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通訊作者、第一作者的那點事,你想知道的全都在這裡

2020-12-05 BMCSCI

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之間一直是纏纏綿綿到天涯的關係,很多人對這兩者並不陌生,但是在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又感覺比較繞,小編今天特意收集了平時大家提到的關於兩者之間的一些問題,做成問答集錦,你想知道的,都在裡面啦~

什麼是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通常主導大部分的實驗工作,在一般的情況下,引用一篇論文時,提到的就是第一作者的名字,如 Tomas et al. report that...。

以第一作者的身份進行論文發表對博士生的科研路是很重要的,不止中國,全球大部分的博士畢業標準都要求學生要作為第一作者發表至少一篇論文。

對博士後及資深教授來說,作為第一作者的期刊論文發表是爭取基金、職稱晉升及續聘時的重要因素。據此,期刊論文的作者名單裡,第一個名字一直是最搶手的位置。

在第一作者之後,作者順序是根據對研究的貢獻度排序,貢獻度越高的排名越前。不過,有時候可能會有多位作者貢獻度相同,這時候就可以列為共同一作、共同二作...

小編劃重點:

第一作者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要畢業、評職稱、爭基金...沒頭髮可以,沒它不行~

什麼是通訊作者?

通訊作者是課題的總負責人,承擔課題的經費、設計、文章的書寫和把關,在投稿、同行評審和整個發表流程中負責和期刊溝通。從智慧財產權的角度來說,研究成果算是通訊作者的。能當通訊作者的人一般有以下幾類:

1論文的法定負責人

通訊作者也是論文的主要受益人之一。也可以這麼說,論文的第一作者是這項科研成果的主要貢獻者,而論文的通訊作者是這項成果的責任者和受益人。

2導師、教授、科研項目的主要負責人

其主要貢獻是提供研究指導、研究經費、試驗場所、實驗室、儀器設備等與實驗相關的物質資源。

3論文的任何作者

要是一篇論文有數個作者,通訊作者可以是他們中的任何一位。至於到底是誰,主要看通訊作者在這項研究中真正起的作用和做出的貢獻。要是他在整個實驗中做到了關鍵的作用,那麼他就理所當然地即可做第一作者,也可做通訊作者。

小編劃重點:

對於學生來說,通訊作者一般是他的導師。

對於研究機構來說,通訊作者一般是項目負責人。

對於出版機構來說,通訊作者可以是機構老闆。

另外!!!一定要有固定的通訊地址!

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誰更重要?

通訊作者未必是第一作者,但第一作者可以是通訊作者。通訊作者多數情況和第一作者是同一個人,只有在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不一致的時候,才有必要在文章腳註中附加通訊作者的標識。

所以,總的來說都重要!對於作者來說,第一作者很重要,誰是通訊作者沒關係,但是通訊單位很關鍵,很多單位評職稱看通訊單位,不看通訊作者。對於導師來說,通訊作者重要,因為導師永遠當通訊作者,至於誰是第一作者不重要。對於出版機構來說,通訊作者非常重要,因為機構老闆也常是通訊作者...

小編劃重點:

通訊作者不是隨便掛的,一旦出現通訊作者,這篇文章的科研版權就要非常注意了~

共同一作排序重要嗎,會影響評職稱嗎?

共同作者排在第一位的是最好,所有東西都可以申請。因為排第一的肯定是第一作者,大家引用的時候都會縮寫成「First-Author, et al,但是排在第二位就要小心了,排在第二位的雖然也是共同第一作者,但是有些單位只看第一位的,所以評職稱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單位科研處排在第二的共同作者能否評職稱。

不過事無絕對,以下一些例子裡面的共同一作和第一作者的貢獻量和含金量差不多,排序嘛,就比較隨便了···

1按作者名字的字母順序決定作者排序

2拋硬幣決定作者順序

3根據對星戰的痴迷程度決定作者順序

4根據門球比賽結果決定作者順序

小編劃重點:

國內對作者排序還是很重視的,很多機構和單位甚至只認可排序靠前的,所以能排前面就別排後面啦~

所有的論文都要有通訊作者嗎?

並不是要求所有的論文都一定要寫通訊作者。對於沒有通訊作者的稿件,默認第一作者為通訊作者。

通訊作者多數情況和第一作者是同一個人,這樣的話實際上是省略了通訊作者。只有在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不一致的時候,才有必要加通訊作者。不贊成一味地模仿國外雜誌,加不加通訊作者應根據需要而定。

小編劃重點:

通訊作者非必須,隨意模仿不可取~

我有兩個老闆,一個小老闆,一個大老闆,通訊作者排序要怎麼排呢?

目前,最常見的做法是權力最大的排最後,權力排倒數第二,也就是大老闆排最後,小老闆排倒數第二。一般期刊只能允許兩位通訊作者,在文章中標註,列出他們的郵箱,偶爾也會看見有些期刊會有三個通訊,不過也有些期刊不準共同通訊,只能一個人。所以在投稿前一定要仔細閱讀稿約。

小編劃重點:

根據權力大小排就對了!

導師可以既是第一作者,又是通訊作者嗎?

可以。第一作者兼任通訊作者沒什麼問題,更何況,對單一作者的論文來說,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肯定是同一個人。如果你的教授對研究也出謀劃策,擬出初始計劃和研究設計,一定要將他列為共同作者。至於具體怎麼做,還是需要跟導師商量,達成一致,避免日後產生爭議。

小編劃重點:

導師可以既當第一作者,又當通訊作者。

論文被接受,還能更換作者順序和通訊作者嗎?

一般來說,期刊對於作者順序變更不會有太大的意見,但非必要最好避免更換通訊作者,因為期刊編輯和通訊作者之間已經有過交流,有一定的熟悉程度。

不過,如果有不可抗拒的因素需要換通訊作者跟作者順序的話,一定要跟編輯溝通解釋清楚,因為這會涉及到之後的一系列問題,例如評職稱、申獎金等等。另外,修改作者的時候,一定要附上新的版權~

小編劃重點:

作者順序可以改,通訊作者最好不要改!

不是通訊作者可以直接和期刊編輯聯繫嗎?

通訊作者的作用就是期刊編輯最主要的聯繫窗口,相關的溝通事宜都是通訊作者負責,不是通訊作者最好不要和期刊編輯聯繫,為避免將事情複雜化,最好是將事情積極反饋給通訊作者,再由通訊作者和期刊編輯溝通。

小編劃重點:

讓通訊作者架起溝通的橋梁~

論文被查出學術不端,負責的應該是第一作者還是通訊作者?

通訊作者是要對論文的全程進行把關的。特別是對裡面內容的真實性,論證的根據等,有沒有達到發表的水平。所以,通訊作者,既是一個署名權,更重要的是對這篇學術論文承擔的責任。如果這篇文章出問題,通訊作者是第一責任人!當然那些沒有被告知,就被別人列為論文的通訊作者,還是會有背黑鍋的時候···

小編劃重點:

通訊作者負責就要負到底!

讓有名望的學者當通訊作者是不是能增加論文的投中率?

如果在學術界口碑好、有名望教授當自己論文的通訊作者,會增加論文的投中率。因為通訊作者需要對論文把關,好口碑的教授一般學風嚴謹,出任通訊作者也是以自己的名譽來做擔保,所以編輯在審查的時候,也會增加對論文的好感度,最後能不能投中關鍵的還是看論文的質量。

小編劃重點:

論文能不能投中關鍵還是靠質量~

小編最後提醒一下大家:研究項目啟動前是決定署名作者及其排名順序的最佳時機,參與項目的團隊成員必須在這些方面達成完全一致,畢竟按勞所得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以上就是這一期的問答集錦啦,還有什麼問題和經驗,大家可以在留言區分享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值得注意的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
    在投稿時,通訊作者要確認所有被列入作者名單的人都同意投稿,承擔包括所有共同作者並且僅僅包括共同作者的責任。通訊作者代表所有作者籤署版權證書。如果作者在投稿時,標註了通訊作者,在審稿過程中,有關的收稿回執、審稿意見、收費通知、退修意見、校樣、發票等是只能發給通訊作者的。如果通訊作者根本不關心您的論文處理情況,就會經常造成延誤或第一作者無法接到編輯部任何消息的情況。期刊是不承擔任何責任。
  • SCI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哪個重要?
    關於通訊作者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是實際統籌處理投稿和承擔答覆審稿意見等工作的主導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負責人。通訊作者的姓名多位列作者名單的最後(使用符號來標識說明是Corresponding author),但其貢獻不亞於論文的第一作者。
  • 如何做論文的通訊作者?
    作者:王善勇教授大家都知道,論文的通訊作者對一篇論文來講是最重要的。論文出任何問題,首先找的就是通訊作者。那麼如何做好一個合格的通訊作者呢?01.就一個課題組來講,通訊作者通常是導師。一篇文章的idea可能主要來自導師。
  • 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區別
    我們經常看到文章中會有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通訊作者等,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很好理解,但是對於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不少科研工作者會有所疑惑,究竟兩者有什麼分別
  • 為什麼導師和學生搶論文第一作者署名,第一作者有多重要?
    在本科期間對學術論文沒有很大的了解,可是當讀了研以後,才知道只有在一定期刊上發表過論文後才能畢業,而且獎學金等都需要一定的論文數量才能申請。如果學生寫了一篇SCI,那麼學生和老師之間都會爭搶論文的第一作者署名,那論的第一作者署名究竟有多重要,一起來看看吧!
  • SCI論文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評職稱有什麼區別?
    發表一篇SCI論文,若是用於職稱評定,參評人還得滿足評審單位認可的署名作者位置。一篇SCI論文中,通常被認可的位置是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但兩者在參評職稱上有不同。那麼,SCI論文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評職稱有什麼區別?
  • 論文通訊作者好做嗎?通訊作者有哪些職責?
    通訊作者作者一篇論文的靈魂人物,論文出現任何問題,通訊作者要第一個來處理,所以比起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的職責更多,所以通訊作者可不是那麼好做的。通訊作者有哪些職責,如果做才能勝任呢?1、通訊作者要對這篇文章有非常深入的了解,通常來講,一篇文章的主要思想可能主要來自導師;部分通訊作者還要承擔論文的寫作工作;也有的需要在第一作者完成論文的初稿後,通訊作者要負責認真的修改,仔細地核對,並且還要負責回復來自期刊編輯的各種問題。
  • SCI中共同通訊作者的順序如何排列
    SCI論文發表往往少不了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之所以有共同通訊作者的叫法,是因為有的SCI論文是允許多個通訊作者,從而在安排署名時,就有了先後之爭。那麼,SCI中共同通訊作者的順序如何排列?打算寫兩個及以上通訊作者的,提前了解SCI期刊關於這方面的規定,若不允許,就沒有先後順序排列的苦惱,若允許,得了解先署名先後順序的區別。首先,當你發表的SCI論文需要帶兩位通訊作者時,若SCI期刊雜誌不允許,則SCI期刊自動選擇第一通訊作者為通訊作者。若允許,排名靠前的通訊作者,尤其是第一位通訊作者,是最重要的位置。
  •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論文通訊作者
    眾所周知,論文的通訊作者對一篇論文的重要性。論文出任何問題,首先找的就是通訊作者。那麼,如何做好一個合格的論文通訊作者呢?  就一個課題組來講,通訊作者通常是導師。一篇文章的idea可能主要來自導師。
  • 科學網—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論文通訊作者
    論文出任何問題,首先找的就是通訊作者。那麼,如何做好一個合格的論文通訊作者呢? 就一個課題組來講,通訊作者通常是導師。一篇文章的idea可能主要來自導師。有的通訊作者還會負責論文的寫作,也有的是學生負責完成論文的初稿,導師認真修改。總之,通訊作者要對這篇文章非常了解,要負責回復來自期刊編輯的各種問題。
  • SCI期刊通訊作者都要滿足哪些條件呢?
    第一.是SCI論文的法定負責人。 一般情況下, SCI論文的通訊作者對這篇論文負有責任,包括學術責任和法律責任。因而, 通訊作者也是論文的主要受益人之一。也可以這麼說,論文的第一作者是這項科研成果的主要貢獻者,而論文的通訊作者是這項成果的責任者和受益人。在這種情況下,要是這項研究成果涉及到專利, 那麼這個專利是屬於通訊作者或者單位。
  • 論文裡的通訊作者能起到什麼作用?
    一般,一篇文章裡會有一個以上的作者,現在很多雜誌都要求一篇文章要有3個以上的作者。論文的第一作者必須是第一線操作的實施者和原始數據的收集和處理人,又是初稿的執筆人,第一作者當然要對研究結果和數據的真實性負首要責任。
  • 關於核輻射,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關於核輻射,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2019-12-2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海外眾籌,你不知道的那點事
    關於海外眾籌的那點事,已經說的不少了。這背後,還有哪些不能說的秘密呢?我找 Crazybaby 團隊聊了下,他們公司的磁懸浮智能藍牙音箱Mars最近在 Indiegogo 上眾籌了 61 萬美元,在 Indiegogo 全球所有項目金額排名第 47 位。來,一起看下海外眾籌你還不知道的那點事。
  • sci通訊作者評職稱有用嗎
    sci論文發表,安排作者署名時,往往少不了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當發表sci論文是為了參加職稱評定時,作者擔心自己署名通訊作者不能參加職稱評定,進而影響到自己晉升。那麼,sci通訊作者評職稱有用嗎?sci通訊作者評職稱有用嗎sci論文作者中,第一作者才是王道。至於通訊作者,就要看本單位怎麼看了。
  • 通訊/共同作者怎麼辦?
    作者單位包括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蘇州市立醫院,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漳州市醫院,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遼寧省腫瘤醫院(2篇),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大學毓璜頂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等。
  • sci並列第一作者評職稱有用嗎
    如今大多數評審單位還是認可sci並列第一作者的,只是認可度上不如第一作者好。評職稱的論文,滿足職稱論文要求是標準。判斷sci並列第一作者評職稱有沒有用,那就對照自己的評審文件,看看關於發表論文的要求,是否出現不認可並列第一作者的情況,若不認可,那你評職稱的sci論文肯定不能安排並列第一作者,若允許,那就大膽的安排,把心放到肚子裡。
  • 論文的通訊作者偽造合著者,發表2月即遭撤稿
    發表在《Lupu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Antibodies to cellular prion protein and its cognate ligand stress-inducible protein 1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顯示作者為聖保羅大學的風溼病學家Jozelio F Carvalho帶領的一個研究小組,但實際上,更確切地說,
  • 通訊作者怎麼標註,可以評職稱嗎?對評職稱有用嗎?
    咱們先說說通訊作者怎麼標註的問題,很多人添加通訊作者時,在首頁底部手動添加橫線,然後寫上通訊作者的相關信息,其實這種方法是不規範的,一旦文檔進行分欄等操作後格式會立即混亂,因為他只適用於當前的樣式,一旦樣式改變就會造成格式混亂,正確的方式應該是是在通訊作者姓名後面「插入」,「引用」,「腳註和尾注」,「符號」,選擇「*」。點插入。然後寫上相應內容就ok了。
  • 共同第一作者,到底被認可嗎?
    追溯我國學術期刊署名方式的規定,通常情況下,如果一篇論文擁有多個作者,則按照其貢獻程度進行降序排名,即我們常見的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即使你將兩個名字並列擺放,也默認前者是一作。當然,後來借鑑國外期刊的做法,增加了通訊作者這一重要身份,相當於邀請權威人士來為投稿做質量擔保。總之,迄今為止,本土期刊不存在「共同第一作者」的署名習慣,這也導致許多人為「評職稱只認第一作者」而倍感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