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中積聚大量甲烷氣體 女子如廁開燈時被炸傷

2020-12-03 人民網

  這名女子進入廁所打開燈後,廁所中隨即發生爆炸,令女子的雙手及頭部燒傷。

  據外媒報導,奧地利警方15日表示,奧地利一家農場的廁所中,疑因積聚了大量的甲烷氣體後發生爆炸,導致一名女子受傷。

  據報導,奧地利警方稱,事發在南部施泰爾馬克一個農場的廁所內。

  警方表示,當這名女子進入廁所打開燈後,廁所中隨即發生爆炸,令女子的雙手及頭部燒傷,但未有說明傷勢是否嚴重。

  警方認為,廁所隔壁就是化糞池,爆炸可能是因為化糞池中甲烷氣體洩露,由於開燈時的電火花導致爆炸。

  甲烷是一種可燃性氣體,也是天然氣,沼氣等的主要成分。

相關焦點

  • 在太空中上個廁所有多難?太空人太空如廁的血淚史
    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每天都要上廁所,相比於以前,抽水馬桶的普及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衛生和氣味的問題。不過這也是得益於地球重力,想像一下在太空環境中,你的排洩物不向下走而是在空間中自由漂浮,偶爾還可能碰到你。那將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 甲烷傳感器模塊用於下水道甲烷等可燃氣體檢測
    導讀 甲烷檢測儀,定期對廚房下水道甲烷氣體進行檢測,甲烷檢測儀通過內部的甲烷傳感器模塊以及可燃氣體元件能夠準確的監測空氣中甲烷含量
  • 「黑科技」馬桶上線 如廁不用衝水
    智慧廁所與傳統廁所如廁無水免衝「相比傳統廁所,這種新型廁所沒有上水和下水系統,如廁後的排洩物可通過環保的方式進行處理後變成有機肥料。也就是說,無論家裡多少人如廁,都不需要一滴水,也不會產生一滴廢水!用了十多天了,效果還是蠻不錯的。」張世蓉介紹。
  • 女子如廁時發現有鯰魚搶食,「髒魚」身份被坐實?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據悉,廣東佛山一位女子近日在如廁時,就發生了一件非常讓人十分尷尬的事情。在廁所的便坑下面,好像有東西在「窺視」,仔細一看,是一群鯰魚聚在一起,似乎是等著吃上面掉下來的東西。這一下可把人給嚇壞了,遇到這種情況,哪裡還有心情上廁所。無奈之下,這位女士便朝下扔了一團廢紙,誰知這群鯰魚似乎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爭先恐後去搶食從上面掉下來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情況?這群大魚怎麼會出現在便坑下面?難道真的有生活在化糞池的鯰魚?這樣的魚還能不能吃?
  • 科學家發現北極大量甲烷氣體在釋放,這預示著什麼?
    ,這裡溫度很低,它們不會被微生物分解,所以這些有機物包含的碳在凍土裡一直是只增不減的,隨著溫度的上升,勢必溫度偏高的地方凍土會融化,這樣的話,這些有機物就會暴露出來,微生物開始分解,於是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就會被釋放到大氣層中,引起溫室效應。
  • ...海區儲存大量溫室氣體甲烷海冰消融將致甲烷濃度增大溫室效應...
    ■通訊員 楊保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極地環境研究室教授孫立廣和謝周清等,首次對北冰洋中心海域的甲烷排放進行了實地採樣分析,發現該海域儲存了大量甲烷,海冰對甲烷的區域循環具有雙重作用:阻礙海水中甲烷的排放,同時海冰表面或內部存在消耗大氣甲烷的過程。這一結果為科學評估北冰洋海域對溫室氣體甲烷的貢獻提供了依據。
  • 並不會釋放大量甲烷氣體
    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指出,可燃冰分解不太可能導致大量甲烷氣體釋放進入大氣層。
  • 泰國北柳府一廁所天花板掉下2隻巨蜥 如廁女子大驚
    【環球網綜合報導】泰國《世界日報》6月15日消息,泰國北柳府一名女子14日在公司廁所內發現2隻水巨蜥,廁所地板上散落幾塊木板,天花板更是破了一個大洞。該女子嚇得立即關門跑去打電話求助,相關人員很快將2隻水巨蜥抓住,測量得知一隻長2米,另一隻長1.2米。而在距離該公司不遠處的一家民宅內,與日前發生男主人上廁所被蟒蛇咬傷下體的事故。
  • 英國女子難忍受男友如廁怪癖,網上吐槽引圍觀,有網友稱小題大做
    據英國《每日星報》5月16日報導,英國一個女子近期被她男朋友的如廁習慣所困擾。據悉,這名名叫瑞迪特(Riddit)的女子在社交網上大吐苦水,她的男友28歲,男友每次去廁所都是站在馬桶座上蹲著大便的,而且他一天要這樣做四五次,瑞迪特對男友的怪癖很不滿意,可是又無計可施。瑞迪特在帖子中寫道:「我們已經在一起4年半了,他從來不會像普通人那樣上廁所。
  • 甲烷氣體在工業生產生活中存在著什麼樣的作用
    在所有適合誕生生命的氣體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氣體,都是生命演化過程中重要的有機分子。其中,有一種氣體作為天然氣的主要成分之一,同樣在自然界分布很廣,也是組成沼氣與油田氣的重要成分。 這種氣體就是甲烷氣,是我們每家每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氣體之一,俗稱瓦斯。
  • 全球溫室氣體中的甲烷排放達到歷史新高
    溫室氣體中的甲烷 日常生活中大家會把甲烷與沼氣劃上等號。的確甲烷是沼氣的最主要成分會佔到50%到80%,但是沼氣中還包含二氧化碳、氮氣和氧氣以及硫化氫等氣體,因此並不能簡單地將甲烷等同於沼氣。同樣地,天然氣或煤氣雖然也主要由甲烷組成,但同時還包含其他多種體。 標準狀態下的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甲烷由於其高度可燃性,通常是作為燃料。
  • 故宮中有上萬個房間,鼎盛時期住著數千人,為什麼沒有一個廁所?
    故宮是目前全球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物,各類殿閣房間超過九千間,不過偌大的故宮在過去,出於多方面考慮並沒建廁所,以前的故宮中人要如廁,還是比較麻煩的。那麼,故宮之前在修建的時候為何沒有修建廁所呢?首先,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
  • 醫生:如廁時的這些表現和大腸癌密不可分
    後來消化科的醫生進行了解釋說到,放屁過多與大腸癌兩者之間並不存在著什麼必然的聯繫,人之所以會出現放屁的狀況,那主要是因為體內的腸道之中存在了過多的細菌,而在經過了那些被我們吃進去的食物與腸道中存在的細菌進行了相互作用之後,就會隨之產生出一些氣體,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屁。
  • 甲烷氣體模塊FSM-T-01用於第二大溫室氣體甲烷濃度監測
    它是潛在的溫室氣體,儘管這種氣體自然產生比較多,但新的研究表明,甲烷的危害遠遠超過了我們迄今為止的想像。工採網了解到有研究表明,在工業革命之前,當人類開始定期提取和燃燒化石燃料時,天然甲烷的排放量要比目前的估計值小一個數量級,這意味著我們自己的甲烷排放量可能會比懷疑的高40%。人為甲烷排放量目前約佔全球甲烷排放量的30%。
  • 簡易型無水室內如廁解決方案
    旱廁如廁很不方便,特別是晚上,外出如廁需要來回換穿衣服,距離又遠,嚴重影響睡眠;天冷,颳風下雨、下雪時更麻煩。旱廁如廁很不舒服,旱廁中糞尿堆積在一起,視覺噁心,臭氣難聞;夏天茅蛆亂竄,蚊蠅、野蜂亂飛傳播疾病;冬天寒風刺骨,雨天、雪天、颳風天,苦不堪言。
  • 在泰國上廁所,有多少人被蛇咬過蛋蛋?
    在今年9月8日,暖武裡府一名18歲的男生在廁所裡上大號時,被突然從馬桶裡冒出來的一條蛇咬中了命根。幸運的是,那是一條無毒的1米長小蛇,小哥在醫院被縫了3針後,還能驕傲的做個男人。不過,小哥在接受採訪稱「現在有點害怕上廁所了……」看把孩子嚇得!
  • 上廁所被「臭」到中毒身亡,惡臭公廁裡的數百種臭氣有多可怕?
    當你選擇踏進廁所,就意味著要接受空氣中令人窒息的臭味,隨時可能臭暈在廁所裡。 特別是當鬧肚子時,腹內醞釀已久的固液混合物一瀉千裡,臭味瞬間瀰漫整間廁所,釋放者本人必定首當其衝,被自己的排洩物虐殺一血。 你別說,還真有人被廁所的臭味「燻暈」,甚至「臭死」過去了。
  • 甲烷氣體的發熱值較高,常溫下是種無色無味無毒的氣體,比空氣輕
    甲烷氣體的發熱值較高,甲烷在常溫下是一種無色、無味、無毒的氣體,它比空氣要輕。沼氣普遍是一種可燃的氣體,由於這種氣體最早是在沼澤、池塘中發現的,所以人們稱它沼氣。我們通常所說的沼氣,並不是天然產生的,而是人工製取的,所以它屬於二次能源。
  • 科普:今天是世界廁所日 三急時如何通過高德地圖快速找廁所?
    俗話說"人有三急",可能大家都經歷過內急的時候滿街找廁所的尷尬事情,特別是景區裡面的很多廁所,男士還好,如果是女士的話可能就要排大隊了,想到自己之前與肚子隱隱作痛的感覺做對抗的經歷,也是蠻好笑。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是"世界廁所日",這個由世界廁所組織於2013年創立的節日倡導人人都應該享有清潔、舒適、衛生的如廁環境,而到了今天,想要在街頭巷尾尋找廁所已經不會令人頭疼了,今天就告訴你如何通過高德地圖快速找廁所。第1, 只要你手機裡安裝了高德地圖,打開app之後在界面右側的導航欄裡選擇"全域旅遊",在新頁面中的右上角點擊廁所logo就能尋找周邊2公裡範圍內的廁所了。
  • 一種超高效溫室氣體正在被大量釋放到大氣中
    Andrew Thurber有史以來第一次,科學家在南極附近海底,發現了一個活躍的甲烷氣體洩漏點。作為一種溫室氣體,甲烷的效率比二氧化碳高25倍。雖然以前人們曾在世界各地發現過許多水下甲烷氣體洩漏,但都被以甲烷為食的細菌控制得死死的,極少有氣體進入大氣。而這一次情況不一樣,因為在這裡,大自然的抑制機制似乎失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