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突觸雜交版本,或將迎來腦機接口的無限可能

2020-12-04 澎湃新聞

人工突觸雜交版本,或將迎來腦機接口的無限可能

2020-06-18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文/陳根

近年來,人工智慧和腦機接口作為前沿科技研究的熱點技術,一直頗受業界關注,不論是人工智慧還是腦機接口,這些技術的發展都基於腦科學的發展。雖然人腦看起來就像一大塊雕成核桃仁造型的豆腐,但人腦的本質,卻是一個由神經元(neuron)構成的網絡。

受大腦啟發的計算範式通過模擬生物系統的分布式信息處理,在視覺和語言任務的自動化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人工神經網絡(ANNs)與生物系統的相似性啟發了ANN在生物醫學界面中的實現。雖然前景看好,但這些實現依賴於運行ANN算法的軟體。最終,需要構建既能直接與活體組織連接又能基於生物反饋進行適應的硬體,而朝向生物整合的神經形態系統的第一個重要步驟就是實現基於生化信號活動的突觸調節。

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就聯合了義大利理工學院和荷蘭埃因霍溫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自然》上發布了最新的相關研究成果,研究團隊測試了人工突觸的第一個生物雜交版本,並證明了它可以與活細胞進行通訊。這種設備產生的未來技術可以通過直接響應來自大腦的化學信號來發揮作用。

研究人員將一個有機的神經形態裝置與多巴胺能細胞結合,形成一個具有神經遞質介導的突觸可塑性的生物雜交突觸。通過模擬突觸裂的多巴胺循環機制,證明了突觸重量的長期調節和恢復,這項研究這證明了將化學和電融為一體的交流是可能的,也為將人工神經形態系統與生物神經網絡相結合鋪平了道路。

現在,研究人員已經成功測試了他們的設計,他們正在尋找未來研究的最佳途徑,其中可能包括在腦啟發計算機、腦機接口、醫療設備、神經科學新研究工具上等的工作可能性。他們正在研究如何使設備在包含各種細胞和神經遞質的更複雜的生物環境中發揮更好的功能。

關鍵詞 >> 科技,腦機接口,腦科學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陳根:人工突觸雜交版本,或將迎來腦機接口的無限可能
    文/陳根近年來,人工智慧和腦機接口作為前沿科技研究的熱點技術,一直頗受業界關注,不論是人工智慧還是腦機接口,這些技術的發展都基於腦科學的發展。雖然人腦看起來就像一大塊雕成核桃仁造型的豆腐,但人腦的本質,卻是一個由神經元(neuron)構成的網絡。
  • 邁向腦機接口!科學家使用多巴胺無縫連接人工神經元和生物神經元
    因為這些被稱為 「神經遞質」的化學物質是生物神經元在大腦中功能連接的方式,這項研究戲劇性地證明了將人工零件與生物腦細胞連接到功能電路中是可能的。該研究小組不是第一個研究混合神經元電路的團隊,在此之前,另一個團隊僅用電子協議將兩個矽基人工神經元和一個生物神經元連接到一個電路中。儘管這是一個強大的混合計算演示,但它的研究僅依賴大腦一半的計算能力:電子計算。
  • 腦機接口重大進展,人腦全面升級,擁有無限可能
    這聽起來非常科幻,好像是我們只有在科幻片才能看到這個場景,但是人類早就開始了腦機接口的研究,從20世紀90年代初,人們就已經通過動物實驗在不斷嘗試。最近腦機接口技術,就取得了重大進展。那現在我們腦機接口的技術到底發展到什麼地步了呢?這個我們就要先來了解一下,腦機接口領域最牛的人物。
  • 陳根:腦機接口是與非,再談馬斯克腦機對接
    可以說,腦機接口幾次在科技界掀起軒然大波,而這次的升級版腦機接口在帶來震撼過後,討論的聲音也漸趨理性。升級版的腦機接口是「言過其實」還是「確實如此」?其又將在腦機接口的發展裡佔據怎樣的地位?腦電波(Electroencephalogram, EEG):與大腦皮層神經元活躍度密切相關,大部分學者認為其主要組成部分是神經元突觸後電位。腦電波是腦-機接口的主要信號來源之一。
  • 史丹福大學實現高性能低功耗人工突觸,可用於神經網絡計算
    選自Stanford作者:TAYLOR KUBOTA機器之心編譯參與:微胖、晏奇斯坦福研究人員打造出一種新的有機人工突觸,更好地支持計算機再現人類大腦信息處理方式。該研究還能改善腦機(brain—machine)技術。儘管這些年來,計算機技術取得不少進展,但是,在再造大腦低能耗、簡潔的信息處理過程這方面,我們仍然步履蹣跚。
  • 腦機接口植入帶來的無限遐想
    時隔一年,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又有了不小的進展。今天,在Neuralink 總部的發布會活動上,馬斯克將指甲大小的腦機接口晶片植入小豬格特魯德的腦部,從而讀取小豬的腦部活動。未來腦機接口技術應用於人類從而監測出數據,這一步不算太難,可能未來幾年就能實現。第二,就是根據分析出來的精神世界數據來影響人腦的神經活動,這一步叫控制。
  • 腦機接口神話當前,先要「去幻想」
    事實上,作為一項前沿科技,腦機接口之所以能夠聚集這麼多的關注,一來是因為其利好醫療以及社會的巨大空間,二來就是腦機接口打造的是一個關乎「人」的終極神話。而在終極神話中,人們目前想像到的不外乎人腦與人的意識大幅提升,比如無限的記憶,更高速的運算;意識與機器的融合;對抗人工智慧霸權等。
  • 陳根:腦機接口,一個關乎「人」的終極神話
    事實上,作為一項前沿科技,腦機接口之所以能夠聚集這麼多的關注,一來是因為其利好醫療以及社會的巨大空間,二來就是腦機接口打造的是一個關乎「人」的終極神話。 而在終極神話中,人們目前想像到的不外乎人腦與人的意識大幅提升,比如無限的記憶,更高速的運算;意識與機器的融合;對抗人工智慧霸權等。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迎來新進展,令人不安的技術和未來
    醫療健康現階段腦機接口的目標還是主要服務於腦功能不完善或大腦信號無法順暢傳達的人群,如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肢體障礙等殘障人士。利用腦機接口的技術優勢使患者重建大腦功能,從而恢復部分身體功能,或者利用外置設備實現自主行動。比如目前比較成熟的技術視覺假體、人工耳蝸等感覺修復技術已經服務了很多殘障人士。
  • 埃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將更新,讓你成為天才,擁有精神控制能力
    埃隆·馬斯克宣布,他將於下個月就他的人腦植入晶片技術(腦機接口)正式發表更新聲明其實,埃隆·馬斯克的目標是在25年內創造一個完整的大腦接口。這將意味著人類可以僅用大腦就能連接到計算機設備。馬斯克希望,他的大腦植入物能夠阻止人類被人工智慧超越。
  • 記憶加電阻的記憶電阻器,為腦機接口提供新可能_科技_澎湃新聞-The...
    文/陳根「腦機接口」作為前沿科技研究的熱點技術,一直頗受業界關注。2017年,馬斯克成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兩年後,馬斯克和他的Neuralink團隊發布了其首款產品,即「腦後插管」新技術。
  • 腦機接口難題不少
    腦機接口是在人與外部設備間創建的信息連接通路。通過解碼腦信號,將其轉換為可被識別的命令信號,實現人與機器或外部環境之間的交互。1973年,計算機科學教授雅克·維達爾首次在學術期刊上提出「腦機接口」的概念。2014年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一名截癱男子用思維控制機械外骨骼成功開球。如今,腦機接口已成為腦科學、神經科學等領域最受矚目的研究方向之一。
  • 腦機接口是人類往大腦宇宙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如果在不同的環境大腦產生同樣的Pattern,那就無法認定大腦看到的是鉛筆,可能是別的東西。開放的場景有一些編碼可能是有效的,但大部分無效。鄒劍宇:現在的腦機接口會設定多少類場景?陳衛東:我們做的最多的還是運動。比方說EEG(腦電圖)腦機接口觀察左右手動作。
  • 利用類腦器件高效處理神經信號,構建新型腦機接口
    基於憶阻器陣列神經信號分析系統的新型腦機接口近年來,腦機接口技術作為信息科學與神經科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前沿領域,在康復醫學、醫療電子等領域得到了廣泛關注與應用, Neuralink、BrainCo、Neuracle等公司都積極投入實用化腦機接口的研發。腦機接口技術可以將大腦發出的動作或言語意圖翻譯為控制指令,從而幫助運動、語言障礙患者的康復治療。
  • 腦機接口先驅米格爾:馬斯克說的意念控制不可能發生
    其中,杜克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教授Miguel Nicolelis(米格爾·尼科萊利斯)在演講中介紹了腦機接口和這一技術從基礎科學到應用於神經康復的研究歷程。米格爾在腦機接口領域有38年的研究經驗,被譽為腦機接口的先驅。
  • 腦機接口有大突破,未來用意念就能開車?
    important}美國當地時間8月28日,埃隆·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演示了最新一代侵入式腦機接口設備,並展示了三隻大腦植入了該腦機接口的小豬,目前計劃將在安全性測試並獲得許可後進行人體測試
  • 《攻殼機動隊》中的腦機接口到底能不能實現?
    對於嚴重視力障礙人士來講,早期版本的仿生眼已經商業化,目前正在進行新一代改進版本的臨床試驗。另一方面,耳蝸植入物已經成為最成功最普遍的仿生植入物之一——全球超過30萬的用戶藉助人工耳蝸來獲得聽力。目前最複雜的腦機接口技術是雙向腦機接口(BBCI),該技術能同時記錄並刺激神經系統。科學家希望將雙向腦機接口技術作為一種根治中風和脊髓損傷的醫療工具。我們已經證明,雙向腦機接口可以用來加強兩個腦區或大腦和脊髓之間的聯繫,重新規劃損傷區域周圍的信息傳導,從而恢復癱瘓肢體的功能。看到迄今為止所有的這些成果,您可能認為腦機接口將成為下一個消費者必備小工具。
  • 一周黑科技|腦機接口將人體測試,特定記憶能精準刪除
    馬斯克認為腦機接口技術可以幫助人類克服殘疾問題,並且戰勝人工智慧。他在2019年7月曾宣布,其麾下的生物科技創業公司——Neuralink公司研製的腦機接口技術,已經能夠讀出人類大腦中的思想意識,將在2020年晚些時候發布腦機接口技術的重大升級,相關裝置將首次植入人體,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 什麼是「腦機接口」?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能幹啥?
    」,需要在頭頂上打一個洞,然後將「腦機接口」插入其中,使其與頭骨齊平(沒有電子突出物)。馬斯克希這個設備的系統將用於創建他所描述的「數字超級智能[認知]層」,從而使人類能夠與人工智慧軟體「融合」。他表示:「腦機接口可以解決失明,可以解決癱瘓,可以解決聽力,控制智能設備,僅通過與皮層接口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不過這個「腦機接口」並沒有那麼神奇,這個技術早就出現了,腦機接口的研究根據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分為非侵入式和侵入式兩種。
  • 動動「意念」,音樂直流大腦,馬斯克腦機接口一年內植入大腦或將實現
    無需耳機,直通大腦熟悉馬斯克的朋友可能了解,2017年,他便對腦機融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8位聯合創始人共同創辦了Neuralink公司,其研究目標是如何通過內置晶片、電極等設備,將大腦與外界AI系統結合起來,實現對人腦神經元的實時控制。這一瘋狂的想法果然符合鋼鐵俠的腦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