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來分享一下蒸饅頭的詳細流程,讓大家一看就會自己在家蒸饅頭。
【材料】
主料:麵粉500克
輔料:酵母粉5克、白糖10克、溫水250克。
【做法】
1、首先我們需要準備好蒸饅頭要用到的食材:麵粉和酵母粉又加了10克白糖。蒸饅頭不像做西點麵包之類的要求嚴苛,普通的家用麵粉,麥芯粉、中筋粉、富強粉,都可以蒸出暄軟的饅頭。酵母粉的用量也沒有那麼嚴苛,基本上每500g麵粉用3——5克酵母粉都可以蒸出來喧軟的饅頭。
2、取一個小碗倒入少量溫水,倒入5克左右的酵母粉,在溫水中充分攪拌至酵母粉完全融化,靜置幾分鐘備用。一定不能用太燙的水,超過40度的水會把酵母燙死,致使麵團不能發酵,35度左右的溫水最好,可以加快酵母粉發酵。
3、500克麵粉和10克白糖混合均勻,倒入靜置好的酵母水,邊倒麵粉邊用筷子勻速攪拌。這一步用筷子主要是為了不讓手直接接觸水和麵粉,就不會粘到滿手的溼麵粉了。
4、用筷子把麵粉攪拌成面絮的時候,下手將面絮揉成光滑的麵團。這樣手上不會沾太多面,比較容易清洗。麵團和好之後不能直接蒸饅頭,需要發酵之後才能用。麵團揉好後蓋上保鮮膜,放置到溫暖的地方醒發。冬天大約需要兩三個小時,夏天40分鐘就能發酵好。冬天比較冷的時候可以將面盆放到暖氣上加快發酵。
5、等到麵團發酵到原來的兩倍大,用手指沾些麵粉戳一下不回縮即是發酵好了。
6、來一張近距離,看一看發酵好的內部組織,用手挑開表面的麵皮,能看到密集的蜂窩狀,這樣就可進行下一步操作了。
7、在案板上撒一層乾麵粉,再把麵團從面盆裡挖出來,放在案板上揉面。(如果這時候麵團比較軟,可以分次加入乾麵粉再次揉進麵團中。)
8、蒸出來的饅頭好不好吃,表面光滑不光滑,揉面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也是最費力氣的環節。同樣的麵粉,只有把麵團揉光滑、揉好,蒸出來的饅頭才麥香濃鬱、表皮光滑,鬆軟好吃。我大概反反覆覆揉了十幾分鐘的麵團。揉好的麵團切開看一下,麵團內部組織是非常均勻細膩的,沒有發酵孔的。
9、最後揉成特別光滑的時候將麵團用手分成大小均等的面劑子。(這次蒸的比較大,每個面劑子約100克)然後再將面劑子用手掌跟反覆揉成光滑有彈性的麵團,(每個劑子再揉上20下)饅頭的雛形就出來了。
10、喜歡做造型的可以做成各種花樣,今天只分享最基礎最家常的圓形白饅頭,所以揉成光滑的麵團稍稍整理呈圓形,饅頭胚就算做好了。
11、把揉好的饅頭胚子整齊擺放在蒸屜上,注意一定要留有一定的間距,以防蒸熟後饅頭粘連在一起。擺放和之後不急著開火,蓋上蓋子,先將饅頭胚子二次餳發15分鐘左右,二次發酵會令饅頭再起一次蜂窩,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暄軟更好吃。
12、醒發至1倍大,用手指輕輕按一下,如果能立馬回彈,就說明二次餳發好了,將蒸鍋蓋上蓋子,這次做的饅頭胚子約100克,大火上後汽改中火蒸20分鐘即可關火。(蒸製時間根據饅頭大小調整)
13、關火後不要急著揭蓋,因為熱脹冷縮的原理,關火立即掀開鍋蓋會導致饅頭遇冷氣急速收縮,導致饅頭表皮塌陷,燜幾分鐘後饅頭就可以出鍋了。
蒸出來的饅頭個個光滑鬆軟,用手捏一下立馬就能回彈,掰開一個裡面密集的蜂窩,暄軟的像麵包一樣。我們老家春節蒸饅頭有點紅點的習俗,以示鴻運當頭,家裡有現成的紅雙喜模具,直接蓋了雙喜印章,是不是更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