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移民月球有必要嗎,該怎麼做

2020-12-05 菜葉科普

最近,歐洲太空總署大膽提出構想,將在月球打造「月球村」,利用月球土壤當建材,3D列印打造居住艙,喝的水則是融化隕石坑的冰層,吃月球泥土所種出來的蔬菜。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科學家們已經在月球表面發現了冷凍的水。

據外媒報導稱,通過衛星成像技術,科學家們已經在月球極地永久的陰影區發現了冷凍的水,也就是冰,月球此前並非沒有水,但水曾只是在月球的土壤中發現的,這是第一次在月球表面確鑿的檢測到水的存在。

科學家們對此發現感到振奮,因為這些發現意味著在月球表面獲取水是可行的,在未來若人類登上了月球並且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那麼人類所需的水就可以在月球上就地發掘而不是需要從地球運過去,這對於人類而言是極大的幫助,同時,水也可以將被轉換成氫氣和氧氣,成為火箭燃料或供給人類呼吸使用。

但是月球真的適合人類居住?

月球表面晝夜溫差太大白天高達127℃晚上零下183℃在月球上,黑夜和白晝的交替非常突然,地球上的白天是12小時晚上也是12小時而月球上白天是320個小時晚上也是320個小時多達13.3天。

月球經歷了什麼已經無從考證,至少現在的人類已經了解了月球沒有空氣,沒有水,更沒有孕育生命的有機土壤。再有月球表面時間溫差過大,前半天你還在火焰山後半夜又上海在冰窟。

月球是沒有大氣層的,極其容易受到太陽輻射,受到太陽輻射後,人類將會得大病,最後會因為白血病或者是癌症死亡!太陽輻射是一個致命的因素,所以說,如果人類遷移到月球上去,在沒有太空衣的情況下,這是作死的選擇

移民月球首先要把月球改造成一個宜居星球。

在月球建設一個與地球生存環境相當的封閉生態空間,阻擋強烈紫外線、調節溫光效果、製造生存必需的自然條件。

極夜期間人造太陽可以發揮用場,極晝期間太陽能發電系統充分儲存能量供應人造太陽,封閉生態系統中科技、工農業也發展形成完整生態鏈人類需要空氣水等物質可以循環自造,新月民生態鏈的內部休養生息。

工農相應發展複製和建設新的生態系統就像地球房地產行業一樣驅動生態內部系統有效循序發展。

相關焦點

  • 2年後中國計劃移民月球 或將成為人類最早移民月球國家
    我們不知道霍金到底知道了些什麼,但是地球環境日益被破壞,物種大規模加速消亡,核戰爭的陰影等等問題,越來越困擾著地球人類,所以早日實現外星球移民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重大課題。在此背景下,毫無疑問,月球作為離地球最近的星體,憑著人類對月球了解最多,月球必然成為移民外星的首選。
  • 人類適合移民月球嗎?研究發現,其實月球是「定時炸彈」
    但是生物都是有欲望的,人類更是如此,他們時刻想著如何前往月亮之上,一睹「嫦娥仙子」的面貌。隨著資本主義的誕生,世界在三次工業革命的洗禮下,其面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科技水平日趨完善,人類到了有能力實現各種願望的階段了。1969年7月12日,這是一個值得世人銘記的日子,美國阿波羅號飛船登月成功。「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迷你世界》怎麼做月球門 怎麼可以去月球
    導 讀 迷你世界和我的世界可以說是一對是孿生兄弟,而在我世界遊戲中玩家如果想要去月球的話,是需要製作一個月球門的
  • 30年後移民1000人:歐洲太空總署擬建「月球村」
    30年後移民1000人:歐洲太空總署擬建「月球村」 中新網9月29日電,綜合報導,歐洲太空總署最近大膽提出構想,在月球打造「月球村」,利用月球土壤當建材,3D列印打造居住艙,喝的水則是融化隕石坑的冰層
  • 上千個月球熔巖管被發現!可抵擋宇宙射線,人類移民月球就住那裡
    ,成為了人類未來「太空移民」的首選星球,這其中的主要原因,也與人類短期內無法實現載人登陸火星,沒有辦法對火星進行改造有關。月球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球,人類從地球出發去往月球,只需要6個多小時的時間就可以,無論是物資運輸、還是改造成本、改造風險等各個方面,都明顯更佔優勢。人類移民月球後住在哪裡?那麼,人類移民後應該在月球哪裡生存呢?
  • 火星移民真能實現嗎?火星上能種土豆嗎?快報對話「火星叔叔」鄭永春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火星移民真能實現嗎?還有科幻吃貨最關心的問題,等移民到了火星,能像電影《火星救援》裡一樣種土豆嗎?快報特別聯繫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第一位卡爾·薩根獎得主鄭永春,為大家科普你想知道的火星。在微博上,鄭永春擁有30多萬的粉絲,是國內知名的科普大咖。
  • 人類可在火星上居住嗎?星際移民需要多久實現?中國智慧告訴你
    當科學家將目標放在了火星上時,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人類可以在火星上居住嗎?星際移民需要多久實現?其實中國智慧可以告訴你!人類飛出地球之後,首先將目標放在了月球身上,雖然對其展開一系列的調查,本以為已經足夠了解它的時候,突然爆出「月球上有外星人」,「月球是空心的」等這種奇怪理論。有事實依據嗎?
  • 移民火星已經倒計時,你願意成為第一批原住民!開墾火星嗎?
    高潮部分是到2050年,「馬斯克」決定向火星移民100萬人!每天有三趟前往火星的航班,比地球上一些地區的航班都要密集!!直至把火星變成人類第二家園!還有一批科學家們,往另外方向研究,為人類移民火星做著必要得準備!吃穿住行,吃放在第一位,其他三個都可以馬虎,但是吃卻不敢、也不能。火星環境那麼惡劣,如果吃都吃不好,如何堅持下去!
  • 人類星際移民計劃能否實現?火星會成為人類第二家園嗎?有點難!
    霍金在生前就曾表示,隨著地球人口的增長,能源消耗將會增加,地球終有一天會滅絕。如果人類想要長遠地生存下去的話,就必須要尋找其他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目前以人類的力量來說,人類只能把希望給寄托在火星上,儘管曾經科學家發現了「超級地球」,但是這些星球距離我們實在太遠,人類目前連太陽系都無法飛出去,所以人類要想實現星際移民,難度還是很大的。
  • 人類什麼時候能移民月球?科學家給出一個時間期限
    筆者:三體-小遙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人類成功實現登陸月球的夢想,就提出了建立月球基地的目標。結果半個世紀已經過去,我們依然沒有跨出第一步,這不禁令人懷疑,難道人類的科技真的停滯不前了嗎?說起建立月球基地,近年來已經有很多科學家對此進行了設想,不過都由於資金、資源和技術等問題無法順利解決,所以暫時不能付諸實踐。在這樣的背景下,霍金在生前仍留下預言,他認為人類在本世紀就能夠成功移民月球。雖然這聽起來是一種美好的祝願,但是有很多人表示,建立月球基地實在太難了。
  • 太空移民,真的靠譜嗎
    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在不斷消耗資源,如果我們想要儘可能延續下去,那麼將人類文明不斷進行移民擴張或許是最好的辦法。要想真的像太空移民形成太空移民村,真的靠譜嗎,能可行嗎?雖然這樣做仍然有成本上的問題,但是相對於一些科學家提出的離心機等設想,載人航天技術相對成熟,風險最低。與此同時,人類建設成功的多個太空空間站也給相關設想帶來更大的支持。除了運送貨物之外,未來很有可能通過可循環利用的航天飛船進行太空移民,並且發展成為普遍化的太空交通工具。假如排除萬難,然後登入太空之後,人類將面對的最大的困難就是生存。
  • 移民月球需要準備什麼?美國提出重返月球計劃,2個亮點惹人矚目
    日本太空人可能藉此機會登陸月球。此消息剛出,便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阿耳忒彌斯」計劃是美國重返月球的方案,此次計劃有兩大亮點:一、具體探索任務將由兩位太空人執行(一男一女),即表明人類歷史上會迎來首位登月成功的女性太空人;二,不同於阿波羅11號計劃,此次NASA計劃在月球表面建立永久性的基地,以此為跳板,向火星進軍。
  • 科學大揭秘,神秘的月球之人類移民
    (圖源:ivsky)月球表面積約為1460萬平方英裡,所以如果按馬尼拉的人口密度來算,月球可容納1.46萬億人口。這大約是目前地球人口的200倍。在月球居住顯然存在很多問題。首先,要想滿足這麼多人的食物需求,就要有大量的農田。
  • 人類的未來會是移民火星和星際旅行嗎?
    就這三個人而言,他們有自己的太空夢想,並且把這樣的夢想和商業結合在了一起。這就是卓越企業家的力量。 貝索斯相對來說離商業更近一些,亞馬遜的主業是電商,也許有一天可以率先提供配送到月球的網上購物。這一點阿里巴巴毫無競爭力,菜鳥網絡相比之下還是low很多。他希望在太空建造酒店、遊樂場和移民地,讓兩三百萬人繞地球飛行。
  • 當人類移民到一顆生命星球上時,會消滅原有生物嗎?有更好的辦法
    實際上這樣的星球也正是科學家正在追尋的,將來人類的發展也最需要的移民之地。有比這樣的星球更好的地方嗎?沒有的!所以,尋找到有低級生物存在的,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是人類探索太空、開拓新的生存空間的上上之選。那麼到了這樣的星球上,人類和這個星球上原有的生物應該怎麼相處呢?是要去消滅他們嗎?未必!那該怎麼做呢?其實也簡單,我們參照一下目前人類和野生動物的相處方式就明白了。
  • 星際移民第一站,火星是人類的唯一選擇嗎?
    美國現實版鋼鐵俠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移民火星的計劃。目前,雖然困難重重,但該計劃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何時才能完成人類在火星上的首次移民呢?火星會是人類第一個移居的星球嗎?下面的視頻將為大家揭曉。
  • 月球上有水嗎?隕石知道答案
    移民其他星球,一直是人類的夢想。想要移民,首先要找到一顆有水的星球。好消息來了。日本東北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日前發布消息稱,他們通過分析月球隕石,首次找到了月球中低緯度存在水的直接證據。該項研究發表在《科學》的子刊《科學進展》上。僅300塊月球隕石被驗明正身天上掉下來的石頭那麼多,怎麼知道這一塊來自月球?
  • 被稱為熒惑星的它,美國不惜斥巨資進行探索,移民火星能成功嗎?
    2020年7月23日,中國研發的「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緊接著在7月30日,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也成功升空,中國和美國先後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火星也被稱為熒惑星,自古以來人類對其充滿幻想,現如今美國不惜斥巨資進行探索,未來移民火星能成功嗎?
  • 如果火星移民可以實現,當你看到火星這個樣子後,你還會想定居嗎
    終於,人類在1969年的7月20日成功登陸月球,從此,月球成了宇宙探索的第一站。科學家對於太陽系是否存在與地球一樣能孕育生命的星球非常關注,為了尋找外星文明,人類向太空發射了各種各樣的探測器,而對於最有可能存在生命或曾經存在過生命的火星,科學家們給予了它特別關注。
  • 「阿爾忒彌斯計劃」即將啟動,美國將重返月球,為火星移民作準備
    這個構想能夠實現嗎?目前,我們能夠在各種科幻電影或者科學小說中看到了此種場景,說明人們已經有一種迫不及待搬遷至外星居住的心情了。自從進入21世紀以來,火星成為了「大熱門」,不少專家堅稱,火星是太陽系最有希望成為人類第二家園的天體。火星到底有何特殊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