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非常巧妙的方法證明自然數倒數之和是一個發散級數

2021-01-08 電子通信和數學

前一篇文章我們講述了阿基米德平衡原理引發的有關自然數倒數之和的奧秘,那麼自然數倒數之和是否收斂呢?還是趨於去窮大,這是數學中有關無窮級數的經典問題,歐拉,伯努利,柯西都是處理無窮級數的數學大家,這個問題早已被它們解決,而且延伸出了許多優美的結論,本篇我們從最簡的入手

如下自然數的倒數,它的每個項是不斷趨於無窮小的,

前十項之和等於如下結果

隨著項數的增加,其結果卻增加的越來越緩慢,它是否收斂卻很難判定

自然數倒數之和的級數問題,不同於幾何級數問題,例如,如下級數隨著項數的增加,每一項越來越小,但其結果卻是收斂的

我們看看數學家歐拉柯西的解決方法,許多朋友也許已經非常熟悉了,我們在這裡再回顧下

如下我們將1/3+1/4表示成2個1/4之和,將1/5+1/6+1/7+1/8表示成4個1/8之和,以此類推

你會發現第一行的自然數倒數之和永遠小於第二行所示的無窮級數形式

我們將第二行進行匯整,你會發現第二行各個顏色區域永遠等於1/2

所以自然數倒數之和就可以表示成1+1/2+1/2+……,很明顯這個級數是一個發散級數

我們就得出了自然數倒數之和是一個發散級數,是不收斂的

相關焦點

  • 欣賞從「收斂的自然數平方倒數之和」到「發散的自然數倒數之和」
    前一篇文章《π告訴你:「偶數平方的倒數和」和「奇數平方的倒數和」等於多少》中我們有歐拉的自然數平方倒數之和得出了一些與π有關的其他的無窮級數,這些級數甚是有趣,但更重要的是表明了自然數平方倒數之和是有極限的,或者說是收斂的。
  • 歐拉常數:如何快速得到非常精確的連續自然數的倒數之和
    連續自然數倒數之和是無窮級數的一類,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級數,柯西,歐拉,伯努利都是處理無窮級數的高手,所以無窮級數的許多重要發現都與它們有關,對於自然數的倒數之和問題歐拉對此進行了研究,並得出了重要的歐拉常數γ,
  • 歐拉常數:如何快速得到非常精確的連續自然數的倒數之和
    連續自然數倒數之和是無窮級數的一類,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級數,柯西,歐拉,伯努利都是處理無窮級數的高手,所以無窮級數的許多重要發現都與它們有關,對於自然數的倒數之和問題歐拉對此進行了研究,並得出了重要的歐拉常數γ,我們都知道連續自然數的倒數之和是一個無窮髮散的級數,前面的文章已經給出了詳細的證明
  • 理解黎曼猜想(二)兩個自然數互質的概率是多少? | 袁嵐峰
    它確實是一個非常巧妙的證明,堪稱人類智慧的偉大結晶,令人讚嘆不已。歐拉在上期節目的視頻中,我注意到一件有趣的事。例如ζ(4),也就是所有自然數的四次方的倒數之和,它等於π4/90,約等於1.0823。由此可以算出,四個自然數互質的概率等於90/π4,約等於92.39%。然而對於正的奇數s,ζ(s)的計算就會變得非常麻煩,很難有個簡單的表達式。
  • 調和級數發散的兩個簡明證明
    調和級數為無窮級數的研究提供了極好的素材。讓我們證明它是發散的。我們將採取兩種不同的方法。首先,一個矛盾的證明。假設級數收斂我們表示和:我們可以把這個級數重新組合:那麼在我們進一步討論之前,先說明一下:我們不能總是把無窮級數分割開來。舉個例子:根據分割方式的不同,這個級數的值是0或1。
  • 自然數之和等於-1/12有何含義?隱藏在卡西米爾效應中的無窮大
    媽咪說:知識就是力量今天來回答很多同學的一個疑問,就是全體自然數之和為什麼等於-1/12啊?
  • π告訴你:「偶數平方的倒數和」和「奇數平方的倒數和」等於多少
    前面我們介紹了歐拉自然數平方倒數之和公式,這個美妙的公式將延伸出許多與π相關的級數和例如我們在上述公式兩邊乘以1/2^2,這個式子就變成偶數平方的倒數之和我們用第一個式子減去第二個式子就變成了奇數平方的倒數之和
  • 走近黎曼猜想(一):全體自然數的和是-1/12嗎?
    阿蒂亞爵士宣布證明了黎曼猜想!黎曼猜想是什麼?我們來一步步走近它。今天我們來研究一個很神奇的問題:全體自然數的和是多少?
  • 數學上有哪些巧妙的證明過程?
    有關數學公式的證明很多,下面介紹幾個常見公式的巧妙證明過程。(1)自然數的立方和=自然數之和的平方上述等式的左邊為自然數的立方和,等式的右邊為自然數之和的平方。雖然通過分別推導出左右兩邊的計算公式就能證明該等式,但通過如下的圖形很直觀地就能證明上式:把自然數立方和的圖形平鋪看來,其中的正方體數量剛好是就是自然數之和的平方,所以就能證明上述等式成立。(2)勾股定理這個公式為勾股定理,我國在商朝時就已經發現了直角三角形的一個特例——勾三股四玄五,後來的中外數學家通過各種方法來證明這個公式。
  • 小明聊黎曼(2)——級數
    黎曼猜想其實大部分人都知道,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黎曼函數的非平凡零點的實部都是。想介紹黎曼猜想勢必離不開對黎曼函數的介紹,我們就一步步的先從最簡單的說起吧。我們先從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概念出發——數列。照字面意思解釋就是數的排列,比如下面幾個例子都是數列1, 2, 3, 4, 5, 6, 7, 8, 9, 10, 11……2, 4, 8, 16, 32, 64, 128, 256……45, 26, 15, 78, 34, 67, 839, 1234, 542, 779……很顯然第一個是自然數的數列,第二個是個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很多學霸肯定在拼命的計算第三種是啥數列
  • 自然數之和1+2+3+……+n等於負1/12?蘊含著什麼秘密
    而在處理黎曼猜想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副產品,就是這個式子,1+2+3+……+n=-1/12,即全體自然數的和等於負的十二分之一。這個式子從出現到今天,一直都引起著人們廣泛的興趣和關注,因為人們都覺得這不尋常的式子後面,也許隱藏著數學裡的大秘密。按人們正常的邏輯,自然越往後加,越趨於無窮大,數學上確實也是這樣,無論是按數列去計算多項和還是按級數算,得到的都是一個發散的結果,無窮大。
  • 數學的奧秘:用微積分可以快速計算出自然數的任意次方之和
    如下是一個簡單的1到10的自然數之和:你口算就可以得出結果如果用簡單的幾何原理來表示,則每個數字都可以用單位正方形表示出來,1個正方形表示1,2個正方形表示2,3個正方形表示3........少了n個正方形的一半,所以要加上10/2=5,其結果就是1到10的自然數之和
  • 用方塊堆疊術巧妙證明:自然數的立方和等於它們各自和的平方
    自然數的立方和等於其和的平方,各類資料上都是用嚴格的數學歸納法證明,比較枯燥乏味,今天我們用方塊圖形來巧妙的證明這個等式原理。非常形象直觀,容易理解,人人都能看得懂。我們先從最簡單的自然數開始:1,2,3,4可以用下圖4中顏色的方塊表示那麼:1+2+3+4和的平方所表示的方塊就是下圖所鋪展開來的圖形換成更為直觀的平面圖,一目了然對吧我們把1+2+3+4和的平方所表示的4種方塊在立體空間上從新堆疊排列下
  • 級數的絕對收斂、條件收斂和發散問題
    級數的絕對收斂、條件收斂和發散問題的解題思路比較多樣的。 在判斷級數是絕對收斂、條件收斂還是發散的時候,我們都要先看它是不是絕對收斂,或者說什麼時候絕對收斂。我們要看它的絕對值級數是不是收斂的。如果不是絕對收斂的,之後的判斷就因題而異了,如果是交錯級數,我們可以再用萊布尼茲準則來看看它是不是條件收斂;如果是正項級數,這時候往往看它是不是發散比較方便。
  • 常數項無窮級數的性質
    所謂的常數項無窮級數,簡而言之,就是數列各項之和。可用下式表示常數項無窮級數:從常數項無窮級數表達式很自然就能延伸出這樣個問題:常數項無窮級數是否收斂?下方的極限將這個問題與數列極限聯繫起來:如果極限S存在,則數列收斂,否則數列發散。其中Sn為部分和數列,即數列的前n項之和。常數項無窮級數收斂的定義就是:如果極限S存在,則數列收斂。
  • 理解黎曼猜想(三)你真的相信全體自然數的和等於-1/12嗎? | 袁嵐峰
    黎曼做了很多事情,他的基本目標就是對質數的分布獲得一個明確的表達式。在這個過程中他做出了一個著名的猜想,就是黎曼猜想。與此同時,他的推導過程有一個副產品也變得非常著名,在普通公眾中的名氣甚至比黎曼猜想還要大得多。這個副產品是什麼呢?
  • 奇妙的無窮級數
    對它,我們有一個巧妙的求和法,就是用下面的圖:它的部分和永遠在1和0之間跳躍,不收斂於一個有限的值,所以我們對它沒有一個理所當然的賦值方法。無窮和發散上面幾何級數收斂於1看上去是相當地直觀。如果你不信,這裡給出一個調和級數發散的反證法。在反證法裡,我們先假定我們要證明的結論的反面是對的,然後讓論證導出一個矛盾。如果我們要證明命題A為真,我們就先假設其反面、即非A為真。
  • 重溫數學經典:二項式定理下的連續自然數任意次方之和
    許多聰明的同學在高中階段也許已經知道了連續自然數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的求和公式,但對於更高次方卻很難推導出來如下圖中的連續自然數的四次方,已經讓很多人束手無策發揮你的想像力,將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展開,看是否有什麼規律,一個明顯的亮點被你發現了,第一項,第二項都存在一定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