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肝病研究學會年會發布多項病毒性肝炎最新研究數據 |
病毒性肝炎是全球面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到2030年要實現新發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降低90%,相關死亡率下降65%,並使90%感染者得到診斷,使90%符合條件的患者得到治療。目前,我國約有8600萬的B肝病毒感染者,佔全球總數的近三分之一,同時約有1000萬人感染C肝病毒,病毒性肝炎防治面臨巨大挑戰。
在日前美國波士頓舉行的第70屆美國肝病研究學會年會(AASLD)上,多項有關B肝治療、C肝治療的最新研究數據發布。
慢性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肝細胞癌(HCC)發病的主要因素。研究者針對兩項韋立得的三期研究開展了長期分析,旨在評估HBV治療對HCC發病的影響。1632名HBV患者被隨機分入兩組,每天接受一次韋立得(丙酚替諾福韋,TAF)或TDF(替諾福韋酯)治療。經過3年或者5年的隨訪,在21例患者中觀察到HCC,TAF組為1.0%,TDF組為1.9%,中位發病時間為104周,韋立得能夠降低HBV患者發生HCC的風險。後續研究將繼續,以進一步明確長期治療對降低HCC風險的影響。
韓國首爾蔚山大學醫學院峨山醫療中心肝臟中心消化內科教授、首席研究作者Young-Suk Lim博士說:「B肝病毒慢性感染會增加發生嚴重肝損傷且威脅生命的風險,肝細胞癌是成年人最常見的肝癌類型。分析結果顯示,使用韋立得持續抑制病毒,可以降低慢性B肝患者發生肝細胞癌的風險。」
針對12歲以下的C型肝炎病毒(HCV)兒童患者,尤其是感染HCV基因2型和3型的兒童的治療,目前獲批的療法數量相當有限。壁報0748展示了一項針對攜帶HCV基因1、2、3、4和6型的6-18歲患者的非盲研究,患者接受丙通沙(索磷布韋維帕他韋片)治療12周,在12-18歲的患者中,治癒率(SVR12)達到了95%;在6-12歲的患者中,治癒率為92%,且大多數不良事件為輕度或中度。針對3-6歲兒童的研究正在進行中。
NASH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肝臟疾病,其特徵是肝臟中出現脂肪堆積與炎症,從而導致疤痕或纖維化,最終損害肝功能。晚期肝纖維化患者的表現包括橋接纖維化(F3)或肝硬化(F4),這些患者的肝臟相關死亡與全因死亡風險顯著增加。吉利德科學正在開發用於治療因NASH引發的晚期纖維化疾病的多種新型在研化合物,以及研究針對NASH核心通路(肝細胞脂毒性、炎症和纖維化)的單藥與聯合療法。
11月28日,2019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正式發布,有70個藥品通過談判新加入到醫保報銷的行列中,價格平均下降60.7%。吉利德科學4款全球創新藥品被全部納入醫保,其中包括美國FDA十年來首款獲批的治療HBV新型口服韋立得,以及用於治療HCV感染的丙通沙和夏帆寧(來迪派韋索磷布韋)等,為B肝、C肝治療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