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研納克:通過與聚束科技聯合開發「原位高通量(場發射)掃描電鏡...

2020-11-30 雲財經

投資者問:貴公司開發的「原位高通量(場發射)掃描電鏡」榮獲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頒發的BCEIA 2019金獎。「國產電鏡」獲此殊榮表明了儀器技術成熟度足夠高,並已經進入商業化銷售,貴公司旗下的中國工程院「王海舟」院士領銜的鋼研納克(300797)科研團隊致力於行業前沿技術,堅定地探索國產高通量電鏡用於新材料開發的優勢。請問貴公司擁有了工程院院士,以及獲得了電鏡的金獎,請問這種電鏡是含有哪些高科技成分在呢??

鋼研納克(300797):公司通過與聚束科技聯合開發「原位高通量(場發射)掃描電鏡」,探索國產高通量電鏡用於新材料開發的優勢,將有力推動我國高速掃描電子顯微鏡技術的發展,讓專用型掃描電鏡更好地服務於材料的高質量發展、窄工藝要求的控制以及國產電鏡產業化的推進。

相關焦點

  • 聚束科技研製生產的國產高通量掃描電鏡成為耀眼亮點
    聚束科技研製生產的國產電鏡是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高通量(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10月23日至26日第十八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19)上它首次亮相,以實物通電工作狀態,向世人展現國產高端電鏡的風採。本次展示的是與鋼研納克合作開發的領航者Navigator-OPA的機型,基於Navigator系列開發而成,尤其適合材料領域內的跨尺度原位觀測與統計分布分析。
  • 新型掃描電鏡的發展趨勢和典型應用
    鋼研納克與聚束科技合作開發的原位高通量掃描電鏡獲金獎 鋼研納克與聚束科技合作開發的原位高通量(場發射)掃描電鏡榮獲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頒發的BCEIA 2019金獎。國產電鏡獲此殊榮表明了儀器技術成熟度足夠高,並已經進入商業化銷售。
  • 鋼研納克:高通量電鏡正在積極準備銷售工作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鋼研納克(300797)提問, 公司開發的高通量掃描電鏡,何時擁有客戶,智慧財產權是否與聚術科技共同擁有。公司股價嚴重滯漲,有何具體措施,回報股東。
  • 聚束科技挑戰「卡脖子」難題:紮根亦莊引領全球高通量電鏡市場航向
    同年6月,HMI的聯合創始人、國際著名工業電子顯微鏡專家陳仲瑋博士欣然出資,幫助這三位懷揣夢想的老同事創立了一家名叫"聚束科技"的新公司。聚束科技的英文名簡稱為FBT,字形跟眾所周知的美國FBI頗為相似。不過,這只是一個有趣的橋段,它與聚束科技的定位和產品毫無關聯。
  • 鋼硏納克抓機遇「重新」布局金屬材料檢測業務——訪鋼研納克檢測...
    那麼鋼研納克的業務整合究竟是出於怎樣的戰略思考?在此戰略下,鋼研納克的分析儀器業務又有著怎樣的發展規劃?近日,儀器信息網編輯特別採訪了鋼研納克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吉文博士,請他為我們一一作了解答。鋼研納克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市場部經理趙雲更先生陪同接受採訪。
  • 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高通量掃描電子顯微鏡在材料表徵中...
    在視頻中他提到,聚束科技發展了高通量場發射掃描電鏡,入圍了2020年R&D創新獎。姚駿恩院士表示非常欣喜看到年輕一代高水平快速成長和活躍於學術前沿,祝願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為科技創新強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做貢獻!為慶祝中國電鏡學會成立四十周年,本屆年會的主題是「顯微學激發新希望」。
  • 從納米「照相機」到納米「攝像機」 國產掃描電鏡製造取得進展
    對材料微觀結構的觀測一般離不開「微觀相機」,即掃描電子顯微鏡。由此,在材料、生物、醫學、冶金、化學和半導體等研究領域迫切需要這種「利器」。然而,目前我國科研與工業部門所用的掃描電鏡嚴重依賴進口,每年花費上億美元從美國、日本、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採購掃描電鏡。國產掃描電鏡也都集中在低端產品領域。
  • 掃描電鏡關鍵技術在經開區破繭
    10月16日,記者從經開區企業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了解到,其自主研發生產的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高通量(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將於近期亮相BCEIA2019展會,並以實物通電工作狀態展示高端電鏡的風採,破解了國產掃描電鏡「弱視」問題,標誌著這一「卡脖子」技術在經開區實現了突破。2018年,科技日報公布了35項「卡脖子」技術名錄,掃描電鏡赫然在列。
  • 鋼研納克發布ICP-MS新品PlasmaMS 300
    鋼研納克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此次藉助這一平臺介紹了兩款新產品,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PlasmaMS 300和GNCJ-50/GNCJ-30型高溫持久蠕變強度試驗機。  2011年開始實施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也支持了多個ICP-MS研發項目,如: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牽頭的「基於質譜技術的全組分痕量重金屬分析儀器開發和應用示範」項目、鋼研納克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牽頭的「ICP痕量分析儀器的研製與應用」項目、北京海光儀器公司牽頭的「新型等離子體質譜關鍵部件研製與創新應用研究」項目等。
  • 國產電鏡首次入圍R&D100創新獎 入圍產品揭秘
    聚束科技入圍的高通量掃描電子顯微鏡Navigator-100,也是首個入圍此獎項的國產電鏡。9月底,《R&D World》雜誌公布了2020年「R&D100創新獎」的入圍名單。這項享譽世界的評選活動已有58年之久,本次收到了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賽產品。今年,評審團的規模再一次擴大,邀請了全球近50名行業內資深專家,其中還包括了來自澳大利亞,奈及利亞和英國等地新的評審專家。
  • 2018電鏡新品回顧:SEM最活躍 高通量/工具化/半導體成熱點
    同時,其他電鏡商也推出各自的電鏡新品,以下儀器信息網編輯對2018年發布的主流電鏡新品進行統計,以窺見電鏡技術的最新進展動態。掃描電鏡:「高通量、熱場發射、工具化」成新技術熱點  2018年,掃描電鏡依舊是最活躍的電鏡品類,發布新品數最多。
  • 電鏡新應用、國產進口新技術年終探討——2018北京電子顯微學年會...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韓華研究員主要介紹了微觀腦連接圖譜的掃描電鏡三維重建技術及進展,並重點介紹了突觸水平神經大數據與重建平臺的建立,該平臺將提供一站式、大體量、高通量的微觀重建解決方案,並配備高度集成化的腦微觀重建顯微鏡集群(場發射掃描電鏡10臺套,其他設備3-臺套)。
  • 鋼研納克SparkCCD7000光譜儀新品發布會在京召開
    直讀光譜儀最早起源於上世紀40年代,起初應用於軍事裝備製造領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伴隨著世界各國基礎設施的重建,經濟的復甦,光譜儀逐步用應用與民用領域,上世紀60年代引入到國內,作為鋼研納克母體的原鋼鐵研究總院(現為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是第一批應用者,同時,也見證著直讀光譜儀產業在我國的發展,這也為鋼研納克後來涉足該領域打下了一個堅實的的基礎。
  • 日立高新發布全新肖特基場發射掃描電鏡SU7000——高通量,更快獲取...
    儀器信息網訊 7月31日,日立高新技術公司(以下簡稱「日立高新」)全球同步正式推出重磅電鏡新品——肖特基場發射掃描電鏡SU7000,它縮短了通過採集多種信號獲取樣品多種信息的時間,真正實現了高通量的觀察與分析。
  • 鋼研納克:從源頭深度剖析鎘大米——檢測綜合解決方案參考
    鋼研納克國產ICP光譜儀Plasma 3000採用垂直火炬,雙向觀測,冷錐消除尾焰等技術,具有更寬的動態線性範圍和更低的背景,廣泛適用於冶金、環境、固廢、水質、食品、輕工等領域。其檢測能力和檢出限均完全滿足標準《HJ776-2016 水質 32種元素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和《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標準要求。
  • 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多功能原位場發射掃描電鏡採購中標公告
    一、項目編號:SDLR-SDU-2020-007(招標文件編號:SDLR-SDU-2020-007)   二、項目名稱: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多功能原位場發射掃描電鏡採購   三、中標(成交)信息   供應商名稱:卡爾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供應商地址:卡爾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 鋼研納克成功開發EDXRF測食品中重金屬
    目前,我國很多地方農田水汙染和土壤汙染都非常嚴重,有專家表示,我國當代農業種植大量使用含磷肥的複合肥料,磷肥中的鎘通過施肥進入土壤;另一方面,一些稻米主產區的灌溉水系,沿岸城市的有色金屬開採和冶煉業都比較發達,導致整個水系的重金屬汙染情況異常嚴重,鎘通過灌溉進入土壤並富集。
  • 國內首臺自主研發的場發射掃描電鏡亮相BCEIA 2015並獲得金獎
    本次展會特別展示了由中科科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開發和應用》項目的實施成果——國內首臺自主研發的肖特基場發射槍掃描電鏡產品KYKY-EM8000F。,對國內首臺場發射掃描電鏡的研製成功表示祝賀,勉勵中科科儀在將來的產品開發中取得更大成績。
  • 國家重大儀器專項「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開發和應用」通過科技...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12月6日,由北京中科科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場發射槍掃描電子顯微鏡開發和應用」項目技術綜合驗收會在北京外國專家大廈召開,科技部專家組成員、項目牽頭單位、合作和應用單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