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間站上,星海瀑布與城市燈光的不期而遇,會產生什麼樣的奇景呢?
圖1. 星星如雨般垂落在地球上的夢幻之境。圖片來源: 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太空人佩蒂特
想要從地球上拍攝星軌圖其實非常簡單,在地球旋轉的時候,只要將您的照相機對準星空,並保持相機快門打開即可。
圖2. 在地球上利用長時間曝光拍攝到的星軌圖。圖片來源: 克裡斯-魯克哈特
但是,和在國際空間站(ISS)的太空人相比,我們在地球上24小時簡直小巫見大巫。因為他們是以時速為17000英裡(每小時27000公裡)的速度每90分鐘環繞地球一周。
圖3. 2011年國際空間站的28次遠徵,國際空間站「炮塔」號晚上越過澳大利亞上空。圖片來源: 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
2010年2月,「炮塔」號發射並安裝成功。它給太空人展示了一個觀看地球的全新視角。同時,也為太空人們提供了絕美的攝影機會。
圖4. 從「炮塔」號內部拍攝到的星軌。圖片來源: 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太空人佩蒂特
第一個真正利用這個機會的太空人是Don Pettit。他把短曝光的照片堆放在一起,製造出令人驚嘆的星軌效果圖。
圖5. 透過國際空間站的機器內部拍攝到的星軌,還可以看到地球出現在畫面的底部。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太空人佩蒂特
我的星軌照片是通過大約10~15分鐘曝光時間的照片製作形成的。由於電子探測器噪聲會有效的幹擾拍攝使圖像雪白,因此每次拍攝的最長曝光時間是30s。
圖6. 國際空間站橫向飛越地球時,恆星會尾隨其後。恆星出現在地球的前景是因為地球大氣層的微弱而透明的性質。圖片來源: 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太空人佩蒂特
我採用了30秒多次曝光(一種業餘天文學家的技術),然後用成像軟體把它們「疊起來」,從而產生更長的曝光圖像。
圖7. 拍攝時所需要的靜止的「點」所在之處是由於國際空間站保持地球在其下方的旋轉,而不是由於任何天體或地球的運動。圖片來源: 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太空人佩蒂特
拍攝所選的靜止點既不是南極,也不是北極,而是繞國際空間站旋轉軸的任意一個點。
圖8.氫元素產生的紅色大氣光在氧元素產生的綠色大氣光的上方,黃色的光輝則是夜晚地球上城市燈光,藍色的閃電正擊打在地球上。星星產生的星軌在最上方。 圖片來源: 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太空人佩蒂特
從這個獨特的有利位置,可以看到綠色和紅色的大氣光, 黃色的城市燈光,甚至還能過看到藍色的閃電。
相關知識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的科研設施,是人類歷史上第九個載人的空間站。空間站的主要功能是作為在微重力環境下的研究實驗室,研究領域包括生物學、物理學、天文學、地理學、氣象學等,當前由六個國家或地區合作運轉,包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航天局、巴西航天局和歐洲空間局。
從1998年11月15日國際空間站第一個部分曙光號功能貨艙發射升空。到2010年6月,空間站已經在軌道上環繞地球運轉了66000圈。國際空間站原計劃在2020年後結束使命,後來改為2024年。負責國際空間站與地面之間運輸的太空飛行器有聯盟號、進步號、自動運載飛船、H-II運輸載具、龍飛船、發現號太空梭、奮進號太空梭、天鵝號宇宙飛船等。國際空間站最多可承載六名乘員(長時間),大部分實驗設施也已經投入使用。由於大氣阻力和重新啟動等因素的影響,國際空間站的軌道實際高度常發生漂移。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forbes-ちんぇぃ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