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3月09日訊近期,東錢湖湖區水體顏色呈現棕褐色的消息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許多市民和遊客向東錢湖有關部門了解情況,在各大論壇和微博上,東錢湖水環境問題也成為熱點話題。
據悉,今年1月初發現湖水出現異常變化後,東錢湖管委會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委託中科院水生所寧波實驗室,先後對全湖多個點位的水質理化指標和生物指標進行不間斷跟蹤監測,查找水色異常原因,分析水體變化情況,掌握水體變化的空間分布區域。根據水質檢測和排摸情況分析,東錢湖水色異常的主要原因是硅藻「水華」所引起,由於硅藻本身呈褐色,造成水體感官顏色呈現褐色或咖啡色。
水生實驗室專家表示,「水華」其實是淡水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一種特徵。而此次東錢湖硅藻「水華」是因為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去年秋冬季降水相對較多,導致以總磷為主的徑流汙染激增,加上元旦前後天氣晴朗,氣溫急劇升高,給硅藻爆發提供了營養基礎和氣候條件。
專家指出,市民和遊客不需要過度恐慌,硅藻自身無毒無害,對人體健康及漁業生產,都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其實,今年國內許多湖庫都出現了這一現象,如天津於橋水庫、嘉興市新塍塘、舟山的一些水庫等。
到目前為止,東錢湖管委會已多次由區領導帶隊到實地進行察看,查原因、出對策。由區環保部門對整體水質進行實時跟蹤監測、情況分析,切實加強防控。由中科院水生所寧波實驗室、東錢湖自來水廠和區衛生監督部門委託的第三方進行源水、出水檢測,並在市供水部門的支持下做好了應急轉供準備,以保障轄區居民生活用水。鎮政府也正積極應對,加快農村截汙納管工程,做好沿湖垃圾清理、畜禽整治等工作,儘量減少可能產生的汙染源。根據專家預計,在沒有大量外源汙染輸入的情況下,藻類濃度繼續升高或「水華」加劇的可能性不大。目前,東錢湖南湖硅藻已達到峰值,北湖硅藻接近峰值,將陸續進入衰退期。未來隨著溫度的增高,藻相結構可能會發生轉變,水體顏色將有所改善。
為了避免發生類似事件,下一步,東錢湖管委會還將釆取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加強外源汙染防控,減少入湖汙染,加強生態治理,改善水體生態,加強科學監測,提高管理水平,來增強水體自淨能力,提升東錢湖水域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