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古代,犀牛是經常出現的動物,甚至《西遊記》中也有關活捉犀牛精形象描寫。而現實中的中國犀牛由於人類的大肆獵殺,1922年徹底消失。

中國犀牛主要分布在中南一帶,主要棲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緣山地地區,早期的犀牛可以的北方生存,在春秋時期已縮減到了淮河流域、長江下遊等地。到公元前2世紀的漢代,中原就已經沒有犀牛。

幾千年來,中國犀牛棲息地北界線一直在以每年向西南移動,直到當代歸零,造成這種改變不僅是氣候改變,也與人類大量捕殺,人類活動範圍擴大改變著犀牛棲息地環境。
在《西遊記》中三個犀牛精和孫悟空大戰後,悟空只能和三人戰個平手,後來去天宮請救兵,太白金星說要抓這三個犀牛精需要請角木蛟、然後四星宿把三個犀牛精趕入海中,抓住兩個活的犀牛精,闢寒兒當場被井宿咬死,脖子都咬斷了。
犀牛皮膚有又硬又黑呈深灰帶紫色,上面附有鉚釘狀的小結節;在肩胛。頸下及四肢關節處有寬大的褶縫,使身體看起來就像穿了一件盔甲。雄性鼻子前端的角又粗又短,而且十分堅硬,所以人們又稱之為「大獨角犀牛」。
犀牛角是一種珍貴的清熱涼血中藥材,其皮和血也可以入藥,在中國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記載,但由於人類的活動和過度開發,使得它們的棲息地逐年減少,從遠古時代就受到人類的大肆獵殺,20世紀初在中國幾乎蹤跡全無,並於1922年在中國徹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