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光碟行動」這項公益活動推出以來,越來越多的人群開始意識到節約食物的重要性,其中,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也成為了踐行「光碟行動」的新生力量,王超慧就是這股力量的一份子。
25日17時許,家住鹹安區賀勝路的王超慧正在超市買菜,準備回家做晚飯。她剛畢業一年,目前在鄂高附近上班,租住在賀勝路的一個老式小區裡,為了節約生活開支,她選擇一日三餐自己做,並且堅持做到「光碟」。
「我原本都在公司附近吃飯,又貴又不好吃,所以才決定自己做飯。」王超慧說,為了保證營養,她每天都會熬不同的養生粥,平時上下班帶飯時也儘量做到葷素平衡。
她說:「以前總會浪費食物,現在才曉得生活不容易,買菜都學會精打細算,吃飯肯定要吃乾淨。」
據王超慧介紹,她的許多同學畢業後,都在外租房住,房租、水電費、網費、電話費是每月的固定開支,在此基礎上,才考慮到吃飯的問題。
而租房住的年輕人大多會選擇合租,同在屋簷下的租客會商量後,選擇共用廚房,或者一起搭夥,買菜做飯會採用輪班制。
王慧說,她的「光碟」生活也影響了身邊的好朋友。之前她一直與朋友合租,只要時間允許,她朋友都會選擇自己做飯。
「我們是三個女生一起住,一起搭夥吃飯,同時還規定了必須『光碟』,互相監督。」王超慧說,制定這個規矩主要是剩菜剩飯不好處理,放壞了還容易招蟲鼠,「有一次,剩了一小鍋甜酒雞蛋,三天才想起來,一聞都臭了」。
在「光碟行動」這件事情上,王超慧是堅決的擁護者,這也源自於家中長輩從小的教育。王超慧從小跟著爺爺奶奶在鄉下長大,栽烤菸、摘玉米、挖土豆、餵雞餵鴨等農活都幹過,經歷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自然也懂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每一顆米,從栽下秧苗到收割稻穀,都是莊稼人辛辛苦苦花心思打理得來的,有時還得要老天賞臉,才能吃上這口飯。」王超慧說,「就像我爺爺說的一樣,要做到『光碟』才對得起桌子上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