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AGV 防撞傳感器的自動標定

2020-12-06 起重運輸機械

張吉穩 段小明 黃旭東

0 引言自動化碼頭中,AGV 體積龐大(長寬大於45 英尺貨櫃)、運動靈活、運動密集,某些工況下,AGV與其他設備之間的間距不足20 cm。因此,在自動化碼頭作業過程中,為了避免與設施及其他AGV發生碰撞,AGV的安全防撞以及高精度的防撞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車輛管理系統VMS 的需求,結合導航系統的能力,推算出防撞傳感器的左右偏轉角標定誤差要控制在0.05°以內,左右偏移量誤差要控制在2 mm 以內。

由於雷射防撞傳感器探測到的每個障礙點都要統一到AGV 車身坐標系中,因此,必須通過精確標定準確獲取雷射防撞傳感器與AGV 的精確位姿關係。

選用德國Sick 公司的LMS511 作為雷射防撞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探測從-5°到185°內的一個平面。在防撞傳感器相對於AGV車身坐標系的6 個自由度中,僅相對車身的橫向偏移和左右偏轉角兩個自由度對防撞精度影響最大。因此,本文主要對這兩個自由度進行自動標定,其他4 個自由度將採用設計值或根據水平尺等普通工具安裝及測量而得到。

目前,常用的標定方法主要是對空間三個及以上的同名控制點單次進行標定[1-3],由於受到雷射入射角、物體表面粗糙度及表面材質等多因素的影響,LMS511本身就存在幾釐米的測量誤差,該標定方法誤差相對較大。陶雪嬌等[4] 通過最小二乘擬合方法提高標定精度,但是仍難以滿足本文中的精度要求。本文結合自動化碼頭實際情況,提出一種全新的高精度自動標定方法。

1 自動標定系統流程選用一條平整的車道作為標定車道,將標定板精確安裝在平行於車道的中心線且距離車道中心線a 的位置,然後用Leica 全站儀獲取標定板相對於車道的精確位置關係。將AGV 駛入標定車道的標定位置,同時保證AGV 的停車誤差在允許範圍內。選定車頭或車尾的LMS511 雷射防撞傳感器,啟動一鍵自動標定,待標定結果達到收斂條件,自動停止標定,並發出自動標定結束的標識。若超過一定的次數仍然沒有達到收斂條件,發出標定失敗的標識。自動標定流程如圖1 所示。

圖 1 自動標定流程

2 偏轉角自動標定方法2.1 坐標系定義、標定板放置及停車如圖2 所示,以AGV 中心作為坐標系的原點,x軸正方向指向AGV 車頭,y 軸正方向指向AGV 左端。前後雷射坐標系的原點是AGV 坐標系的x 軸與AGV前後車體外端的交點,雷射坐標系的x 軸正方向都指向AGV 車體外端。前方雷射坐標系的y 軸正方向指向AGV 左端,後方雷射坐標系的y 軸正方向指向AGV 的右端。

將AGV 精確停靠在車道上,然後在距離AGV 車道中心線為a 的位置,精確放置兩塊標定板。

圖2 坐標系定義及標定板的放置

2.2 求取標定板在AGV 坐標系的直行方程通過Leica 全站儀測量標定板上若干點在全局坐標系中的坐標,記為

將AGV 準確停放在預先埋設於地面並寫入編號及坐標的磁釘上,安裝在AGV 前後的RFID 感應天線可以探測到天線下方的磁釘在Global 坐標系中的坐標,同時還可以獲取到磁釘在前後RFID 感應天線坐標系中的坐標。根據磁釘與AGV 前後RFID 感應天線中心的位置關係,結合磁釘在Global 坐標系中的坐標,可以計算出AGV 前後RFID 天線中心點在Global 坐標系中的坐標,分別記為(x RFID_F_Global,y RFID_F_Global) 和(x RFID_R_Global,y RFID_R_Global),由於前後RFID 感應天線相對於AGV 中心對稱安裝,AGV 中心點即為前後天線中心線的中點,記為(xAGV_Global,yAGV_Global ),前後RFID 中心線與Global坐標系x 軸的夾角記為α ,於是從Global 坐標系轉換到AGV 坐標系的轉換矩陣為

假設AGV 到前後雷射傳感器的位姿轉換矩陣分別記為

。於是,標定板上若干點在 AGV 坐標系中的坐標為

將標定板在Sick 雷射坐標係數據點坐標

Sick A 先後通過最小二乘法線性擬合得到標定板在前後Sick 雷射坐標系中的直線方程。假設AB 、CD 兩個標定板轉換成前後Sick 雷射坐標系中的直線方程,分別記為

2.3 標定參數的實時計算1)查找反光板的雷射有效探測範圍在標定過程中,要求放置標定板一側不能有人和物體進入。根據距離值的跳變情況,自動查找前後雷射的有效探測範圍。

2)雷射測量值轉換為理想坐標 系中的坐標前後雷射返回的測量值分別用極坐標(d F, θ F)和(d R, θ R)表示,前後雷射實際安裝位置相對於理想坐標系的x 軸偏移量、y 軸偏移量、z 軸偏轉角分別用Δx F、Δy F、Δθ F 和Δx R、Δy R、Δθ R 表示, 其中Δx F 和Δx R 選用設計值,Δy F、Δy R、Δθ F 和Δθ R 的初始值全部為0,於是前後雷射測量值分別轉換成理想LMS511 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的轉換關係為

3)初步擬合標定板的直線方程假設待擬合的標定板的直線方程為

前後雷射探測到的標定板的N 組極坐標數據, 經過式(5) 或式(6) 轉換為對應的理想坐標系的坐標( ) i i x,y後,利用最小二乘法進行線性擬合,可以得到斜率k 和截距b 的最佳估算值為

即初步擬合後的直線方程為

4)根據距離的3σ 法則濾波後再擬合反光板上( ) i i x,y 被擬合點到擬合直線的距離為

假設距離i d 的均值和標準偏差分別用d 和表示,即

當3 i d > σ 時,認為該點屬於幹擾點,剔除該點。經過濾波後,針對剩餘的點,採用上述相同的方式進行最小二乘法直線擬合,計算出前後雷射探測出的標定板的直線方程為

5)計算新的標定參數結合式(4) 和式(12),可以得到雷射偏移現有標定參數的偏移量分別為

將1 000 次相對於現有標定參數的偏移量的結果求取均值後,作為新的現有可行標定參數的偏移量,分別用

表示。

2.4 自動計算最終標定結果若在現有可行標定參數的基礎上, 再次標定的可行標定參數滿足下列條件,則代表達到收斂條件,標定結束。

如果前部(或後部)雷射的前後兩次可行標定參數的偏移量不滿足式(14) 或式(15), 需要對標定參數進行更新。若超過20 次還沒有達到式(14) 或式(15) 的收斂條件,則表示標定失敗。

假設上一次可行的標定參數分別用Δy F、Δy R、Δθ F 和Δθ R 表示。那麼,經過本輪上述1 000 次標定後,新的可行的標定參數更新為

3 自動標定實驗如圖3 所示,將AGV 行駛到標定位置,並確保AGV 停車誤差在規定範圍內。選定前方雷射防傳感器,啟動一鍵自動標定,標定程序自動提取圖3b 下方的數據作為標定板的有效探測範圍。通過對第6 次可行標定參數和第5 次可行標定參數的比較,達到收斂條件,結束標定。最終擬合的直線方程為y = 0.000291x 1.63

圖3 標定測試

根據上述方法,最終達到收斂條件時,自動標定計算得出的左右偏轉角為-0.001 745 rad,偏移量為0.006 m。

4 結論及誤差分析如表1 所示,通過10 次成功標定數據比較,最大偏轉角誤差的絕對值控制在0.04°,最大偏移量誤差的絕對值控制在0.001 m。

該自動標定方法已經在國內某些全自動化碼頭使用,通過上述自動標定方法,可以將y 軸偏移量的誤差控制在1 mm 以內,左右偏轉角度的誤差控制在0.05°以內,達到VMS 需求。

相關焦點

  • agv小車設計的內部結構圖解,agv小車工作原理_定位方法_特點及引導...
    agv小車工作原理   AGV的導引是指根據AGV導向傳感器所得到的位置信息,按AGV的路徑所提供的目標值計算出AGV的實際控制命令值,即給出AGV的設定速度和轉向角,這是AGV 控制技術的關鍵。簡而言之,AGV的導引控制就是AGV軌跡跟蹤。
  • 1mm重複定位精度的agv是怎麼實現的
    需要和工位對接,這時候一般對agv的重複定位精度有較高的要求。傳統磁條導航agv依靠檢測rfid(或位置標記磁條)的位置進行停車,來達到要求的重複定位精度,該重複定位精度一般在10~20mm範圍內。但是有些特殊的場合,要求重複定位精度小於10mm時,這時候傳統的方法就達不到要求了。筆者提出了「一種基於二維碼和雷射傳感器閉環控制的方法」,成功在麥克納姆輪agv上面實現1mm的重複定位精度。
  • 壓力傳感器誤差補償與標定方法
    壓力傳感器精度高,要求誤差合理,進行壓力傳感器的誤差補償是其應用的關鍵。壓力傳感器主要有偏移量誤差、靈敏度誤差、線性誤差和滯後誤差,本文將介紹這四種誤差產生的機理和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同時將介紹為提高測量精度的壓力標定方法以及應用實例。
  • 基於近紅外傳感器汽車倒車防撞語音提示器設計
    打開APP 基於近紅外傳感器汽車倒車防撞語音提示器設計 秩名 發表於 2012-05-29 11:39:13   摘要:利用反射式近紅外傳感器及語音錄放組件,研究了汽車倒車防撞語音提示器 當汽車倒車時,只要距車身後尾一定的距離內有人或物體存在,就會有一部分紅外光信號經人或物體反射回來,被與發射管同排安裝的光敏接收管收到並轉換成同頻率的電信號後,由模塊內部電路進行放大 解調 整形 比較處理後,在輸出端輸出控制信號,控制語音錄放組件工作,告訴司機車後有人 車後有物體 由於近紅外線傳感器
  • 雷射導航agv常見的三大應用場景分別是什麼
    打開APP 雷射導航agv常見的三大應用場景分別是什麼 程大器 發表於 2021-01-08 10:41:13 近年來,隨著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
  • 壓力分布傳感器標定測量裝置的原理及設計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壓力分布傳感器標定測量裝置。 內容說明 本發明涉及壓力分布傳感器測量裝置領域,具體是一種壓力分布傳感器標定測量裝置。 發明背景 壓力分布傳感器是由多個壓力傳感器通過陣列排布或其他排布方式分布在聚氨酯薄膜上組成的,現有的壓力分布傳感器標定方法繼承單維力/壓力傳感器的標定方法,單個傳感器點分別標定記錄數據。
  • 科學家開發微型防撞傳感器 兩秒內即可做出反應
    一種新傳感器可能有助於無人機、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未來的防撞技術開發,其靈感來自成群結隊的蝗蟲。目前的自動駕駛汽車碰撞傳感器往往又大又重,與之不同的是,這種靈感來自昆蟲的探測器非常小,可以在兩秒鐘內做出反應。該論文的作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工程師Saptarshi Das說:「我們一直在尋找具有不同尋常能力的動物,那些比人類做得更好的動物。」「昆蟲的視覺是人們經常用來設計自動系統的東西,因為它們會飛行卻不會碰撞,但後來我們發現蝗蟲是獨一無二的。」
  • 今天我們聊一聊測距類的傳感器有哪幾種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重要一環,能檢測物體的各種各樣信息,並將檢測到的信息內容轉換成電信號或別的方式的信號進行輸出。因傳感器的存在,使得生硬的物體變得仿佛有了嗅覺、味覺、聽覺和視覺等感官,越來越靈活起來。
  • 基於Kinect傳感器自標定的溫室植物3D點雲重建及形態測量方法
    點擊藍色字免費訂閱,每天收到這樣的好資訊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Kinect v2傳感器自標定的高通量為了對溫室植物3D形態數據進行高通量測量,需要經常調整傳感器與植物的相對位置。因此,在整個植物生長周期中,需要經常調整Kinect傳感器的位置並重新校準,這顯著增加了多視圖3D點雲重建過程的複雜程度。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Kinect v2傳感器自標定的高通量3D快速溫室植物點雲重建方法。
  • LFMCW雷達運用於汽車防撞的研究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汽車數量的日益增多,汽車防撞技術的研究已成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提高運輸業的關鍵。課題旨在研究一種汽車防撞系統,保證在該系統正常運作的情況下既不發生碰撞事故又不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該系統利用LFMCW的線性調頻特性及都卜勒效應的原理既可測量兩車間距又可實現相對運動的判斷,結合兩者的測量值,實現有效防撞的功能。
  • 扭矩傳感器如何進行標定、調校?扭矩傳感器的精度如何測量?
    打開APP 扭矩傳感器如何進行標定、調校?扭矩傳感器的精度如何測量?預先給定條件包括環境條件如溫度,空氣相對溼度以及傳感器安裝情況和負載的後果。作為輸入量的扭矩必須力學形成,另外必須為已知量。因此作為校準對象自始至終力求高精度。校準對輸入量(在校準方法範圍內真正的扭矩)和輸出量之間作了歸類。校準對象或是扭矩傳感器或是測量鏈,除扭矩傳感器以外還包括測量放大器和顯示單元。   扭矩傳感器如何進行標定、調校?扭矩傳感器的精度如何測量?
  • 杭州江幹工程測量儀器標定-計量檢測電話
    杭州江幹工程測量儀器標定-計量檢測電話世通法定計量外校鑑驗單位在以下城市全部有分支檢定機構: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傳感器的分類目前對傳感器尚無一個統一的分類方法,但比較常用的有如下三種:1、按傳感器的物理量分類,可分為位移、力、速度、溫度、流量、氣體成份等傳感器2、按傳感器工作原理分類,可分為電阻、電容、電感、電壓、霍爾、光電、光柵、熱電偶等傳感器。
  • Imec晶片利用尖峰遞歸神經網絡處理雷達信號 可用於汽車防撞系統
    雖然晶片可以調整體系結構和算法,以處理各種傳感器數據,包括心電圖、語音、聲納、雷達和雷射雷達流。其首個用例將包括創建低功耗、高智能的無人機防撞雷達系統,可以對接近的物體做出更有效的反應人工神經網絡(ANN)已被證實可用於廣泛的領域,是汽車行業中常用的基於雷達的防撞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但是,ANN也有其局限性。首先,ANN的功耗過多,無法集成到日益緊湊的傳感器設備中。
  • 日產借鑑「蜜蜂」複眼原理 研發防撞技術
    無人駕駛技術在目前看來還略顯前瞻,事實上時下多款車型上所應用的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以及自動泊車等功能,均為無人駕駛系統提供技術保障近日網通社了解到日產正在借鑑「蜜蜂」等昆蟲的複眼原理,研發防撞技術,同時其將成為未來日產研發自動駕駛系統的重要組成之一。
  • 選購什麼樣的AGV搬運車更合適
    自動導引運輸車AGV近年來面向各類工業生產領域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憑藉著智能化控制和無人自動化運作極大地取代著車間傳統運輸設備的地位,成為當前高效率運輸物料的第一選擇。這些AGV搬運車對於生產效率的「革命」自然也引起了諸多潛在客戶的注意,那麼對於這些客戶而言選購什麼樣的AGV搬運車更合適?
  • 自動駕駛中雷射雷達和傳感器技術的應用
    來源: 傳感器技術 雷射雷達和與之競爭的傳感器技術(相機、雷達和超聲波)加強了對傳感器融合的需要,也對認真謹慎地選擇光電探測器、光源和MEMS振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傳感器技術、成像、雷達、光探測技術及測距技術(雷射雷達)、電子技術和人工智慧的進步,使數十種先進的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得以實現,包括防撞、盲點監測、車道偏離預警和停車輔助等。通過傳感器融合實現這些系統的同步運行,可以讓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監視周圍環境,並警告駕駛員潛在的道路危險,甚至採取獨立於駕駛員的躲避行動以防止碰撞。
  • 科普|氣體檢測儀如何進行標定?
    可燃氣體報警器的準確性是檢測並發出警報的重要前提,而其準確性則取決於內置的可燃氣體傳感器,無論是電化學傳感器還是催化燃燒式傳感器,都會在使用過程中受到環境裡某些物質的影響,而逐漸發生變化甚至中毒失效,只有經過及時的維護和校正,儀器檢測出來的結果的準確性才能得到保證。
  • 智能車船防撞雷達專利技術發明與意義
    、技術各有所長、可滿足不同環境和應用層次的車、船「智能」防撞雷達。 分析現有技術FM-CW調頻連續波防撞雷達局限於檢測單一目標,調頻信號單一頻率、波形作為檢測信號標誌,不能對觀察區域內所有目標同時無模糊測距測速。多目標間距近,相鄰目標回波交調重疊檢測數據很難分辨鑑別,同一區域相鄰車道或航道防撞雷達相互幹擾,降低檢測性能甚至無法正常工作,難以應對行駛過程中複雜多變的險情。
  • 傳感器融合才是自動駕駛的正道之光
    這個神奇的數字可能是六個,因為每個汽車製造商都會以六個基本考慮因素來決定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實現,這將導致每個人創建自己的獨特方法來將傳感器集成到未來的車輛中。國內外部分綜合實力較強的汽車零部件公司在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上進行多產品布局,可以為下遊客戶提供綜合性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形成較強的競爭力。
  • Mobileye攜手交通部推動商用車防撞技術
    2016年5月16日 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技術的全球領導者Mobileye N.V.今天在與中國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共同舉辦的研討會上,發布2015年公路科學研究院運用Mobileye先進防撞技術進行測試後的關鍵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