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材料:可存儲能量,甚至可成為機械計算機!

2020-12-06 環球創新智慧

導讀

據美國普渡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的一個團隊演示了具有圓頂圖案的薄片形成一種存儲能量的皮膚,可以執行機械任務,甚至可以進行編程以存儲和處理數據,如同一臺機械計算機。

背景

當你按壓噴泉式飲料瓶蓋上的凹痕圓圈時,蓋子要麼會變得凸出,要麼會變得凹入。當你玩一把拍拍尺手環時,手環要麼會變得拉伸,要麼會變得捲曲。例如,一個圓頂狀物體一開始是凹進去的,當我們施加一些壓力之後,它的形態就顛倒過來,變得凸出來。具有兩個穩定狀態的材料或者結構演示了一個概念:「雙穩態」。

(圖片來源:普渡大學)

創新

近日,美國普渡大學的一個團隊演示了具有圓頂圖案的薄片形成一種存儲能量的皮膚,強勁到足以執行機械任務,甚至可以進行編程以存儲和處理數據,如同一臺機械計算機。

普渡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方法,可以使材料通過可翻轉的圓頂狀物體在其皮膚中存儲能量。(圖片來源:普渡大學圖片/Jared Pike)

這項研究發表在《極端機械快報》(ExtremeMechanicsLetters)和《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雜誌上。這項超材料技術已通過普渡大學研究基金會技術商業化辦公室申請了臨時專利(追蹤代碼2020-DIAZ-69125)。技術普渡大學機械工程系助理教授安德烈斯·阿列塔(Andres Arrieta)表示:「雙穩態是自然界中發現的重要概念。例如,地蜈蚣具有雙穩態、可摺疊的翅膀,能以非常微小的能量突然變為開放狀態。我們受這種雙穩態的啟發,正在研究開發可編程的結構。」阿列塔團隊從一個邊長一英寸的扁平正方形薄片開始,該薄片帶有一個凸出的圓頂,由熱塑性聚氨酯3D列印而成。經過手指按壓之後,圓頂會突然變成凸形或凹形。當列印這些圓頂的3×3網格時,他們開始見證新的行為。阿列塔表示:「當你顛倒兩個彼此接近的圓頂時,它們開始相互作用。當你開始在薄片上製作這些圓頂圖案時,薄片本身就會開始整體彎曲。翻轉不同的圓頂,你會得到不同的形狀。」他們開始用更大的網格,按壓更複雜的圖案進行實驗。通過驅動某些圓頂(將其壓入或壓出),片材變成圓柱體、星形或鞍形。阿列塔表示:「這些單獨的雙穩態圓頂正在組合形成一種新的超材料,它本身具有多個穩定狀態。我們稱其為分級多穩定性。」你可以用分級多穩定性來做什麼?作為演示,阿列塔團隊使用兩行圓頂構造出一個簡單的機器人抓手。當圓頂凹陷時,抓手臂保持打開狀態。然而,當施加少量氣壓以使球型罩變得凸起時,抓手臂就會閉合得足夠緊,以抓握住一塊小重量的物體。

當受到激勵時,這種材料改變形狀,這樣機器人抓手能夠抓握住物體,並在無需外部能源的情況下握住它。(圖片來源:普渡大學視頻/可編程結構實驗室)

阿列塔表示:「抓住東西很容易,但要保持這種抓握就需要不斷消耗能量。對於人類與機器來說都是如此。但是,這種抓手的有趣之處在於,當我們翻轉圓頂使抓手閉合時,實際上是將能量存儲在皮膚中。抓手臂正在利用這種能量來保持抓力,而無需某些外部能源。實質上,我們用結構本身作為機械電池。」

最終,阿列塔希望在柔性機器人技術中利用該技術。他說:「由於需要大量的馬達和傳感器,重新製造出具有像人手那樣抓握力的機器人手是很難的。但是,如果我們用這些薄片製成皮膚,並以不同的高度印刷各個圓頂,那麼只有一組特定的圓頂會在不同的氣壓水平下制動。通過編程特定的氣壓衝擊,我們可以激活一個圓頂矩陣,以最小的能量創造我們需要的多穩態抓握狀態。」除了改變高度屬性,阿列塔團隊還發現,按不同的順序致動圓頂會產生根本不同的形狀。通過高度、位置、順序這三個屬性,即使很小的圓頂網格也可以產生大量可能的效果。這將阿列塔引向了下一步:機械計算。阿列塔表示:「當你考慮它時,這些上上下下的圓頂很像計算機數據的『1』和『0』。我們可以想像,通過按一定順序在某些位置按下圓頂,然後根據薄片的形狀機械地『讀取』數據,對這樣的薄片進行『編程』。這種效果就可以在沒有電源或中央處理器的情況下實現。這樣一來,未來的機器將更像動物一樣運轉,利用機械感測和處理更快地做出反應。」儘管大量的數學和計算機模擬為這項研究做出了貢獻,但將圖案化圓頂薄片握在你的手中就是一個功能強大且令人滿足的研究工具。阿列塔表示:「直到我們開始親自動手玩遊戲時,才真正理解它是多麼有趣。對於這些圓頂來說,整體肯定大於其各部分的總和。」

關鍵詞

機械計算機、超材料、機器人

參考資料

【1】Jakob A. Faber, Janav P. Udani, Katherine S. Riley, André R. Studart, Andres F. Arrieta. DomePatterned Metamaterial Sheets. Advanced Science, 2020; 7 (22): 2001955 DOI: 10.1002/advs.202001955

相關焦點

  • 新型物質可存儲巨大能量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美國研究人員使用超高壓製造出一種結構非常緊密,並能夠存儲巨大能量的物質。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除核能之外,該物質存儲的能量密度最大。 該論文的作者、華盛頓州立大學化學教授瓊·斯克·尤表示,該項研究證明,通過擠壓產生的機械能可以轉化成化學能存儲在一個擁有超強化學鍵鍵能的物質內。而且,該物質的能量密度非常大,未來可能用來製造新的能量儲存設備、電池和具有高度氧化能力的物質以及超高溫超導物質。 研究人員在一個鑽石對頂砧(DAC)內製造了這個新物質。
  • 新型超穎材料應用前景廣闊:可吸收光線能量產生振蕩
    (圖片來源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學院)引言最近,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使用光線改變自身機械性質的設備。它使用等離子力學材料,通過耦合光學和機械共振的獨特機制,從光線中吸收能量產生持續振蕩。研究簡介這項研究展示了一種基於新材料的方案,開發了一種光學驅動的機械振蕩器。研究人員稱,該設備可以作為一種新型頻率設備,保持GPS,計算機,手錶和其他設備的時間精準性。這種基於新材料的平臺,還存在其他潛在應用,包括高精度傳感器和量子換能器。研究發表在10月10日的《自然光電》雜誌上。
  • 根據磁場調整機械性能 超材料可從柔性「秒變」剛性
    &nbsp&nbsp&nbsp&nbsp指數=0&nbsp&nbsp&nbsp&nbsp科技日報紐約12月11日電 (記者馮衛東)美國研究人員使用機械超材料(具有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獨特機械性能)開發出一種新型材料,可響應磁場從柔性變為剛性,在智能可穿戴設備和柔性機器人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 超材料可從柔性「秒變」剛性
    (具有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獨特機械性能)開發出一種新型材料,可響應磁場從柔性變為剛性,在智能可穿戴設備和柔性機器人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研究人員開發的場響應超材料(FRMM)可根據磁場的變化改變其性質。然而,與典型的4D列印材料不同的是,其不會改變整體形狀,而是改變剛度。  其製造過程是,首先通過3D列印製作機械超材料,該材料由空心梁而非典型的實心梁構成。列印出中空管狀超材料後,將磁流變流體注入梁芯,完成場響應超材料的製造。磁流變流體由磁性顆粒構成,懸浮在非磁性介質中。
  • 這種2D材料能讓計算機像神經元一樣具備處理和存儲數據的能力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工程團隊近日開發出了一種新型計算機晶片,可在相同電路中處理和存儲數據。團隊使用了名為二硫化鉬(MoS2)的二維材料,能夠讓電子產品更小、更節能。在傳統計算機中,通常會在一個區域(CPU)處理數據,然後在將數據傳遞到另一個區域(例如硬碟和固態硬碟)進行存儲。這種模式已經為我們服務了數十年,但這並不一定是最有效的處理方式。
  • 新型負折射率超材料讓隱形更接近現實
    原標題:新型負折射率超材料讓隱形更接近現實  科技日報訊 (記者華凌)自本世紀初以來,科學家設計出各種人工超材料,這些材料可以自然中不可能的方式彎曲電磁、聲學和其他類型的波。現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最新製造出的這類材料,可用來構建具有超透鏡的顯微鏡,以觀察分子水平的細節,或者用來隱蔽軍事飛機甚至人。
  • 超鋰離子電池會是能源存儲的下一個突破口嗎
    近日,來自澳大利亞研究人員聲稱,超鋰離子電池可以開發出適用於高級儲能的新型陰極。 如今,對清潔、廉價、能夠應對現代挑戰的新型能源存儲解決方案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我們需要它來幫助管理可再生能源在電網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難題,使非電網社區遠離柴油和化石燃料,並將那些目前無法獲得電力的社區連接起來。
  • 美國研製出可增強光線負折射率超材料
    本報訊 (劉文)近日,美國研究人員研製出了一種可增強光線的負折射率超材料,從而掃除了超材料在光學技術領域大展拳腳的根本障礙。新研究預示著,研究人員能據此研發出功能超強的顯微鏡、計算機甚至隱形鬥篷。   超材料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複合結構或複合材料。
  • 新材料可更好存儲甲烷
    新華社倫敦2月5日電(記者張家偉)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但常規條件下甲烷因較難存儲而造成運輸和使用成本大幅上升。英國劍橋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材料,能使單位體積內甲烷存儲量大幅提升50%,遠優於現有材料。
  • 《Science Advances》應變速率相關的機械超材料
    機械超材料的設計通常是為了獲得罕見、甚至史無前例的新特性和功能。在大多數以前的設計中,常見的是它們的準靜態力學行為。近日,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S. janbaz等研究者介紹了一種以前未識別的依賴於應變速率的機械超材料,主要的思想是橫向連接兩根具有非常不同的應變率依賴程度的梁,使它們成為一個單一的雙梁。
  • 新型超材料:可用於太陽能電池和納米光學器件!
    背景   超材料(metamaterial),又稱超穎材料,一般是指通過人工設計結構實現,具有天然材料無法具備的超常物理特性的複合材料。舉例來說,超材料可以操控光波、聲波、電磁波等,實現普通材料所無法實現的功能。
  • 橫濱國立大學研發新型電極材料 可實現更便宜/能量密度更高鋰電池
    蓋世汽車訊 據日本一組研究人員所說,鋰離子電池可用於電動汽車等許多未來應用,但是其價格卻往往高得讓人望而卻步。不過,據外媒報導,日本橫濱國立大學Naoaki Yabuuchi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發了一種新型電極材料,不僅能夠讓鋰電池更便宜,還能夠延長其壽命、讓其具備更高的能量密度。
  • 新型半導體材料可拉伸可完全降解
    半導體是計算機和電子設備的基本組成部分,其常溫下的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當前大多數半導體是由矽或其他剛性無機材料製成。科學家在嘗試使用不同的方法來製造柔性、可降解的半導體,但它們要麼不能完全分解,要麼在拉伸時會降低電氣性能。開發出一種完全可降解、且能在應變時保持穩定電氣性能的半導體已成為可伸縮電子學研究領域面臨的一個新挑戰。
  • 金剛石:為新一代能量存儲設備鋪路
    導讀據日本東京理科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科學家發現,在水基電池中採用導電納米金剛石作為電極材料,可顯著提升電池的能量存儲能力。由於儲能的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所以這種電容充放電可多達數十萬次。超級電容的原理示意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超級電容具有成本低、耐低溫、功率密度高、充電速度快、使用壽命長、環境友好等優勢。因此,超級電容可應用於一系列領域,例如汽車、可穿戴設備、醫療、備用電源、機械裝置、智能儀表等。
  • 鐵電材料有望使計算機告別矽時代 計算處理與存儲為一體
    目前,一種新的符合計算機行業使用要求的材料出現在人們面前。如果這種材料可以成功運用於計算機領域,這將使計算機處理器不僅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且能夠提高運算能力和存儲能力。 經過研究,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利用電荷在四種不同狀態之間進行快速切換的鐵電材料來存儲數據。
  • 超疏水材料披「鎧甲」,疏水耐磨可兼得
    如何給超疏水材料表面披上堅固「鎧甲」且不影響其疏水性能,成為該領域研究學者努力的方向。  記者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日前《自然》雜誌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該校基礎與前沿研究院鄧旭教授團隊最新科研成果,這篇名為《設計堅固的超疏水表面》的文章提出,通過給超疏水表面「穿上」具有優良機械穩定性微結構「鎧甲」的方式,可解決超疏水表面機械穩定性不足的關鍵問題。
  • 中科院研發新型相變材料:突破讀寫存儲速度極限
    聶翠蓉科技日報北京11月15日電,據《科學》雜誌官網14日報導,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饒峰和同事研發出一種全新的相變材料——鈧銻碲合金,可在不到1納秒內實現多晶態與玻璃態兩種相態之間的轉換。
  • 新型電極材料可讓鋰電池可承受五倍的安全充電電流
    據悉,傳統鋰電池中的鋰離子會在充放電過程中於兩極之間來回移動,其中陽極材料通常由石墨和銅的混合物製成。其不僅提供了很高的能量密度(容量達到普通鋰離子電池的十倍),還可讓充電過程更快、更安全。其實在去年的一項研究中,鋰金屬陽極已被描述為『打破當前鋰離子化學反應的能量密度瓶頸』的一個關鍵。但橫亙在研究人員面前的,依然有枝晶(dendrites)這個障礙。由於鋰離子分布不均勻,這些樹狀結構會堆積在陽極表面。
  • 比量子計算機穩定:中國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擴展光子計算機
    大家還記得去年穀歌聲稱,自己成為了全球第一個拿到了「量子霸權」這件事情麼?在當時他們說根據他們提出的理論模型設計出來的量子計算機,只用3分20秒,就能完成現如今全球第一超算:Summit超算系統花費整整一萬年才能完成的運算。
  • 新型紅外線發射器:由超穎材料製成,可利用廢熱!
    超材料「超穎材料」(Metamaterial),又稱為超材料,簡單地說,它是指通過人工設計結構實現,具有天然材料無法具備的超常物理特性的複合材料,典型的超材料有:左手材料、光子晶體、超磁性材料 、金屬水等等。超常物理特性包括:負磁導率、負介電常數、負折射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