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日調查:誰是南海穩定的最大破壞者?

2020-12-05 環球網

編者按:每年的6月8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海洋日」,來提醒人類應保護共同的海洋。而對於我國來講,海洋權益卻正面臨嚴峻的挑戰。尤其是近期以來,中美在南海的衝突大大升級,風雲詭譎。在世界海洋日的今天,不妨讓我們共同關注一下我國海洋權益。由此,愛海洋網與環球網聯合推出本期調查,歡迎投票!

1.你之前是否知道「世界海洋日」?(單選)2.你是否關注海洋方面的熱點新聞?(單選)3.你對我國與周邊國家的海洋領土爭端情況是否了解?(單選)4.你認為在建設海洋強國的大背景下,政府是否有必要儘快出臺專門的「海洋法」?(單選)5.你認為你自己跟「維護我國海洋權益」之間的關係大不大?(單選)6.你認為以下國家誰最不希望南海穩定?(可多選)
  • 美國
  • 日本
  • 菲律賓
  • 越南
  • 汶萊
  • 馬來西亞
  • 澳大利亞
  • 印度尼西亞
  • 印度
  • 新加坡
  • 柬埔寨
  • 泰國
  • 中國
  • 其他方
  • 說不清
7.你認為中美在南海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是否存在?(單選)8.你如何看待臺灣在維護中國南海主權方面的意義?(單選)9.你認為著重發展以下哪方面因素對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最為迫切?(最多選2項)
  • 海軍力量建設
  • 周邊與大國外交
  • 海洋立法執法
  • 海洋資源開發能力
  • 海洋綜合科技實力
  • 海外貿易
  • 國人的海洋意識、海洋教育
  • 相關海洋企業競爭力
  • 海洋歷史文化的挖掘、海洋文明的重振
  • 出臺更多有利於海洋經濟的舉措
  • 其他
  • 說不清
10.你的性別是?(單選)11.你的學歷是?(單選)

相關焦點

  • 美方插足中國南海問題,趙立堅回應:蓄意挑動領土海洋爭端
    對此,中國外交部趙立堅對此表示堅決反對,稱美國這是在違反和歪曲國際法,蓄意挑動領土海洋爭端。美國國務院發表所謂涉南海聲明7月中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稱,美國不承認中國對涵蓋南海大部分海域的離岸資源權利主張。
  •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弘揚南海精神 逐夢深藍海洋
    1961年,南海海洋所海洋科學考察船隊成立。據悉,南海海洋所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對西沙海域、黃巖島進行科學考察;80年代到90年代對南沙海域的島礁、資源等進行詳細調查。海洋科考船是海洋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礎,為開展南海北部沿岸和大陸架海洋調查,有關方面調撥的「珊瑚」號成為南海海洋所第一艘科考船。該船1961年7月19日服役,1967年4月1日起更名「挺進」號。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調查小組 就深圳灣航道疏浚環評報告涉嫌...
    原標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調查小組 就深圳灣航道疏浚環評報告涉嫌抄襲開展調查深圳特區報2020年3月28日訊 3月28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發布《關於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相關信息情況的說明》,表示已經成立調查小組,就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環評報告涉嫌抄襲進行調查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公布環評涉嫌抄襲初步調查結果:環評報告提交...
    3月29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通報了初步調查結果,稱該項目「採用以前完成的報告作為模板,提交了未完成的報告過程稿作為公示材料」,導致存在較多「湛江」字眼等。   此前,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官網公示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評報告書,網友指出報告書多處出現「湛江」一詞,疑似抄襲。
  • 南海海洋研究所2002年招生
    博士招生: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於1959年,所址廣州,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海洋研究機構之一。全所現有職工525人,其中科技人員389人,含研究員35人(博士導師25人),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114人。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調查小組 就深圳灣航道疏浚環評涉嫌抄襲...
    來源標題:就深圳灣航道疏浚環評涉嫌抄襲開展調查3月28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發布《關於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相關信息情況的說明》,表示已經成立調查小組,就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環評報告涉嫌抄襲進行調查。
  • 犁萬裡波濤——我國海洋地質調查船「三劍客」初戰告捷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題:犁萬裡波濤——我國海洋地質調查船「三劍客」初戰告捷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2019年2月26日,我國「海洋地質十號」調查船完成印度洋科學考察,返抵廣州。此前「海洋地質九號」2018年12月完成入列首年調查科考任務,「海洋地質八號」同年8月赴南海北部海域,首航執行海洋資源調查任務。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有關負責人6日在此間表示,三條船成功實施首航作業,標誌著我國深海探測立體技術體系初步建成。
  • 獻給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新聞—科學網
    自此,他們以嶄新的面貌、偉岸的形象、奮進的姿態、創新的碩果,百舸爭流,乘風破浪,在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康莊大道上勇敢向前。 開拓基業 不忘初心 鏡頭拉回到60年前,年輕的共和國即將迎來建國10周年的喜慶日子。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在中科院廣州分院籌備時期籌建,1959年1月7日正式在穗成立。初期暫設在南海水產研究所,1960年初遷至廣州新港路。
  • 「向陽紅14」調查船啟航赴南海北部開展斷面調查
    2月20日,「向陽紅14」船啟航,赴南海北部開展斷面調查,這是自然資源部南海局2020年第一單海上作業。本航次將完成南海北部2條西北—東南的主斷面調查任務,其中主斷面站20個,輔助站5個,共25個測站。
  •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新型科考船「實驗6」號下水
    信息時報訊(記者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黃林叢 徐曉璐)海洋科學考察添新利器。7月1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下水暨命名活動在廣州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舉行。
  • 南海海洋所承擔的兩項國家科技專項項目啟動
    6月21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牽頭承擔的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南海及其附屬島礁海洋科學考察歷史資料系統整編」和「紅樹林生物資源調查與重要種類DNA條形碼庫構建」項目啟動會在廣州召開,南海海洋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偲致辭。
  • 誰娛樂了南海一號?
    >  誰娛樂了南海一號?  陽江當地有人戲言:以前誰知道陽江?2007年,兩件事讓陽江聞名全國,一是公安部副部長率隊端掉橫霸陽江十年之久的黑社會,另一件就是「南海一號」。此前,海濱旅遊,南方馳名的就是海南島,「南海一號」讓陽江一夜成名,已有四川旅遊社報出陽江旅遊條線,價格比海南島便宜至少500元。
  • 南海海洋所等在海洋環流研究中獲進展
    海洋作為氣候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其大尺度海洋環流在全球熱量、淡水平衡中起關鍵作用。那麼,在氣候變化背景下,海洋環流是否已發生顯著改變?海洋垂直結構變化是否與海洋環流變化同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LTO)王春在研究團隊博士付垚,聯合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德國基爾亥姆霍茲海洋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應用觀測數據對以上問題展開研究。
  • 南海海洋所與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正式籤署合作備忘錄
    11月2日,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亨利-比奇洛傑出海洋學家講座教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研究生聯合項目教授、國際大洋中脊(InterRidge)地球與生命科學研究計劃主席林間博士來訪問南海海洋所
  • 我國科學家投放儀器全程觀測南海海洋現象
    新華社廣州12月14日電(記者 梁鋼華)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實驗3」號科學考察船日前在惡劣海況下,首次在南海呂宋口海域大浪區投放了一批多功能潛標觀測系統,將對南海海洋內波生成、傳播和演變等海洋現象,進行半年以上的全程觀測。    中科院這一南海秋季航次主要承擔的任務是:在秋冬大浪惡劣天氣下,進行南海海洋斷面科學考察。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回應環評涉嫌抄襲造假:將嚴肅處理
    南海所對該項目環評工程師在編制報告過程中出現的嚴重錯誤致以誠摯歉意。對這一「錯得離譜離奇」的環評報告事件,深圳市交通局、深圳航道事務中心、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迅速表態,並表示展開全面深入調查。29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向羊城晚報記者通報了初步調查結果,稱該項目「採用以前完成的報告作為模板,提交了未完成的報告過程稿作為公示材料」,導致存在較多「湛江」字眼等。
  •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20年接收推薦免試生招生簡章   歡迎全國各大院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申請我所2020級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稱:推免碩士生)和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簡稱:直博生),上述兩類統稱推免生。
  • 日本展開對南海海溝地殼調查 以預防潛在海嘯
    為探明「南海海溝大地震」發生時有可能引發的海嘯程度,日本科學家開始探查海底地殼變動。  名古屋大學研究生院地震火山研究中心副教授田所敬一等組成的研究團隊,開始調查南海海溝附近的海底地殼變動情況。  報導稱,7月16日,研究團隊在南海海溝附近三重縣尾鷲市東南方向120公裡的海域,在深度為3300米的海底放入能捕捉地表活動的觀測裝置。
  • 中國調查船在南海與他國船隻「對峙」?我外交部:南海形勢總體穩定
    2020年4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路透社記者:第一個問題,據報導,兩艘美國艦船正在中國南海海域航行。不具名人士稱,該區域位於中國與馬來西亞「爭議」海域。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第二個問題,據報導,中國調查船出現在中馬「爭議」海域,並與馬方船隻「對峙」。
  • 「流動的國土」在南海:直擊海洋石油981鑽井平臺
    981鑽井平臺代表了中國在南海油氣競爭中的姿態,熟悉海洋工業的人已經從編號中讀出了其身份:「9」代表鑽井船,「8」代表深水,而「1」,則代表這是邁向深水油氣資源的第一步。2012年5月9日,上午9點30分,「海洋石油981」深水鑽井平臺,司鑽(鑽井系統操作者)邱銳啟動鑽井作業系統,石油鑽杆穿透幽深的海水,緩緩伸向1500米的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