猜想的內容,如哥德巴赫猜想,讓TA們知道,如此簡單的規律,卻如此難以證明,了解數學本身的魅力和難度。
16.兒子一年級時,我試圖給他闡述「質數無限性」的定理(早在2000多年之前就已經被證明了),孩子開始並沒有聽懂。但是講的次數多了,在三四年級的時候,他已經能基本掌握,並且領略到其中奧妙。
17.我想,這才是真正的啟發數學思維吧——不功利、欣賞美、有敬畏,這才是我們才未知世界的正確態度。
6分鐘視頻
▼
三年前我給7歲兒子講
哥德巴赫猜想
我此前寫過的關於數學教育的文章:
數學思維到底該咋建立?學而思的奧數班究竟有沒有用?
假如孩子都去讀金融,這個世界會變得很糟。。。
本文編輯:李小白
本公號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金融產品廣告
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