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呼籲認真處理廢棄口罩並且合理有效使用口罩

2020-11-23 騰訊網

馬雲表示,疫情期間,出門佩戴口罩是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負責任,也是我們普通人唯一能為阻斷疫情所做的事。

1月30日消息,馬雲今日在個人微博發文,呼籲認真處理廢棄口罩並且合理有效使用口罩。

馬雲表示,疫情期間,出門佩戴口罩是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負責任,也是我們普通人唯一能為阻斷疫情所做的事。

但口罩成了重要的資源之後,又成為新的問題。他呼籲,認真處理廢棄口罩,避免形成新的傳播隱患和環境汙染。對於每天大量的廢棄的口罩,建議按照醫療廢棄用品進行分類,居民在家中將使用過的口罩放入密封的袋子裡或者容器中,居民小區也設立單獨的垃圾桶用於丟棄使用過的口罩,再由防疫部門與市政部門統一處理。

以下為馬雲微博全文:

我呼籲:認真處理廢棄口罩並且合理有效使用口罩!

疫情期間,出門佩戴口罩,是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負責任,也是我們普通人唯一能為阻斷疫情所做的事。但口罩成了重要的資源之後,又成為新的問題。我特別呼籲:

第一:認真處理廢棄口罩,避免形成新的傳播隱患和環境汙染。對於每天大量的廢棄的口罩,建議按照醫療廢棄用品進行分類,居民在家中將使用過的口罩放入密封的袋子裡或者容器中,居民小區也設立單獨的垃圾桶用於丟棄使用過的口罩,再由防疫部門與市政部門統一處理。

第二:合理有效地使用口罩。平時很普通的口罩在此時變成寶貴的防疫物資,十幾億人人手一隻加上每天更換,整個中國的年產量幾天也就消耗完了。過去幾天,大家都在全世界尋找醫用口罩貨源並運往國內,國內的工廠也抓緊復工加班加點生產,但這都需要時間,未來十幾天仍是關鍵。建議當下把重要的口罩資源優先供給疫情前線,一般機構不要過多囤貨,否則會加劇資源緊張並在未來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在和新型冠狀病毒角力的過程中,堅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特別是教會我們的孩子有良好的衛生習慣特別重要。但從困難之中,教會他們如何面對這個世界,如何愛護這個世界,如何正確對待每一種資源,可能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相關焦點

  • 使用後正確處理!莫讓守護你安全的口罩成為野生動物的噩夢
    你或許從來沒有想到,你隨手丟棄的口罩,可能成為困死一條生命的「枷鎖」。  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蔓延,戴口罩成為人們的日常。用的多,丟棄的就多,數量龐大的口罩垃圾侵入動物棲息地,傷害鳥類與海洋生物。
  • 去年有超15億廢棄口罩淪為野生動物殺手,需數百年才能分解……
    9月,法國環保主義者在地中海附近的鹹水瀉湖中的口罩中發現了一隻死蟹。「口罩和手套對海洋生物特別危險。當這些塑料材料分解時,會形成微塑料的較小顆粒,然後進入食物鏈,最終影響了整個生態系統,」位於美國NGO海洋保護組織總部的科學家George Leonard說。曾經有人呼籲使用可重複使用的織物口罩,但是許多人仍然選擇醫用口罩,因為它們更輕便,佩戴更舒適。
  • 海珠區設立廢棄口罩專用桶近800個
    為確保廢棄口罩得到安全有效處理,減少病毒傳播途徑,海珠區城管部門在全區各物業小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場所及商圈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原有垃圾分類投放點,增設了近800個「廢棄口罩收集專用桶」,用於收集居民廢棄口罩。
  • 使用過的口罩該怎麼處理?標準答案來了!
    但是使用開水燙口罩,肯定需要將口罩放置在容器或檯面上,避免不了汙染容器或臺面;其次,開水燙一下,無法滿足消毒所需的持續高溫,時間也不夠,可能僅能殺滅部分病原體。因此,不建議開水燙處理。Q2、焚燒呢?Q4、如何有效處理使用過的口罩?疾控專家:分情況來處理在醫療機構時,無論是求醫問診,還是看望病人,或是採訪調查,但凡在醫療機構中使用過的口罩,都請直接投入醫療廢物垃圾袋中。這些口罩作為醫療廢物會由專業處理機構進行集中處置,大家不用操心。
  • 美又拒絕接受中國標準KN95口罩 馬雲基金會稱按國際標準捐贈口罩
    美又拒絕接受中國標準KN95口罩 馬雲基金會稱按國際標準捐贈口罩劇情豐富!「很多人正在上設備,投資不小。我們公司正忙著幫國內企業緊急辦理FDA註冊2-3 天下證付出巨大努力。然後發現進美國的KN95市場就這樣消失了。就剩下NIOSH 漫長的認證,和醫用一次性口罩ASTM漫長的認證之路。」3月30日,一家口罩生產企業負責人無奈地表示。
  • 如何科學戴口罩和使用空調?權威指南來了!
    防護建議:確保有效通風換氣,保持人員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情況下,無需戴口罩。二、特定場所人員(一) 辦公場所及廠房車間人員。防護建議,確保有效通風換氣,作業崗位工作人員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情況下,無需戴口罩。(二) 公共場所服務人員。
  • 美國又拒絕接受中國標準KN95口罩!馬雲捐的口罩被...
    3月17日美國CDC公布了一個「優化N95呼吸器供應的策略:危機/替代策略」,批准了其它國家與N95同級別的口罩可以在美國替代使用,名單中包含巴西、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歐洲、墨西哥和中國(含國內的四個口罩型號:KN100,、KP100KN95KP95),共七個國家和地區。當N95口罩供給不足時,按表中標準生產的口罩,是N95口罩合適的替代品。
  • 2020年有數10億隻廢棄口罩流入生態系統,嚴重破壞環境
    據最新數據統計,去年釋放到環境中的數十億隻口罩給陸地和水上的野生生物造成了負面壓力。醫用口罩對人類有用,但對自然構成新的威脅。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從世界各地的街道,人行道到海灘,到處都能發現口罩垃圾。「醫用口罩不會很快消失。
  • 2020年估算至少15億個口罩汙染海洋,需450年才能分解
    ▲疫情導致全球口罩生產量暴增,但許多人亂扔處理,已嚴重傷害到海洋生態。▲海洋保護組織OceansAsia人員去年2月在香港索罟群島海灘發現大量廢棄口罩,時隔9個月,廢棄口罩的數量有增無減。自疫情爆發以來,人們對於口罩的需求及使用量暴增,也嚴重威脅到海洋生態,過去不但發現有章魚躲在廢棄口罩下、企鵝誤吞N95口罩導致營養不良,還發生不少海洋生物被口罩左右兩邊的耳帶纏繞而死亡的案例,就有人在清潔邁阿密海灘時,看到口罩繩子纏繞在一隻已經死亡的河豚身上。
  • 2020年估算至少15億個口罩汙染海洋,需450年才能分解……
    ▲疫情導致全球口罩生產量暴增,但許多人亂扔處理,已嚴重傷害到海洋生態。海洋保護組織OceansAsia負責人加裡·斯託克斯(Gary Stokes)在報告中表示,2020年共生產了520億隻口罩,其中至少有3%口罩流入大海。每個口罩大約重達3克或4克,若該情況保持不變,海洋中大約有6800噸口罩。▲時隔9個月,廢棄口罩的數量有增無減。
  • 「環保」警惕:口罩汙染
    為了應對這次疫情,法國當局已經訂購了 20 億隻一次性口罩。考慮到口罩的大規模使用,創始人猜測,地中海的廢棄口罩數量甚至可能會超過水母的數量。美國化學學會(ACS)一項研究顯示,如果按照全球人口每天使用一個口罩的標準,全球每月就會增加 1 290億個廢棄口罩和 650 億副廢棄手套。近幾個月來,除了中國香港、加拿大、法國,日本沿海和附近水域,土耳其和歐洲海岸也都出現了廢棄口罩的蹤跡。
  • 為解決廢棄口罩汙染環境 濟南8名高中生研究出可降解口罩獲全球金獎
    &nbsp&nbsp疫情下,他們這樣解決廢棄口罩帶來的環境壓力&nbsp&nbsp&nbsp&nbsp「2020年,由於疫情原因,口罩成為生活必備的防護用品,世界範圍內口罩的消耗量大增。
  • 保命的口罩開啟2020「生化危機」下半場
    此外,口罩質量輕,容易隨風浪進入海洋,再在洋流和潮汐的作用下漂流到其他地方。美國化學學會(ACS)一項研究顯示,如果按照全球人口每天使用一個口罩的標準,全球每月會增加1290億個廢棄口罩和650億副手套。
  • 口罩不夠怎麼辦,三大攻略速來看!如何延長口罩壽命?如何重複使用口罩?
    還好他們提出了比較科學的替代方案,就是通過正確使用,來儘量延長N95的使用時間。並且明確提出N95可以超過8小時以上使用。「在口罩髒汙、損壞、有異味、或者阻力上升導致呼吸困難時應該更換口罩」,比如有病患的唾液血液眼淚等體液時,必須更換。同一個人,經過充分的處理和消毒後重複使用。比如月拋的隱形眼鏡就屬於這一類。現在我們重點關注的就是第三種消毒處理後重複使用口罩的場景啦。
  • 應對大風預警,西城城管緊盯廢棄口罩收集裝置
    除了這些常規動作,西城管隊員們還專盯緊廢棄口罩收集裝置。3月18日上午,記者來到廣安門外街道,這裡的城管執法隊員正在開展廢棄口罩收集裝置的專項檢查。「在之前的檢查中,我們曾經發現有的場所為方便收集廢棄口罩,將收集桶設置在室外,雖然平時看著明顯、用著方便,但是在大風天氣裡存在傾倒和飄散的隱患。
  • N95,KN95、N90,醫用外科口罩,這些口罩你「搶」對了嗎?
    但是,你會選擇口罩嗎?你是不是一直在浪費好不容易搶來的口罩呢?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為指導不同人群科學合理地選擇和使用口罩,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編制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在這一指南中,將口罩分為四類: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醫用防護口罩。
  • 口罩復用技術助力全球抗疫
    4月22日,美國舊金山灣區多個縣當天開始要求市民在某些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德國16個聯邦州已全部頒發「口罩強制令」,進入全民口罩時代……因此,在全球範圍內,口罩產品的供需矛盾仍舊十分突出。如何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每一隻口罩發揮最大效能,數倍甚至十倍以上地提高防護口罩有效使用時間,成為疫情防控所急需解決的關鍵科技問題。
  • 已有15億個口罩遭廢棄,海洋生態系統恐遭破壞……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續擴散,全球對口罩、手套等一次性防疫物資的使用量持續大增。而與此同時也產生了越來越多難以分解的垃圾,韓媒報導稱,一次性口罩分解需要450年時間,而即使分解也會破壞海洋生態系統。
  • 新的口罩材料可以有效去除病毒大小的納米顆粒
    打開APP 新的口罩材料可以有效去除病毒大小的納米顆粒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6 14:55:31 昆士蘭科技大學QUT的Thomas Rainey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正在加緊研究他們正在開發的可生物降解的防汙染口罩用的去除納米顆粒的新材料。Rainey博士說:「我們已經開發並測試了一種高度透氣的納米纖維素材料,該材料可以去除小於100納米(病毒大小)的顆粒。」 「我看到很多人戴的口罩都是沒有經過病毒檢測的。
  • 用電吹風給口罩「充電」?甬籍院士教你一個口罩「再生」小妙招
    以醫用外科口罩(普通3層平面無紡布口罩)為例,結構包括外層無紡布,防止液體飛濺及大顆粒物;中層靜電熔噴無紡布,即荷電層,利用靜電吸附作用有效阻隔微小顆粒,特別是攜帶納米級病毒的微粒或飛沫,實現對病毒等微粒的有效阻隔;內層無紡布,用於阻隔呼出的水汽。為什麼口罩用了一段時間就得廢棄?主要原因就在於口罩中層靜電過濾作用的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