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自閉症兒童」更容易變成天才?培養孩子高智商,沒有捷徑

2021-01-09 網易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有一個節目叫「最強大腦」,其中有一個自閉症的患者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他就是周瑋。

  因為出生的一場驚嚇,被醫院告知他目前已經「中度腦殘」,而且失語,學校多次拒收,在讀到小學五年級被強制退學。

  此後他沉浸在計算器中,並表現了異與普通人的數學天賦,等差數列,高次冪運算、2位數、3位數還有4位數的乘法,高位數的開平方、開立方、循環小數化分數都周瑋迅速給出準確的答案。

  難道這就是我們常人口中的天才嗎?

  

自閉症兒童常見的9種表現

  有的自閉症孩子快2歲還不會叫爸爸媽媽,每天只會說他自己才能聽得懂的嬰兒語,喜歡無緣無故尖叫,跟心情無關別的詞彙量幾乎為0。

  也就是得了失語症,和高偉的情況差不多,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人有自己的思想,同時人也可以開口說話。

  

  

  不管是同齡孩子還是比他大一點的孩子接近他,他都會拒絕,更不會主動與人一起玩,在他眼裡周圍的人和事都與他無關,甚至父母帶他在外都一定要緊緊牽著他手,或者推車推著不然他會自己到處亂跑父母不跟著他也不怕。

  

  一般的孩子都會有很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因為自閉症的孩子智商低於常人,所以很多時候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他們靜下來也許只是因為需要休息一下,這是一種身體的本能,或者是他們自己無法控制種身體的狀態。

  

喜歡旋轉物體,拿到手的任何東西都要去旋轉它特別是圓形的東西和車輪從不與小朋友一起玩喜歡獨處,因為他們無法正常的與這個世界交流喜歡跳躍動作和無緣無故拍掌,這種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了不能接受指令動作;例如:把杯杯拿給媽媽,燈在哪,點點頭等等都不會狂躁脾氣巨大

  家裡的玩具全部都是被扔爛的,樂高積木不會按部就班玩,全部能扔就扔,扔完撿起來再扔,發起脾氣來立馬躺地上大哭,誰也哄不了,抱也不給抱。

  

  以上就是孩子所有的一些症狀自閉症患兒,治療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作為父母一定要陪伴他一起走下去,多理解多包容。

  

  但是為什麼有很多自閉症的人能為天才呢?難道真的是因為自閉症的人容易成為天才嗎?

為什麼「自閉症兒童」更容易變成天才?

  自閉症成為天才是不可能的,天才第一個定義就是有超常的智力,而自閉症孩子的智力都是有問題的。

  其次他們一定是一個擁有獨立人格且身體健康的人,很多事情只有加上健康的底色,才會名副其實。

  如果一個人身體都不健康,只是在某一方面有超越常人的本領,他們在生活上還是不能獨立,特別是在獨自一個人生活的時候。

  但有的自閉症兒童切實有超於常人不能觸碰的天賦,可是因為上帝給他們開了另一扇窗,在外人看來,不能輕易的達到自閉症孩子的世界裡。

  同樣的,我們也不明白自閉症兒童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也許那裡就是一個秘密的世界,當他們用他們特殊的方式向人們呈現時,那就是他們被定義為「天才」的一面的時候了。

  然而,這樣有「天才」一面的自閉症孩子還是很少很少的,沒有超過10%。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天才,一定要好好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們的高智商。

  

培養孩子的高智商,沒有捷徑

  很多人都說,寶寶的智商是天生的,後天改變不了,所以就好好培養孩子的情商。其實有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智商和情商後天都是可以培養的。

  這個階段很重要,錯過沒法補救。而這個階段就是孩子出生到3歲,中國人總說三歲看到老,也是這個意思。

  

  出生後最好的就是母乳餵養了,在6個月後需要添加額外的輔食和補劑,因為孩子還太小從食物中吸取不是很方便。

  D3能加強對鈣的吸收,鈣鎂鋅是人體所需最主要的三種三種礦物元素。鈣和鎂是骨骼發育的重要元素,鋅能提高免疫力魚肝油,其實VD和D3沒什麼區別,兩種補充一種就好了。

  

  家庭環境是孩子最先接觸的,性格好壞基本上是家庭環境決定的。像比爾蓋茨的孩子,二歲就主動自己繫鞋帶,因為父母每天都說喜歡挑戰有難度的事情,自然而然聽了--萬遍以後小孩也學會了

  

  

  可以開發寶寶的智力。像很多的高智商的孩子,音樂方面的敏感度都是很高的,主要是小時候音樂聽的多。

  

  不要老是讓寶寶一個人自己玩。有的寶媽就管自己玩手機,孩子去了幼兒園也是一個人玩,形成了自閉症,太可怕了。要多陪伴孩子,多交流互動玩遊戲,對孩子的智力開發和情商培養都有幫助。

  

  有些孩子太寵,獨立性差,上學了也不會自己穿衣服褲子。其實這些都是鍛鍊小孩子的機會,無形中促進大腦發育了。

  

  引導孩子上培訓班,數學語文英語跳舞唱歌畫畫練字,興趣可以開發孩子不同領域。

  

  羊駝媽媽結語:

  孩子是上天送給父母的禮物,今生能與這個生命有血緣關係,已經是莫大的榮幸了。不管是自閉症孩子的父母,還是天才學霸的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教育。

  孩子一生最能被影響的人就是父母,自閉症的孩子,父母要有耐心的去治療,天才的父母也不要忽視對他們的陪伴,這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是如何看待自閉症兒童的「天賦異稟」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帳號,我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也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認知誤區:天才都是自閉症?自閉症兒童都是天才?
    他們會在某些特別領域如:數學、音樂、繪畫等具有特長,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天才都自閉,更不能證明所有自閉症孩子都會變成天才,畢竟自閉的孩子有很多,而天才卻寥寥無幾。而且,大多數自閉症患者不但沒有高超的天賦,智商還低於同齡人,大多還會存在認知理解、表達溝通等不同程度的障礙。近些年,似乎很多自閉症孩子一夜之間都展現出了少有的天才。自閉症兒童都是天才?
  • 學者:沒有不需要呵護與培養的天才,自閉症天才也一樣
    沒有任何天才是不需要呵護與培養的,自閉症及智力障礙患者中的天才也是一樣。Kim Peek的父親Fran Peek一直精心呵護孩子成長,當Kim Peek小時候生活無法自理,醫生屢次建議送去社會福利機構,放棄教育等等,父親都堅持在自己家庭裡給Kim Peek足夠的愛,直到Kim Peek的天才顯現,父親又給他提供足夠的書籍供閱讀,主動培養他的天賦。自閉症的天才都是經過了這些艱苦的培養與訓練才能養成的。
  • 專訪特殊教育學者蘇雪雲:認為自閉症兒童多天才是一種誤解
    並不是說自閉症的孩子裡天才就特別多,只是可能因為他們的特徵,比如在社交方面相對有缺陷,對某些東西會有特別固執的特殊興趣,又不會受到其他幹擾,所以在特定領域表現出了相對突出的「孤島能力」。但是如果僅僅強調這種能力的話,不一定有利於兒童的發展和適應。比如我們有案例是兩三歲的時候就可以認很多漢字,但到後面沒有辦法進行語篇閱讀。
  • 為什麼有些人說自閉症兒童都是天才?聽聽兒科主任怎麼說
    雖然亮亮從外表看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他總是因為各種「不能被周圍接納」的不良行為,被11所小學或幼兒園勸退,他的爸爸媽媽為此傷透了腦筋。最後去醫院診斷為自閉症,是一種高功能自閉症的一個特型——阿斯伯格症候群。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使用「智商高低」來衡量一個人是否聰明,通常,我們把超高智商的人稱之為「天才」,例如:「天才愛因斯坦」。為此,許多科學家針對所謂的「天才」進行實驗,美國心理學家特曼L.M.Terman」也對此項研究進行了長期的實驗。
  • 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的自閉症兒童,你了解嗎?
    兒童自閉症是我們最近幾年聽得越來越多的詞,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患上兒童自閉症,也受到了大家更多的關注。患自閉症的兒童性格跟正常的孩子有一些區別,雖然不能正常地跟大家互動,但是並不妨礙大家對他們的喜歡,這個特殊的群體被大家密切的關注,也得到了更多的關愛。患自閉症的原因對於自己的孩子出現自閉症的狀況,很多家長都表示不解,為什麼好端端的就得了自閉症。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智商一詞,源於20世紀初,意為智力商數,系個人智力測驗成績和同年齡被試成績相比的係數,是衡量一個人聰明與否的標準。美國心理學家特曼通過一項「天才兒童」的實驗提出:聰明的孩子有許多共同特徵,但是和遺傳因素無關。
  • 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關於自閉症,這四大誤解你信了嗎?
    後續的研究發現疫苗注射和自閉症之間根本沒有因果關係,韋克菲爾德最終因為偽造結果而被英國醫學總會弔銷執照。2010年,《柳葉刀》雜誌正式將這篇論文撤回、作廢;2011年,「疫苗導致自閉症」這個觀點被評選為了「過去100年來最具破壞力的醫學騙局」。韋克菲爾德至今依然在世界各地宣傳反疫苗學說,他身後的字樣是「為什麼1/100的孩子得了自閉症?」
  • 心理學家:高智商寶寶多有這些共同點,和遺傳無關,關鍵靠培養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智商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成就,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穎過人,當我們將智商與遺傳劃上等號時,就顯得有些不夠理智,除了受基因控制外,開發兒童智力的關鍵因素往往在於後天的培養。什麼是高智商兒童?多數父母為了解自家孩子的智商高低,專門帶孩子去做智商值測試,然後結果往往是不盡人意。
  • 心理學教授: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初見端倪,主要體現在5方面
    文 | 小允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高智商寶寶,智商70%-80%來自遺傳,剩下的20%—30%則是靠後天的培養,因此高智商的父母容易生出高智商的寶寶,孩子在6歲之前處於智力的黃金髮展期。
  • 高智商的孩子有這些特點,每個年齡段各不同!你家孩子佔幾個?
    這僅僅是測試孩子智商的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之一,還有人認為眼睛顏色比較深的孩子智商高,有人認為愛搞惡作劇的孩子智商更高,有認為喝母乳長大的智商高。究竟哪種孩子智商高呢?並沒有一種真正的定義。每一位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孩子都是天才,下面我教給大家0~10歲之間的孩子高智商的跡象,父母可別忽視了喲!
  •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成為高智商的天才?
    ,要想孩子成為高智商的小天才,父母得培養孩子這三個方面的能力,專注力,模仿力和不斷的創造力。因此,模仿習得的知識,對兒童將來創造力的發展和運用是有促進作用。」  這是著名心理學家艾曼貝爾的創造力理論,中間就特別強調模仿對孩子創造力的引導和挖掘。文學上常有「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戲謔說法,說的正是一口吃不成胖子,模仿能力便是孩子成就未來的基礎技能。
  • 美國兒童天才協會:「天才兒童」都有這5個特徵,你家孩子有嗎?
    今天想和各位家長說一說「天才兒童」這件事。 其實,關於「天才兒童」這件事,美國兒童天才協會早就有了說明。 1、突出的邏輯推理能力 在「天才兒童協會」認為天才兒童首要條件開就是「邏輯思維能力「。
  • 福彩志願者關愛自閉症兒童,陪伴「星星的孩子」成長
    兒童孤獨症又被稱為兒童自閉症,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複動作等反應為特徵的發育障礙疾病。根據我國殘疾人普查情況統計,兒童自閉症已佔我國精神殘疾首位。為了給「星星兒」更多的關愛,近年來,山東多市福彩中心相繼與本地愛心單位合作,開展了「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活動。2019年4月,青島福彩中心的志願者來到青島聖之愛康復中心,通過帶領「星星兒」家庭走出康復中心,讓他們體驗擁抱大自然的樂趣。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不是靠遺傳
    在這項實驗中直到今天都還能追蹤到一部分當初的「天才」的生活現狀,大部分人沒有成就,和普通人看起來沒有區別。只有極小的一部分人有所成就。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人們都有一個常識,那就是智商高低是由遺傳決定的,但通過這次試驗之後,人們得出:「高智商兒童有共同點,但不是遺傳」的觀點。高智商兒童有哪些共同點!
  • 「星星的孩子」,自閉症是天生的嗎?抓住0-3歲這個「黃金時間」
    前年春節的時候,還聊著幼兒園都聯繫好了,但是捨不得孩子,決定晚點再送。去年幼兒園老師就建議他們夫婦兩個,對孩子進行自閉症檢查。沒想到一查就確診了。當地並沒有自閉症幹預機構,欣欣請了長假,帶著小瑩來到了省會城市。
  • 高智商兒童的22個特徵 你家孩子中了幾條?
    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可是高智商孩子的特徵有哪些呢?英國2歲小神童奧斯卡·瑞格雷(下圖)智商超出160;在2歲5個月零11天的時候,被全球高智商人士俱樂部——「門撒國際」接納為會員。
  • 高智商的孩子有什麼特點?這一點很關鍵,看看咱家孩子有沒有?
    父母都盼著自家孩子聰明,高智商,學習輕鬆不費力。孩子的聰明程度是有差異的,有的學霸解題速度很快,而且善於解難題,讓人羨慕。而有的孩子做作業解題就比較慢,越到難題顯現的差別就越大。雖然有句話叫「勤能補拙」,但如果比你聰明的人比你更勤奮,那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 心理學:為什麼越是聰明的人,心理問題往往就越多?
    亞里斯多德自古以來,「瘋子」與文學、藝術或科學天才之間就有聯繫。歷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有心理疾病:達爾文是一位患有強迫症和疑病症的人;特斯拉經常精神失常;莫扎特飽受情緒波動之苦;貝多芬患有周期性的抑鬱症;超級天才牛頓是一位有躁動症、自閉症、精神分裂的人。愛因斯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有親和力,他變相地把妻子降格為傭人,把自己的私生女送人,有嚴重的心理疾病。
  • 美國心理學最新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點,但並非靠遺傳
    不過,這種說法其實並不完全正確,不然的話,每個考入清華的孩子,父母都是高智商的人。實際上,孩子的智商除了先天因素以外,父母對他們後天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國心理學家也發現,高智商的孩子基本上都有共同之處,但這些孩子並不是遺傳的,他們主要依靠後天父母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