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篇時間管理文章013篇:猴子理論

2021-01-17 項目管理柏斌

文/薄冰

早睡早起第46天

100篇時間管理系列文章第013篇


猴子理論是自己一直想寫的一篇文章,在找素材的過程中發現劉潤老師在得到的《五分鐘商學院》中把猴子理論表達的非常好,特此分享給讀者。


正文(內容來自劉潤老師的《五分鐘商學院》):

開完上一個會,你拿著筆記本電腦和咖啡,正在快速走回座位。這時你的下屬李雷突然跳出來攔住你:「老闆,佔用你一分鐘,有件事兒是這樣的,blablabla,你覺得怎麼處理好呢?」你怎麼回答?A、我現在很忙,我想想再告訴你;B、你應該這麼做、這麼做。你會選A,還是選B?從管理,尤其是時間管理的角度看,A,和B都不是正確的答案。為什麼?因為你把本應由下屬照料的猴子,抱到了自己身上。猴子理論,是由威廉·奧肯發明的一個有趣的理論。他在他著名的暢銷書《別讓猴子跳回背上》裡面,把責任或者「下一個動作」,比喻成猴子。一件事,本來是下屬的責任,但是因為每個人都有「逃避責任」的天性,他們遇到困難時,在家依賴父母,在公司依賴老闆。「你覺得怎麼處理好呢」這樣的問題,其實就是把他的責任,那隻猴子,抱過來找你說:老闆,你幫我照看這隻猴子好嗎?你如果回答了A,「我現在很忙,我想想再告訴你」,就相當於說:好吧,猴子先給我,你去玩兒吧。你的下屬,瞬間就興高採烈地不見了。過了幾天,他會出現在你的辦公室門口,探進頭來問:老闆,那件事你想得怎麼樣了?如果你回答了B,「你應該這麼做、這麼做」,就相當於說:照我說的做,給猴子吃點這個藥,打點那個針。你的下屬,瞬間又興高採烈地不見了。過了幾天,他又會出現在你的辦公室門口,探進頭來問:老闆,那隻猴子死了。你看下面怎麼辦啊?你選A,是幫他承擔決策的責任;你選B,是幫他承擔決策可能失敗後的責任。假如你有10個下屬,每個人每周都扔3個猴子到你身上,你都說「我現在很忙,我想想再告訴你」,也就是一周你要收養30隻猴子,他們爬滿你全身,讓你焦頭爛額,完全沒有時間處理自己的責任。李雷問:「你覺得怎麼處理好呢?」,這時候,你可以回答:「你覺得呢?」這個「你覺得呢?」是一個神句。作為管理者,你要牢牢記住,對著鏡子多練幾遍。他說:「老闆,我想不出來,才找你的啊。」你說:「這樣,你可以找幾個人頭腦風暴一下,一起再想想。我今天下午5:30有點時間。到時候,你拿幾個方案,我們倆討論一下。」下午5:30,他帶著5個方案來了。他講完後問:「你覺得哪個方案好呢?」這時候,你要怎麼回答?對了。你要說「你覺得呢?」他說:「A不錯。」你可以說:「A是不錯,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這種情況?」他說:「有道理。那我覺得,D更好。」你可以說:「D也很好,可是如果競爭對手這樣做,怎麼應對?」他說:「看來,還是C最好。」你說:「太棒了。就這麼做。下周五你再來找我一次,我們看看效果如何。」這時,猴子收回了已經搭在你肩上的那隻手,回到了你下屬身上。在管理模塊我們講過,組織中最基本的原則,是「責權利心法」。但很多人都有「逃避責任」的依賴心理,讓老闆幫他承擔決策的責任,和決策可能失敗的責任,而有些老闆,很享受這種被依賴的感覺,但是讓下屬的猴子佔據了自己所有的時間,焦頭爛額,下屬也沒有成長。猴子理論,就是讓責任待在它的主人身上,不要讓別人的猴子,爬滿你的全身。這是一套非常簡單、但很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不過在具體執行的時候,你要注意下面五個原則。第一,你和你的下屬必須明確猴子,也就是責任、下一個動作的歸屬,不能他以為在等你,你以為在等他。第二,每次和下屬像案例中那樣的輔導和討論,應控制在5~15分鐘之內。每天控制總的討論次數。第三,只能在約定的時間討論,不耽誤你自身的責任。「我現在正在趕一份報告,你明天早上8:30來找我,可以嗎?」第四,和下屬的討論,一定要電話,或者見面,不能通過郵件。電話、見面,是同步溝通,溝通完,猴子還在下屬身上。郵件是異步溝通,他寫郵件給你,你沒回的時候,猴子就在你身上了。第五,每次討論完,要約定下次溝通時間。「下周五你再來找我一次,我們看看效果如何。」否則可能因為困難,事情會不了了之,猴子被下屬拋棄,餓死在路上。猴子理論,就是讓責任待在它的主人身上,不要讓別人的猴子,爬滿你的全身,結果自己焦頭爛額,下屬還無法成長。正確的做法是,用「你覺得呢」來提問,幫助下屬養成「只出選擇題,不出問答題」的習慣,節省自己時間,培養下屬能力。

相關焦點

  • 猴子理論:別讓猴子跳回背上
    概念:猴子理論從管理,尤其是時間管理的角度看,A,和B都不是正確的答案。為什麼?因為你把本應由下屬照料的猴子,抱到了自己身上。這就是著名的「猴子理論」。猴子理論,是由威廉·奧肯發明的一個有趣的理論。他在他著名的暢銷書《別讓猴子跳回背上》裡面,把責任或者「下一個動作」,比喻成猴子。
  • 原創 | 管理學中的「猴子理論」
    今天再發一篇與管理方面相關的文章,只是這個理論要借用「齊天大聖」的威力了。 一、猴子管理法則的來源    背上的猴子——是由威廉·翁肯(William Oncken)所提出的一個有趣的理論。你是否會感覺自己的時間不夠用了,你沒有辦法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更不能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職責。猴子管理法則的目的在於幫助經理人確定由適當人,在恰當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身為經理人要能夠讓員工去照顧自己的「猴子」,你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做規劃、協調、創新等重要工作。
  • 《洞見》的這篇文章,戳心了
    很喜歡《洞見》的文章,有深度,有厚度。《一個人高度自律的3種跡象》這篇文章,又深深地戳中我的心。這篇文章以《少有人走的路》書中的一句話,引出文章主題:自律!然後分了三部分來闡述,最後是總結。文章結構就是傳統的三段式,總分總。這篇文章的內容直戳人心,能引起共鳴。看來,優質的內容,永遠是最硬的底牌。
  • 你可以不讀霍金的《時間簡史》,但是不能不讀霍金的這篇文章
    美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北京時間2018年3月14日去世了。霍金一生成就斐然,最能表現霍金思想的就是他的著作《時間簡史》。你可以沒讀過這本書,但是你不能不讀《宇宙的未來》這篇文章。這篇講演,從古代巫師的預言,談到近代宗教預言,再過渡到對宇宙未來的討論。主要探討了宇宙未來的兩種命運:一是繼續膨脹下去,一是收縮以至於坍縮成一個點。膨脹還是收縮,取決於宇宙的平均密度。運用天體物理學理論,對宇宙的未來作出科學的論斷,這是科學家與巫師不同之處。霍金是一個傳奇,歷史會永遠銘記他。
  • 邢立達:4000年前吃猛獁肉,發表100篇文章SCI
    發表百篇文章論文,依靠自己的力量使母校排名飆升事實上邢立達仍然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學者,但他在研究領域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據官方統計,截至邢立達已完成133篇科研論文論文,其中99篇發表在SCI上上。SCI論文的出版對研究者來說意義重大,因為他可以顯示世界中國科研的實力,其意義可以看作是在國際體育比賽中獲得金牌,邢立達是年輕時獲得近100「金牌」的人。這些成就在與中國同齡的學者中幾乎遙遙領先。邢立達一直將恐龍的研究視為他生命的一部分,同時,他還將繼續通過網際網路向人們普及恐龍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恐龍和熱愛恐龍。
  • 央行三篇文章 體現怎樣的政策思路?
    原標題:央行三篇文章,體現怎樣的政策思路?——利率周報20201129【華創固收|周冠南團隊】 摘要 【央行三篇文章 體現怎樣的政策思路?】
  • 質量管理之 職業篇 第2部分
    文章為「質量管理之行」原創,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公眾號和其他媒體進行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推薦相關文章閱讀,請點擊下面連結:傳統汽車公司未來真正的潛在對手 深度解讀網際網路經濟背後的邏輯顧客特殊要求CSR或顧客特定要求工具方法篇 控制計劃 第2部分質量管理之行 職業篇 第2部分本文章為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的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
  • 這篇充滿了觀測事實的文章為什麼不科學?
    科學論文或者是嚴肅科普文章,通常會提供很多事實作為佐證。然而,並不是以事實作證的文章都是科學的,老郭今天就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這種文章特別有欺騙性,很容易蒙蔽沒有科學思維的讀者。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究竟錯在哪裡?
  • 哄寶寶孩子睡覺兒童睡前故事大全 經典童話故事100篇
    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哄寶寶孩子睡覺兒童睡前故事大全,以及經典童話故事100篇。  經典童話故事100篇  1.安樂國  2.把家弄丟了  3.拔蘿蔔  4.白天鵝和黑天鵝>  10.大公雞和小磨盤  11.大象和它的長鼻子  12.鱷魚的眼淚  13.風娃娃  14.龜兔賽跑  15.海馬爸爸生孩子  16.河馬的藍寶石戒指  17.河馬照相  18.黑熊換雞蛋  19.候補隊員小熊  20.猴哥的煩惱  21.猴子撈月
  • Nature Energy:6篇上線文章,4篇來自華人學者!
    全文速覽5月13日,Nature Energy同時上線了6篇文章,其中四篇論文由華人學者作為通訊作者發表,北大/中科院物理所/香港理工/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各貢獻一篇,下面對論文進行簡單介紹。1.結合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論計算,作者提出氟離子可通過與周圍鉛和有機陽離子之間化學鍵的獨特強化來抑制滷素陰離子和有機陽離子空位的形成。課題組連結:https://happyzhou.wixsite.com/happylabs2.
  • 這篇綜述文章用166篇參考文獻告訴你答案
    來自港科大和第四範式的這篇綜述論文提供了解答。數據是機器學習領域的重要資源,在數據缺少的情況下如何訓練模型呢?小樣本學習是其中一個解決方案。來自香港科技大學和第四範式的研究人員綜述了該領域的研究發展,並提出了未來的研究方向。
  • 印度猴子成災,是怎麼解決問題的?印度人:讓猴子去管猴子
    印度人的宗教文化是比較發達且根深蒂固的,在印度的首都新德裡,匯聚了當地管理部門和整個國家的管理核心,總統府、司令部都在新德裡市中心這裡。而這個地方的開發保護也是做得比較遊戲,風光迷人,環境優美,綠蔭遮地。
  • 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2020-11-27 17:00 |樂清應急管理
  • 關於文獻綜述,這篇文章說透了!
    限於時間和精力,我們往往不可能閱讀所檢索到的上千篇論文。那如何精選我們最需要的論文呢?以中文文獻為例,為了節約時間並基於當前大部分院校的論文評價要求,建議讀者優先查閱、下載和閱讀那些被列入有一定影響力的引文索引庫中的期刊,如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等。即使如此,你也可能會遇到上百篇論文,時間還是很有限,怎麼辦?
  • 用《西遊·降魔篇》解讀「高溫量子」成果,居然如此絲滑
    Nature4月16日發表的這兩篇有關「高溫量子」的文章,的確是有關對量子晶片運行所需「極寒環境」進行改善方面的,改善的方向也恰好是「升溫」——從原來的無限接近絕對零度,到比絕對零度高出1.5開爾文。「融化」:玄奘為「猴子」解除封印Nature這兩篇論文的研究成果,就是衝著「極寒」來的。兩篇論文的兩個團隊分別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和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兩家相隔這麼遠但用的是同一個理論方法,為什麼?
  • Cell雜誌最受關注十篇文章:穩居一年榜首的是哪篇文章?
    前十名下載論文為: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這篇綜述性文章的重要性可從其長期佔據榜單中窺見一斑:Weinberg教授繼之前的癌症綜述後,又發表了一篇升級版綜述——Hallmarks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這篇同樣也是與Douglas Hanahan合作的論文長達29頁,簡述了最近10年腫瘤學中的熱點和進展,包括細胞自噬、腫瘤幹細胞、腫瘤微環境等等,並且將原有的腫瘤細胞六大特徵擴增到了十個,這十個特徵分別是:自給自足生長信號(Self-Sufficiency
  • 今天,謹以此篇文章紀念先生
    今天是其逝世18周年紀念日,謹以此篇文章紀念先生。高由禧院士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是我國最具特色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在世界自然科學考察歷史上有其獨特的地位。青藏高原科學研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科學事業,是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甘於前僕後繼、拋灑汗水和熱情的沃土。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隨著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的順利進行,我們想起了第一次青藏科考。
  • Science:5篇頂級癌症研究文章重複率差!
    其中,第一階段的5篇備受矚目的癌症研究文章,在嚴格按照原始研究的實驗Protocol下進行重複性驗證後,發現只有兩篇能重複出來,兩篇結果存在質疑,一篇則完全不能重複出來。其中,只有兩篇文章能夠很好的重複出來。
  • 南京郵電大學2篇博士學位論文入選江蘇省百篇優博
    近日,江蘇省學位委員會、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江蘇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南京郵電大學唐玉富博士的《病理微環境智能響應的光基診療劑研究》(指導教師:範曲立)、夏文超博士的《雲無線接入網絡中的資源分配理論與方法》(指導教師:朱洪波)入選江蘇省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0篇碩士學位論文入選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 最容易背誦的3篇古文,第1篇不到100字,第3篇學渣都能脫口而出
    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中學階段最容易的3篇古文吧。陋室銘《陋室銘》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在文中,劉禹錫將簡陋破舊的屋子描繪得高雅而有韻味,其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更是為人稱頌的千古名句,也間接展現了劉禹錫的遠大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