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18代人才能降解的材料,口罩對自然的破壞.

2021-02-23 中翼鼎東食療

等口罩降解了,希望後人能告訴我

可到了那時我的骨灰還在嗎?

據海洋保護組織Oceans Asia發表的最新報告,2020年全球總共生產了大約520億個口罩,其中至少有15.6億個口罩被亂丟流入海洋中,降解這些口罩需要超過450年。

海洋保護組織Oceans Asia研究員

自然要平衡

不然我們的骨灰只能埋在塑料裡

社會有社會的運行邏輯,自然界也有它自己的運行規律。隨意的幹預影響自然將對自然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最終也將危害人類自己。無論處於什麼立場,為環境,為動植物,為了我們人類自己,都應愛護環境。

秉持著自然平衡的思想,我們提倡:

口罩不亂扔,自然我平衡

垃圾不亂扔,環境少汙染

志願者在巴西海灘上發現了一隻營養不良的企鵝屍體,在它的胃裡發現了口罩。

口罩捆住了飛鳥的腳。

小猴子啃咬著人類丟棄的口罩

口罩,18代人才能降解的材料

口罩一般由無紡布、活性炭等材料組成,這些合成的成分主要是聚丙烯與聚乙烯。聚丙烯等物質,一般水解和微生物對它都沒有降解作用,在環境中降解可能需要400-500年時間。

亂丟口罩等於吃塑料!

亂丟口罩的後果

廢棄的口罩可能對社會、環境、人類自身帶來短期和長期的影響。

1、傳播病毒,口罩攜帶病毒,有的二次傳播的可能。

2、影響生態,丟棄的口罩等垃圾流入海洋。因為外形類似水母,導致生物誤吞,極大影響了海洋生態平衡。

3、影響人類,不僅如此,口罩分解的塑膠碎片,透過食物鏈的累積,最終也會影響到人類自己。

相關焦點

  • 直面口罩垃圾,我國研發出可生物降解民用口罩!
    口罩是醫務人員抗疫的武器,是保護群眾健康的盾牌,也是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保障。然而口罩垃圾也成了目前的一大隱患,現有的口罩材料基本都是不可降解的聚丙烯材料,這些廢棄的口罩無疑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汙染。近日,北京化工大學先進彈性體材料研究中心和生物醫用材料北京實驗室聯手彤程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彤程新材)、北京銅牛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京銅牛)和北京聯合康力醫療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聯合康力),以及北京工商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和中原工學院,從可生物降解阻隔層材料的設計與合成、阻隔層超細纖維紡絲,到可降解口罩內外層材料的選擇與優化,再到全生物降解口罩的製造與性能評價
  • 口罩行業新變局:聖泉集團國內首創可降解高效防護「紙」口罩
    2020年,口罩成為生活必需品。疫情常態化,伴隨而來的是口罩生活化。「罩不離人,人不離罩」的狀態或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日益增多的廢棄口罩出現在垃圾袋中。如今幾乎所有的一次性口罩都由聚丙烯材料製成,是一種不可降解的材料,不易回收再利用。口罩不可一日不戴,戴口罩又很難不造成汙染。
  • 國內外都在加緊研製紙質、可降解口罩
    用「紙」重新定義口罩聖泉集團自1月22日,便在省市各級領導的要求下,全力生產口罩,保障疫情期間防疫物資供應,彼時日產已達百萬。然而,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口罩都由聚丙烯材料製成,不易降解,而且口罩作為衛生防護品,難以回收再利用,帶來很大的環保壓力。聖泉集團對可降解材料有一定研究基礎,如何利用既有優勢快速破局?這成為了聖泉集團總裁唐地源思考的重中之重。
  • N95口罩是什麼材料做成的?
    截止今日,國內疫情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了,為防止疫情繼續傳染,口罩現在已經成為了人手必備的物品了。  我們通常說口罩是無紡布材料,無紡布是相對紡織布來說,就是非紡織的布,是由定向的或隨機的纖維而構成。
  • 可生物降解,設計師用細菌「培養」出了一種的口罩
    在疫情期間,個人防護設備(PPE)的短缺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許多設計師和科學家提出了他們的創造性解決方案,比如3D列印或者研究重複使用材料等等。但其中的大多數都涉及塑料。他們設計的口罩被稱為「木精口罩」,其是由細菌纖維素——一種常見的細菌「木精醋酸菌」的副產品。設計師表示,實際上你可以在自己家裡用一些簡單的原料培養細菌。你需要的是水,茶,糖,和一個小的醋桿菌的細菌樣本,可以在未煮過的Kombucha(紅茶酵母茶飲,又名康普茶)中找到。
  • 為解決廢棄口罩汙染環境 濟南8名高中生研究出可降解口罩獲全球金獎
    &nbsp&nbsp疫情下,他們這樣解決廢棄口罩帶來的環境壓力&nbsp&nbsp&nbsp&nbsp「2020年,由於疫情原因,口罩成為生活必備的防護用品,世界範圍內口罩的消耗量大增。
  • 新的口罩材料可以有效去除病毒大小的納米顆粒
    打開APP 新的口罩材料可以有效去除病毒大小的納米顆粒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6 14:55:31 昆士蘭科技大學QUT的Thomas Rainey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正在加緊研究他們正在開發的可生物降解的防汙染口罩用的去除納米顆粒的新材料。Rainey博士說:「我們已經開發並測試了一種高度透氣的納米纖維素材料,該材料可以去除小於100納米(病毒大小)的顆粒。」 「我看到很多人戴的口罩都是沒有經過病毒檢測的。
  • 中國能生產多少口罩?解析從石油到醫用口罩的製造流程
    3、熔噴無紡布生產熔噴法(Melt Blowing)屬於聚合物擠壓法非織造工藝,是1954年美國海軍為了收集核試驗產生的放射性微粒研製的超細過濾效果的過濾材料,然後1965年前後,埃克森、3M等公司製造了第一代熔噴非織造設備。
  • 「環保」警惕:口罩汙染
    香港大嶼山愉景灣的海灘上,環保組織「海洋亞洲 (Oceans Asia)」的創始人石明凱 (Gary Stokes) 向法新社的鏡頭展示了他從海灘上撿到的一把廢棄口罩這一現象引起了法國高度重視,法國政客埃裡克·帕傑特向總統馬克龍表示,流入到海洋的一次性口罩需要 450 年才能完成降解
  • 降解需要450年!口罩成新型海洋汙染源 最終進入食物鏈
    海洋垃圾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環境問題,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口罩和手套等又成為了新的海洋汙染源。據媒體報導,近日法國「清潔海洋行動」組織發布的視頻顯示,在地中海的一次海洋清潔活動中,發現新型海洋垃圾,包括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護用品垃圾。該環保組織表示,這是一種新型汙染。
  • 去年有超15億廢棄口罩淪為野生動物殺手,需數百年才能分解……
    今年,全球的醫用口罩數量大幅度上升,而這些能夠挽救人命的口罩,有時候卻成為了野生動物的殺手。據最新數據統計,去年釋放到環境中的超15億隻口罩給陸地和水上的野生生物造成了負面壓力。數量龐大的口罩垃圾侵入動物棲息地,容易被其吞咽誤食,最終損害身體機能甚至造成生物死亡。雖然這種一次性口罩材質較薄,但亦需要好幾百年才能降解。
  • 450年才能分解!已有15億個口罩遭廢棄,海洋生態系統恐遭破壞……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續擴散,全球對口罩、手套等一次性防疫物資的使用量持續大增。而與此同時也產生了越來越多難以分解的垃圾,韓媒報導稱,一次性口罩分解需要450年時間,而即使分解也會破壞海洋生態系統。
  • 石墨烯口罩能破壞新冠病毒的細胞壁?有點常識好不好!
    昨天下午,一則關於石墨烯口罩的消息刷屏。消息稱我國科學家已研究出能抗病毒的石墨烯口罩。相比普通口罩,新型石墨烯口罩具有抗菌性強、透氣性更好、使用時間更長等特徵,且日產量能達到20萬隻。網友們紛紛感慨:厲害了我的國!
  • 網傳日本的口罩超過N95口罩!!??剖解日本口罩
    於是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國外,其中日本鄰近我國物流方便,品質卓越,所以許多人從日本購買口罩。但是一些不良商家趁機太高物價;還有一些人進行虛假宣傳,一些普通口罩的功能被說的神乎其神,不僅不符合誠實守信的經營準則,更有可能給消費者帶來誤解,造成嚴重的後果。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口罩的知識,希望正確認知口罩的功能,不要被一些誇大的消息誤導,科學預防疾病。
  • 口罩彈性無紡布是什麼材料
    口罩彈性無紡布是什麼材料 2020-05-08 10:26:32 來源:全球紡織網 口罩彈性無紡布是什麼材料?
  • 納米材料口罩可全天高效殺菌
    新華社華盛頓3月16日電(記者周舟)中美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可高效、全天候殺滅細菌和病毒的納米材料,有望用於口罩等個人防護裝備,有效避免傳染病疫情暴發。論文第一作者、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後研究員斯陽對新華社記者說,傳統光抗菌材料在黑暗條件下會失去抗菌功能,而新材料採用「苯甲酮-多酚酸」協同光敏結構,在光照激發條件下可發生分子結構重排,把抗菌活性存儲起來,並在黑暗條件下緩慢釋放。
  • 中國口罩產業鏈分布、口罩的分類與技術標準及未來發展
    擁有11家控股子公司,1家參股公司,員工總數超過6000人,擁有二十餘年醫用衛生材料和醫用敷料生產經驗,主要產品系列有:醫用傷口敷料、手術室耗材、醫用衛生材料及家庭衛生護理用品等,是一家研發、生產和銷售以棉花為主要原材料的醫用敷料和日用消費品的自主創新企業。第七名:廣州陽普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普醫療」)成立於1996年,2009年在深圳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300030。
  • 有問有答:口罩該怎樣安全消毒和再生利用?
    醫用外科口罩的熔噴布大約20-30克,N95和醫用防護口罩約55-60克。說完材料,再看看過濾,纖維有五大過濾機理:直接捕獲、慣性沉積、重力沉積、擴散沉積效應和靜電吸附,前四種與材料的纖維結構和粒子的運動方式有關,咱們也管不了,重點說下第五種,也就是非常重要的靜電吸附,同時也是因為目前有些消毒方法會破壞這個靜電吸附。
  • 腦洞大開的DIY口罩消毒,可行嗎
    比如,由於口罩緊缺,一些人採用在口罩上噴灑消毒劑、醫用酒精的方式延長使用期限。馮錄召表示:「採用酒精噴灑的方式給口罩消毒,水分會破壞口罩的靜電作用,使口罩防護效率降低。」另一方面,酒精也會破壞口罩外層防水結構,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張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處理過的口罩材料對水(血液、唾液)的吸收會增強,這會加速口罩過濾層失效。」 其他類似將使用過的口罩放到鍋裡蒸,放進水裡煮就更不靠譜了。「水的進入會使過濾層中的電荷迅速消失,導致過濾效果大幅下降。
  • 不僅能阻擋,還能「摧毀病毒」的可重複使用口罩
    近日,發表在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研究團隊發現這種新材料非常善於捕獲病原體,並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將其摧毀。據開發人員介紹,它還可以被用於空調和通風系統。 雖然這種基於納米線的口罩看起來就像是用普通濾紙製成的,但這種材料具備額外的抗菌和抗病毒特性,使其在除菌殺毒方面更加有效,同時它還可以重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