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90後」女孩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視頻被《人民日報》公眾微信號等媒體轉載,引發網友熱議。視頻中,前來取造血幹細胞的醫生在病床前深深鞠躬的畫面感動了萬千網友。「了不起的姑娘!」「這麼有意義的事情,我也想做!」「人美心善的小仙女!」網友們紛紛為這位「90後」女孩點讚。
11月26日,在市生態環境局臨澧分局辦公室,記者見到了視頻中的「女主角」。一米六的身高,戴著一副眼鏡,說話柔聲細語,儼然一個學校裡的「乖乖女」。
「你好,我叫廖婉伶,現在在市生態環境局臨澧分局辦公室工作。」見廖婉伶有些緊張,辦公室主任劉漢梅連忙上前介紹,別看她斯斯文文的,其實她是個非常熱心、善良的女孩。
「她從小就怕打針。」廖婉伶的母親告訴記者,小時候打針,她總是用手捂住自己的眼睛。而這次為一位素昧平生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先後打了6支動員針,抽了5次血,做了3次穿刺。「最後5個小時最難熬,雙手插針躺在病床上,我一動也不敢動。」廖婉伶說,她怕一動,痛起來,自己就堅持不下去了。
關於這次造血幹細胞捐獻,源於一次無償獻血。2015年,廖婉伶還在臨澧縣太浮鎮工作,在一次獻血中,她自願報名加入了中華骨髓庫。今年6月,廖婉伶接到市紅十字會的電話被告知配型成功,如果願意捐獻,就要接受進一步的身體檢查。
「我和丈夫都沒有猶豫,但擔心雙方家長不同意。」廖婉伶說,兒子已經2歲半了,當時家裡正考慮要二胎。為了說服雙方父母,廖婉伶和丈夫學習了大量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知識。最終,在兩人的努力下,雙方父母答應了捐獻,並由婆婆全程陪同照顧。
明明怕痛,為什麼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決心如此堅定?廖婉伶回憶起一件往事。2013年,大學剛畢業,廖婉伶主動來到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區一所學校支教。來到學校,眼前的一切讓她震驚。「印象最深的是,一遇大雨,學生宿舍積水就有2尺多深,睡在下鋪的學生根本沒法睡。」在支教的一個月裡,廖婉伶與同學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臨行前,看著同學們依依不捨的眼神,廖婉伶立志,從今以後,要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捐獻榮譽證書的左下角標有「No.10454」的數字,這說明廖婉伶是全國第10454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人。「從中華骨髓庫成立到現在,全國也只有一萬多名捐獻者,這說明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有多難,我可能是這位患者獲救的唯一希望。」廖婉伶說,接到配型成功的電話那一刻,她沒有絲毫猶豫。
記者 楊力菲 通訊員 黃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