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句阿彌陀佛佛號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2020-12-03 念佛清齋

【科】丁二,咐囑當機守護。當機——彌勒菩薩、阿難尊者。彌勒是後補佛,阿難是世尊教下的傳人。傳教的是阿難尊者,傳禪的是大迦葉尊者,佛陀的弟子各有承傳,遇到也不容易,我們看世尊對他們是怎麼說。

【經】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讚,咐囑汝等作大守護。我們讀這些經文,就要像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面前當面告訴我們,生稀有的感恩。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解】我今如理宣說乃至作大守護,正顯咐囑。囑咐、寄託給這些大弟子們,一代一代的傳下去,這才能報佛恩。我們承傳下來了,後繼無人,這怎麼對得起佛陀?!再沒有合適繼承人怎麼辦?古人用著書立說,沒有學生能承傳他的,寫書、寫註解。這一部《大藏經》其中重要的經論古大德都作註解,有時候一種有三四種註解,每個人見地不相同,也就是說他的根性不一樣,都是為報佛恩。這就是囑咐、付託。「如理宣說。」佛說話契機、契理。「機」是眾生的根性。他能聽得懂,他能理解,他歡喜,如來所說與真理相應叫「契理」。這些學習的人他們都能夠體會得到,所謂的是開悟了。悟的什麼?理。自性能生萬法,自性本自具足,他能體會得到。

【解】廣大微妙者,以此法門,圓具萬德,普被群機,故云廣大。「圓」是圓滿;「具」是具足。兩個意思相同,圓滿就是具足,具足就是圓滿。「萬德」是個形容詞,不是數字,不止一萬,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大德,普遍適合一切眾生來學習,這一句話對淨宗來說千真萬確,一點都不假。其他的經本說「普被群機」可以,「普被群機」裡面與這個法門相應的才得利益,與這個法門不相應的不得利益,所以它不能叫「圓」,不是真正的「普」。《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真的是「普」,用「圓具」、用「普被」是正確的,「故云廣大」。

【解】以念佛故,善根福德,頓同諸佛,神妙難思,故云「微妙」。這些話都是讚嘆到極處,沒有辦法再加了,真的圓滿了。念佛,「信、願」,這一句阿彌陀佛,「頓同諸佛」,是心是佛,「神妙難思」,所以說「微妙」。

【解】「一切諸佛之所稱讚」。此有二義:一者,如本經第廿三品,十方無量諸佛,各各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前面讀過。

【解】二者,如《阿彌陀經》曰:「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十方諸佛皆贊釋尊演說是經。且此經原名《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是這個經的原名,這是指的《阿彌陀經》。所以翻經的祖師大德慈悲,這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是一切諸佛所護念,乾脆就用佛號做經名,所以經的名題,就叫《佛說阿彌陀經》。

【解】故知如是經法,實為十方如來所稱讚護念。故釋尊咐囑彌勒等作大守護。當機菩薩是彌勒菩薩。囑咐彌勒菩薩跟這些諸大菩薩,「等」是等同彌勒菩薩果位的。這些大菩薩作大守護,不能讓這個經,在這個世界上失傳了,要世世代代傳下去。講經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講,做出榜樣來給大家看。學習的人多,成就的人也多。

【解】「大」者指超越群倫。以此法門第一希有,可名為大。於此守護,可名為大。又此守護,勝於護持頭目,超越常情,乃名為大。每一個人遇到有危險的時候,都把手抱著頭、把眼睛閉起來。幹什麼?守護頭目。佛用這個比喻,接受囑咐的這些菩薩們、阿羅漢們,都要像危急的時候護持頭目一樣。所以「超越常情,乃名為大」。這是如來世尊法門第一稀有,所以稱它為「大」。

【解】又《唐譯》云:「汝阿逸多,我以此法門及諸佛法,囑累於汝。汝當修行……我今為大囑累,當令是法。久住不滅。」世尊作大囑累,是故彌勒大士等。應作大守護也。「累」也是付託。大家學習經教、教化眾生,身行言說也不容易,這是大慈悲心、是大菩提心,自行化他,不辭辛苦。「累」也有辛苦的意思。

【解】世尊作大囑累,是故彌勒大士等。應作大守護也。慈氏大士於無量壽會上,受佛咐囑,故知大士當來下生,必宏本經。「慈氏」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特別慈悲,你看他塑造的像滿臉的歡喜。

【解】慈氏大士於無量壽會上,受佛咐囑,故知大士當來下生,必宏本經。彌勒菩薩將來是釋迦牟尼佛佛法滅了,他再出生到世間作佛,講經教學。那我們知道今天在釋迦牟尼佛這個會上接受世尊囑咐,將來彌勒菩薩示現作佛,講經教學肯定會講這部《無量壽經》,這是我們能夠相信的、能夠信得過的。

相關焦點

  • 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到底有多大,看善導大師開示
    善導大師(被公認為阿彌陀佛的化身)這裡做了一個比喻,如果一個人,從一生下來,每天走一千裡路,連續走一千年。如果用七寶,布滿他這一千年所走過的路……用這麼多的七寶,去供養佛菩薩。你說,這樣的功德大大?但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不如至誠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 念誦「阿彌陀佛」名號,牢記這2個字,功德更圓滿!
    提起「阿彌陀佛」四個大字,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阿彌陀佛似乎是佛教的象徵,我們在寺院的各個角落都能尋找到這句佛號的蹤影,僧眾也常常嘴裡不停地念它,然而「阿彌陀佛」究竟是誰?念「阿彌陀佛」的功德到底有多大?如何念誦才能功不唐捐?本篇文章小編就來為大家簡單普及一下這個佛教常識。
  • 為什麼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是最快的成佛方法,看法師開示
    為什麼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是最快的成佛方法,看法師開示。人命無常,修行人只有光陰最寶貴,一定要老實念佛,才不會虛度光陰。學佛真正能夠成就的,善根深厚,心地清淨,沒有妄念,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一心一意求往生。這是為一切念佛人作真實的證明。
  •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無上的法寶,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了!
    頓感失落,佛號怎麼念都不能再攝心。大聲念了半天,也念得很無味。後來閉上眼睛,聲音逐漸低下來到輕哼,仍不能攝心。怎麼還不到點呢?懶得睜眼睛,閉著哼念熬著吧。(師語:有所得的心,必然有所求,求一直念得很好的心障礙了你的念佛;要確立「只管依法念佛」「不管念佛感受」的正知見,可過一切難關。)後來終於大步走了,走著走著,我突然又知道踩點了。
  • 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圓滿地包含了世出世間一切法
    佛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說法的時候,憍陳如就是五比丘之一。當佛說完「四諦法」的時候,憍陳如就證得了阿羅漢果。他是五比丘中第一個證果,第一個得度的。那麼憍陳如在本經排名第一,他代表這部經,是佛所說一切經中的第一經,此經是第一開悟、第一成佛的法門。
  • 佛教:一句阿彌陀佛聖號原來有這麼多好處,希望你也能知道
    阿彌陀佛,是光中之王,佛中之王,阿彌陀佛又可稱為無量光佛和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阿彌陀,意譯為無量壽(梵amita^yus )、無量光(梵amita^bha ),故阿彌陀佛亦稱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惟密教則以阿彌陀佛之應化身為無量光佛,其報身為無量壽佛。
  • 為什麼佛號是「南無阿彌陀佛」?理解「南無」二字的含義是關鍵
    不管是出家的僧人還是在家的居士,口中常念佛號「南無阿彌陀佛」。那麼,「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人們以之為佛號?這些問題恐怕是一些佛教的信眾也沒有搞清楚。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阿彌陀佛出家前,與佛陀釋迦摩尼一樣,也是一位尊貴的王子。為了普度眾生,讓眾生遠離生老病死之苦,他投身於清苦的佛教事業。在《阿彌陀經》中有記載,在他還是比丘的時候,為了表示自己獻身佛教的決心,發了十四八個大願。這四十八個大願包括:只要清淨無妄想的連念十遍他的佛號,就能往生去極樂世界。
  • 如何才能做到始終把心安在阿彌陀佛佛號上
    二、懂得念阿彌陀佛佛號的殊勝利益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有無量意。阿彌陀聖號,具無量義、無量壽、無量光、無量清淨、無量菩提,無量莊嚴、無量智慧、乃至無量之無量.功德不可思議。阿彌陀佛能表。一切經、一咒。阿彌陀佛就是一切佛,阿彌陀佛就是一切法。
  • 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到底要怎樣念誦,才是對的?
    只要一個人聽到佛號,甚至是誦持佛號,即使歷經多少萬劫,最終也能成就佛道。我們現在知道的佛號,最出名的,要算是「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了。特別是在我國南方,福建以及沿海一帶,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之說。可見無論是阿彌陀佛,還是他的名號,都深受廣大出家眾和在家眾的喜愛。
  • 佛號「阿彌陀佛」,到底要怎麼念?
    「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已經被人們廣為傳頌。無論修行與不修行的人,都懂得念一句「阿彌陀佛」。有的人可能聽說過「一稱南無佛,罪滅恆河沙。」這裡的「南無佛」就是指的「阿彌陀佛」。很多人念了阿彌陀佛很多年,但是不知道正確的發音方法。
  • 阿彌陀佛:聞我佛號,罪垢滅除,皆生淨土……
    這一聲佛號,灌注了阿彌陀佛的無量慈悲願力,可助你不墮三惡趣,往生極樂淨土世界……怎麼說?聞得一聲「阿彌陀佛」就能消弭罪業,逃脫因果報應?那我們還靜修、苦行,放下屠刀作甚?天天喝酒吃肉,風流快活,記得抹完嘴時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完事了?當然不是這樣!
  • 在各種對境情況下都能安住在阿彌陀佛這一聲佛號中如如不動
    這個六道輪迴它所顯現的是輪迴之相,地獄、餓鬼、畜生、天、人、阿修羅、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那麼就講六道輪迴,在六道裡邊的輪迴,今天你好,明天不好,那就像大海裡的波浪一樣,有高的有低的,有低的有高的。整個六道就是一個境界相。不管在哪一道,你都能安住,我們講的那個六道講的太大了點,太遠了點,沒法思惟。就是說我們作為人,當你苦痛現前的時候、煩躁情緒現前的時候,能不能思惟念力具足?
  • 一句佛號成佛有餘,念佛方法很多哪種方法最適合,印光大師開示
    一句佛號成佛有餘,念佛方法很多哪種方法最適合,印光大師開示。印光大師說「一句佛號成佛有餘」,「一句佛號念得熟,成佛有餘」:什麼叫成佛有餘呢?不僅保你成佛,還能保與你有緣的人都能成佛。為什麼?因為你念佛能到西方淨土成佛,你成了佛可以度眾生,能度很多的眾生,不是一個兩個。一句佛號不僅保你成佛,還保你回來度眾生。
  • 念誦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代替一切經律論嗎?聽聽師父怎麼說!
    這是一個問題,也許是多種想法同時學習的一種方法。下面我們來簡單看一下文殊菩薩的作品,文殊菩薩創作的經典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在中國的內地和西藏譯傳的很多,主要是分兩大部分,一個是深觀論,第二一個是廣行論。簡單地說,深觀論就是探索佛陀的思想。之所以稱之為中觀,不僅僅是理論,邏輯就是它的表達。
  • 念「阿彌陀佛」聖號時,牢記這2句話,功德無量!
    阿彌陀佛在過去無量劫前,即還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就曾發下四十八大願,要廣度無邊受苦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阿彌陀佛」常被僧眾稱誦,以莊嚴功德、消業修福。「阿彌陀佛」也常用在僧眾之間打招呼用語,以表恭敬和對佛菩薩的虔誠。但是,佛號不可隨意念,是有講究的,如何稱念才能功不唐捐呢?牢記這2句話,功德無量!
  • 每念一聲阿彌陀佛都有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菩薩悉在前立威力加持
    「云何當得一切諸佛所護念。一切佛威力加持故。」這句話很重要。這個是說有什麼樣的修行的方法,能夠得到一切諸佛悉在前立,完美地、全面地、系統地護念,皆共擁護,皆共讚譽,承事供養等等等等。一切諸佛如此周密地來護念我們,一切諸佛的威力直接地加持我們,在每一個時間、在每一個地點並以悉在前立的方式、日夜守候的方式、無限期待的方式、無限擁護的方式來加持我們。這樣的修行方法有沒有呢?就是般舟三昧。那麼,你們有沒有意識到,你每行一步,每念一聲,都有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一切菩薩摩訶薩之所護念、威力加持,以及等等等等。如果你能意識到這一點,把這個相立起來,能不能戰勝任何的困難呢?(大眾:能!)
  • 人們常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究竟何方神聖?
    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 念誦「阿彌陀佛」名號時,注意這2點,功德無量!
    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許多信眾也經常嘴裡念這句佛號。常去寺院的人,會發現寺院處處都可見「阿彌陀佛」的身影。雖然許多人常念「阿彌陀佛」,但對「阿彌陀佛」的了解知之甚少,念誦其名號,也往往追逐表面形式主義,使念佛的功德漏了、散了,這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