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管理法:如何避免自己忙死,下屬閒死?

2020-12-03 中外管理傳媒

沒有「猴子」背負的下屬或小領導就請回家睡覺吧!

很多管理者往往遇到這樣的情況,每天走進辦公大門後,總有員工跑到自己面前說:「我昨天的工作遇到了一些問題,請問該怎麼解決?」

這個時候,很多管理者會發現,當你聽完下屬員工的工作匯報後發現這件事情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而你原本計劃好今天要做的工作也因此耽誤了不少時間。

1

責任是一隻猴子

這其中的關鍵在於,本來該下屬員工自行完成的工作,因為逃避責任的緣故,交由上司處理。每個下屬都有自己的猴子,如果都交由上司管理,顯然,管理者自己的時間將變得很不夠用。

威廉姆翁肯提出的猴子管理法則,目的在於幫助經理人確定由適當人選在適當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當然,這個法則只能運用在有生存價值的猴子身上,不該存活的猴子,就狠心把他殺了吧!

猴子管理法則的目的在於幫助經理人確定由適當人選在適當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身為經理人要能夠讓員工去撫養自己的「猴子」,你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做規劃、協調、創新等重要工作。

2

「猴子」=問題

你是問題處理高手嗎?假如你的下屬崇拜你,你或許會相當高興。但那以後,他幾乎每件事都向你請示,你會覺得如何呢?你是否會感覺自己的時間不夠用了,並因此開始檢查自己的管理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呢?

有一天,你的一位下屬在辦公室的走廊與你不期而遇,下屬停下腳步問:「老闆,有一個問題,我一直想向你請示該怎麼辦。」

此時,下屬的身上有一隻需要照顧的「猴子」,接下來他如此這般將問題匯報了一番。

儘管你有要事在身,但還是不太好意思讓急切地想把事情辦好的下屬失望。你非常認真地聽著……慢慢地,「猴子」的一隻腳已悄悄搭在你的肩膀上。

你一直在認真傾聽,並不時點頭,幾分鐘後,你對他說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問題,很想先聽聽他的意見,並問:「你覺得該怎麼辦?」「老闆,我就是因為想不出辦法,才不得不向你求援的呀。」「不會吧,你一定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你看了看手錶,「這樣吧,我現在正好有急事,明天下午四點後我有空,到時你拿幾個解決方案來我們一起討論。」告別前,你沒有忘記補充一句:「你不是剛剛受過『頭腦風暴』訓練嗎?實在想不出,找幾個搭檔來一次『頭腦風暴』,明天我等你們的答案。」

「猴子」悄悄收回了搭在你身上的那隻腳,繼續留在此下屬的肩膀上。

第二天,下屬如約前來。從臉上表情看得出,他似乎胸有成竹:「老闆,按照你的指點,我們已有了5個覺得還可以的方案,只是不知道哪一個更好,現在就是請你拍板了。」

即使你一眼就已看出哪一個更好,也不要急著幫他作出決定。不然,他以後對你會有依賴,或者萬一事情沒辦好,他一定會說:「老闆,這不能怪我,我都是按照你的意見去辦的。」

3

關於作決定,記住以下準則

該下屬做決定的事,一定要讓他們自己學著做決定。做決定意味著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不想做決定,常常是潛意識裡他不想承擔責任。

下屬不思考問題、不習慣做決定的根源一般有兩個:其一是有「託付思想」,依賴上司或別人,這樣的下屬不堪大用;其二是上司習慣代替下屬做決定或喜歡享受別人聽命於自己的成就感,這樣的上司以及他所帶領的團隊難以勝任複雜的任務。

讓下屬自己想辦法,做決定,就是訓練下屬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勇於承擔責任的行事風格。

對話還在繼續。你興奮地說:「太棒了,這麼多好方案。你認為,相比較而言哪一個方案更好?」「我覺得A方案更好一些。」「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方案,不過你有沒有考慮過萬一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噢,有道理,看來用E方案更好。」「這方案真的也很好,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我明白,應該選擇B方案。」「非常好,我的想法跟你一樣,我看就按你的意見去辦吧。」

憑你的經驗,其實你早就知道應該選擇B方案,你不直接告訴他的目的是想藉此又多贏得一次訓練部屬的機會。訓練是一個雖慢反快的過程,訓練的「慢」是為了將來更快。

你這樣做的好處不言而喻:

打斷下屬負面的「依賴」神經鏈。訓練了下屬分析問題、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讓下屬產生信心與成就感。他會覺得自己居然也有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越來越有能力的下屬能越來越勝任更重要的任務。激發下屬的行動力。你將因此不必照看下屬的「猴子」而騰出更多的精力去照看自己的「猴子」。

4

猴子管理法則的啟示

一、每一個人都應該照看自己的「猴子」;

二、不要麻煩別人照看自己的「猴子」;

三、組織中,每一個人都應明白自己應該照看哪些「猴子」以及如何照看好它們;

四、不要試圖把自己的「猴子」託付給別人照顧。這裡的別人可能是上司、下屬、別的部門的同事,也可能是公司、社會乃至上天、命運等;

五、不要出現沒有人照看的「猴子」,也不要出現有兩個以上「主人」的「猴子」;

六、作為上司不僅應明確讓下屬知道他應該照看好哪些「猴子」,更需要訓練下屬如何照看好他們的「猴子」。

七、「猴子管理」並不適用於所有管理。比如說我們在創業初期時,就需要創業者或創業團隊背負所有的「猴子」。主動幫助其他人背負「猴子」,否則創業不會成功。就像比爾·蓋茨一樣,不僅要背負寫軟體這隻「猴子」,還要背負賣軟體這隻「猴子」。

八、某種程度上,「猴子管理」會使人變得自私,類似於各人自掃門前雪,會使團隊失去活力。正常的團隊應該是搶著「猴子」背負,而不是千方百計防止別人的「猴子」竄上自己的肩膀!

領導會鼓勵主動背負別人「猴子」的下屬。也只有願意主動背負別人「猴子」的下屬才有機會成為領導,也只有願意主動背負別人「猴子」的小領導才有機會成為大領導!而沒有「猴子」背負的下屬或小領導就請回家睡覺吧!不是嗎?

相關焦點

  • 猴子管理法則:小心猴子爬到你的肩上,下屬閒死,你忙到累死!
    今天第一管理學派想和大家說說如何減輕自己工作的同時,又能提高管理效率。這名銷售經理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完善合作方案,如何避免數據錯誤,如何讓推廣方案更完美。但他的時間好像永遠都不夠用,手頭上永遠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可以看出,這名銷售經理習慣大包大攬,事無巨細全部一人承擔,其中很多事本來都是應該由其員工去完成的,或者應該授權給員工去完成的,但他卻大包大攬,終日忙得不亦樂乎,但效率似乎並不高。
  • 感覺自己越來越忙?猴子法則了解一下
    其實你不知道的是,你自己背上本來已經有一隻「猴子」,她喊你過去時她背上也有一隻「猴子」,你幫她檢查時,她背上的「猴子」順勢騎跨到你倆的肩上了,你讓她把數據表發到你電腦上時,這隻「猴子」索性跳到你的背上,她跑過來催問你時卻以為這隻「猴子」是你自己要養的。
  • 猴子理論:別讓猴子跳回背上
    你的下屬,瞬間就興高採烈地不見了。過了幾天,他會出現在你的辦公室門口,探進頭來問:老闆,那件事你想得怎麼樣了?如果你回答了B,「你應該這麼做、這麼做」,就相當於說:照我說的做,給猴子吃點這個藥,打點那個針。你的下屬,瞬間又興高採烈地不見了。過了幾天,他又會出現在你的辦公室門口,探進頭來問:老闆,那隻猴子死了。你看下面怎麼辦啊?
  • 100篇時間管理文章013篇:猴子理論
    這時你的下屬李雷突然跳出來攔住你:「老闆,佔用你一分鐘,有件事兒是這樣的,blablabla,你覺得怎麼處理好呢?」你怎麼回答?A、我現在很忙,我想想再告訴你;B、你應該這麼做、這麼做。你會選A,還是選B?從管理,尤其是時間管理的角度看,A,和B都不是正確的答案。為什麼?因為你把本應由下屬照料的猴子,抱到了自己身上。猴子理論,是由威廉·奧肯發明的一個有趣的理論。
  • 24歲閨蜜忙到絕經:中國人你為什麼不敢閒
    中國人很忙。沒錢的時候不能閒,有錢的時候不敢閒。我有一閨蜜才24歲,在一家了不起的500強企業上班,收入相當可觀。剛工作不久,就有車有房,名副其實的中產階級白領。但付出也不少。不分周末節假日,幾乎總是在出差、加班。在酒店睡覺的日子比在家裡多,規律的一日三餐都沒保障,連生理期都從來沒正常過。
  • 難怪孫悟空從生死簿上劃掉的猴子猴孫還會死,因為活著比死更難受
    當初他還沒有擁有法術的時候就想著當大王,而且也不知道情況如何就帶頭挑入了水簾洞,從那之後給一堆猴子們一個舒服的家,這下就被這群猴子們稱呼為美猴王。從那之後他的日子過得非常輕鬆,每天這些小猴子們伺候著他的日常生活,讓他越來越狂妄,認為天底下他自己最大。可是後來越來越多的猴子們死在了他的面前。他才意識到了他並不是最厲害的,畢竟他掌控不了這些猴子們的生死。
  • 別讓猴子跳回背上:擺脫做超能領導,無能下屬的6大規則
    職場中,許多管理者都會碰到工作計劃執行不下去、組織目標難於實現的問題,搭進了自己所有可以支配的時間,仍舊是焦頭爛額,顧此失彼;而下屬則因為被授權的層次過低,樂得靜候差遣,無事一身輕。今天第一管理學派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別讓猴子跳回背上》,本書借用猴子譬喻生動形象地講述了企業組織一旦受困於任務逆轉,猴子就會跳回管理者的背上,而不是理應完成任務執行的下屬身上。通過職場情景再現的方式提出了如何成為專業管理者的六大規則,淺顯易懂,實用有效。
  • 莊子:社會人,讓我給你講一個猴子炫技被射死的故事!
    很多號稱是「大金鍊子小金表,一天三頓吃燒烤」的社會人,明晃晃地炫富、炫技甚至是炫耀自己粗陋的武力和淺薄的見識,最終還不是被抓走。有炫妻的,最終戴了帽子離婚了;有炫耀超速駕駛的,最終被抓了;有炫耀酒駕的,很快警察就上門了;有炫富炫爹的,結果是實力坑爹,不管是乾爹還是親爹,最終都被坑的很慘。
  • 《猴子很忙》:賤萌動物,硬核玩法
    最初是被《猴子很忙》的動物吸引的,玩過後又被玩法徵服,根本停不下來。一個看似簡單的手遊到底隱藏了什麼玄機呢?《猴子很忙》是一款休閒競技的彈射類手遊,利用碎片時間來一局,這就要求了遊戲必須短時間內讓玩家體驗到樂趣。
  • 悟空毀掉生死簿為何花果山還是死了4萬多猴子?閻王不小心說漏嘴
    閻王就給他看了生死簿,孫悟空看完後發現自己的壽命只有342年,他是一心想長生不老的,怎麼會允許自己只能活300多年呢?於是一氣之下就毀了生死簿,不僅如此,作為花果山的統領,孫悟空還是很愛護那麼猴子的,在劃掉自己名字的同時,也不忘自己的徒子徒孫,於是將猴屬的死籍一併給划去了。按理說,孫悟空毀掉了生死簿,花果山的那些猴子可以長生不老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印度爆發50度高溫天氣,猴子能被熱死,專家:考驗人類生存極限
    不過,我們中國已經算是「涼」的了,我們好歹還大多數分布在溫帶,不像我們的鄰居印度一樣,離赤道那麼近,據說最高溫的地方能夠達到50多度,連猴子都被熱死了,當地的專家也表示:「這是在考驗人類生存極限。」這句話在印度還真的成為一個現實,印度每年因為高溫熱死的人要達到幾十人,那些貧民窟的人還沒統計進去。
  • 吳長江是如何把自己玩死在沙灘上的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2016年12月22日,廣東惠州中院一審以挪用資金罪、職務侵佔罪判處吳長江14年徒刑。吳長江,這個名字裡有「長江」二字的雷士照明創始人,就這樣「死」在了沙灘上,不過,他不是被後浪拍死的,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
  • 美科學家研究稱:人死的時候知道自己已經死了!這該如何理解?
    生老病死是所有生物都無法避免的事情,孑然一身的來到這個世界,兩手空空的離開不帶走任何糾葛,這中間的過程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懼怕死亡是任何生物的本性,人類尤其如此,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人在死去的一瞬間自己可以感知到嗎?會感受到恐懼嗎?人在瀕臨死亡的一瞬間到底在想什麼?
  • 不死之身是如何不死的?如果擁有不死之身,你會幹嘛?
    想必大家都希望擁有一個不死之身,可是不死之身是如何不死的呢?在很多人的思維意識裡,可能就是就像電影裡的超人一樣,擁有鋼鐵一般的身體,打不亂砸不壞的。其實不死之身只是不死而已,並不是擁有鋼鐵般的身體,身軀還是能夠被肢解的,在電視劇《無心法師》裡,主人翁無心就是擁有不死之身的,雖然他不怕死,可是他害怕被肢解啊!在一次行動中被官兵圍住,身體被打的西八亂,只好將靈魂(也就是意識吧)寄托在一隻手上逃了出去,最後變成一隻毛毛蟲,慢慢長大,又變成了人樣。
  • 螞蚱與猴子
    螞蚱住在田壩裡,猴子住在山上。田壩可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好地方,不僅食物充足,每天清晨還可以喝到新鮮甘甜的露水。猴子王覬覦螞蚱的住所,就從山上跑下來,和螞蚱爭地盤。猴子王裝出一副心平氣和的樣子,對螞蚱王說:「你們是小孩子,不如到山上去住。我們大人好面子,想住在這田壩裡。」
  • 《我的老闆每天死一次》漫改劇,論上司的100種死法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文章,那就點擊藍字關注可有味了這是一部畫(喪)風(心)清(病)奇(狂)的漫改劇論上司的100種死法《我的老闆每天死一次》講述了一個毒舌嘴賤的老闆每天都因為員工們的怨恨而以各種方式死亡導致女主被困時間跳躍中而不得不嘔心瀝血將老闆教育成好人的故事
  • 原創 | 管理學中的「猴子理論」
    但由此帶來的是下屬幾乎每件事都向你請示,你會覺得如何呢?你是否會感覺自己的時間不夠用了,你沒有辦法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更不能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職責。猴子管理法則的目的在於幫助經理人確定由適當人,在恰當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身為經理人要能夠讓員工去照顧自己的「猴子」,你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做規劃、協調、創新等重要工作。
  • 寵物蛇死了是什麼原因?如何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一、腸炎在蛇類中這種病至死率非常高,而且基本上至不好了,如果寵物蛇死前一直扭動,死後嘴角流出一點水,那麼寵物蛇很可能是死於腸炎。寵物蛇腸炎發病時,可在4~5分鐘內死亡,寵物蛇得這種病的最主要原因是食物沒解凍透或溫度沒控制好,只要這兩點沒有中招,那麼您的寵物蛇基本上不會得腸炎的。
  • 盤點歐洲古代君王9種奇葩死法:有人被麵包撐死,還有人因排便用力猝死
    古代很多君王,自出生起便身份尊貴,受平民百姓膜拜,活得非常有尊嚴,但他們的死法卻並不都那麼體面,有的死得非常尷尬,有的死得甚至特別奇葩! 一、被麵包撐死 瑞典歷史上有個有趣的記載,瑞典國王阿道夫•弗雷德裡克是出了名的吃貨,被瑞典人民稱為「吃死的國王」。1771年,阿道夫享受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包括龍蝦、魚子醬、醃魚等,還喝了香檳,但他仍未滿足,又吃下了14個薩姆拉奶油麵包,結果他的胃受不了,最後這位國王死於消化不良。
  • 什麼病是「不死的癌症」?得了=等死?一次性整明白!
    經常會聽到身邊朋友說自己患上了不死癌症,所謂的不死癌症是什麼?患上就無藥可治,只能等待死神的到來? 其實不死癌症是指臨床上的一類慢性疾病,雖然醫學上不能夠徹底的治癒,但是病人能夠長期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