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查獲35噸染色粉條 原料為孔雀石綠可致癌

2020-11-30 騰訊網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最近,漢中市食藥監部門經過連續摸排,查獲一個跨省運輸、銷售染色粉條的團夥。團夥成員為了讓勾兌粉條的顏色,竟然在裡面添加有致癌風險的化工染料。目前國家公安部已經開始調查染色粉條的產地和流向。

記者:我們現在來到了漢中市一家大型蔬菜副食批發市場,去年11月底,有多名顧客舉報,市場內有三家商鋪銷售的低價粉條口感與普通粉條差異比較大,這種粉條售價只有兩塊五到三塊錢一斤,而普通的紅薯粉條價格則在每斤5塊錢左右。

漢中市食品藥品稽查支隊副支隊長韓德安:這個價格顯然只有正常粉條的六成左右,顯然已經偏離了正常的市場規律,投訴的粉條顏色明顯和當地銷售的紅薯粉條有差異,這個粉條明顯有些偏綠。

記者:漢中市食藥監局接到舉報後,派便衣執法人員在市場內這三家店鋪進行摸排,確定了他們的庫房位置;另一路執法人員將粉條樣品送到質檢部門化驗,結果令人吃驚。生產這些粉條均為木薯澱粉,價格只有紅薯澱粉的三分之一,為了讓木薯粉條和紅薯粉條色澤接近,還在裡面添加了化工原料孔雀石綠。

漢中市食品藥品稽查支隊副支隊長韓德安:孔雀石綠是一種三聚甲烷的化合物,多年以前用於水產、水體的消毒,但是後來發現孔雀石綠有強烈的致癌作用,所以國家已經全部禁止了。

隨後,漢中市食藥監和公安部門立即立案調查,在三個店鋪庫房裡共查出35.8噸染色粉條。經調查,這些染色粉條來自臨近省份,屬於跨省生產銷售,漢中市公安局已將案情上報到省公安廳和公安部。執法人員介紹,添加化工原料的粉條在外觀上和普通紅薯粉條很相似,但只要仔細觀察,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

漢中市食品藥品稽查支隊執法人員劉毅:發灰這種顏色的粉條屬於正常的,沒有加染色劑,屬於粉條的本色,這種有翠綠色的粉條是加了孔雀石綠的染色粉條,特別白的粉條和特別綠的粉條建議大家在購買的時候要注意鑑別。

記者:白的粉條是啥?

漢中市食品藥品稽查支隊執法人員劉毅:白的粉條是通過二氧化硫燻制的,硫會超標。

相關焦點

  • 孔雀石綠有多恐怖?過量攝入可致癌!
    (圖文無關)近日,泉州中心城區某餐飲店購進的活脆魚,就被食藥監執法人員抽檢出孔雀石綠,最後被罰7.8萬元。檢測報告顯示,該餐飲店購進的脆魚中孔雀石綠實測值16.6μg/kg,不符合農業部公告《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 四川一沃爾瑪食用魚檢出孔雀石綠 過量攝入可致癌
    時隔一年,世界連鎖巨頭沃爾瑪(四川)再次因檢出致癌物孔雀石綠而登上黑榜。  近期,四川省食藥監局組織抽檢酒類、冷凍飲品、肉製品、乳製品、食品添加劑、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水果製品等8類食品共計607批次樣品。其中,不合格樣品22批次,主要為酒類和水果製品中違規添加甜蜜素、糖精鈉。
  • 湖州10萬斤魚被查出加了孔雀石綠 吃了或致癌
    可4月下旬,德清縣農業局就來到沈某的魚塘進行了檢查,抽取了3號魚塘裡黃顙魚的樣本進行檢測。檢測報告顯示沈某養殖的黃顙魚體內孔雀石綠含量為13.8μg/kg。沈某放在魚塘裡的孔雀石綠是什麼東西?孔雀石綠是有毒的三苯甲烷類化學物,對魚體水黴病和魚卵的水黴病有特效,但具有潛在的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作用。
  • 孔雀石綠屢禁不止隨處可買 市場監管存在漏洞
    記者花5元錢買的孔雀石綠,全名為「孔雀石綠精粉」  在廣州一家花鳥魚蟲市場,大批孔雀石綠擺在貨架上,顧客可隨意購買  金羊網訊記者 吳珊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一則水產品專項檢查公告,指出違規使用孔雀石綠問題嚴重,在多批次水產品中檢出該違禁成分。
  • 深圳羅湖羅芳水產市場因致癌「孔雀石綠」事件被立案調查
    深圳羅湖羅芳水產市場因致癌「孔雀石綠」事件被立案調查2013-10-12 08:54:00  水產養殖網  」羅芳水產批發市場淡水魚檢出「孔雀石綠」,4家商戶負責人被刑拘。福田:開展教育加強巡查福田農產品批發市場一位不願具名的負責人對記者說,福田農產品批發市場作為深圳市主要的農批市場,其水產品商戶90餘家,月交易量3400多噸。在看到淡水魚孔雀石綠超標事件後,第一時間採取了措施,要求經營戶引以為戒,嚴格把好商品進貨關,保證商品來源合法,進貨時務必索取供貨商營業執照、產品檢驗合格證明和進貨單據並建立進貨臺帳。
  • 魚裡藏著「孔雀石綠」
    英國食品標準局發布消息說,孔雀石綠是一種對人體有極大副作用的化學製劑,任何魚類都不允許含有此類物質,並且這種化學物質不應該出現在任何食品中。國內  相繼出現孔雀石綠  就在許多消費者還認為只有鮭魚才含有這種成分時,隨之出現在國內的報導讓許多愛吃魚的人感到驚心。有媒體調查後發現,在我國很多地方,尤其是河南、湖北等地的水產養殖業和水產品販運中,孔雀石綠仍在被普遍使用。
  • 魚販用致癌物孔雀石綠預防魚病 農業部高度關注
    談及如何為魚防病治病,顧某告訴記者,3月份撒魚苗時,他們都用孔雀石綠把魚苗浸泡十幾分鐘,然後再把魚苗投進魚塘。如果發現魚在成長期再得病,漁民還會把適量的孔雀石綠直接投放到魚塘內,「放其他藥不但成本高,效果也不明顯」。顧某還告訴記者,在他們那裡只要是養魚的就少不了要用孔雀石綠,「國家雖然不讓用,但人們都在偷著用」。
  • 孔雀石綠屢禁不止,如何放心選購水產
    屢禁不絕的孔雀石綠是什麼?  你喜歡吃水產品嗎?是不是對活的魚蝦蟹情有獨鍾?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有沒有聽說過一種水產品禁用化合物,同時也是潛在致癌物,孔雀石綠?  孔雀石是含銅的碳酸鹽礦物,而孔雀石綠和它只是顏色相近。孔雀石綠是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和蘇丹紅類似,都是常見的工業染料,但孔雀石綠在食品領域並非用於染色。
  • 孔雀石綠為啥禁用?
    孔雀石綠是一種帶有金屬光澤的綠色結晶體,屬三苯甲烷類染料,過去常被用於制陶業、紡織業、皮革業、食品顏色劑和細胞化學染色劑。1933年起其作為驅蟲劑、殺菌劑、防腐劑在水產中使用,後曾被廣泛用於預防與治療各類水產動物的水黴病、鰓黴病和小瓜蟲病等,特別在治療水黴病上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
  • 多地水產均曾檢出違禁藥孔雀石綠:商販知其致癌仍用
    專家表示,因價格低廉效果顯著,有些商戶鋌而走險使用孔雀石綠;多環節可添加,存在監管難  「孔雀石綠物美價廉,在消除魚類水黴病方面的效果無可替代。」周卓誠是中國漁業協會主任委員。他深知孔雀石綠能致癌致畸,商販們卻還要使用的原因。  「這兩年有泛濫趨勢。」
  • 為何孔雀石綠屢禁不止?
    隨著國家的大力監管和養殖戶用藥意識的提高,孔雀石綠藥殘現象有逐漸減少的趨勢,但食品安全大於天,廣大業者應選用安全的魚苗和餌料,在用藥方面加強自律和互相監督,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的鱖魚,鱖魚產業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 2019年12月13日,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2019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第
  • 溫州對活魚市場進行突檢 長期超量食用孔雀石綠致癌
    雖然官方沒有給出具體的解釋,但很多媒體猜測此次下架或許與孔雀石綠的濫用有關。  究竟什麼是孔雀石綠,食用含有孔雀石綠成分的水產品對人體會產生什麼樣的危害,溫州市場是否也含有孔雀石綠的水產品?昨天,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市區多家農貿市場對水產品進行了突擊檢查。
  • 多批次魚查出服「禁藥」 孔雀石綠為何屢禁不止?
    ,全名為「孔雀石綠精粉」     在廣州一家花鳥魚蟲市場,大批孔雀石綠擺在貨架上,顧客可隨意購買  據介紹,早在2002年,農業部發布的《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193號)》中,明確禁止21種獸藥及化合物用於食用動物,其中就包括孔雀石綠。被禁止的用途為「抗菌、殺蟲劑」;被禁止的原因為「孔雀石綠會危害人們的健康」。
  • 成都19餐館食用魚檢出孔雀石綠 長期使用致癌
    原標題:成都19餐館食用魚檢出孔雀石綠 長期超量使用可致癌 近期,成都市食藥監局發布的一則抽檢通報顯示,在大成都範圍內19家餐飲店使用的水產品中,檢查出違法添加物——孔雀石綠。   21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先後走訪了多家水產品被「點名」的餐飲店,以及青石橋水產市場。有餐飲店已將問題水產品下架,部分水產市場上的商家稱,被「點名」的桂魚等水產品是從外省運進的。成都市農委水產管理處也證實,本地水產養殖基地的抽樣均未發現孔雀石綠。
  • 罐頭抽檢報告:6批次魚罐頭檢出孔雀石綠,鷹金錢、金櫻花上榜
    二氧化硫是國內外通用的一種食品添加劑,利用二氧化硫氣體燻蒸果蔬原料,可抑制原料中氧化酶的活性,使製品色澤明亮美觀。一般少量二氧化硫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但長期超限量接觸二氧化硫可能導致人類呼吸系統疾病及多組織損傷。
  • 多地水產均曾檢出禁藥孔雀石綠,對身體具有潛在的致癌、致畸風險...
    在本次抽檢中,茂縣尚品瑪特農貿購物中心銷售的 「活鯽魚」檢出孔雀石綠,檢驗結果為1.63μg/kg。02孔雀石綠網上隨時可買到但標註僅為魚缸專用《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在淘寶上搜索孔雀石綠,能找到多個售賣孔雀石綠的商家。在這些商品信息中,均有明確標註殺菌、魚缸殺蟲等字眼。
  • 山東:5批次水產品檢出孔雀石綠
    中國消費者報濟南訊(記者 尹訓銀)6月7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對食品流通和餐飲環節對水產品進行的專項抽檢結果,共發現6批次樣品不合格,其中5批次不合格項目為檢出孔雀石綠。根據山東省畜禽水產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獸藥殘留超標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和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安排,山東省食藥監局近期在食品流通和餐飲環節對水產品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檢。
  • 孔雀石綠檢測國家標準發布 市民吃魚可更放心
    檢測「毒魚」有依據 市民吃魚可更放心   由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牽頭制定的《水產品中孔雀石綠和結晶紫殘留量的測定》國家標準已由國家標準委員會正式發布。標準出臺,意味著添加這種物質的「毒魚」有了檢測依據,市民吃魚可更放心。
  • 餐館食用魚檢出孔雀石綠 對身體有危害
    21日,成都市農委水產管理處處長李良生表示,此前,孔雀石綠可用於治理魚類的抑制寄生蟲、真菌、細菌感染,但由於其高毒性、高殘留、可致癌等特性,我國早在2002年就把它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禁止在水產養殖中使用。  「每個月以及節假日前,我們都會安排專人對成都各個水產養殖基地進行抽樣檢查。」
  • 天津:4批次食品不合格 泥鰍中檢出孔雀石綠、呋喃西林代謝物
    大腸菌群超標可能由於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汙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具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汙染、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食用大腸菌群嚴重超標的食物可能引起腸胃感染性疾病。   2批次食用農產品不合格   本次抽檢食用農產品297批次樣品,其中2批次不合格,分別為:在天津市中南綜合經營服務公司綿陽道菜市場北廳4-5號抽取的鳥貝檢出羥甲基甲硝咪唑不符合國家標準;在天津市中南綜合經營服務公司綿陽道菜市場北廳10-11號抽取的泥鰍檢出孔雀石綠、呋喃西林代謝物不符合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