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最大個、最成熟的火星探測車

2020-09-13 車迷

為了採用霍曼轉移軌道前往火星,以便縮短航行時間,節約航天燃料,各國「扎堆」在今年7月啟動火星探測任務,錯過這個發射窗口,就必須等到2022年。阿聯的希望號探測器於7月20日率先搭載火箭升空,緊接著是7月23日我國的天問一號,再來則是7月30日美國的毅力號。

毅力號降落過程

美國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是有史以來最大個、最成熟的一輛,尺寸為3米長、2.7米寬、2.2米高,大小跟汽車差不多。毅力號外面有隔熱保護罩,在穿過火星大氣層後,為了減少著陸點的偏離,還會啟用降落傘。

毅力號六個車輪為鋁材製成,輻條的材料為鈦。它的車速僅為152米/小時。雖然速度不快,但在星球探索中,速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且毅力號要邊行駛邊測繪,速度慢能減少能耗。

過去美國已經在火星上成功著陸過探測車機遇號、好奇號,機遇號因為沙塵暴遮擋了太陽光,缺少能量來源而失聯,為此從好奇號起,NASA就啟用了核能。毅力號跟好奇號一樣,是由10.6磅的放射性元素鈽提供動力,其衰變產生的熱量將為探測車的鋰電池充電,以此確保電能的持續供應。

毅力號搭載了七大裝備,為它完成使命保駕護航:

Mastcam-Z攝像頭拍攝高清視頻和3D圖像;

SuperCam結合了攝像頭、雷射和光譜儀,用來尋找有機化合物以及分析目標物的化學成分和礦物成分組成;

SHERLOC能拍攝顯微圖像,還能向土壤或巖石發出UV光,並對之加以分析;

PIXL也就是X光巖石化學探測儀,用來探測火星表面物質的成分組成;

RIMFAX雷達可以透過地表,提供次表層地質結構的釐米級圖像;

MEDA是一套傳感器,可以用來測量溫度、風速和風向、壓力、溼度、灰塵的尺寸和形狀等,這些數據對於預測火星上的天氣非常重要;

MOXIE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成氧氣,若實驗成功,未來太空人不只可以用來呼吸,還可以燃燒火箭燃料,以便返回地球。

毅力號上還配備了麥克風和鑽頭,用來採集聲音和土壤、巖石樣本。

為了應對火星上起伏不定的地形,以及提高越障和脫困的能力,毅力號採用了Rocker-Bogie懸架系統,前輪一根軸,後兩輪一根軸,兩者的連接點為可轉動式。這種結構使前後輪的高度和角度都更能適應複雜的路況,也使毅力號不易側傾,而且最高能攀爬40釐米高的巖石。

另外,為了躲避障礙以及在困難地形上更快地行駛,毅力號還配備了自動導航系統。

這次毅力號的任務不只是拍一拍火星的風光,而是更為艱巨,其中包括了在火星採集巖石、土壤樣本,在古河床上探索古生命的遺蹟,發射實驗性質的獨創號直升機,研究火星的氣候和地質,以及為未來太空人登陸火星做準備。

毅力號在火星的探測任務預計將持續一個火星年,大約等於地球上的687天。

NEED TO KNOW

NASA還搞了件頗具行為藝術意味的事,即讓1090萬個人的名字刻在了毅力號火星車上的一塊特製晶片上。另外,還有塊向醫護工作者致敬的鋁牌也隨車升空。鋁牌上的圖案是象徵醫學界的蛇杖支撐著地球,以此感謝他們在抗擊新冠的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這些舉動都是為了傳達出,這次火星探測任務是出於人類共有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它不只來自NASA多年的努力,背後還有許多人默默付出。

相關焦點

  • 原來天問一號是有史以來探測火星噸位最大的人造物體
    因為具體數據是:阿聯方面在4島發射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升空25天又14個小時,目前距離地球803萬公裡,距離火星7850萬公裡。領先天問一號190萬公裡;目前相對地球的速度是每小時飛行12576公裡;而發射日期最晚的美國的火星2020探測器,已升空15天;目前距離地球500萬公裡;目前距離火星8119萬公裡,相對地球的飛行速度是每小時13175公裡。
  • 火星2020探測車任務
    大約在8月初,一艘新的肩負著火星探測任務的太空飛行器將被發射,在半年後,這艘探測器將在火星上降落,並開始對火星進行為期2年的探測任務。這就是&34;號火星漫遊車計劃,這個計劃是美國&34;的一部分,火星漫遊車將對火星進行長期的探索。&34;號的主要任務。
  • 最新引力波探測,發現有史以來最遠最大的,雙黑洞合併!
    最新引力波探測,發現有史以來最遠最大的,雙黑洞合併!08:59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最新引力波探測
  • 毅力號火星車即將發射,作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先進火星車,它有哪些...
    2020年人類三大火星探測任務,阿聯的「希望號」在7月20日已經出發,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也在7月23日成功發射。作為壓軸出發的「毅力號」,被稱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先進的火星車,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呢?
  • NASA的恆心號探測車和小直升機今天飛往火星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7月30日星期四上午,美國發射的Atlas V 541火箭上的Perseverance rover恆心探測車和Ingenuity小直升機從佛羅裡達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發射後不久,由NASA管理的恆心Twitter帳戶(@NasaPersevere)分享:「一起前進到火星。」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恆心探測車將檢查極地地區以尋找水的跡象。
  • 我國將於7月至8月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中國探測車將首次登陸火星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包為民介紹,今年7-8月,我們將用長徵五號火箭,也就是新一代運載火箭裡的最大個進行發射。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明年2月將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到達火星。火星車將停留90個火星日。
  • 火星一分鐘:怎麼在火星上駕駛探測車?(內含中文視頻)
    視頻版權:美國航太總署 噴射推進實驗室 加州理工學院(油管);字幕翻譯:中文字幕:建中天文社 李政德火星西方稱火星為瑪爾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戰神;古漢語中則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讓人無法捉摸而稱之為熒惑。火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其質量、體積僅比水星略大。 解說詞【火星一分鐘】怎麼在火星上駕駛探測車?首先,我們不是用搖杆來駕駛火星探測車的。
  • SCP-206火星探測車,NASA看到了之後,流下了不爭氣的眼淚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星空極冰今天我來講一下SCP基金會的SCP-206火星探測車。SCP-206火星探測車的來歷和外表SCP-206火星探測車來源於俄羅斯航天研究所和歐盟太空署的合作,是一個集合了多國高新科技的產物,SCP-206火星探測車通過火箭發射升空,然後進入正常軌道開始進行運轉,穩定飛向火星,但是在距離火星還有一半距離的時候失聯了。隨後被判定為發射失敗了,因為專家們盡力去挽救但是沒有任何效果。
  • 「火星2020」:NASA披露新一代火星探測車任務細節
    NASA透露,這輛探測車不僅會尋找火星上生命存在的蹤跡,也會為人類登陸火星等未來太空探索任務鋪路。   據報導,NASA籌備7年的新一代「火星2020」探測車的驅動裝置上周順利完成了首次測試。NASA計劃於2020年2月將其送到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太空中心進行最後組裝,並於7月發射升空。
  • 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車使用SuperCam超強雷射蒸發巖石進行成分探測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體存在,火星上的巖石由什麼組成.本期帶大家了解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中使用的SuperCam超強雷射來探測火星巖石的組成和是否有有機物存在(火星遠古生物生命體存在證據)的科學探測.
  • 厲害了我的國:中國有機會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探測火星的國家
    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中國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長徵5號運載火箭,旨在尋找火星上的生命,這是中國第一次獨立進行探測火星的任務,這不僅在爭取中方在太空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也在展現我們的技術實力與雄心。
  • 探測火星惠及子孫後代,載人登月具有現實意義
    1960年,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火星1號探測器,這是人類探測火星的開端,之後又發射了三顆火星探測器,均告失敗。1964年,美國發射水手4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有史以來人類發射的第一枚成功到達火星軌道的探測器,向地球發回了21張照片,此後又在環繞太陽軌道上花費三年時間對太陽風進行探測,根據數據分析表明火星的大氣密度遠比此前人們認為的稀薄。
  • 登錄火星,了解火星探測歷史及我們的行星探測計劃
    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文一號」發射升空,搭載火星衛星、火星著陸器、火星車將一次實現火星環繞和火星著陸、火星巡視探測。時機成熟後,實施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進行火星表面採樣返回,開展火星構造、物質成分、火星環境等科學分析與研究。2013年9月第64屆國際宇航大會上,官方披露,我國將2030年前將進行火星探測、深空太陽觀測、小行星伴飛和著陸、金星探測、木星探測和火星取樣返回等多個深空探測項目。
  • 中美火星探測車大比拼,看完才知道差距這麼大
    最近我國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可喜可賀,但是火星探測的行家,美國也將在下周發射最新最先進的火車探測車了。個火星車,其中美方NASN火星好奇號勇氣號火星探測車現在依舊在工作,但是美方依舊不滿足常規的火星探測車了,他們將研發更為先進的火星探測車。
  • GW190521:天文學家探測到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兩個黑洞碰撞事件
    GW190521:天文學家探測到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兩個黑洞碰撞事件(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天文學家可能已經探測到了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規模的兩個黑洞碰撞事件,這發生在大約70億年前,但是其跡象才剛剛到達我們面前。
  • NASA 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順利升空
    由 NASA 所打造的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探測車及其直升機小夥伴機智號(Ingenuity),稍早時由 ULA 的 Atlas V 火箭運載,從美國佛州升空。這是今年的火星發射窗口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任務,跟隨著 7 月 20 日發射的阿聯「希望號」與 7 月 23 日發射的中國「天問一號」,一同向著地球的紅色鄰居前進。
  • 火星的生物會存在於地下嗎?歐洲探測車計劃在火星掘地三尺
    歐洲航天局(ESA)新推出的「羅莎琳德」(Rosalind)探測車的任務是尋找火星上的生命跡象探測車以英國著名科學家羅莎琳德·富蘭克林的名字命名,目前正在英國空客國防航天工廠,已經接近完工。在2020年7月發射前,它將被運往法國進行測試,並計劃在明年春天登陸火星。之前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的探險只能刮掉粗糙貧瘠的表面。
  • 什麼是火星探測「飛掠、環繞、降落、巡視」四大類型任務?
    火星是地球的鄰居,但這個鄰居並不算「近鄰」。數據對比而言,地球赤道一周4萬千米,光速僅需0.13秒便可環遊。但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在5500萬-4億千米之間變化,單程都需3-22分鐘之久。更何況地球與火星每隔780天才有一次會合機會,會合前幾個月的時間窗口適合開展火星探測,單程6-11個月的探測時間。茫茫深空中,失之毫釐,謬以千裡,探測器的探索之旅著實不易。
  • 歷經半個多世紀,人類為什麼依舊執著於探測火星?
    經過4年技術改進後,美國於1996年開始實施「火星生命計劃」,先後成功發射了「火星全球勘測者」和「火星探路者」探測器,以確定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其中「火星探路者」攜帶了世界第一輛火星探測車「旅居者」。但是,美國在1998年和1999年分別發射的「火星極區著陸器」、「火星氣候軌道器」又遭遇失敗。1998年,日本加入火星探測大軍,發射了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
  • 認知宇宙星空,就從好奇號探測車所工作的火星開始吧!
    而近百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衝出地球之外的夢想得以實現,但也僅限於登陸月球,對於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唯有火星被人類所青睞,登月之後的幾十年間,人類陸續向月球發射了各種勘探和觀察火星的探測車,一直以來好不間斷並持續的觀測火星。那麼,為什麼是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