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試圖將城市形態通過藝術手段remix,將整個城市視為非傳統意義上的園林,一個大而抽象的空間作品,而單體或系列作品的出現就成為這個混合園林中的具體元素,而觀眾穿梭其中,步移景異。
新時代商業報導 | 秋刀魚
4月20日晚,隨著一場包含裝置、影像、聲音、劇場等12組藝術形式作品在內的「RemixGarden混合園林」新媒體藝術展精彩亮相,由深圳設計周主辦、中洲未來實驗室承辦、深圳市南山區委宣傳部(文體局)指導的中洲未來城市藝術節(C FutureFestival)於深圳南山深圳灣大街中洲控股中心段正式拉開帷幕。
藝術家聚深Remix Garden再創造
「Remix Garden混合園林」新媒體藝術展是本次中洲未來城市藝術節(C FutureFestival)的開場大戲,於4月20日至5月4日對市民免費開放。
本次展覽藝術總監、媒體藝術家、策展人吳珏輝在開幕式上表示,Remix(再混音)是音樂再創作的一種手法,而我們生活的城市每天都經歷著remix,或遲緩或迅疾。「我們試圖將城市形態通過藝術手段remix。作品不做隔離式的呈現,而是植入或疊加於大的空間格局。我們將整個城市視為非傳統意義上的園林,一個大而抽象的空間作品,而單體或系列作品的出現就成為這個混合園林中的具體元素,如同假山、花草、小橋、亭臺樓閣一般存在,構成一套時空跳躍式的景觀體系。而觀眾穿梭其中,步移景異。」
「Remix Garden混合園林」新媒體藝術展藝術總監、媒體藝術家、策展人吳珏輝
據介紹,本次新媒體藝術展邀請了包括UFO 媒體實驗室(吳珏輝、饒廣禛、王志昂、黃煒、林輝)、Radugadesign(俄)、ENESS(澳)、Pink Money( 尤龍 + 沈琪 )、劉曉江、洪啟樂、甘健、曹雨西工作室(曹雨西、胡文谷、全笑)、馮昊 、In_K 、楊光、楊雲傑、簡柏榕、付宇、劉垚垚、招冠良、Aedas、龐楠、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陳藝琛、陳妙妃、牛逸凡)、廣州美術學院教育學院、深圳大學數字媒體藝術系等在內的眾多藝術團體和藝術家,共同開啟一場對未來城市的全新探索。
科學與藝術完美碰撞引關注
記者在位於深圳灣大街中洲控股中心段的開放空間裡欣賞到了這些藝術家們帶來的精彩作品。一個圓柱形的大型戶外新媒體藝術裝置格外引人注目,聲光俱備且有不同的作品呈現,它就是由中國UFO媒體實驗室聯合Radugadesign(俄)、Vision Prosper、洪啟樂、曹雨西、甘健、馮昊、In_K、Pink Money、Lawrence Lau等藝術力量共同帶來《引力塔》(REMIX版)。「引力塔」本身可以被看作是一個開放的新媒體藝術作品平臺,以其硬體系統為基礎,7組藝術家為其特別創作了7件視聽藝術系列作品(《紅潮_#1》《SEASONS 》《引力圖》《過度傳染》《引力.wav》《牽引》《OMNISCIENCE》),並在引力塔上持續呈現,藝術家們於視域、聲場及球體反射間共振「腦洞引力」。
變化莫測的大型戶外新媒體裝置《引力塔》(Remix版)
另外一個大型的透明光影氣球也吸引了不少深圳市民現場圍觀互動。這是澳大利亞前沿藝術團隊Eness帶來的《LightBubble》(光泡影),它是一個直徑六米的透明可充氣聲光氣球,內帶一系列特別開發的LED組件,360度的視覺奇觀讓人目眩神迷。值得一提的是,當有人接近和觸碰它時,它還會以光亮和聲音對人們進行回應,十分可愛。藝術家介紹,這個聲光氣球可在兩小時內搭建起來,一小時內完成拆卸,巨大的合成有機體意圖使基於燈光的公共藝術擬人化,並吸引行人與它美好的交互。
觸碰後以光電變化進行回應的聲光氣球《LightBubble》
深圳市民還能感受到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碰撞——Pink Money團隊此次帶來了一件有趣且表現存在感的裝置《Neomotion》,旨在通過計算機視覺和物聯網控制傳統特異化燈具,從而實現一種強制的交流體驗。只見體驗者面對攝像設備,通過表情來表達情感,再由機器將這種情感轉化為可讀的燈光信號如顏文字反饋給體驗者。好玩的是,這種「翻譯」可能是確切的,也可能是離奇錯位的,體驗者身處交互黑箱之外,猜測著機器定義的視覺交流,思考著表情、情緒交流的社會屬性與本質。
對體驗者表情進行顏文字「翻譯」的交流裝置《Neomotion》
除了以上藝術作品,藝術家楊光利用電子廢棄物創作了大型雕塑作品《另外的景觀》,體現都市的現代文明與自然生態之間的語義衝突;藝術家簡柏榕、楊雲傑、付宇帶來《時間的符號》,將電路板的電路加以取捨或放大縮小,連接呼吸燈光調節器,使它在幽暗的空間裡散發出若隱若現的光紋,並與空間融為一體;廣州美術學院教育學院14級美術教育工藝班則帶來了《愛的抱抱 》《口水怪》《鹿先森》《大鳥怪》等木偶劇場系列,用大型木偶呈現具有戲劇衝突感的木偶演出,探尋手工藝在這個時代的力量和意義;藝術家龐楠帶著學生助手手工完成《化》,這件機械美學趣味的作品代替了本該由自動化機械流水線生產的工業模具。
木偶劇場系列作品
此外,藝術家牛逸凡以《2的n次方》,對表情的垃圾信息進行處理;藝術家陳妙妃的作品《溫馨提示》,表現「溫馨提示的同時也是警告」;藝術家Aedas RFR KGM帶來了精彩作品《Light Box》;藝術家招冠良的作品《MoMo — 追風網紅》,試圖讓一棵樹成為網紅,希望能引起更多對網絡紅人關注的新思考和議論;藝術家陳藝琛則在《清空回收站》裡,對「東西在清空廢紙簍後去了哪裡?」進行探討。
全球大咖將論劍科技藝術論壇
除了展覽,本屆中洲未來城市藝術節還將於23日在深圳市南山區後海大道3006號創意公園上演一場主題為「科技·藝術:連結於人」的SUPERNOVA科技藝術論壇。該論壇將邀請吳珏輝、Daan Rossegaared、Charles Lindsay、林欣傑、Ivan Nefedkin、Nimrod Weis等多位來自全球的多位專注跨學科式科技藝術領域先行者齊聚一堂,現場發表各自的主旨演講,以自己的態度討論未來的種種變化和應對方式。
另外,中洲未來實驗將在21日晚8:00發布未來城市計劃,該計劃志在整合平臺各領域智慧,打造未來時代的理想城市模板。28日下午3:00,萬科雲設計公社柴火空間內還將舉行明和電機創意工作坊,為本次未來城市藝術節添精彩。
o新時代商業報導是胡潤新金融排行榜合作財經媒體,現已覆蓋微信公號、今日頭條、新浪看點、企鵝號、百家號、大魚號、一點號、網易號、大風號、搜狐號等平臺,每天受50萬左右財經精英人士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