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核酶 或有望幫助研究RNA甲基化、結構...

2020-11-25 生物谷

2020年11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酶類能夠催化自身無法發生的生化反應,在自然界中,大部分的蛋白質都能發揮酶類的作用,然而其它分子或許也能夠發揮酶類反應,比如核糖核酸分子(RNAs分子),這些分子被稱之為核酶;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維爾茨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核酶,其能在目標RNA的特定位置上粘附一種非常特殊的小型化學變化,準確來說,核酶能將一個甲基基團轉移到靶向RNA的一個確切的氮原子上,這或許就能使得這種新型核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已知的甲基轉移核酶,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MTR1。

圖片來源:Claudia Hoebartner/University of Wuerzburg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描述了這種新型核酶的細節信息,在靶向RNA中,其能夠產生甲基化的核苷-1-甲基腺苷(m1A),甲基基團能從游離的甲基化鳥嘌呤核酸鹼基(O6-甲基鳥嘌呤,m6G))中轉移到核酶的結合袋中。這種新型核酶的發現闡釋了其進化過程中非常有趣的一面。根據「RNA世界假說」所描述,RNA是最早儲存信息以及具有酶類活性的分子之一,研究人員所開發的核酶或許會在進化過程中產生甲基化的RNAs,這反過來或許就會引發RNA分子較大結構和功能多樣化的出現。

在自然界中,甲基基團專門是通過特殊的蛋白酶類安裝到RNA分子上的,這些蛋白質能使用含有RNA樣組分的輔因子,研究者Claudia H?bartner說道,我們有理由認為,這些輔因子可能是早期酶類活性RNAs分子進化的遺留物,而本文研究發現或許也模擬了一種可能早已經在自然界中消失的核酶。在實驗室中,研究人員能通過一種稱之為體外進化的方法來找到新的或自然滅絕的核酶,其能從許多合成性RNA的不同序列開始,這就類似於大海撈針一樣。

研究者表示,這種名為MTR1的新型核酶不僅能將單一的甲基基團安裝到合成性的RNA結構上,還能夠安裝到細胞中天然的RNA鏈上;而這一消息或許會引起很多細胞生物學家的關注,原因是RNA的甲基化被認為是生化反應的開啟或關閉開關,其在RNA結構的功能發揮上扮演著關鍵角色,同時還能控制細胞中的許多生命過程。

這種新開發的核酶MTR1被認為未來有望在多個研究領域作為一種有用的工具,比如,其能幫助更好地理解RNA的甲基化、結構和功能之間的相互作用等,而且很多研究項目也將會以本文研究結果作為基礎,下一步研究人員打算揭開這些新核酶的結構以及RNA催化的甲基化過程的詳細化學機制,隨著新方法的建立,研究人呢元也將會開發出擁有多樣化反應的核酶。最後研究者表示,這些核酶或許還能有效控制沃森-克裡克鹼基配對,並安裝螢光標記用來進行RNA成像。(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Scheitl, C.P.M., Ghaem Maghami, M., Lenz, A. et al. Site-specific RNA methylation by a methyltransferase ribozyme. Nature (2020). doi:10.1038/s41586-020-2854-z

相關焦點

  • Nature亮點 | 能催化RNA甲基化的核酶
    在實驗室中建立的自烷基化核酶可利用碘,氯乙醯基衍生物或親電的環氧化物進行反應,而早期的實驗設計阻止了能夠轉移的單碳單元的催化者的出現,因此,是否具有可以催化RNA甲基化的核酶仍是未知的。by a methyltransferase ribozyme」,該研究首次在體外選擇中建立了具有位點特異性催化能力的甲基轉移核酶。
  • Nature:解析特殊代謝酶的3D結構 有望幫助開發新型癌症療法
    2019年4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特殊的代謝酶類或有望成為新型分子靶點幫助開發新型癌症療法。
  • 研究發現由甲基轉移酶核酶催化的位點特異性RNA甲基化
    研究發現由甲基轉移酶核酶催化的位點特異性RNA甲基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9 15:32:57 德國尤利烏斯-馬克西米利安-維爾茨堡大學Claudia Höbartner
  • 科學家識別出新型潛在的生物標誌物,有望幫助開發抗癌新療法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潛在的方法能夠預測哪些患者會對阻斷Wnt信號產生的癌症療法產生反應,比如一種在新加坡開發的新型藥物ETC-159,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新型個體化的癌症療法。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有望治療帕金森疾病的新型人工納米酶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畸形和錯誤摺疊的α突觸核蛋白(帕金森疾病背後的「罪魁禍首」)能夠從腸道移動到大腦中,從而在大腦中擴散並聚集成為致命的塊狀結構—路易小體(Lewy bodies),隨著這些塊狀結構積累,其就會導致大腦細胞死亡。
  • Cell:特殊的癌症蛋白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靶向性的癌症療法
    小編推薦會議:2018年(第九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2018年4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霍華德休斯敦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在垂體腫瘤中發現了一種新型的蛋白突變,這或許顛覆了傳統觀念,相關研究有望幫助研究人員尋找開發抗癌藥物的新型靶點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腸癌模型 或有望揭示癌細胞如何對免疫療法藥物...
    2020年11月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英國倫敦癌症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複雜的模型系統,其或能模擬最常見的腸癌,並能揭示腸癌是如何躲避免疫療法攻擊的;2020年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虛擬展示會上所展示的一項正在進行的研究的初步研究結果對科學家們闡明腸癌如何對藥物cibisatamab產生耐藥性提供了新的見解,該藥物是由羅氏製藥公司開發的一種新型的免疫療法藥物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表觀遺傳時鐘 有望揭示人類大腦衰老分子機制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Brain上題為「Recalibrating the epigenetic clock: implications for assessing biological age in the human cortex」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埃克塞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專門為人類大腦開發了一款新型的表觀遺傳學時鐘,由於使用了人類大腦組織樣本,這種新型時鐘要比此前基於血液樣本或其它組織的版本更加準確
  • PNAS: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治療艱難梭菌感染的新型藥物療法
    2020年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紐約市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艱難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感染的新藥,艱難梭菌會引發腹瀉、噁心、內出血和潛在死亡
  • PLoS Biol:科學家鑑別出鼻病毒和腸道病毒關鍵弱點 有望幫助開發出...
    2019年6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PLoS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盧汶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大類致病性病毒的新特性,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普通感冒、脊髓灰質炎和其它人類疾病的新型抗病毒藥物。
  • Nature:何川團隊再獲突破,發現第二種新型的RNA甲基化修飾
    ,來自芝加哥大學等處的科學家揭示了一種新型的基因表達控制方式,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一種小型的化學修飾可以明顯增強基因向蛋白質的表達過程。早在2011年Chuan He的研究小組就發現了第一種RNA脫甲基酶可以逆轉最為普遍的mRNA甲基化—N6-甲基腺嘌呤(m6A),而本文研究中,芝加哥大學和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者通過合作描述了第二種功能性的mRNA甲基化—N1甲基腺嘌呤(m1A),同m6A類似,這種小型的修飾具有進化保守性,而且在人類、嚙齒類動物及酵母中普遍存在,但其位置以及對基因表達的效應卻可以反應一種新形式的表觀轉錄組學控制
  • Nature:鑑別出新型T細胞免疫療法靶點 有望幫助開發抵禦癌症和自身...
    2020年5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CRISPR screen in regulatory T cells reveals modulators of Foxp3」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對調節性T細胞進行CRISRP篩選或有望揭示Foxp3分子的調節子
  • Nature:非編碼RNA阻斷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是與基因表達的沉默相關的一種表觀遺傳修飾。Daniel Tenen及同事提出,活性轉錄直接調控DNA甲基化的水平。來自被研究很透徹的甲基化敏感基因CEBPA的一個非編碼RNA與DNA甲基轉移酶DNMT1相互作用,阻止在CEBPA位點上的甲基化,從而幫助CEBPA表達。DNMT1 和 RNAs之間的功能聯繫似乎發生在無數基因位點上。
  • 科學家識別出有望幫助開發COVID-19療法的新型關鍵基因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愛丁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與嚴重疾病形式相關的5個關鍵基因,或有望幫助開發COVID-19的新型潛在療法。在判斷哪種療法能有效治療疾病方面,遺傳學證據是僅次於臨床試驗的第二種方法,當前能靶向作用這些基因活性的藥物或許能夠幫助揭示哪種藥物能被重新定向來在臨床試驗中治療COVID-19。
  • Cell:科學家提出腫瘤細胞「幹細胞指數」概念 未來有望開發出...
    2018年4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聖保羅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索引模式,其能為癌症患者的預後提供相關信息,同時也能幫助指導癌症患者採用更加合適的療法進行治療,並且鑑別出開發新藥的靶點。
  • 科學家們發現四種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亞型 或有望幫助開發新型...
    2020年8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Journal上題為「Stromal cell diversity associated with immune evasion in huma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雪梨加文醫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三陰性乳腺癌的四種新型亞型
  • Nature:線粒體tRNA合成酶與核酶複合體的晶體結構
    其中一個遺蹟就是線粒體tyrosyl-tRNA合成酶CYT-18,它來自真菌鏈孢黴,也與一種group  I  intron核酶結合,並且幫助進行剪接。現在,這一蛋白/核酶複合體的晶體結構已被確定。它們的相互作用界面與CYT-18用來在其酶催化作用中與tRNATyr結合的界面是不同的。
  • Nature:重大突破!首次從結構上揭示酶DNMT3A介導的DNA從頭甲基化
    2018年2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解析出一種在DNA甲基化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的酶的晶體結構。在人體中,DNA甲基化差錯與包括癌症在內的各種疾病存在關聯。在哺乳動物中,DNA甲基化是在生殖細胞發育和早期的胚胎發育過程中由密切相關的酶DNMT3A和DNMT3B從頭建立的。理解從頭建立的DNA甲基化的作用機制的一種困難是這些酶的結構是未知的。如今,這些研究人員解析出底物結合的DNMT3A的晶體結構。
  • 科學家有望開發出一種新型的細胞滲透性多肽嵌合物來促進機體傷口...
    2018年11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年來,細胞穿透肽作為藥物運輸載體引起了科學家們極大的興趣,其或能幫助開發新型治療性製劑或化妝品,通常情況下,分子量大於500Da的化合物幾乎都無法穿過生物膜,在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將一種促進傷口癒合的序列與細胞滲透肽類共價結合,來改善藥物在細胞膜中的運輸效率,在細胞內化研究中,研究者發現,細胞所攝入的新型肽類能夠共軛進入角蛋白細胞中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金屬間化合物材料
    (NDI-SMs)優異的力學性能和高溫穩定性 三維原子探針技術定量揭示晶界處在納米尺度下的多組元共偏聚行為  近日,香港城市大學博士後楊濤、趙怡潞等在材料科學家劉錦川院士指導下,基於「晶界納米無序化」的設計思路,開發出一種高強度、高塑性、高熱穩定性的新型金屬間化合物材料(NDI-S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