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家胡家奇:科學面前 人類探索未知也要提防未知

2020-09-03 拯救人類行動組織

我們身處科技時代,科技的進步不僅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有力槓桿,而且是人們思想觀念變化的動力。當物質極大豐富以後,我們感受到社會文明程度也隨之提高,民眾越來越重視生命質量、生態環境、氣候變化等問題,這從營養膳食、健身娛樂、節能減排等生活的點滴細節就能看出變化。視線擴大到全球,雖國家、種族、文化各異,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意相通,我們人類總是嚮往豐衣足食、國富民強、世界和平、歲月靜好,盼望子孫後代生生不息,在地球上世代生存。

面對地球的生命演變、物種更迭,身為人類的我們,當然不願像恐龍一樣遭受滅絕的宿命。我們開始擔憂、關心生態問題、環境汙染、全球變暖、冰川融化、爆發核大戰……現代文明帶來的不止是美好,還有危機重重,災難連連,我們不禁要問,人類是否會因此滅絕?地球又將走向何方?

人類學家胡家奇:科學面前 人類探索未知也要提防未知

從以往自然界的發展規律看,生物是循環發展的,任何生命都是經過產生—發展—主宰世界—最終滅絕這條線路,人類也不例外。不過人類從起源至今,也只有六百萬年的歷史,不可否認的是人類還要在地球上統治一個時期,至於要統治多久,那要讓時間和大自然來證明。根本上說,人就是一種自然產物,本應順應自然界的發展做自己該做的事,跟其他生物一樣適應自然規律,在天地之間循規蹈矩地生存。但是天性使然,天生有創造力的人類並不滿足,憑藉會製造工具而把自己命名為「高級動物」,頭腦聰明的人類用智慧發明了很多高科技,從被動適應環境到主動改造自然。我們不可否認,科技改變了歷史和生活,讓人類社會發展實現質的飛躍。但萬事皆有度,超越了限度,好事也會變壞事。

很長很久的時間裡,人類一直在作繭自縛。我們曾經自認為了不起,只為眼前利益不顧後果,對大自然橫加破壞,對資源毫不珍惜;我們曾經發明和使用氟利昂製冷劑,無意中造成南極臭氧空洞的產生和擴大以及全球變暖等嚴重問題;我們傾倒汙水,汙染水體破壞生態;我們排放廢氣,汙染大氣危害健康。地球早已發出預警,而人類卻麻木不仁,沒有充分反省。一部分智商過人的「精英」們依然沉浸在自己的高科技發明裡志得意滿,殊不知有些發明創造披著光鮮的外衣,實際暗藏著巨大安全隱患,稍不注意可能會徹底失控,帶來滅頂之災。照此任性妄為,地球毀滅、人類滅絕是必然結果,而且就在前方不遠!

人類自作孽,大自然必懲罰。隨著天災接二連三找來算帳,人類不得不重視環境汙染問題、生態平衡問題,可這些遠遠不夠,我們更應該提防人禍,那就是警惕科技發展的副作用。有時候「科技猛於虎」,因威力巨大,它的影響會產生裂變效應,波及全球,稍有不慎,極易造成可怕後果,最嚴重時將導致人類滅絕。

對於科技滅絕人類的說法,大多數人選擇不相信甚至冷嘲熱諷,但往往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他們敢於開人類思想之先河,淵博的學識讓他們獨具前瞻性眼光,縝密的思維讓他們透過現象看穿本質,中國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就是其中一位。他超過四十年的研究表明,科學技術非理性發展會很快滅絕人類,這不是胡家奇的一家之言,其實全球已經有不少科學家意識到了這個嚴重問題。事實亦如此,很多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都將具備滅絕人類的能力。例如:許多科學家就認為納米技術研製的納米機器人,程序失控,無限複製會滅絕人類;基因工程改造的生物武器,傳播超級瘟疫會滅絕人類;人工智慧程序失控或自我意識覺醒,也有可能滅絕人類。目前科學技術還在高速向前發展,更高層級的科技成果威力會更大。因此,全人類到了必須該統一行動起來,嚴格限制科學技術發展的時候!

2019年11月1日,胡家奇創辦的拯救人類行動組織正式成立,這是註冊於美國的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組織認為,科學技術照此失控地發展必定很快滅絕人類,全球必須統一起來,嚴格限制科學技術的發展。將現有安全成熟的科學技術廣泛地普及到全球,足可以保障全人類的豐衣足食。人類不能太貪婪,向科學技術無止境地索取,必定會遭到滅頂的報應。人類必須整體覺醒。拯救人類行動組織正是致力於用和平的方式推動一場全人類的覺醒運動,只有實現人類的大統一,採用世界政權的力量,堅決限制科學技術的發展才能拯救人類於滅絕。

麻木的人類,急需被一記重錘狠狠敲醒,是改變還是毀滅?留給我們選擇的時間不多了!科技是一把雙刃劍,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可能毀滅人類;科學面前,我們探索未知,也應該提防未知,要適可而止,要懂得進退,因為人類已經走在懸崖邊緣!

相關焦點

  • 人類學家胡家奇:警醒!人類正面臨危機
    科學技術推動國家進步和社會發展,但是大家可曾想過,當科技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後,就會具備遠超人類的巨大威力,如果不加以限制,會不會產生反作用?那樣科學技術就從人類的朋友變成敵人,從造福人類變成毀滅人類。科技驚人的發展速度已經超越想像,科技是把雙刃劍,一部分科學家開始擔憂它的負面效應。
  • 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論人工智慧
    關於人工智慧的發展,社會各界都存在很大的爭議,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先生曾在專訪中提及:「目前更多的人是擔心人工智慧會滅絕人類,人工智慧研製出來的智慧機器人,如果程序失控或者自我意識覺醒,它有可能滅絕人類。」  這與Henry Alfred Kissinger的觀點不謀而合。
  • 人類學家胡家奇:樹立敬畏觀,讓科技理性發展
    人類學家胡家奇:樹立敬畏觀,讓科技理性發展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造福人類的能力越強,毀滅人類的威力就越大,如果不及時限制,這種毀滅力終將滅絕人類,且危機就在前方不遠!這一觀點由中國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率先提出,其從事人類問題研究達四十一年,他認為人類的自然滅絕極其遙遠,目前正面臨著更可怕的滅絕威脅,就是科學技術的非理性發展。胡家奇從四個方面闡明原因:第一、滅絕手段必然出現。
  • 人類學家胡家奇發出呼籲:合理開發和利用科學技術
    人類學家胡家奇發出呼籲:合理開發和利用科學技術對此諾貝爾感到很痛心,他把發明炸藥獲得的巨大財富全部捐獻出來,設立諾貝爾獎,獎勵那些「給人類造福最大的個人和機構,」希望科技永遠只造福人類。怎麼合理開發和利用科學技術,是擺在全世界、全人類面前的一道難題,有太多人對此麻木不仁。
  • 霍金遺作出版 曾與中國人類學家胡家奇先生產生思想交集
    透過這些問題,人們感受到霍金作為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不僅在科學領域取得卓越成就,還格外關注人類命運,他結合博大精深的專業知識,認真思考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發出預警,提供建議,充分體現了世界頂級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和高尚情懷,發揮出強大的思想引領作用,贏得世界人民的尊重和緬懷。
  • 人類為什麼要探索宇宙,看到這5大未知「威脅」,解開了答案!
    自古以來,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歇,近代以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創造出了無與倫比的科學奉獻,曾經想都不敢想的登上太空,在1969年人類首次登月成功,這都昭示著人類無窮的智慧。隨著科研力量的不斷壯大,人類雖然已經登上宇宙,但是對宇宙的認識還是非常片面的。
  • 人類學家胡家奇:第五次致人類領袖的公開信
    》一書在中國大陸出版時,講科學技術會很快滅絕人類被認為是杞人憂天;那麼今天要說科學技術會很快滅絕人類,其實已經有不少科學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因為很多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都將具備滅絕人類的能力。要讓全人類每一個人,尤其是每一位人類領袖,都清醒地認識到必須儘快實現限制科學技術發展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徑。於是,在美國我正式註冊成立了「拯救人類行動組織」(組織網址:www.savinghuman.org),並把2019年11月1日作為該組織的成立日。作為該組織的創始人,論國籍我是中國人,按註冊地,該組織是在美國,但我本人以及拯救人類行動組織做的卻是為了全人類的事。
  • 人類學家胡家奇:科技風險需警惕 瘋狂發展不可為
    科技發展一體兩面,給人類帶來福祉的同時,也能帶來前所未有的浩劫,這就是真實!人工智慧、基因編輯、納米機器人、尋找外星人等等等等,讓人眼花繚亂,不斷向前,向前,向前……但現實是公正的也是殘酷的,人們向它索取多少利益和財富,它便會給人類帶來等量的危險。
  • 如何科學地探索未知?
    在討論未知時,與會的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學家斯圖爾特·費爾斯坦(Stuart Firestein)引用了一句「假格言」:「在黑屋裡找黑貓很難,特別是如果裡面沒有貓的話。」接著他說道:「我認為這正是科學運作的方式、是科學探求所謂『未知事物』的方式:我們在黑屋裡踩來踩去,總有一天……我們會找到黑貓,或是找到某個完全不同的東西。
  • 飛越宇宙 探索未知
    這些問題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科學工作者不斷進行探索。而對於愛「做夢」的電影人而言,宇宙則充滿了想像的空間。用鏡頭講故事的人們,從未停止對太空世界的想像。他們那些飛越宇宙的夢,讓觀眾在銀幕上看到了一個又一個神奇的太空探索故事。  飛向宇宙的探路者  提到太空人的故事,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阿姆斯特朗,他是世界登月第一人。
  • 人類在未知生物威脅面前科技再先進實力再強大也等同於零
    2019年未到2020年8月中旬的今天,全球大流行的&34;(瘟疫)以沉重的代價讓全人類再次深切地認識到,新生的未知生物(病毒)對人類的威脅並不會因為人類的科技先進,實力的強大而講情面,更是毫不賣帳,而人類歷史時期所經歷的瘟疫類防控傳統老方法隔離帶口罩防早控小倒查迫根密切接觸者實施隔離卻能有效防控,如此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西方及發達國家卻沒當作一回事,更不肯效仿中國在實踐中已見成效的做法及朝鮮事實上防控高效特效的現實進行防控
  • 海洋探索時發現未知物種,長相怪異,像「外星人」?
    地球是非常遼闊的,我們生活的區域僅僅只佔地球的非常小一部分,在地球上仍然有許多區域,我們未曾探索過。天上、地下以及水中,存在著許多我們人類未曾認知的一些生物。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能夠對我們生活的地球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也讓我們看到更多從未見過的壯麗景觀。
  • RELX悅刻啟用生命科學實驗室,"1+4"科學路徑探索未知
    悅刻將持續加大投入,尊重事實,探索未知")"RELX悅刻希望成為一家值得信任的企業。"RELX悅刻創始人&CEO汪瑩表示,"科學是獲得信任的基礎,作為頭部品牌,我們有責任拓展電子霧化行業的科學邊界,不斷探索並回答未知。
  • RELX悅刻啟用生命科學實驗室「1+4」科學路徑探索未知
    悅刻將持續加大投入,尊重事實,探索未知。」有細胞,有小白鼠,探秘悅刻生命科學實驗室按照標準作業程序提供健康聲明,換上專用防護服,走過風淋室除塵,記者進入了RELX悅刻生命科學實驗室的核心:SPF( Specific Pathogen Free,無特定病原體) 級動物實驗房。
  • 科學探索:神秘深海「黑煙囪」隱藏未知生物/圖
    科學探索:神秘深海「黑煙囪」隱藏未知生物/圖深海潛水器的探測顯示,海槽的深度達到了4960米,大約為16,273英尺,富含銅等礦物元素的液體不斷從海床底部的噴口處湧出,目前對深海熱液噴口的研究是最熱門的發現,比起地球上其他類型的探索,深海生命的研究有助於發現其他星球的宇宙生命。根據南安普頓大學海洋生物學家介紹:「研究人員測得的噴口持續溫度超過了400攝氏度,大約為752華氏度。」
  • 人類祖先瘋狂雜交史!70萬年前就與未知人種春風幾度!
    最新研究揭示,人類祖先的瘋狂雜交史比我們預想的要早得多——大約70萬年前,遠古人類就與一個未知種群大規模雜交科學家表示,這波「雜交潮」發生在歐亞大陸,是已知最早的古代人類不同種群之間交配的例子。 人類學家艾倫·羅傑斯(Alan Rodgers)表示,這一發現將遠古人類的雜交歷史大大提前,通過分析比較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以及歐洲和非洲現代人類的DNA,進一步證實人類基因多種群起源的觀點。
  • 已知的已知與已知的未知以及未知的未知
    目前已知人類對於宇宙的已知只有4.9%,且這些已知存在其中很多是看不見與聽不到的(視覺與聽覺只能獲取電磁波與聲波中很少的部分,看不見就不存在嗎),就是不同的人看到同一個顏色其感知到的色彩可能都是不同的顏色
  • 中科院「格致論道」講壇在看點直播開講,探索「未知星球」奇妙故事
    2020 年 5 月 24 日,中科院「格致論道」講壇第 52 期「未知星球」正式開講,六位來自不同領域的主講人,藉此次講壇分享了各自在工作領域內的探索故事。從火星探測到水下探索,從青藏高原保護到高原植物研究,主講人通過六個精彩紛呈的演講,與用戶共同進入探索未知星球的旅途。
  • 人類在未知生物威脅面前不按客觀應對再先進實力超強也等同零
    2019年末到2020年8月15日的今天,全球大流行的&34;(瘟疫)以沉重的代價讓全人類再次深切地認識到,新生的未知生物(病毒)對人類的威脅並不會因為人類的科技先進,實力的強大而講情面,更是毫不賣帳,而人類歷史時期歷次所經歷的瘟疫類防控傳統老方法隔離帶口罩防早控小倒查迫根密切接觸者實施隔離卻能有效防控,如此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西方及發達國家卻沒當作一回事
  • 人類探求未知領域的欲望是無邊界的 無止境的 敬畏欲望
    因此,可以推斷,人類探求未知領域的欲望是無邊界的,無止境的。,人工智慧在人類面前是嬰兒,人類無邊界、無止境的欲望,會將人類和人工智慧帶向更高的高度,沒有天花板。人類的欲望、需求,就是人類和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因此,人工智慧對人類欲望與需求,要有敬畏感,不斷迭代,滿足人類需求。以網際網路新媒體平臺為例。僅僅依據數據,1天1周1月1年,瀏覽記錄,給用戶、創作者畫像,分幾十個類別,人工智慧推薦,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作用。怎麼樣動態變化,既有瀏覽記錄權重,又有相當比例的新內容推薦使讀者不乏味,有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