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研究團隊拍到穿山甲背寶寶覓食畫面(圖)
原標題:臺灣研究團隊拍到穿山甲背寶寶覓食畫面(圖) 臺灣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穿山甲研究團隊,今年初在臺東海岸山脈拍到穿山甲媽媽背著寶寶外出覓食的珍貴畫面。《中國時報》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穿山甲研究團隊,今年初在臺東海岸山脈拍到穿山甲媽媽背著寶寶外出覓食的珍貴畫面。 該團隊研究員興奮地說:「這是臺灣第一次拍到,可能也是全世界第一次」。研究員孫敬閔表示,他們2012年開始追蹤這隻穿山甲,當時它約1歲,這是它第一次當媽媽養育小穿山甲。
-
臺灣苗慄「石虎米」將收割 石虎果真現蹤(組圖)
圖/徐金髮提供(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2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瀕臨絕種的石虎打造友善的家」,臺灣苗慄通霄鎮楓樹裡一帶山丘是石虎活動熱區,居民林義雄等人花了一年時間,採友善耕法種稻取名「石虎米」,果真吸引石虎現身捕鼠。
-
豹貓和美短貓咪從小一起長大,喝個奶也要互相謙讓,畫面好有愛
這2隻貓咪一隻是豹貓,還有一隻是美短貓咪;豹貓是鏟屎官在貓咪幾個月的時候,朋友送給他的;而另外一隻美短貓咪,則是鏟屎官從小養到大的。小時候豹貓明顯對家裡充滿敵意,對美短貓咪充滿敵意。但是慢慢長大以後啊,就連鏟屎官也沒有想到,竟然能相處如此融洽。
-
九龍山首次拍到豹貓!和它同科的金錢豹、雲豹、金貓 浙江已有十幾...
它是豹貓,在麗水市遂昌縣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屬於首次發現。視頻裡豹貓膽子大閃光燈沒有驚到它在十秒的視頻裡,豹貓膽子大,紅外相機拍攝時的閃光,它一點沒被驚到,反而抬起頭,用寶石般的眼睛注視了相機數秒,才低下頭去。昨天,我聯繫上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王宇。
-
科學界首次拍到美洲豹捕殺虎貓,或因環境變化導致
這篇論文曝光了一組「大貓吃小貓」——美洲豹捕殺虎貓的畫面,並對捕食者的相互作用進行了分析。圖:虎貓進入相機視野美洲豹捕殺虎貓是科學家利用紅外相機在中美洲瓜地馬拉共和國瑪雅生物圈保護區拍攝的,拍攝時間是在2019年3月。但是,這些畫面直到近日才曝光,這也是有史以來科學家首次在鏡頭下捕捉到美洲虎和虎貓這兩種貓科動物之間的攻擊。
-
臺灣獼猴成「災」 林務主管部門計劃結紮控制(圖)
(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11月17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灣獼猴在山區危害農作物愈來愈嚴重,塔塔加等地也傳出了臺灣獼猴咬傷人事件,「林務局」計劃以結紮方式控制猴群,嘉義縣爭取成為優先實施區,近期專家學者將討論是否在保育動物中取消臺灣獼猴。
-
首次拍到美洲豹獵殺了豹貓,科學家很困惑,頂級捕食者為何廝殺?
圖為:美洲豹襲擊美洲豹貓夜晚的瓜地馬拉瑪雅生物保護區內,一隻皮毛光滑渾身布滿豹紋的美洲豹貓來到一處水坑前喝水。沒一會兒,突然從叢林的陰影中跳出一隻美洲豹,一口咬死了美洲豹貓,並將其拖入森林中去。圖為:美洲豹捕食頂級掠食者為什麼不相互捕食首先,頂級掠食者之間的鬥爭的確是不多見的,我們先來說說為什麼頂級掠食者之間很少互相捕殺。
-
衛生局按戶分送捕鼠籠
在這樣嚴重的疫情之下,各地地方政府,均部署了一定的預防措施,主要是推廣用捕鼠方式來預防鼠疫傳播。這從清末風行一時的畫報中刊印的「防疫圖」中,可見一斑。1910年,上海《神州日報》(3月25日)的附送畫報中印有一幀《防疫捕鼠》插圖,體現的正是清末天津防疫的實情。畫面上繪有天津地方公務人員逐戶檢疫,按戶分送捕鼠籠的情景。
-
人類拍到恆星誕生震撼畫面(圖)
恆星誕生時的假想畫面。(日本國立天文臺)海外網6月14日電 日本國立天文臺的研究團隊於昨(13)日發表觀測結果,研究團隊利用世界上最大的阿塔卡馬電波望遠鏡觀察到了這個震撼的景象,這也是人類第一次捕捉到這個畫面,此畫面成為解開巨大恆星誕生之謎的線索。研究團隊利用電波望遠鏡捕捉的恆星畫面,這是人類史上首次親眼所見恆星誕生過程。
-
豹貓養殖戶求助:請中國綠髮會專家幫忙解決科學放生等問題
4月9日, 一位養殖豹貓的養殖戶向綠會工作人員求救,說關注到綠會很久了。詢問豹貓放生等相關問題,他養殖了五隻豹貓,原本是用於生態治理,(捕鼠)保護農業生態平衡。現在不允許養了,想請專家給予參考性建議,推薦適合豹貓生存和能夠放生到控制老鼠的地方。
-
臺灣東山裡社區:從垃圾成山到鳥語花香(圖)
東山裡,一個地處偏遠山區的臺灣客家村落。十年前,這裡垃圾成山、汙水橫流,身處其中的村民自嘲為「垃圾裡」。如今的東山裡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引得許多村裡長慕名前來取經,也成為城裡人鄉村遊的熱門景點。 日前,記者來到新竹,走進東山裡,探究這個村落是如何華麗轉身的。
-
臺灣阿里山森林鐵路 營運資金面臨「斷炊」(圖)
臺鐵說,高山鐵路養護成本高,最常發生的邊坡土石滑落,修復動輒上百萬元起跳,去年5月林鐵雖已20年來首度漲價,但仍難反映成本,每年都是「賺1億、虧4億」,加上去年陸客減少,全年搭乘人次從194萬下滑到160萬人次。
-
四川臥龍:拍到一對野生大熊貓母子玩耍爬樹畫面(圖)
四川臥龍:拍到一對野生大熊貓母子玩耍爬樹畫面(圖) 2020-01-16 20:00: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白嘉懿 責任編輯:白嘉懿
-
再萌你也別養的——豹貓 Leopard cat
上圖是豹貓,下圖是有著豹紋的可以當寵物養的孟加拉貓,看出它們的不同了嗎?豹貓是貓科動物中分布最廣泛的物種,其分布地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婆羅洲、中南半島(緬甸到越南)、中國大陸、朝鮮半島、臺灣、印度、巴基斯坦等。
-
臺灣北回歸線廊道試走
從嘉義縣東石鄉東石漁港漁人碼頭出發的「橫越福爾摩莎北回歸線廊道試走」活動,為林務局辦理的臺灣步道系統走出一條有代表性的經典路線。 據了解,「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主辦,臺灣健行登山會承辦,從臺灣海峽走向太平洋,伍元和、黃德雄、楊大帆、陳勝雄、蔡沛宏、孫崇文、廖義信、張佑任、張日新、吳美珍等十人,前天下午從玉裡鎮騎自行車經過舞鶴臺地的北回歸線地標後,到瑞穗鄉紅葉溫泉宿夜。
-
捕鼠達人一晚抓到過18隻!還自製4種捕鼠工具(圖)
蔣運保演示他最得意的捕鼠工具。最近,蔣運保發明了4種捕鼠工具,其中的一種捕起鼠來非常管用,他希望能跟大家分享。蔣運保還說,如果有人想學怎麼抓老鼠,他很樂意傳授方法。捕鼠解悶大約在六年前,蔣運保在跟一位師傅聊天時偶然聊到了怎樣抓老鼠,這位師傅說起抓老鼠來頭頭是道,而桂青園裡總有老鼠出沒,因此他從師傅那裡學來一種用老鼠夾抓老鼠的方法。
-
現代指鹿為馬:廣西獵殺豹貓事件,受害者是家貓?
[2]網上熱傳的三張獵殺豹貓的照片。但是照片可能不是一人所拍,三張照片中的豹貓可能也非同一個體。到底是家貓,還是豹貓?這是個科學問題。它們的圖案總是很獨特,由頭到肩一般有4條主條紋,很寬很明顯,但條紋延伸到了脊柱部位就斷了。體側有斑點,但從不連成垂直的條紋。明顯的白色條紋從鼻子一直延伸到兩眼間,常常到頭頂。耳後黑色,帶有白斑點。兩條明顯的黑色條紋從眼角內側一直延伸到耳基部。內側眼角到鼻部有一條白色條紋,鼻吻部白色。尾長約是頭體長的40%-50%,有環紋至黑色尾尖。
-
臺灣疑出現外星人? 一警察拍到巨大透明生物(圖)
人民網12月26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灣出現外星人了?臺灣一名警察去年5月在嘉明湖拍攝到一張照片,照片裡出現一個人影,放大一看竟然是透明狀像剪紙人的高大身影,生物的手還有蹼,外型和地球人完全不同,飛碟學會花了一年時間,都無法判斷照片真假,為了一探究竟,甚至決定把照片寄給海外研究團隊鑑定,不過詢問攝影師和動畫師,他們都認為這應該不是外星人。
-
虎貓和豹貓有什麼區別?
虎貓豹貓虎貓家族和豹貓家族虎貓和豹貓都是貓科—貓亞科成員,但分屬於不同的屬,虎貓是虎貓屬成員,豹貓是豹貓屬的。被它們借名的虎、豹則都屬於貓科—豹亞科—豹屬。豹貓的亞種在野外:分布不重疊豹貓屬的勢力範圍是亞洲東部,豹貓是其中分布最廣的一種,遍布整個東亞、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大陸和海島,東北至黑龍江流域,西至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北部,在我國的臺灣和海南、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以及琉球群島的西表島
-
繼臺灣雲豹之後,臺灣又一貓科動物瀕臨滅絕,最大威脅是「路殺」
雖然2019年初有人宣稱在野外看到了臺灣雲豹,但這個消息還沒有得到權威機構的證實。下圖為臺灣一處博物館中收藏的全世界唯一一個臺灣雲豹標本。現在,臺灣島上僅有一種被證實的野生貓科動物生存——豹貓。豹貓也叫石虎、銅錢貓,是一種體型和家貓相當的小型貓科動物,在亞洲地區廣泛分布,有十多個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