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家胡家奇發出呼籲:合理開發和利用科學技術

2020-11-07 拯救人類行動組織

10月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中國4種進入三期試驗的疫苗,已有6萬名受試者,至今未收到有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目前,我國的疫苗研發工作總體上處於領先地位。預計今年年底我國疫苗的產能可達到6.1億劑。

對於大家最為關心的疫苗價格,也有了最新消息。10月20日,浙江紹興開放新冠疫苗緊急接種登記,一針200元,每人要打兩針,算上接種服務費,總計456元。相信其他地區開放接種後,價格也不會相差太大。當疫苗正式上市,產能逐步擴大時,成本還有可能進一步降低。

新冠病毒在全世界橫行,全球人民都在奮力與病魔抗爭。戴口罩、勤洗手、各種消毒和防疫措施,為了生命健康人類也是拼了。然而疫情形勢仍然嚴峻,疫苗一日不出,人心一刻不能安寧。如今新冠疫苗的好消息傳來,真是大快人心!之前,世衛首席科學家表示中國新冠疫苗已被證明有效,讓我們中國人驕傲自豪!

在一次新冠肺炎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世衛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中國的一些新冠疫苗已在現階段臨床試驗中被證明是有效的。她表示:中國的新冠疫苗研發項目非常活躍,已有數個候選疫苗處於臨床試驗領先(高級)階段,世衛組織對中國的新冠疫苗很感興趣,一直在密切關注,一些疫苗在現階段臨床試驗中已被證明有效。

世衛組織正在開展「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預計將於2021年底前提供20億劑新冠疫苗,確保所有國家都能同時獲得新冠疫苗,並優先提供給衛生工作者和老年人等高風險人群。


人類學家胡家奇發出呼籲:合理開發和利用科學技術 編輯

疫情嚴峻,儘快研究出疫苗是全世界的迫切需求,許多國家都加入其中。2020年10月8日,中國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籤署協議,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將同有關國家加強疫苗合作。這是中國倡導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履行自身承諾,推動疫苗進程的一個重要舉措,體現出大國責任,為世界做出榜樣!

疫苗研發離不開科學技術,消滅新冠離不開科學技術,科技真是太偉大了!可是大家是否想過,壞人同樣能利用科學技術來製造病毒。科技真是個神奇的東西,它的力量無窮無盡,又像個不聽話的孩子難以控制。它既可以生產疫苗治病救人,也可以製造病毒禍國殃民。

自古以來,科學技術就是一把雙刃劍,既能給人類帶來福音,也能製造麻煩和災難。比如基因工程可以用來治病,也可以毀滅人類。網絡技術的發達,讓我們隨意上網購物、聊天、發郵件、聽廣播、看新聞,然而網癮的危害無極限,就像精神鴉片。網絡暴力和色情腐蝕著人們的心靈,讓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特別是年輕人和孩子,容易誘發犯罪。

再比如,太空飛行器的發展對人類開發利用太空資源、進行科學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太空垃圾也給人類和地球帶來了新的威脅。據統計,目前約有數千噸太空垃圾在繞地球「運行」,且數量正以每年2%至5%的速度遞增。科學家們對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10萬塊廢棄物表示擔憂。

「炸藥大王」——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研究的炸藥,既可用於人們開山挖礦、修建公路和鐵路,也被運用於戰爭。對此諾貝爾感到很痛心,他把發明炸藥獲得的巨大財富全部捐獻出來,設立諾貝爾獎,獎勵那些「給人類造福最大的個人和機構,」希望科技永遠只造福人類。

怎麼合理開發和利用科學技術,是擺在全世界、全人類面前的一道難題,有太多人對此麻木不仁。正如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說過的那樣,「人類的本性決定了我們只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一面,而忽視了它毀滅人類的一面;或者是認為它造福的是自己,毀滅的是他人」,「很多科學家明顯看出來了這個科學技術的不安全性,也隱瞞這個不安全性。」

人類學家胡家奇發出呼籲:合理開發和利用科學技術 編輯

為了避免人類再犯下不該犯的滔天大錯,我們必須對科學技術進行合理限制。胡家奇說:「就整體上而言,對科學技術發展的限制必須是全面的和極其嚴格的,也必須是持續不間斷的。對科學技術的研究與開發要極慎重,而對於科學技術的應用既要做到廣泛普遍,又要謹慎地進行篩選。」

相關焦點

  • 人類學家胡家奇:警醒!人類正面臨危機
    科學技術推動國家進步和社會發展,但是大家可曾想過,當科技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後,就會具備遠超人類的巨大威力,如果不加以限制,會不會產生反作用?那樣科學技術就從人類的朋友變成敵人,從造福人類變成毀滅人類。科技驚人的發展速度已經超越想像,科技是把雙刃劍,一部分科學家開始擔憂它的負面效應。
  • 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論人工智慧
    關於人工智慧的發展,社會各界都存在很大的爭議,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先生曾在專訪中提及:「目前更多的人是擔心人工智慧會滅絕人類,人工智慧研製出來的智慧機器人,如果程序失控或者自我意識覺醒,它有可能滅絕人類。」  這與Henry Alfred Kissinger的觀點不謀而合。
  • 人類學家胡家奇:樹立敬畏觀,讓科技理性發展
    現代人卻普遍認為科技力凌駕於自然力之上,科學技術能改造自然並主宰一切。但實際上,科技帶給我們的是福祉與禍害同行。因為對自然、對生命缺乏足夠的尊重和敬畏,人類開始無限度開發和濫用科技。如今,環境汙染、生態破環、人為災害、戰爭殺戮、恐怖襲擊……肆虐全球,讓人類飽嘗科技瘋狂發展的苦果。
  • 霍金遺作出版 曾與中國人類學家胡家奇先生產生思想交集
    透過這些問題,人們感受到霍金作為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不僅在科學領域取得卓越成就,還格外關注人類命運,他結合博大精深的專業知識,認真思考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發出預警,提供建議,充分體現了世界頂級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和高尚情懷,發揮出強大的思想引領作用,贏得世界人民的尊重和緬懷。
  • 人類學家胡家奇:科學面前 人類探索未知也要提防未知
    人類學家胡家奇:科學面前 人類探索未知也要提防未知從以往自然界的發展規律看,生物是循環發展的,任何生命都是經過產生我們不可否認,科技改變了歷史和生活,讓人類社會發展實現質的飛躍。但萬事皆有度,超越了限度,好事也會變壞事。很長很久的時間裡,人類一直在作繭自縛。我們曾經自認為了不起,只為眼前利益不顧後果,對大自然橫加破壞,對資源毫不珍惜;我們曾經發明和使用氟利昂製冷劑,無意中造成南極臭氧空洞的產生和擴大以及全球變暖等嚴重問題;我們傾倒汙水,汙染水體破壞生態;我們排放廢氣,汙染大氣危害健康。
  • 人類學家胡家奇:第五次致人類領袖的公開信
    並且科學技術還在向前發展,更高層級的科技成果威力會更大。因此,全人類到了必須該統一行動起來,嚴格限制科學技術發展的時候。四十年來,我對人類問題研究的過程,也是奔走、呼籲的過程,我的一切努力,不可謂不嘔心瀝血,不可謂不鍥而不捨,然而一切的的吶喊都聲音微弱,一切的工作都收效甚微,科學技術還是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向前狂奔。我深深知道,命運留給我們人類的時間真的已經不多。
  • 人類學家胡家奇:科技風險需警惕 瘋狂發展不可為
    各國爭奪、抗衡背後的依仗都歸於一點,就是科學技術。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突飛猛進。大家瘋狂發展只為在世界叢林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瘋狂發展帶來瘋狂競爭,瘋狂競爭進一步促進更瘋狂的發展。但科學技術的發展從來都是一體兩面。利益和危機總是如影隨形,如同黑暗和光明,光明是黑暗的左手,黑暗是光明的右手。
  • 牛津大學研究員近日拜訪拯救人類行動組織理事長胡家奇
    近日,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人工智慧治理中心政策研究員專程拜訪拯救人類行動組織理事長胡家奇。胡家奇熱情接待了來賓,他們就科技安全風險及人類生存發展等話題展開探討和交流。胡家奇首先講述了自己從17歲開始關注人類命運的初衷,也回顧了四十一年研究、著書、呼籲的學術歷程。他表示一生將為人類事業而奮鬥,並與他創建的拯救人類行動組織合力,以和平方式推動全人類的覺醒運動,使其普遍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非理性發展必定給全世界帶來安全風險。如果不加以管控,最終將會把人類推向滅絕深淵!
  • 全國人大委員呼籲防止借旅遊開發破壞生態環境
    旅遊資源必須永續利用   黃鎮東委員建議,要處理好旅遊業發展和資源保護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現在有一些地方對景點的開發有些過度。在財力或者是保護條件還不具備的情況下開發景點,造成了資源保護和環境問題,建議在草案關於旅遊業發展規劃中強調解決好這個問題。
  • 世界氣象日:關注「氣候與水」 合理開發雲端水
    保護水資源是人類共同的責任廣義上,與氣候相關的水不僅僅指降水,還包括以固態和氣態等形式存在於空中的水汽、雲以及以固態和液態存在於陸地和海洋中的水。水通過不同形態及轉換,比如降雨(降雪)、蒸發、徑流等,在地球氣候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是溝通氣候系統不同圈層之間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 磷肥企業發出磷石膏利用倡議
    作者:張豔燕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2年06月14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6月13日,在2012年磷石膏綜合利用工作會議上,銅陵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向全國磷肥企業發出倡議
  • 「合理利用小時數」不合理
    本次補充通知的核心是合理利用小時數,既關乎存量併網項目的補貼電量規模,又對項目的經濟性產生直接影響。按照426號文,風電一類、二類、三類、四類資源區項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分別為48000小時、44000小時、40000小時和36000小時。海上風電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為52000小時。
  • 馬雲:呼籲認真處理廢棄口罩並且合理有效使用口罩
    1月30日消息,馬雲今日在個人微博發文,呼籲認真處理廢棄口罩並且合理有效使用口罩。他呼籲,認真處理廢棄口罩,避免形成新的傳播隱患和環境汙染。對於每天大量的廢棄的口罩,建議按照醫療廢棄用品進行分類,居民在家中將使用過的口罩放入密封的袋子裡或者容器中,居民小區也設立單獨的垃圾桶用於丟棄使用過的口罩,再由防疫部門與市政部門統一處理。
  • 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和社會活動家費孝通生平
    中新網4月29日電 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民主同盟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第七、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北京大學教授費孝通,因病於2005年4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 朝鮮主張開發利用太空的權利
    韓聯社消息,朝鮮外務省18日表示,朝鮮代表團團長15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第四委員會會議上發表演講稱,開發太空資源是各國普遍擁有的權利,並反對個別國家搞「太空軍事化」。朝鮮代表團團長稱,太空無國界,每個國家都普遍擁有和平開發和利用太空的權利。朝鮮一貫堅持反對在太空活動方面採取選擇性和雙重標準以及搞太空軍事化的立場。
  • 韓國科學技術院開發3D繪圖系統
    近日,韓國科學技術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全新的3D素描系統——Agile 3D Sketching System的,通過將手部動作與數字筆繪圖融合在一起,以生成更快、更準確的產品設計。  首先,設計師利用手部動作來構建粗略的3D草圖。然後,再用手寫筆或鋼筆繪圖來詳細說明3D模型。
  • 合理利用氣候與水資源 發揮氣象趨利避害作用
    確定這一主題,彰顯出世界氣象組織及其成員深刻認識到,氣候與水處於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和災害風險管理等全球目標的核心位置。面對氣候變化與水資源短缺、水汙染、暴雨洪澇等一系列挑戰,世界氣象組織呼籲全球以更協調、更可持續的方式合理利用和規劃氣候與水資源。在我們生存的星球上,氣候與水循環相互影響,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創造奇蹟。
  • 韓國科學技術院利用手勢追蹤研發全新3D素描系統
    文章相關引用及參考:3dprintingindustry韓國科學技術院的研究人員 開發了「懸空腳手架」的功能(映維網 2018年07月30日)韓國科學技術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全新的對於這個名為Agile 3D Sketching System的工具,韓國科學技術院工業設計學院的博士後Yongkwan Kim表示:「我詳細這個系統能夠提升產品質量和工作銷量,因為設計師能夠更快地更準確地表達出他們的3D想法,無需使用複雜的3D CAD建模軟體。」新產品的誕生始於創意。
  • 1963-197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
    第二節 礦產資源的調查勘探與合理開發  必須根據工業和國防尖端技術發展的需要,尋找更多的礦物原料基地,並注意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保護資源。重點是需要迫切、已經探明的儲量不多和稀缺的礦產資源。必須在現有流域規劃資料和其它有關資料的基礎上,對各大河流整個流域的特點和自然條件進行考察研究,密切結合地區綜合開發、工農業布局和大自然改造,研究水利資源綜合利用方向、樞紐布局、開發程序以及開發方式等。我國西南地區山高谷深,應著重研究經濟合理的開發方式及其條件,為大力開發我國西南地區豐富的水利資源做好準備。
  • 「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攀枝花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開發」結...
    在承擔攻關任務的各有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攀枝花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開發"項目取得不少技術和裝備上的重大突破,有的已轉化為生產力,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有的為下步產業化提供了依據,主要成果: 一、 白馬鐵礦風化礦處理工藝及成套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