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多措並舉
堅持立德樹人,建設一流本科
近日,學校舉行教育教學思想大討論學院論壇和職能部門論壇。大家結合主題教育和本單位工作實際,暢談所思所想和工作舉措,力求推動一流本科建設和教育教學工作邁上新臺階。
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學院論壇
11月21日下午,為繼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思想大討論,學校在辦公樓一樓報告廳舉行教育教學思想大討論學院論壇。
「過去未去,未來已來。當今世界,人工智慧發展迅速,全球競爭日趨激烈,教育教學要與時俱進。我們要把培養專注、追求極致、有創造力、有熾熱夢想的學生作為教學目標。要讓 『滿堂灌』退出課堂,教師的角色要從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轉變,從知識的佔有者向學習的引導者轉變,從教書匠向教程的開發者轉變。」
「『新醫科』是科學、人文、工程的交叉融合,旨在順應資訊時代的新要求,培養複合型醫科人才。建設『新醫科』,要踐行教育新理念,推進專業改革,開展醫學金課建設,實行課堂教學革命,推動醫學質量國家標準落地生根,健全基層教學組織,深化創新創業教育。」
「建設『新文科』,要優化培養方案,突出技能訓練,成立文科創新聯盟,打造學科交叉融合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快教育信息化、現代化更新的步伐,挖掘和闡釋專業教學中的價值論成分,培育新時代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新文化。」
「大道至簡,唯正是本。傳道者本身要悟道明道,要讓有思想的人講思想,讓有道德的人講道德,讓黨的思想理論成果走進教材。我們要緊跟黨的步伐,踩緊時代的鼓點,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八個『統一』,不斷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
信息工程學院院長王玉皞、醫學部副主任黃孝天、人文學院院長江馬益、化學學院副院長陳超、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雷振文、資源環境與化工學院教師王敏煒結合工作實際,先後以《人工智慧發展與新工科》《新醫科與醫學部的發展及應對之策》《新文科與人文教育》《堅持立德樹人,落實人才培養根本任務》《思政課程改革,加強思政育人》《回歸本分、教書育人》為主題,暢談關於教育教學的新思維、新理念、新體會。
職能部門論壇
11月28日下午,學校教育教學思想大討論部門論壇暨專業結構調整工作布置會在辦公樓一樓報告廳舉行。副校長朱友林主持會議。
「做好高校學生工作,要深刻把握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新要求』,將立德樹人作為『雙一流』建設的根本、引導學生成長成才的主線、構建人才培養體系的關鍵,深化黨建+『四個協同』育人模式,讓思政教育『活起來』,深化『四自教育』育人理念,讓青年學子『忙起來』,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讓三全育人『動起來』,營造人才培養『新生態』。」
「教學是科學研究的前提和基礎,科學研究可以反哺教學,科學研究是新知識的源泉,是高校教學質量的催化劑。我們要正確認識教學和科研的辯證關係,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樹立正確的科研觀。促進教學與科研的融合,需要給教師一定量的科研任務,保證教授給本科生上課,完善職稱評審制度,改革教學方法。」
「教育關乎精神成人、教學旨在專業成才。要以『物盡其能、人盡其責、人文載物、人物齊美,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的價值理念、『人要精神、物要整潔、說話要和氣、辦事要公道』的工作態度、『較真、敬畏、苦幹、助人、尚美』的敬業精神來滋育學子。通過保障教學資源配置、推動開放共享、傳播實驗安全知識、提升綜合保障能力,促進學生專業成才。」
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彭迪雲、人事處處長熊薇、科學技術處處長朱正吼、學生工作處處長黃希紅、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主任程曉華、後勤保障部副部長琚烈勇、國有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處長廖夢園結合工作實際,先後以《「雙一流」目標導向下學科建設與一流人才培養的協同》《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全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科教融合,提高「立德樹人」水平》《把握立德樹人「新要求」 ,營造人才培養「新生態」》《「網際網路+」新形態下信息化教學環境建設的思考》《建立協同機制,落實主體責任,為學校本科建設做好後勤保障》《國實處關於教育教學思想的思考》為主題,暢談關於教育教學的所思所想。
副校長朱友林主持會議
朱友林指出,論壇內容豐富、觀點鮮明、理念先進、思考深刻,聚焦「堅持立德樹人,建設一流本科」主題,「有學習、有調研」,「有思考、有交流」,「有理念、有思路」,「有行動,有舉措」。全校上下要進一步總結提煉大討論的成果,將成果應用於本職工作中,瞄準人才培養,提高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成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更優質的人才和智力支撐,助推學校高水平、有特色、新型綜合性大學建設和「雙一流」建設。
會議還書面傳達了《南昌大學本科專業結構優化調整工作指導意見》《關於開展本科專業結構優化調整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對學校專業結構調整工作進行了部署。專業結構優化調整,聚焦「壓規模、調結構、提質量、創一流」的工作目標,堅持「穩定基礎、強化優勢、突顯特色、培育新興」的工作原則,按照「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專業畢業」的培養模式,堅持對現有專業「重點建設一批、升級改造一批、規劃設置一批、關停並轉一批」的調整思路,遵循「堅決、積極、穩妥」的工作要求,全面實現學校本科專業結構優化調整目標。
朱友林強調,全校上下要提高認識勇擔當,充分認識專業結構優化調整是學校內涵發展、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是「雙一流」建設和部省合建高水平大學的現實需要,勇於擔當改革發展重任;要明確要求抓落實,控制專業數量,建設一流專業,培養社會需求的一流人才;要把握節奏見實效,抓緊推進專業結構優化調整工作,為修訂2020版人才培養方案和確定明年的招生計劃做好準備。各學院要激發內在動力,提高行動自覺,努力做好專業結構優化調整工作。
在家校領導,黨群部門、行政部門、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機關副處級以上幹部,學院黨政主要負責人、黨委副書記、教學副院長、教務辦主任參加會議。
文字 | 塗金鳳、劉遇涵、姚雨欣
圖片 | 塗金鳳、舒燦、熊芹
原標題:《教育教學思想大討論,聽聽他們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