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 文物傳情」 刷展還能免費領取國寶AR明信片

2020-12-06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親愛的爸爸,自從您選擇奔赴前線,您已經很久沒回家了……我非常想您,想和您一起討論奧數題,一起看電視,一起做遊戲……」這是小學生羅婧文寫給在呼吸科工作的醫生父親的一封家書,表達了對父親的思念。

&nbsp&nbsp&nbsp&nbsp「我為爸爸的行為而驕傲,為我的自私道歉,爸爸,對不起。」這封真情流露的道歉信,來自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李顯勇的兒子。因為疫情,李顯勇未能與家人團聚。面對無法回家,也時常不接電話的爸爸,李顯勇的兒子從生氣、抱怨到理解、擔心,在信中吐露了對爸爸的歉意和關心。

&nbsp&nbsp&nbsp&nbsp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許多人的過年計劃。醫務工作者辭別家人,逆行而上,一往無前,抗擊疫情。工作之餘,他們抽空給家人寫信報平安;他們的家人也用一封封家書,表達對逆行者的支持,期盼他們平安歸來。

&nbsp&nbsp&nbsp&nbsp籌辦《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的時候,川博的工作人員從社會各界徵集到了很多信件,有情真意切的家書,有言辭懇切的入黨申請書,也有發自肺腑的感謝信,這些手寫的書信讀起來感人至深。在這個特殊的春節,家書抵萬金,川博的展廳裡也對部分信件進行了陳展。

&nbsp&nbsp&nbsp&nbsp值得一提的是,展廳裡還有一張川博自主研發的國寶AR明信片。AR技術讓文物「活起來」,生動傳情。觀眾打開手機,掃描明信片上的二維碼,就能看到一段由國寶「戰國牛鼠紋銅矛」演繹的動畫。國家一級文物「戰國牛鼠紋銅矛」,為青銅質地,系間飾牛鼠紋,寓意金鼠乘矛,斬破不順。距今千年的文物穿越而來,藉助科技的力量表達戰疫必勝的信心,並為抗疫「逆行者」送上祝福。

&nbsp&nbsp&nbsp&nbsp你有多久沒有手寫書信了?看完展覽上的書信,你是否很想提筆,向逆行而上的醫護人員表達感謝,或者向許久沒有見面的朋友表達想念?

&nbsp&nbsp&nbsp&nbsp展覽期間,觀眾可以到展廳前臺免費領取文物AR公益明信片,每人限領1張,蓋上「見字如面文物傳情」的專屬印戳,現場即可投遞到中國郵政的信箱,寄送給你最想見的人。

&nbsp&nbsp&nbsp&nbsp目前,川博「見字如面文物傳情」AR公益明信片活動已走進了醫院、學校、社區、消防等單位,近萬人手寫明信片。如果你也想參與其中,看完展覽之後不妨停下腳步,親自領取、書寫明信片,將善意與愛,寄給或遠或近的人,疫情過後共同奔赴美好未來。

&nbsp&nbsp&nbsp&nbsp展覽期間,四川博物院還為公眾準備了有獎互動,觀眾可以通過微信、微博參與互動,贏取限量版AR明信片和專題展紀念胸針,數量有限要比手速哦。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曾潔

相關焦點

  • 百件私藏國寶北京免費展出 唯一完整虎簋首展(圖)
    11月28日至12月1日,市民可到北京展覽館四、五、六、七號館以及琉璃廠,憑身份證免費換票,近距離欣賞這些國寶級的藝術精品。  海內外50位收藏家獻寶  此次展出的藏品,來自海內外50餘位著名收藏家。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中國國際書畫研究會等相關部門,歷時兩年多,走訪、聯繫收藏家,這才請出了這些大眾未曾謀面的國寶重器。
  • 純美依舊 不負相思《見字如面》第二季重磅歸來
    自去年《見字如面》第一季強勢熱播後,就成為文化類節目新的標杆之作。清流逆襲,純美震撼,觀眾的呼聲從未停止。由人人貸獨家冠名的《見字如面》第二季全面升級,9月12日,將攜重量級嘉賓和信件登陸騰訊視頻和黑龍江衛視與觀眾見面。歷時9個月精挑細選的70多封信件,16位頂級藝術家精彩演繹,6位嘉賓睿智解讀個性闡釋,純美依舊,不負相思,《見字如面》第二季將再次用書信喚起千萬觀眾的情感共鳴。
  • 北京這26所學校入選「見字如面」書信交流活動試點單位
    最後,9位學生代表向全市中小學生發出倡議:「期待我們一起,見字如面,對話故宮!」 期待我們一起,見字如面,對話故宮!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劉宇輝表示,在教育系統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舉辦「見字如面 對話故宮」書信交流活動目的在於,一是引導廣大師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使青少年形成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二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考古和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通過文物活化利用,豐富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
  • 在深圳文博會上邂逅「楊貴妃「 還能AR觀賞文物
    如何讓文化更好的傳承,本次文博會陝西團給出了答案,讓皮影人物跳芭蕾、手機掃一掃足不出戶看盡國寶、文創產品潮流化,文化工作者們利用科技、創新、產業化讓陝西文化活了起來。桌上擺放的皮影文創產品得到很多觀展者青睞,皮影擺件製作精美,文創產品如皮影書籤、摺疊小扇等銷售火爆。  「很漂亮很特別,充滿地域文化特色。」深圳市民劉女士和朋友每人購買了一個小的皮影人物、金屬書籤。  華州皮影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薛宏權14歲學藝,從製作皮影到排演劇目,37年的堅持和探索讓他摸索出一套傳承非遺的成功經驗。
  • 專家逛古玩市場,見一青銅器上12字,心中驚喜:國寶,趕緊籌錢買
    專家逛古玩市場,見一青銅器上12字,心中驚喜:國寶,趕緊籌錢買網羅天下趣事,縱觀世界奇聞。我們的國家歷史文化非常悠久,但是許多流傳下來的文物寶藏,卻在歷史變遷過程中流落在外。專家逛古玩市場,見一青銅器上寫著12個字,心中驚喜,國寶趕緊籌錢買下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這件事情就發生在幾年以前,時任上海博物館館長的馬成員在逛古玩市場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尊青銅酒器。他看到這件青銅器的造型非常別致,而且上面的龍紋也顯示這絕對是皇家器物。
  • 「山高水長 唐宋八大家文物主題展」正式開展!北鬥融媒邀你雲端賞寶!
    「山高水長 唐宋八大家文物主題展」正式開展!北鬥融媒邀你雲端賞寶!>遼寧廣播電視集團北鬥融媒攜手遼寧省博物館,聯合推出了"八大家主題雲展廳",難得一見的國家一級文物悉數陳列,網上逛展、雲賞國寶,就等你來!
  • 文明之光生生不息 「來自阿富汗的國寶」展開幕
    12月28日晚,由湖南省博物館聯合阿富汗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共同打造的「來自阿富汗的國寶」展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幕。金冠。恆河女神象牙雕像。12月28日晚,由湖南省博物館聯合阿富汗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共同打造的「來自阿富汗的國寶」展(以下簡稱「阿富汗展」),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幕。
  • 專訪丨《見字如面》導演關正文:每一封信都是一齣戲
    黑龍江衛視近期播出的《見字如面》,仿佛把觀眾又拉回了過去那個「從前慢」的年代。一時間,「綜藝屆一股清新的泥石流」成了這個節目耀眼的標籤。打造這檔節目的,正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漢語橋——我與中國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的製作團隊。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開幕
    12月2日,由國家文物局與遼寧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以遼寧省博物館為主體,匯聚國內12家文物機構的《北宋蘇軾行書洞庭中山二賦卷》《北宋歐陽修行書譜圖序稿並詩卷》《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北宋徽宗趙佶瑞鶴圖卷》《明仇英赤壁圖卷》等國寶級文物均將在為期三個月的展覽中與公眾見面。數量如此眾多的唐宋八大家相關主題文物集中展示,在歷史上還是首次。
  • 國家寶藏熱播,001號講解員張國立要私下再安利你另一個「國寶」
    聽這霸氣的名字就知道是講我們國家的國寶文物的,但和以往的鑑寶等節目不同,這一次邀請了各種大牌明星擔任講解員,還有各行各業裡的社會精英一同做國寶守護人,更有九大館長親自坐鎮氣場碾壓,娛樂性和教育性同時兼顧,加上老少皆宜的主持人張國立,活生生打造成了一臺全民欣賞口碑爆棚的好節目。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尋寶:497字銘文令毛公鼎成國寶
    1948年12月22日,南京下關碼頭,中鼎號軍艦闢開兇險的海路,四天後,712箱文物到了基隆港。此後,海滬號國寶3502箱,崑崙艦1248箱,陸續漂洋過海。集體大遷徙的65萬件文物大都來自北京故宮。抗日戰爭期間,為避戰火,它們曾被迫南遷,之後到了南京後又「馬不停蹄」遷往臺灣安家。
  • 見字如面,選對字體戰略,打造金字招牌!
    後來有了印刷術,剛開始是整版整版地刻,整面整面地印,直到北宋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才能夠每個字都單獨拿出來「排版」。沒錯,這就是「排版」最初的含義,把一個一個的方塊漢字,按照文章的順序排列好再刷上油墨開始印刷。這個工作在古代其實很辛苦,能把方塊字刻上去已經很不容易了,咱們就別奢求「標點符號」這種高級貨了。
  • 愛因斯坦展上又見楊振寧,學點生活的智慧帶回家
    在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之際,在他唯一到訪過的中國內地城市上海,「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8月2日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向公眾正式開放。在這次特展上,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愛因斯坦檔案庫帶來了133件展品,其中86件為原件,尤其是廣義相對論的兩頁手稿原件,堪稱科學史上的頂級文物,向來被以色列視為國寶,是第一次來到中國大陸。
  • 《見字如面3》溫情「守望」全力還原女性力量的至剛至柔
    《見字如面此後屢次問鼎海內外電影節大賞,讓他與「人生贏家」四字緊密相連。影壇巨匠黑澤明曾用「奇才」來形容這位導演兼演員。這樣一個「奇才」向來以神秘莫測、略帶稜角的熒幕形象示人,看似性格乖張,背後離不開家庭在他身上的烙印。坊間盛傳「北野武與母親不和」背後的真相也將通過本期節目中歸亞蕾與黃志忠以滿是日式幽默的呈現方式浮出水面。
  • 這些國寶都曾遺落在民間……
    可能很多讀者還不知道,咱們國家很多文物,甚至是國寶,曾經都在民間被當做垃圾、廢品處理,機緣巧合中最終幸運的被識貨的人發現,這才能夠得以保全。
  • 這件文物乃國寶中的國寶,嚴禁出境展覽,發現者被獎勵五雙白手套
    有一些珍貴文物經過歷史千年的掩埋,見證了上古時期的歷史,使得人們不得不對這些先輩們的文化肅然起敬。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有的時候並不是以絢麗多彩的面目受到眾人的重視,而是經歷了千年的風雨和沉澱,古樸而看起來極為不起眼。這其中有一件文物乃是國寶中的國寶,嚴禁出國展覽。
  • 濟南出土鎏金青銅當盧亮相頂級文物大展
    本報9月18日訊(記者 趙曉林)由文化部、國家文物局主辦,國家博物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承辦的大展——「秦漢文明」展17日亮相國家博物館。全國30多家文博機構遴選出300多件重要文物參展。秦始皇兵馬俑、金縷玉衣和長信宮燈等歷史教科書上的國寶是本次展覽的主角。
  • 華晨宇作品裡很少出現的愛情素材,見字如面,什麼是愛情呢?
    最喜歡的就是《見字如面》這個節目了。一檔良心的永遠不隨主流的,讓人永遠不會失望出乎意料的節目了。在最新的一期《見字如面》中,一個新的主題「婚姻策」。讓人陷入了思考。婚姻竟然有策,這是方法,還是政策,一開始的懷疑,直到看完整期才發現原來都是些嬉笑怒罵,但也誠然覺得無比的真誠。信件的主人來自不同的時代和階層,展現了迥異的婚姻態度。
  • 湖北省博物館10月2日正式開館,「木乃伊」等古埃及文物來展
    楚天都市報記者獲悉,10月1日下午,省博物館試開館,進館人數約4000人,10月2日將正式開館,基本陳列展之外,外來展《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物展》也將同時開展。觀眾可憑身份證免費參觀。據省博物館公告稱:為豐富廣大人民群眾「十一」節日期間文化生活,在省、市、區消防部門的指導下,對三期新館和現綜合館水網、電網進行了對接,現對接工作已完成。
  • 國寶「何尊」今日在成都博物館展出
    原標題:國寶「何尊」今日展出 展覽將持續至11月11日,期間免費向公眾開放。   本次展覽中集結了來自成都平原、關中平原、漢中平原三地的青銅器,共計250餘件,其中包括了55件一級文物。   何以為尊 我有中國   1963年,在陝西寶雞賈村塬出土了一件偉大的青銅器——它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禮器,被大家稱為「中國」之源。為何說它是「中國」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