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壓升級?美國傑出講席教授實驗室突遭關閉,施一公饒毅雙料師兄!

2020-12-05 知社學術圈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這是一段未經官方發布的謠言,各位看官權當八卦看。。。

這兩天,海外華人生物圈流傳這麼一幅截圖,說的是著名生物學家、南方醫學重鎮的傑出講席教授,實驗室突遭校方關閉,所有的人都上交門卡,郵箱也被停止使用。

截圖沒有提到的是,學校關於這位教授及其實驗室的所有網頁,一夜之間都被拿下。雖然谷歌搜索結果仍然比比皆是,但訪問連結的話,看到的都是類似下面這樣的痕跡。而且,教授夫人似乎也受到牽連。同為該校同系正教授的她,網頁也不復存在,教授名錄上,也再找不到他們的影子。

讀到這裡,人們難免會聯想到前一段鬧得沸沸揚揚的NIH清算。的確,教授名下現在還有三個NIH大的R01項目在研,都是從2000年左右就開始做的項目,一直延續至今沒有間斷。而教授夫人,也是卓有成就的研究人員。

前面那個截圖,提到了他們最近的一篇Cell論文,發表之後在中美兩地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可以說是中美兩國研究人員的完美合作,中英文科技和大眾媒體都有廣泛報導。滑稽的是,校方雖然把兩位教授的主頁都刪掉了,去年報導Cell研究成果的新聞以及教授的訪談,卻還掛在學校主頁。學校這篇官方新聞明白無誤地提到了這項研究是與中國科研機構合作完成,項目得到美國NIH和中國科技部和基金委的資助。

此中真味,有誰能知?大家不是說只要disclose,就沒事麼?

值得一提的是,教授夫婦兩人,都是饒毅教授本科校友,早饒教授一年入學,可以說是正牌師兄。此外,教授幾乎是同一段時間和施一公教授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學習工作。教授是做博士後,施教授則是讀博士,所以也可以說是師兄。大家的交集不限於此,三個人都曾在華人生物學家協會擔任職務。而華人生物學家協會在今年三月,曾聯合另外兩家華人學術組織,在Science發表公開信,抨擊NIH的種族標籤行為。

不過這封公開信並沒能阻止NIH的清算行動。MD Anderson 癌症研究中心的懲戒措施被廣泛報導,而同在南部的這所醫學名校,目前似乎還沒有發布公開的信息。

據了解,好幾位此前在MD Anderson工作的研究人員,最近都已經離職並加入國內一流高校和醫院。

個人的命運在大時代的衝擊之下,如此的渺小。不過何去何從,依然是路在腳下。先知先覺先進如施先生饒先生,或許可以比做起義,後知後覺後進者,會是如何呢?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媒體轉載聯繫授權請看下方

相關焦點

  • 華人教授為何會被美國高校開除?曾和施一公,饒毅公開批評NIH
    李曉江夫婦是饒毅的校友2019年5月23日,世界著名的華人生物學家美國埃默裡大學終身教授李曉江被正式開除,在5月17日,還在中國做訪問的李曉江的美國實驗室被突然強制關停,實驗室相關的文件和實驗數據資料全部被轉移。
  • 饒毅:以積極心態支持優秀科學家回國
    2007年9月底,美國西北大學講席教授饒毅全職回到北京大學,出任生命科學院院長一職。無獨有偶,今年2月,普林斯頓大學講席教授施一公亦宣布全職回到清華大學,出任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副院長一職。 這是繼20世紀50年代錢學森、郭永懷教授等之後,在國際上成名後、壯年階段全時回國的兩位講席教授。
  • 著名生物學家李曉江教授「遭解僱,被捕,宣判」始末
    5月11日,美國司法部發布新聞稱,著名華人生物學家、前美國埃默裡大學終身教授李曉江被美國某地方法院判為重罪,緩刑一年,罰款35089美元。然而讓人氣憤的是,美方指控李曉江教授的罪名只是未如實披露個人稅收。這與去年5月份,埃默裡大學突然解僱並關閉李曉江實驗室聲稱的原因「未充分披露來自國外的基金以及同中國科研機構的合作範圍」卻非常不同。
  • 著名生物學家李曉江教授「遭解僱,被捕,宣判」始末
    美國司法部發布的新聞去年5月,在李曉江教授回國訪問的第二天,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埃默裡大學突然關閉李曉江教授夫婦實驗室那麼,請問美國法院,請問埃默裡大學,如果真的只是少交了所得稅,那如何解釋把一個工作了23年的著名華人教授的實驗室突然關閉呢?還是說只是因為他和中國有學術交流?
  • 他是「雙料」院士,科研水平不輸施一公、饒毅,卻時常遭受質疑!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的一些言論引起了社會的熱議,其中有一封信以他的名義發出,質疑武漢王延軼所長的資歷,對此網友議論紛紛,有人支持他,認為他性情直爽,敢吐真言,提出要保護饒毅,認為他是中國頂級科學家的最後風骨;也有人認為他有點不務正業、喜歡多管閒事。
  • 著名華人生物學家李曉江教授「遭解僱,被捕,宣判」始末
    >李曉江教授回國訪問的第二天,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埃默裡大學突然關閉李曉江教授夫婦實驗室,並解聘了李曉江夫婦和實驗室部分中國人,要求30天內強制遣返,甚至連臨近分娩的孕婦也不例外。 如果真的只是少交了所得稅,那如何解釋把一個工作了23年的著名華人教授的實驗室突然關閉呢?
  • 施一公眼中的饒毅
    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饒毅教授,這位和施一公同樣在中國生命科學領域「響噹噹」的科學大家,重新回到大家的視野。而與施一公教授不同的是,這位「落選中科院院士後表示永不再選」的智者,又讓我們產生很多好奇。以下內容作者為施一公教授,即是在饒毅教授宣布永不參選院士以後,鼎力支持之作。
  • 舒紅兵妻子北大畢業,施一公妻子高考狀元,饒毅妻子呢?
    而且也正是由於疫情的出現,很多學術界的大佬紛紛走紅網絡,其中就有舒紅兵副校長、高福院士、饒毅校長、施一公院士。那麼,這幾位科學家都這麼厲害了,其妻子肯定也差不到哪去,舒紅兵院士的妻子王延軼是北大高材生,施一公院士的妻子趙仁濱是高考狀元,那麼饒毅校長的妻子呢?
  • 第n+1次美國籤證被拒,饒毅做錯了什麼?
    饒毅教授的美國籤證又被拒了。自2007年放棄美國國籍回國,這是饒毅第n+1次赴美籤證被拒絕。工作狂施一公2013年在科學網發文《饒毅其人其事》裡寫,自己剛認識饒的時候,對他印象欠佳,因為自己忙於科研正道,比他早三年做PI的饒毅卻是在那裡花很多時間寫雜文,還是跟自己實驗室研究課題無關的雜文,比如評論科學史上的人物和事件,「他把這些文章通過email群發給在美國的中國學者教授們閱讀。由於對饒毅有成見,他發來的雜文我一般都直接刪掉、不會花時間閱讀。」
  • 他是哈佛大學博士後、西北大學終身講席教授,裸辭回國,被美國封殺
    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後,於北京大學當院長,全職回國第1人,美國害怕了變相封殺,他就是饒毅。4年之後,他先後在美國「新常春藤名校」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美國大學排名第九的頂尖私立研究型高校西北大學做教授,並且憑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科研能力,獲得了美國西北大學終身講席教授。
  • 施一公眼中的饒毅:赤子情懷、童心未泯
    1994年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解剖和神經生物學系任教並領導獨立的實驗室。2004年起任(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美國)西北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2007年饒毅決定回國,受聘出任北京大學講席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院長。2019年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今天,腫瘤分享一篇施一公教授的文章——《饒毅其人其事》。
  • 施一公培養清華精英顏寧和白蕊,如今58歲的饒毅培養了多少精英?
    正因為如此,一些頂尖的教授能夠培養出聲名遠播的學生,而另外一些頂尖的教授培養的學生總是難以超越老師,或者培養的學生難以像老師一樣形成影響力。例如先後回國任教的饒毅教授和施一公教授,分別擔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而且是學術道路和教育事業上的摯友,但是在人才培養上的具體成效存在一定的差別。
  • 施一公與饒毅:一位院士校長,一位校長,不一樣的人生
    施一公與饒毅:不同的處事風格,不同的結局說起施一公與饒毅兩位生物科學研究領域的大咖,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這兩個人都是從美國專程回國報效祖國的愛國人士,更是獲得無數大獎的高科研人才,不過由於他倆的性格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處事風格,最終也造就了不同的結局!施一公,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他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外籍會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 施一公培養清華精英顏寧與白蕊,如今58歲的饒毅培養了多少精英
    正因為如此,一些頂尖的教授能夠培養出聲名遠播的學生,而另外一些頂尖的教授培養的學生總是難以超越老師,或者培養的學生難以像老師一樣形成影響力。例如先後回國任教的饒毅教授和施一公教授,分別擔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而且是學術道路和教育事業上的摯友,但是在人才培養上的具體成效存在一定的差別。
  • 饒毅和施一公辭去國外終身教職,22年如一日,加強清華北大合作
    饒毅和施一公從認識到現在,已經有22年的時間。兩人在歸國擔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之前,已經是美國西北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重點培養的學者,擁有了優厚的待遇。但是饒毅教授和施一公教授都是帶有濃重故土情懷的科學家,並不想安於現狀。
  • 頂級"海歸"的全職懸疑:教授該不該"裸奔"回國?
    年僅40歲的施一公,是近年回國的海外學者中學術地位最高的科學家之一,2003年即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2007年又被授予講席教授。改革開放後,在海外取得這一成就回國效力的科學家迄今只有兩位——另一位是現在擔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饒毅,他曾被美國西北大學聘為講席教授。
  •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清華新聞網5月1日電 4月30日,美國科學院公布了增選院士名單,其中包括84位美國本土院士和21位外籍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入選該院外籍院士,也是21位入選者中最年輕的一位。
  • 哈佛第一位大陸終身教授謝曉亮全職回國,支援母校北京大學的建設
    1990年獲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化學博士學位。1990~1991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2~1998年在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環境分子科學實驗室工作。1998年,他成為改革開放後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2009年,作為來自中國大陸的學者,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位哈佛冠名講席教授,他還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化學和生物物理界最高獎獲得者、是獲得美國生命醫學大獎——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的第一位華人。
  • 「愛國校長」饒毅:和施一公創西湖大學,放棄美國夢、贏得中國夢
    或許,有些人一開始就一路「學霸」走了下去,但是還有些人卻是從普通漸漸走向了「學霸」,而饒毅便是後者。他在1991年拿到了學位證書,又進入哈佛大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後。因為對科研方面的不懈努力,最終在2004年成為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美國西北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