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這是一段未經官方發布的謠言,各位看官權當八卦看。。。
這兩天,海外華人生物圈流傳這麼一幅截圖,說的是著名生物學家、南方醫學重鎮的傑出講席教授,實驗室突遭校方關閉,所有的人都上交門卡,郵箱也被停止使用。
截圖沒有提到的是,學校關於這位教授及其實驗室的所有網頁,一夜之間都被拿下。雖然谷歌搜索結果仍然比比皆是,但訪問連結的話,看到的都是類似下面這樣的痕跡。而且,教授夫人似乎也受到牽連。同為該校同系正教授的她,網頁也不復存在,教授名錄上,也再找不到他們的影子。
讀到這裡,人們難免會聯想到前一段鬧得沸沸揚揚的NIH清算。的確,教授名下現在還有三個NIH大的R01項目在研,都是從2000年左右就開始做的項目,一直延續至今沒有間斷。而教授夫人,也是卓有成就的研究人員。
前面那個截圖,提到了他們最近的一篇Cell論文,發表之後在中美兩地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可以說是中美兩國研究人員的完美合作,中英文科技和大眾媒體都有廣泛報導。滑稽的是,校方雖然把兩位教授的主頁都刪掉了,去年報導Cell研究成果的新聞以及教授的訪談,卻還掛在學校主頁。學校這篇官方新聞明白無誤地提到了這項研究是與中國科研機構合作完成,項目得到美國NIH和中國科技部和基金委的資助。
此中真味,有誰能知?大家不是說只要disclose,就沒事麼?
值得一提的是,教授夫婦兩人,都是饒毅教授本科校友,早饒教授一年入學,可以說是正牌師兄。此外,教授幾乎是同一段時間和施一公教授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學習工作。教授是做博士後,施教授則是讀博士,所以也可以說是師兄。大家的交集不限於此,三個人都曾在華人生物學家協會擔任職務。而華人生物學家協會在今年三月,曾聯合另外兩家華人學術組織,在Science發表公開信,抨擊NIH的種族標籤行為。
不過這封公開信並沒能阻止NIH的清算行動。MD Anderson 癌症研究中心的懲戒措施被廣泛報導,而同在南部的這所醫學名校,目前似乎還沒有發布公開的信息。
據了解,好幾位此前在MD Anderson工作的研究人員,最近都已經離職並加入國內一流高校和醫院。
個人的命運在大時代的衝擊之下,如此的渺小。不過何去何從,依然是路在腳下。先知先覺先進如施先生饒先生,或許可以比做起義,後知後覺後進者,會是如何呢?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媒體轉載聯繫授權請看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