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筆墨 亦成書|訪「路橋評書」傳承人蔡嘯

2021-01-09 浙江日報

自宋代以來,路橋的商貿經濟不斷發展,手工業、商業的繁榮,催生和帶動了酒樓、茶肆等文化場所的興盛,也為「路橋評書」的發展注入生機。

每逢周五13時30分,路橋區圖書館南官人文大講堂內總是座無虛席。隨著臺上醒木一聲響,臺下便頓時鴉雀無聲,隨醒木敲擊聲拉開帷幕的,是自2007年來每周不間斷的路橋評書專場。這個舞臺的主角也13年如一日,正是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路橋評書」的代表性傳承人蔡嘯。

2007年,為了豐富市民文化生活,路橋區文化部門找到了剛退休不久的路南街道文化站老站長蔡嘯,邀請他在南官人文大講堂開設評書專場。作為資深評書藝人,蔡嘯有許多聽他說書幾十年的「忠實粉絲」,南官人文大講堂的蔡嘯評書專場一經開設,便場場座無虛席,反響良好。

2008年4月,椒江區圖書館也向蔡嘯遞上了邀請函。從此,每周四清晨,蔡嘯都會風雨無阻地早起趕公交車,跨越37站的距離,來到椒江區圖書館楓山書院表演評書。在椒江,蔡嘯同樣大受歡迎,為了回饋觀眾們的熱情,蔡嘯評書專場每年春節期間都要再加演3場。

蔡嘯說路橋評書時所選的書目,以四大名著、《說唐全傳》等傳統章回體小說為主。一位資深聽眾用「從東周列國說到太平天國」來評價蔡嘯的評書。雖說經典作品魅力十足,但蔡嘯的眼光並不局限,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信手拈來,現代小說、民間故事和自己的原創書目經過他的「加工」,同樣繪聲繪色,引人入勝。

孩童時代,蔡嘯的親戚中有一位遠房叔公是評書藝人。當其他孩子還熱衷於在街頭巷尾追逐嬉鬧時,蔡嘯最愛的是在課餘時間,去叔公說書的地方聽書。儘管評書裡的好多字詞蔡嘯還不知道怎麼寫,但那時的他,就已經能憑藉優秀的記憶力記住絕大部分內容了。晚上聽完書回到家,一開始父母還擔心蔡嘯是跑出去瞎玩了,就讓他說說今晚評書的內容,誰知蔡嘯一口氣就說了一大段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連諸葛亮寫給周瑜的文言文書信都背得有模有樣,父親頓時對他刮目相看。自此之後,蔡嘯就利用課餘時間到處聽人說書,邊聽邊記邊琢磨其中的門道,回家之後還找來對應的原著,細細揣摩作者的原意。

當時,蔡嘯的父親在商店上班,收入不高,而家中算上蔡嘯共有7個孩子,家庭經濟壓力很大。11歲時的暑假,父親讓蔡嘯去嬸嬸家借住一段時間。每天晚飯後,嬸嬸家附近的街坊鄉親們會聚在一起納涼。聽說蔡嘯是個「小說書先生」,鄉親們就讓蔡嘯坐在一張八仙桌上,給大家說書。雖然這個「說書先生」是個還在上小學的孩子,可鄉親們依然聽得十分入迷。

在知青下鄉的10年,在路南街道文化站工作的歲月,路橋評書在蔡嘯生命中的每一頁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無論面對的聽眾是席地而坐的知青、太陽底下幹活的工友,還是來看文化展演的街坊、電視機前的觀眾,蔡嘯都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表演熱情傾注到評書中。在幾十年的文藝生涯中,他獲獎無數,還擔任過浙江省曲藝家協會理事、台州曲藝家協會主席。

蔡嘯說評書時用的都是路橋方言,他對方言的保護工作也格外注重。除路橋評書外,蔡嘯同時也是台州市非遺代表性項目「台州老話」的代表性傳承人。他曾受邀參加台州電視臺《午間評書》欄目及《百曉講老話》欄目,歷時一年半講播《台州老話》故事380多個,並整理出版書籍《台州老話》,收錄「老話」367條,內容包括台州本地的諺語、口頭禪、歇後語、格言、俗語等。

今年因為受疫情影響,蔡嘯每周的評書專場暫時擱淺了。在蔡嘯看來,退休後的這13年評書專場是他對「忠實粉絲」們的感恩回饋。演出結束後,時常會有「忠實粉絲」送來書法作品和錦旗表達對蔡嘯的讚賞喜愛之情,寫的內容大多是聽眾自己用文言文創作的詩句,別具一番文學趣味。而這些聽眾中,有許多都是從年輕時聽評書直至現在,臺上的說書人和臺下的聽者都已是白髮蒼蒼。

相關焦點

  • 視頻|路橋曲藝館「周書場」首場講書開講
    9月19日13時30分,「台州講書第一人
  • 單田芳全部評書收聽_單田芳全部評書聽書版下載_18183軟體下載
    而且喜馬拉雅擁有海量內容,您不需要翻書,就能聽完整個圖書館還要多的書,這麼好的軟體,讓您快速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單田芳全部評書收聽平臺特色:1內容全:想聽啥都有,新聞、電視電臺節目、音樂、小說、個人創建的個性化電臺…內容超過10萬條,不僅如此,更有萬千主播,每天更新萬千條聲音。
  • 單田芳評書大全在線收聽_單田芳評書大全在線播放_18183軟體下載
    而且喜馬拉雅擁有海量內容,您不需要翻書,就能聽完整個圖書館還要多的書,這麼好的軟體,讓您快速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單田芳評書大全在線收聽資料:單田芳(1934年12月17日—2018年9月11日),出生於遼寧省營口市,中國評書演員、作家。1955年,單田芳走上評書舞臺。1956年正月初三,在鞍山市內的茶社正式登臺亮相。
  • 人間「道情」60年丨訪「路橋道情」傳承人陳吉友
    走過舟山呀到石浦,海門外迴轉到台州府……」家住金清鎮日升村的陳吉友是路橋道情第五代傳人之一,今年76歲的他從事道情表演有近60個年頭。道情作為漢族曲藝的一脈,源於唐朝,在清朝同各地民間音樂結合。南至浙江、江西,北至黃河兩岸,道情藝術在全國多個省、市,都形成了極具地方色彩的表演形式。
  • 單田芳評書大全免費聽
    單田芳評書大全免費聽就來喜馬拉雅,喜馬拉雅更能隨時聽書、聽課、聽段子,讓您的通勤、堵車、失眠等無聊時間變成黃金時間!而且喜馬拉雅擁有海量內容,您不需要翻書,就能聽完整個圖書館還要多的書,這麼好的軟體,讓您快速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
  • 單田芳全部評書在線聽_單田芳全部評書在線下載播放_18183軟體下載
    單田芳全部評書在線聽就來喜馬拉雅,喜馬拉雅更能隨時聽書、聽課、聽段子,讓您的通勤、堵車、失眠等無聊時間變成黃金時間!而且喜馬拉雅擁有海量內容,您不需要翻書,就能聽完整個圖書館還要多的書,這麼好的軟體,讓您快速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
  • 訪「匍經」第三代傳承人張水英
    訪「匍經」第三代傳承人張水英 2020-04-12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單田芳:我的評書生涯
    主持人:說評書的刻苦是怎麼個刻苦法?  單田芳:咱們跟其他行當還不太一樣,雖然都是吃張口飯的,但咱們更刻苦,因為它是一人多角戲,我個人說,要扮演很多角色,這一套書裡就一個人在那兒演,一會兒婦女,一會兒孩子,一會兒傻子,一會兒瘋子。  主持人:一會兒千軍萬馬。
  • 評書大師袁闊成去世 曾完成評書的多次"第一"(圖)
    靈堂陳設非常簡單,只擺了一盤蘋果、一盤點心和一個用來上香的小碗,小桌兩旁是中國曲藝家協會送來的花籃,上方懸掛著他的義子、著名曲藝家崔琦書寫的輓聯:巨擘千古縱橫捭闔書道闊,大師百年評說善惡藝風成。那時袁先生說的主要是新創評書,《赤膽忠心》、《烈火金剛》、《紅巖》等等,那說得真是好!袁先生說書的特點一個是細緻,像《烈火金剛》裡刁世貴起義那段,讓兄弟們歃血為盟,這些人有的咬破手指,有的用小刀剌,有的膽子小不敢出血,就假模假式比劃一下,這些細節全都有,而且活靈活現;另一個特點是乾淨,絕對沒有「嗯、啊、這是」這些作料,他說出來的評書不用修改,落到紙上就是文章、就是書,這可需要相當的功力。
  • 湖州這12個人身懷絕技 成省級非遺傳承人
    近日,浙江省文化廳公布了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279名傳承人被確認為第五批浙江省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州民間文學1人,傳統音樂1人,傳統舞蹈2人,傳統技藝6人,民俗2人,共12名傳承人名列其中。
  • 評書《白眉大俠》裡誰才是真正的武林第一高手?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我,也歡迎大家有不一樣的見解在評論區和我討論,我爭取做到一一回復單田芳老先生的評書《白眉大俠》可謂是單老評書經典中的經典,如果挑一個單田芳先生最著名的作品的話,那絕對是白眉大俠。白眉大俠這套書後來又發展出了《新三俠五義》和《龍虎風雲會》,也算是經典的延續發展。
  • 個個身懷絕技 湖州12人成省級非遺傳承人 
    ,279名傳承人被確認為第五批浙江省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之後,長興縣委縣政府成立文史諮詢組,用文人特有的歷史眼光和陳皇故裡後人的責任感,閱史查志,探古訪歸,旁徵博引,求實正源,在短短半年時間,撰寫了數十篇有關陳霸先及陳氏宗族的論文。結集37篇論文和文獻內部出版了《陳霸先研究文集(長興卷)》。
  • [收購]山西路橋:收購報告書摘要
    截至本摘要籤署日,除本摘要披露的持股信息外,收購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沒有通過任何其他方式在山西路橋擁有權益。三、收購人及其一致行動人籤署本摘要已獲得必要的授權和批准,其履行亦不違反收購人及其一致行動人章程或內部規則中的任何條款,或與之相衝突。
  • 抒當代文人熾熱情懷 擔傳統文化傳播重任——訪書畫名家張舜
    抒當代文人熾熱情懷,擔傳統文化傳播重任——訪書畫名家張舜文圖/謝欣書畫名家張舜擅長寫意蘭竹文人畫和全景構圖傳統山水畫,作品富於抒情性和書卷氣。後來他又有機會接觸到聶成文、鄒振亞、劉洪彪、毛國典等國內書畫大家,亦使張舜在書法和國畫創作方面受益匪淺。張舜的書法雋秀雅致,書與畫相得益彰,一直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好評,並在2011年《大連日報》文化版上做了大篇幅報導,時任大連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王傳傑教授給予了高度評價。
  • 評書大師單田芳病逝,潘長江、嚴屹寬、李小萌沉痛悼念願永存千古
    9月11日,著名評書大師單田芳今日下午因病去世,享年84歲。在那沒有電視機、沒有網絡的年代,單田芳的評書陪伴了幾代人,深受觀眾喜歡,直到今日依舊是評書界不可逾越的巔峰,影響著許多人。單田芳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2007
  • 【織繡非遺訪談】蘇繡傳承人 楊敏華
    傳承人有來自江蘇蘇繡、河南汴繡、無錫精微繡、湖南湘繡、重慶蜀繡、苗族織錦、上海絨繡、上海寶山十字挑花繡等中國織繡方面的重要傳承人,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了中國工匠精神傳承與復興的潛在力量。而明朝時期吳地的吳門畫派的繁榮使得蘇繡兼採文人墨客的風雅情志,或有筆墨韻味,或有文人雅趣。
  • 聚焦:全國網絡文學的「路橋現象」
    市網絡作協主席、資深女作家王寒的《無鮮勿落飯》一書由閱文集團重點推出,中國國家圖書集團把它做為中國優秀圖書之一向北美亞馬遜「中國書店」推薦,半年之內四次加印,成為市場暢銷書,並在臺灣出版發行,是台州第一本進入臺灣市場的地域文化作品集,被評為當當網生活類好書,登上浙江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的「浙版好書月薦榜」,入選百道網2015中國好書榜生活類年榜。
  • 書亦燒仙草全套菜單配方!
    一杯燒仙草,半杯都是料作為有12年歷史的奶茶品牌書亦燒仙草目前為止已經有超5000家門店>深耕茶飲界十幾載書亦燒仙草早已深諳藏在消費者舌尖上的美食密碼香甜奶茶搭配十幾種輔料看似簡單搭配,實則是別有用心美味的相輔相成不少吃貨已經被俘虜
  • 筆墨觀照 上海藝燃
    筆墨傳承 辨識與追尋在復星藝術中心舉行的「筆·墨」展覽由「圖畫真解:書畫筆墨演進概覽」和「草篆之境:潘公凱筆墨探索案例」兩個主題章節構成。文獻展「圖畫真解:書畫筆墨演進概覽」,精選歷代圖畫文獻及相關要典,梳理並呈現中國繪畫中筆墨的源流、肇跡、鼎興及嬗變;圖畫文獻雖非古人手跡,對之亦足以感其意氣妙旨。筆墨既是中國畫,尤其是文人畫最基本的構成要素,也是中國文化和中國文人內在精神結構的經典表達形式之一。
  • 檔案見證路橋民營經濟的輝煌發展
    翻開歷史的老照片,路橋的民營經濟發展是一本閃光的「書」,而路橋民營經濟檔案就是這本書的承載者。民營經濟是路橋最大的特色,是經濟發展的支柱和優勢,也是路橋發展的基石。而民營企業家們的故事,被歲月記錄下來,塵封起來,成為歷史的檔案。當你翻開它時,依然會被這些企業家們精彩閃爍的故事徵服,驚嘆於他們發出的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