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2020年有數10億隻廢棄口罩流入生態系統,嚴重破壞環境

2021-01-20 蜂鳥新聞

據最新數據統計,去年釋放到環境中的數十億隻口罩給陸地和水上的野生生物造成了負面壓力。

醫用口罩對人類有用,但對自然構成新的威脅。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從世界各地的街道,人行道到海灘,到處都能發現口罩垃圾。

「醫用口罩不會很快消失。這種防護口罩在野外可能需要數百年的時間才能分解。釋放到環境中,會對野生生物造成傷害。」 PETA動物權利組織的Ashley Fruno告訴記者。

去年10月,攝影師抓拍到了兩隻獼猴, 他們誤食了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郊外的一個廢棄口罩。

在英國的另一起事件中,自然保護區RSPCA報告發現,在切姆斯福德市,一隻海鷗的腿上纏繞了口罩,躺在地上靜止不動。RSPCA檢查員亞當·瓊斯說:「這隻動物肯定已經被困了很長時間了,因為它的腿關節腫了。」

口罩亂丟不僅影響陸地物種

根據環保組織OceansAsia的數據,去年,有超過15億個醫用口罩被衝入世界海洋,約合6,200噸塑料廢物,嚴重威脅了許多生物的生命。

巴西環保主義者在企鵝的屍體衝上岸後在其胃內發現了一個口罩。在美國邁阿密海岸附近漂浮的河豚屍體中也發現了一個口罩碎片。9月,法國環保主義者在地中海附近的鹹水瀉湖中的口罩中發現了一隻死蟹。

「口罩和手套對海洋生物特別危險。當這些塑料材料分解時,會形成微塑料的較小顆粒,然後進入食物鏈,最終影響了整個生態系統,」位於美國NGO海洋保護組織總部的科學家George Leonard說。

曾經有人呼籲使用可重複使用的織物口罩,但是許多人仍然選擇醫用口罩,因為它們更輕便,佩戴更舒適。

根據環保人士的說法,最好的解決方案是禁止亂扔垃圾,以減少動物被困的風險。OceansAsia還呼籲政府增加亂拋垃圾的罰款,並鼓勵人們使用可洗口罩。

相關焦點

  • 2020年估算至少15億個口罩汙染海洋,需450年才能分解……
    ▲疫情導致全球口罩生產量暴增,但許多人亂扔處理,已嚴重傷害到海洋生態。(圖/翻攝自海洋保護組織OceansAsia臉書粉絲團,以下同)儘管2021年已到來,新冠疫情仍持續延燒,全球已有187萬人病逝,為避免被傳染,過去一整年大家把口罩戴好戴滿,口罩也成為每日外出的基本配備,但用完就丟的醫療級口罩對環境的傷害也逐漸湧現。
  • 2020年15億隻口罩流入海洋 塑料垃圾汙染海洋生態
    巴黎12月31日電(任宛)非政府組織(ONG)表示,2020年,15億餘只口罩進入海洋。海洋保護組織「亞洲海洋」(Oceans Asia)警告說,被丟棄在大自然中的口罩會造成環境汙染。
  • 15億隻口罩流入海洋.....企鵝屍體胃內有口罩
    用量龐大的拋棄式口罩侵入動物棲地,傷害鳥類與水中動物的狀況時有所聞。圖/pixabay自從各國紛紛開始強制在公共場所戴口罩防疫後,全球各地就經常在人行道、水道與海灘發現用後即丟的一次性外科手術口罩,這種拋棄式口罩薄薄的防護材質,得要好幾百年才能分解。
  • 2020年估算至少15億個口罩汙染海洋,需450年才能分解
    ▲疫情導致全球口罩生產量暴增,但許多人亂扔處理,已嚴重傷害到海洋生態。(圖/翻攝自海洋保護組織OceansAsia臉書粉絲團,以下同)儘管2021年已到來,新冠疫情仍持續延燒,全球已有187萬人病逝,為避免被傳染,過去一整年大家把口罩戴好戴滿,口罩也成為每日外出的基本配備,但用完就丟的醫療級口罩對環境的傷害也逐漸湧現。
  • 去年有超15億廢棄口罩淪為野生動物殺手,需數百年才能分解……
    今年,全球的醫用口罩數量大幅度上升,而這些能夠挽救人命的口罩,有時候卻成為了野生動物的殺手。據最新數據統計,去年釋放到環境中的超15億隻口罩給陸地和水上的野生生物造成了負面壓力。數量龐大的口罩垃圾侵入動物棲息地,容易被其吞咽誤食,最終損害身體機能甚至造成生物死亡。雖然這種一次性口罩材質較薄,但亦需要好幾百年才能降解。
  • 450年才能分解!已有15億個口罩遭廢棄,海洋生態系統恐遭破壞……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續擴散,全球對口罩、手套等一次性防疫物資的使用量持續大增。而與此同時也產生了越來越多難以分解的垃圾,韓媒報導稱,一次性口罩分解需要450年時間,而即使分解也會破壞海洋生態系統。
  • 口罩,18代人才能降解的材料,口罩對自然的破壞.
    據海洋保護組織Oceans Asia發表的最新報告,2020年全球總共生產了大約520億個口罩,其中至少有15.6億個口罩被亂丟流入海洋中,降解這些口罩需要超過450年。隨意的幹預影響自然將對自然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最終也將危害人類自己。無論處於什麼立場,為環境,為動植物,為了我們人類自己,都應愛護環境。秉持著自然平衡的思想,我們提倡:口罩不亂扔,自然我平衡垃圾不亂扔,環境少汙染
  • 「環保」警惕:口罩汙染
    因而,口罩有可能成為我們常態化下的必需品。在口罩成為人們常用必需品的同時,大家也應該看到,口罩汙染,正嚴重威脅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2020年9月9日,海洋保護組織阿爾貢納塔研究所(Instituto Argonauta)的研究人員在巴西東南部聖保羅州的一處海灘發現了一具企鵝屍體。
  • 美國計劃釋放7.5億隻基因改造蚊子,環保組織:嚴重破壞生態!
    還有一些相關人士怒斥,它很可能引發對生態環境的人為破壞,甚至造出抵抗殺蟲劑的雜交變異蚊子,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參與項目的這家公司堅稱,轉基因蚊子對人和環境不會產生有害影響。 依照流程,這些經過基因改造的埃及伊蚊將在2021年,在佛羅裡達礁島鏈地區進行釋放。
  • 讓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付出代價!
    讓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付出代價!保護和改善生存環境事關人類的健康幸福和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內容,作為國家審判機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近年來,曲沃縣人民法院準確把握新時代生態環境審判工作的新目標、新任務與新要求,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打擊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認真踐行司法參與修復青山綠水、保護青山綠水、保障生態環境安全。
  • 地球生態的破壞,未來10年後的可怕結果值得全世界關注!
    至今仍以每年0.5%的速度遞增,這必將導致全球氣溫變暖、生態系統破壞以及海平面上升。據有關數據統計預測,到203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約20釐米,到本世紀末將上升65釐米,嚴重威脅到低洼的島嶼和沿海地帶。土壤侵蝕年平均速度為每公頃0.5~2噸。全球每年損失灌溉地150萬公頃。70%的農用乾旱地和半乾旱地已沙漠化,最為嚴重的是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和亞洲。在過去的20年裡,因土地退化和沙漠化,使全世界飢餓的難民由4.6億增加到5.5億人。
  • 直面口罩垃圾,我國研發出可生物降解民用口罩!
    直面口罩垃圾,產學研協同創新——我國研發出可生物降解民用口罩2020年疫情突如其來,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重點醫療物資保障至關重要,其間口罩的消耗量大增。據國家發改委3月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6億隻。
  • 澳大利亞袋鼠島損失慘重 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
    在此次澳大利亞史無前例的山火季中,袋鼠島遭到了巨大毀滅,全島約有21萬公頃國家公園、林地和農場被燒毀,兩名居民喪生,大量的動植物死亡,全島的生態環境遭受了嚴重破壞。1月11日,南澳州州長視察了袋鼠島災情,他宣布將該州旅遊部長解職,自己親自出任這一職務,希望藉此舉向外界傳遞出南澳州重建袋鼠島旅遊市場的決心。
  • 外媒:每年大量塑料垃圾流入海洋 影響生態系統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外媒稱,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組在13日發行的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統計結果顯示,全球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達480萬至1270萬噸。其中垃圾流出量最多的國家為中國。據日本共同社2月13日報導,分析指出,塑料垃圾被波浪等分解為小碎片,通過海洋生物吞食塑料碎片等食物鏈對人類和生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據分析,塑料垃圾大量流出的原因為處理不當,該研究組提議「應擴大生產者的責任」。研究組以192個沿海國家和地區為對象進行了分析。
  • 2020年地球環境出現重大變故,繼北極出現38℃後,阿爾卑斯也不妙
    2020年地球環境發生了重大變故,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了,2020年開年就伴隨著澳洲森林大火以及新型冠狀病毒來臨了,雖然森林大火早已撲滅,但是新型冠狀病毒卻在各個國家瘋狂蔓延,其中美國的情況更是愈演愈烈。
  • 最新研究!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能力被嚴重低估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劉毅研究團隊研究發現,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能力巨大,但在以往研究中被嚴重低估。該研究成果10月29日在《自然》發表。該研究團隊認為,基於大氣溫室氣體濃度計算排放通量的方法體系將為我國「碳中和」核算和國際談判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
  • 聯合國警示:地球環境破壞導致人類健康威脅增大
    聯合國報告警示:地球環境破壞導致人類健康威脅增大科技日報訊 (記者田學科)日前,一份由70多個國家250名科學家和專家撰寫的聯合國報告警告稱,地球環境已遭到嚴重破壞如果不大力改善環境保護工作,到本世紀中葉,亞洲、中東和非洲的城市和地區每年可能有數百萬人過早死亡。
  • 2015年自然生態環境數據總覽
    提出到2020年,構建起由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空間規劃體系、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環境治理體系、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體系、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等八項制度構成的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進生態文明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 湖北通報「環保專項」十大典型案例 635人因破壞生態環境被起訴
    2016年8月以來,該公司購買安裝三套汙染源廢氣在線自動檢測系統,並委託武漢某科技公司提供運行維護服務。因廢氣排放超標,該公司多次要求武漢公司幫助修改監測系統數據,將未達標的汙染源排放數據篡改為達標數據並上傳至環境在線監測系統,長期偷排大氣汙染物造成環境汙染。
  • 為解決廢棄口罩汙染環境 濟南8名高中生研究出可降解口罩獲全球金獎
    &nbsp&nbsp疫情下,他們這樣解決廢棄口罩帶來的環境壓力&nbsp&nbsp&nbsp&nbsp「2020年,由於疫情原因,口罩成為生活必備的防護用品,世界範圍內口罩的消耗量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