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2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幾日,佳恆小區物業處正在忙著登記本小區居民的車牌號,「小區新安裝了車輛自動識別門禁系統,我們要將小區居民的車牌照號碼錄入系統,以便以後出入。」物業經理呂志亮介紹,「我們這個小區是老舊小區,以前沒有大門,創建全國文明城開始後,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們對小區進行了整體改造,現在,不管誰來到我們小區都說比以前乾淨、漂亮多了。」
▲佳恆小區消防器材
▲居民呂大爺在試用新發的門禁卡
為了證明所言非虛,呂志亮熱情地邀請我們對小區進行了參觀:路面進行了統一的硬化,牆面進行了統一的粉刷,車位進行了統一的規劃,無論走到哪裡,乾淨、整潔、有序,小區環境都給人一種豁然的感覺。走回小區入口時,剛好碰到快遞員張小姐在往小區新安裝的智能快遞寄存櫃派送和收取包裹,她告訴我們,有了這個寄存櫃後,居民收取快遞和寄送東西都方便了很多,她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很多。「環境美了,生活方便了,創城真不賴!」居民呂大爺忍不住讚嘆到。
▲快遞員張小姐正在使用智能快遞寄存櫃派送快遞
和佳恆小區的改變一樣令人感嘆的還有金鳳名苑小區。呂美珍是金鳳名苑小區的保潔員,每天她和同事們都要對小區的樓道、院落進行清掃,「像花壇那些容易藏垃圾的地方,我們也是每天都打掃,一個衛生死角也不放過。創城讓我們的小區變得乾淨又漂亮,我們要維護好,讓小區一直乾淨、漂亮下去。」
▲金鳳名苑的小朋友在使用小區內健身器材
▲金鳳名苑乾淨的地面和停放整齊的車輛
在金鳳名苑,他們的電動車停車處是內有乾坤的。在創建文明小區以前,隨意停放電動車和拋線給電動車充電是金鳳名苑小區頭疼的問題之一。這不僅讓小區環境看起來很亂,也帶有很大的消防安全隱患,還經常會因此引起鄰裡矛盾。創建文明城開始後,按照文明小區的標準,電動車要統一停放在停車位上。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電動車停放的問題,小區不僅規劃了停車位,為了防止雨雪天氣電動車被淋溼,方便群眾給電動車充電,還搭建了停車棚,安裝了充電樁,讓小區內的電動車都有了「歸宿」,小區環境亮堂了,安全感也提升了。
▲金鳳名苑停車棚
▲金鳳名苑停車棚內的充電設施
如果說就小區而言,創建文明城市讓小區居民的生活變美了、乾淨了、方便了,那對于堅守在各個交通路口的交警和志願者來說,創建文明城市,讓臨漳的交通秩序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規範有序的交通路口
▲護送群眾過馬路的志願者
為了讓行人和車輛行駛更加規範,臨漳在各個交通路口安排了交警和志願者進行指導和維護,馮香茹就是其中的一名志願者。「以前,大家對交通規則的內容很模糊,知道紅燈停、綠燈行,卻少有人知道機動車、非機動車各行其道,非機動車左轉彎行駛要求等交通規則。現在,大家都是各行其道,非機動車左轉彎時會按照紅綠燈指示先行到左轉彎等候區再直行,就連老年人也對這些規則很熟悉了。」
▲保安員趙鋒
美好的事情總是相伴而生。在交通秩序提升的同時,群眾參與文明創建的熱情也在升溫。趙鋒是中國農業銀行臨漳支行的一名保安員,他的本職工作是維持銀行營業廳的秩序,為辦理業務的群眾做導向。因為工作認真、負責,對人真誠、友善,趙鋒的工作得到同事和領導的一致認可。創建文明城開始後,趙鋒看到很多志願者都在為文明創建忙碌著,很受感染,於是便又給自己的工作加了兩項內容:清理門前衛生、整理門前停放的車輛。他說:「我就是覺得到處乾乾淨淨的,好!車輛擺放的整整齊齊的,好!好的事咱喜歡做!」
▲停放整齊有序的車輛
這幾年,臨漳一直致力於改善群眾的生活環境、提升群眾的生活水平,讓所有群眾都能享受到臨漳的發展成果。創建文明城市,最終的目的是創造群眾的美好生活,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讓群眾需有所應、居有所安、行有所依、閒有所樂、心有所棲。
編審:楊柳風
原標題:《創建,讓城市文明升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