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能源所微生物組大數據分析工具開發獲進展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青島能源所微生物組大數據分析工具開發獲進展

2017-01-24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元基因組是當前微生物組大數據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之一。由於元基因組數據的複雜性、異質性以及指數級增長的體量,從中深度且快速發掘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功能上的變化規律,一直是業界的一個重要技術瓶頸。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研究中心發表了元基因組高性能計算分析軟體Parallel-META 3,能夠深入、全面、快速地將數量龐大的未知微生物組進行結構與功能解析,從而剖析疾病或生態災害下微生物組的變化規律(如圖)。

  微生物組(又稱「菌群」)在地球生態圈中無所不在,而一個微生物組元基因組的數據量可以是一個人類基因組的成百上千倍。因此,針對海量元基因組數據的深度且快速解析對於微生物組研究至關重要。但是,目前國際上已有的元基因組分析軟體在計算精度和運算速度上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微生物組技術的發展需求,而且其繁瑣的安裝和操作步驟也給國內外廣大用戶帶來了困擾。因此,Parallel-META 3應運而生,其16S rRNA/18S rRNA片段提取、拷貝數修正、功能基因預測、多樣性分析、生物標記篩選、共生網絡分析等先進分析技術使其在準確性和全面性上具有顯著優勢,而且其全自動分析的設計理念大大簡化了用戶的安裝和使用難度。與此同時,得益於全局並行化計算技術,Parallel-META 3在運算速度和數據吞吐量等性能方面有顯著提高,真正實現了海量數據分析的「立等可取」。下一步Parallel-META 3將拓展到微生物基因的功能解析與進化分析,實現微生物組代謝網絡的重建和比較,從而支撐微生物組大數據搜尋引擎MSEhttp://mse.single-cell.cn)服務業界的努力。

  該研究日前發表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並獲得了軟體著作權(登記號:2016SR053280)。它是由副研究員蘇曉泉帶領的單細胞中心生物信息團隊完成的,獲得了科技部「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領軍人才前瞻性研究專題等的前期支持。

  文章連結

  軟體下載

 

Parallel-META 3工作流程

  元基因組是當前微生物組大數據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之一。由於元基因組數據的複雜性、異質性以及指數級增長的體量,從中深度且快速發掘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功能上的變化規律,一直是業界的一個重要技術瓶頸。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研究中心發表了元基因組高性能計算分析軟體Parallel-META 3,能夠深入、全面、快速地將數量龐大的未知微生物組進行結構與功能解析,從而剖析疾病或生態災害下微生物組的變化規律(如圖)。
  微生物組(又稱「菌群」)在地球生態圈中無所不在,而一個微生物組元基因組的數據量可以是一個人類基因組的成百上千倍。因此,針對海量元基因組數據的深度且快速解析對於微生物組研究至關重要。但是,目前國際上已有的元基因組分析軟體在計算精度和運算速度上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微生物組技術的發展需求,而且其繁瑣的安裝和操作步驟也給國內外廣大用戶帶來了困擾。因此,Parallel-META 3應運而生,其16S rRNA/18S rRNA片段提取、拷貝數修正、功能基因預測、多樣性分析、生物標記篩選、共生網絡分析等先進分析技術使其在準確性和全面性上具有顯著優勢,而且其全自動分析的設計理念大大簡化了用戶的安裝和使用難度。與此同時,得益於全局並行化計算技術,Parallel-META 3在運算速度和數據吞吐量等性能方面有顯著提高,真正實現了海量數據分析的「立等可取」。下一步Parallel-META 3將拓展到微生物基因的功能解析與進化分析,實現微生物組代謝網絡的重建和比較,從而支撐微生物組大數據搜尋引擎MSE(http://mse.single-cell.cn)服務業界的努力。
  該研究日前發表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並獲得了軟體著作權(登記號:2016SR053280)。它是由副研究員蘇曉泉帶領的單細胞中心生物信息團隊完成的,獲得了科技部「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領軍人才前瞻性研究專題等的前期支持。
  文章連結
  軟體下載
 
Parallel-META 3工作流程

列印 責任編輯:葉瑞優

相關焦點

  • 青島能源所等開發微生物組內部代謝互作示蹤新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與牛津大學合作發明了「反向拉曼標記技術」,可在單細胞水平上示蹤微生物群落中細胞代謝互作,為微生物組原位功能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與新平臺。該工作近期發表於《分析化學》(Analytical Chemistry)。
  • 青島能源所生物質能源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生物質材料具有來源豐富、可再生等優點,在可持續能源材料開發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以海洋中豐富的海藻多糖、甲殼素等生物質材料為基礎,研究開發高性能的能源材料具有重要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仿生能源與儲能系統團隊負責人崔光磊等在海洋生物質能源材料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Electrochem. Soc.、Electrochim Acta、J Mater Chem等雜誌,並有多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
  • 研究人員開發出基於微生物組大數據的疾病檢測方法
    微生物組具有服務疾病診治與生態監控的巨大潛力,但是其影響因素錯綜複雜。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發明了基於菌群大數據搜索的疾病檢測方法,為此共性問題提供了原創的解決方案。該工作於3月17日在線發表於mSystems(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刊)。作為與生俱來、無處不在的「小夥伴」,微生物組與人體、環境的健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同時,菌群檢測具有非侵入性、可量化、可預警等優勢。
  • 9文聚焦:宏基因組學與微生物組分析方法和工具
    選擇合適的統計方法對於準確解釋微生物組數據很重要。最後,「生物信息學分析」部分介紹了用於分析微生物組數據分析的方法。對於微生物組研究而言,嚴謹的研究設計在獲得有意義的結果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適當的統計方法對於準確解釋微生物組數據非常重要。循序漸進的分析流程為研究者掌握最新生物信息學分析方法提供了幫助。通過閱讀這篇文章,研究者能獲得研究設計、樣本採集和生物信息分析等全方位的微生物組學知識。
  • 喜訊 | 我院蘇曉泉教授團隊研發第二代微生物組搜尋引擎MSE 2
    近日,我院蘇曉泉教授團隊研發了第二代微生物組搜尋引擎MSE 2(http://mse.ac.cn),以支撐更全面、更深入、更便捷的菌群大數據挖掘,推動「數據驅動型」的微生態研究和大健康產業應用。該成果於1月20日發表於mSystems(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刊,SCI IF=6.63)。
  • 科研人員研發出第二代微生物組搜尋引擎MSE 2
    因此,微生物組「大數據」的深度挖掘,是利用菌群實現精準診斷、精準護理與精準營養的重要工具,也是認識生物資源、監控環境健康、維護國家生物安全的新手段。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研究中心發布了第二代微生物組搜尋引擎MSE 2(http://mse.ac.cn),以支撐更全面、更深入、更便捷的菌群大數據挖掘。1月20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mSystems(《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刊》)上。
  • 青島能源所建立拉曼介導靶向元基因組技術研究海洋固碳機制
    同時,RGM技術的建立為在各種時空尺度探討海洋微生物組「Genome-Phenome」關聯機制,奠定了方法學基礎。  上述工作由英國牛津大學工程系黃巍和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單細胞中心徐健合作指導完成,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科院微生物組計劃等項目的支持。
  • 基於菌群大數據搜索的新疾病檢測方法開發成功—新聞—科學網
    微生物組具有服務疾病診治與生態監控的巨大潛力,但是其影響因素錯綜複雜。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發明了基於菌群大數據搜索的疾病檢測方法,為此共性問題提供了原創解決方案。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刊》。 微生物組與人體、環境的健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同時,菌群檢測具有非侵入性、可量化、可預警等優勢。
  • 青島能源所等在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進展
    青島能源所等在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5-02-04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鋅/石墨電池研究中獲進展
    低成本、長壽命、高功率的二次電池是實現電網規模儲能來利用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有效途徑之一。石墨正極具有成本低、環境友好的特性,而鋅負極具有體積能量密度高、儲量豐富、鋅沉積/溶解過電位低等優點,因此,結合鋅負極與石墨正極各自優點的鋅/石墨雙離子電池在電網規模儲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中國土壤微生物組:進展與展望*
    中國土壤微生物組:進展與展望[J].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7, 32(6): 554-565+542.該計劃的目標是研究不同環境中微生物組的功能及其利用前景,涵括人體、土壤、海洋、大氣等環境中的全部微生物個體及其功能,為解決 21 世紀人類面臨的農業、能源、環境、海洋和氣候等重大問題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徑。該計劃首次把微生物研究提高到國家戰略地位,表明微生物組研究已經成為新一輪國際科技革命的戰略高地。
  • 青島能源所 | 建立微擬球藻NanDeSyn資料庫網站,支撐「綠色重生」國際合作計劃
    微擬球藻作為「光合酵母」模式研究體系的優勢:核基因組為單倍體,且僅有~30M鹼基序列;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多組學數據,如各種營養/環境下的基因表達譜、轉錄因子等調控元件;已經建立起了高效、靈活、多樣的遺傳操作工具,如過表達、RNAi、CRISPR/Cas9、同源重組、亞細胞定位、大片段敲除等。
  • 微生物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召開學術年會
    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主任馬俊才介紹了中心的定位及成立以來的重要進展、近期牽頭啟動的國際微生物模式菌株測序計劃;微生物所副所長東秀珠肯定了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在資源與利用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希望中心未來在國家層面發揮更大作用。
  •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一行調研青島能源所和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一行調研青島能源所和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 2020-08-11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土壤微生物組:進展與展望|研究
    該計劃的目標是研究不同環境中微生物組的功能及其利用前景,涵括人體、土壤、海洋、大氣等環境中的全部微生物個體及其功能,為解決21世紀人類面臨的農業、能源、環境、海洋和氣候等重大問題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徑。該計劃首次把微生物研究提高到國家戰略地位,表明微生物組研究已經成為新一輪國際科技革命的戰略高地。
  • 青島能源所開發出高性能鎂電池用凝膠聚合物電解質
    青島能源所開發出高性能鎂電池用凝膠聚合物電解質 2019-02-02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基於以上研究背景,依託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建設的青島儲能產業技術研究院通過硼氫化鎂與聚四氫呋喃端羥基的原位交聯反應,在玻璃纖維骨架上構建了一種能夠可逆地沉積溶解鎂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體系。
  • 【工具】LEfSe分析在線做
    LEfSe分析,可以分析組間菌群差異,可以找出各組間特異的主要菌群,有助於開發biomaker等研究。
  • 資源分享 | 微生物組分析必備書籍《Microbiome Analysis》
    微生物組分析常見的微生物組分析流程是這樣的:收集樣本(例如,土壤、水、糞便),提取DNA,進行DNA測序,並使用生物信息學工具來描述微生物組的重要特性。迄今為止,微生物多樣性的主要載體是16S rRNA基因,這一直微生物研究的重點手段之一。但是在獲取微生物群落的分類組成的同時,16S rRNA基因測序在揭示功能多樣性的能力上是有限的,需要別的方法來彌補這個缺陷。
  • 大數據開發和大數據分析有什麼不同?
    大數據分析工程師和大數據開發工程師分別能做什麼?通俗解釋開發和分析非要把他倆分開的話,一個是偏向於數據,一個偏向於工程。好比要炒個菜,工程師是燒火、墊勺的那個,偏向於工具的使用。分析師是放調理、掌握火候的那個,偏向菜怎麼做好吃。數據影響生活數據越來越多的影響並塑造著那些我們每天都要交互的系統。
  • 沈西凌團隊開發癌症大數據比較分析方法
    至今TCGA已經產生了超過2.5 PB的「全基因組」數據,包括轉錄組數據,表觀遺傳組數據和蛋白質組數據,所有的數據都是免費供公眾使用的。先前的研究已經使用此數據進行了一些不可思議的發現。例如,一項研究表明,在結腸直腸癌中有大量的核梭形芽孢桿菌。研究表明這種核梭形芽孢桿菌象徵了腫瘤發生發展, 轉移甚至預示了對藥物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