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廖雨歆:來臺第一天 想起寶玉見黛玉第一句話

2020-11-23 手機鳳凰網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臺灣中時媒體集團、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臺灣地區舉行。

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在金門開營,來自兩岸的30名大學生營員先在金門參訪了獅山炮陣地、金門文化園區、瓊林社區、碧山社區、燕南書院等地,體會到金門在閩南文化、戰地文化、僑鄉文化交融中產生的社區營造特色。在金門和平紀念園區,兩岸學子合力敲響「和平鍾」,鐘聲響徹金廈兩岸。

之後,體驗營一行飛抵臺灣本島,途徑臺北、新北、新竹、苗慄、彰化、南投、高雄等縣市,陸續參訪了北投社區、三峽鎮、蕭如松紀念園區、北埔社區、鹿港小鎮、彰濱工業區、桃米社區等島內具有代表性的社區營造案例。在桃米社區,營員們運用此行學習的經驗,以自己家鄉為例,就如何運用社區資源進行社區營造進行了提案展示。1月26日,體驗營在高雄佛光山舉行結業儀式。

來自清華大學的營員廖雨歆記錄下了自己一路以來的感受和思考。

1.20

乘輪船跨過余光中先生筆下那「一灣淺淺的海峽」,迎接我們的是熱情的臺灣老師和同學,迎著海風微笑合影。說笑,聊天,比起初見的陌生人大家更像是久別的朋友。

在獅山炮陣地,我們觀看炮操表演,感受金門戰地文化,兩岸同學一起敲響和平鍾,感念和平的可貴;在金門民俗文化園區,我們參觀設計別致的民俗文化館,細細聆聽千百年來的歷史清音,感受與家鄉似而有異的風土人情。

到臺灣的第一天,仿佛寶玉見到黛玉的第一句話:「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1.21

體驗營的第二天,可謂金門文化的饕餮大宴。

在開營式,我們來到了金門最高學府——金門大學,聆聽金門學的淵源與發展。在金門酒廠,我們看到了習馬會用酒,品嘗了香飄百裡的高粱酒,也讓我想起千裡外家鄉四川的五糧液。在瓊林社區,我們在曲折的戰鬥坑道中穿梭,並在繁盛的家祠中感受瓊林鼎盛的文風。在碧山社區,我們循著陳長慶先生的詩句,體味《阮的家鄉是碧山》中的草木人情。在燕南書院,我們共拜朱子,期許美好的未來。

「此心安處是吾鄉」,在金門,我看到了能讓人沉心的心靈故鄉。

1.22

體驗營的第三天,給我最深印象的晚上和臺灣營員一起逛湳雅夜市。深深的街道擁著滿滿當當、各式各樣的小攤,從地瓜球到烤雞翅,從西瓜到菱角,從套圈遊戲到娃娃機……霓虹燈牌照亮夜空,小食的香氣陣陣衝入鼻中,令人垂涎三尺;豐富的小商品和童年玩過的遊戲讓人目不暇接。臺灣朋友熱情地為我們介紹特色的小吃和文化,店家們大方地拿出菱角請我們試吃,我們在炫目的霓虹和店家的吆喝中穿梭,嬉笑聊天,日益親近,也在最接地氣的夜市中浸入臺灣的市井人情。

1.23

體驗營的第四天,最讓我驚嘆的是三峽祖師廟。在古代,西方為神建築,以石為材以求神之永恆,建築高聳以求上達天堂,教堂內雕塑、繪畫藝術千年生輝;而儒家文明以人為本,以木為材以達天人合一,建築平鋪以求貼近土地,並不刻意追求建築壽命,而視建築的損壞與重建為自然的新陳代謝,加之戰爭、政治等因素,似乎稍顯遜色,甚至有先天不足之感。而三峽祖師廟精美而內秀的雕塑、處處暗含的中華典故以及李梅樹先生嚴謹、堅持的精神足以讓每位香客驚嘆。它向世人自信地宣稱:東方寺廟與西方教堂各有千秋!

1.24

我對鹿港的印象,起源於初中時聽到的歌曲《鹿港小鎮》:「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清晨,鹿港的小鎮,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當時,我的家鄉正快速發展,城市和商業飛速擴張,席捲日益寂靜和荒蕪的鄉村和小鎮,我們到底獲得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我變得焦慮和不安。這時,這些歌詞和旋律在我的心中泛起陣陣波瀾,它將我的心聲毫無掩飾地直直勾畫。

近六年後,我真真切切地踏上了鹿港的土地,當參觀完鹿港民俗文化館和鹿港老街時,我不禁微笑:鹿港,那個鹿港還在。我也期望,家鄉能和鹿港一樣,在傳統中重發新芽。

1.25

今天桃米社區讓我收穫良多。我的家鄉位於四川省什邡市,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重災區,損毀嚴重。地震後,政府機動迅速,社會各界、包括境內外愛心群眾「眾志成城」,災區恢復與重建迅速,在發達省市一對一幫扶災區政策支持下,災區再發展也取得一定成就。而今天了解桃米社區震後發展特色生態旅遊業後,我認識到家鄉發展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尋找地方差異化特色資源,比一時短暫的經濟利益更重要。地震對社區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但我們更應抓住這一社區重生的機會。

1.26

今天,我們在佛光山舉行了結營式。各小組展示了連夜製作的PPT、小視頻。從金門到高雄,從初見時的緊張忐忑到如今的笑語連天,恍若一夢。在一張張圖片、一段段視頻裡,我既被帶回了那些平凡又難忘的情景,又會心一笑——原來,那個時候他/她是在拍視頻啊,怎麼我沒有想到呢。現代科技能給我們留下更多的光影回憶,但帶不走的永遠是此時此景,八天的體驗營即將落幕,所有人再齊聚一堂似乎已顯得遙不可及,離別難,但我們總要出發。

相關焦點

  • 紅樓夢故事賞析 寶玉上學辭別黛玉 他是要去蟾宮折桂了嗎
    紅樓夢故事賞析 寶玉上學辭別黛玉 他是要去蟾宮折桂了嗎 【故事和原文】寶玉突然想起要去辭別黛玉,來到黛玉房中。黛玉跟她開了歌玩笑,說他要蟾宮折桂了。寶玉囑咐林妹妹一定要等我下學再吃晚飯。寶玉又想起制胭脂膏子。說要等我來再制。黛玉又故意諷刺一下不:你怎麼不去辭一下你的寶姐姐?寶玉笑而不答。【評點和賞析】寶玉與秦鍾一起辭別賈母出來,忽然想起必須要去向林黛玉告辭。
  • 寶玉說了能治黛玉病的藥方,薛蟠配成了,為什麼藥卻沒有給黛玉?
    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寶黛一起去前面吃飯,王夫人見了林黛玉因問道:「大姑娘你吃那鮑太醫的藥可好些?"林黛玉道:「也不過這麼著.老太太還叫我吃王大夫的藥呢。」王夫人曾提到寶玉有一個毛病:若這一日姊妹們和他多說一句話,他心裡一樂,便生出多少事。
  • 《紅樓夢》|寶玉講耗子精的故事,把黛玉比做香玉,是何用意?
    讀紅樓,最怕讀偏了誤入歧途,把某個情節以違背人物心理以及行為邏輯的方式來理解,離作者想要表達的主旨越來越遠。比如,第十九回,賈寶玉給林黛玉講了個耗子精偷香玉的故事,便被某些人解讀出陰謀來。其實,要理解這個情節並不難,只要結合前因後果,緊扣文本,就能理解其深意。
  • 寶玉和黛玉是三生石上的舊精魂,後兩世的再生人是誰?
    題:寶玉和黛玉是三生石上的舊精魂,後兩世的再生人是誰?文/姜子說書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併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聲能兩歌手兩牘,兩鑑風月兩生花!以詩傳史石上墨,誰識畫眉昭風流?
  • 黛玉的鸚鵡會吟詩,寶玉的仙鶴愛睡懶覺
    鸚鵡人人可養,但是黛玉養的鸚鵡比別人的鸚鵡更多一種技能,就是會念詩。黛玉平常沒事的時候就會叫鸚鵡念詩,想必是次數很多,所以鸚鵡竟然都這些詩詞記到心裡去了。它學著黛玉口氣,說出一句黛玉常念的詩「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是黛玉寫下的《葬花吟》也是她心裡極為傷感的詩。
  • 寶玉黛玉偷看入了迷
    就是這樣一本書,在《紅樓夢》裡卻成了一本禁書,不允許黛玉和寶玉這樣的年輕人去品讀。原文:「那一日正當三月中浣,早飯後,寶玉攜了一套《會真記》,走到沁芳閘橋邊桃花底下一塊石上坐著,展開《會真記》,從頭細玩。正看到「落紅成陣」,只見一陣風過,把樹頭上桃花吹下一大半來,落的滿身滿書滿地皆是。」
  • 寶玉非黛玉不娶,這種情況下,是什麼力量讓賈母屈服了呢?
    但我沒看出來,我只覺得她是因為性格裡有種對人的疏離,不習慣對人交心,而不像黛玉,真正喜歡的人,就願意把心掏出來給人看,小編喜歡黛玉的這種性格,太難得,所以珍貴,且容易受傷,而其實這種對人的疏離是很多人都會有的。黛玉自尊,敏感,她保護自己的方法直接而簡單,有時候甚至有些不留餘地。她不喜歡的人,她可以不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她只要她愛的人認可她是好的。
  • 縱觀紅樓夢回千年嘆黛玉痴情,終淚盡人亡魂歸九重入金陵正冊
    初初聽聞『木石前盟』四字時,便一心以為這是一段金玉良緣,直到黛玉魂歸九重天才發覺,放下情迷,原本人生如夢。黛玉自幼身子弱,常年服藥,曾有一高僧說過「若要她病好,除非從此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親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生。」都說黛玉錯進了大觀園,她用一生的眼淚償還了當初寶玉的滴水之恩,是啊,一錯便是一生。黛玉自幼喪母,父親林如海重病且無心再娶。
  • 黛玉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根本沒有隱晦的意思,你真的理解了嗎?
    寶黛一起《西廂記》,真正打動了黛玉的,是諸如「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這一類的語句,讓黛玉覺得了是「好文章」,而「好文章」裡所表達的美好的感情、傷感的心境等,讓黛玉覺得了共鳴,而不是「禁書小說」的那一部分讓黛玉喜歡《西廂記》。
  • 寶玉無論如何想不到,自己的一次忘情表白,卻被襲人利用了
    1.寶玉吐露心跡第三十二回,寶玉向黛玉吐露心跡,讓黛玉如轟雷掣電,被徹底震動到了。沒想到寶玉能夠這般表明自己的心意,黛玉有些驚慌失措,趕快跑掉了。她擔心寶玉的話太過直白,面子上過不去,姑娘家家自然會害羞,黛玉沒等寶玉說完匆忙離去。可這個呆子還站在原地出神,以至於襲人走過來和他說話也沒回過神來,竟對著襲人表白。
  • 黛玉臨死前曾經夢魘,夢見自己給人做續弦,到底有何寓意?
    黛玉夢中的情景是這樣的:「恍惚間有人來報,說賈雨村求見。黛玉說自己不比男學生,不便相見,便託病不出。然後就見鳳姐、王夫人和邢夫人來給她道喜。鳳姐說道:「林姑爺給你娶了一位繼母,十分合心合意。覺得女兒總住在這裡不成體統,所以,派人來接姑娘。
  • 寶玉和黛玉共讀的《西廂記》到底有什麼魅力?
    《紅樓夢》中,寶玉黛玉二人在園中共讀西廂,傳為一段津津樂道的佳話。一個才子佳人的故事讓處於深閨的兩個人萌生情愫,潛藏於內心的愛意逐漸浮上心頭。曹雪芹曾借賈母之口批判以前那些才子佳人小說不著邊際,多是根據自己的臆想編造出來,但雪芹卻在作品中用《西廂記》來拉近寶黛二人的關係,極力渲染這本書的吸引力,可見此書不同尋常。
  • 黛玉72原型之28
    本文還是用另外兩種飛鳥,揭秘黛玉悲鳴之死的原型。話說林黛玉自從吐血以後病情迅速加重,賈母多次令人請太醫來醫治用藥也不見效。這一日,黛玉從昏暈中睜開眼來,見只有紫娟在身旁服侍,自料萬無生理,便叫她談了一些心裡話,說著又是一陣喘。
  • 紅樓夢:寶釵心裡頭藏著一條蛇,黛玉已經被「咬過一次」竟然不覺
    這一開窗戶了,見我在這裡,他們豈不臊了?況才說話的語音,大似寶玉房裡紅兒的言語。他素昔眼空心大,是個頭等刁鑽古怪東西。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一時人急造反,狗急跳牆,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如今便趕著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寶釵一直圖謀金玉良緣,自然是不希望得罪寶玉屋裡的人,萬一這小紅因私心怨恨而在寶玉面前對自己說三道四,豈不無趣?
  • 紅樓夢裡此人暗戀林黛玉多年,被當面拒絕後,見財起意娶了河東獅
    林黛玉在紅樓夢裡正式出場的時候,讓恍若神妃仙子的王熙鳳也不住開口誇讚,讓見慣女孩的賈寶玉也要稱呼她為神仙妹妹,眾人沒有見過神仙,不知道神仙妹妹到底會是什麼品相,但是總體來說大概就是凡人裡的品相都不如她,只能從天上找神仙來比說了。
  • 紅樓夢中的「芙蓉」,曹雪芹暗指晴雯的木芙蓉,黛玉的水芙蓉
    曹雪芹又用之來隱喻誰呢?在《芙蓉女兒誄》中,「芙蓉」是指木芙蓉,這是有因可考的。在《芙蓉女兒誄》中清清楚楚地寫道晴雯死於「蓉桂競芳之月」,荷花開於盛夏,桂花盛於金秋,荷花怎麼可以和桂花爭豔呢?所以這裡的「蓉」只能是木芙蓉。晴雯是「白帝宮中撫司秋豔芙蓉女兒」,而白帝為秋天的司時之神,晴雯是在白帝宮中主管芙蓉之神,所以此處「芙蓉」也不是荷花。
  • 《紅樓夢》中黛玉的愛情,接過寶釵半杯茶,意味著平分秋色?
    黛玉是什麼樣的愛情?當然是純粹的,而且還是徹底的,林黛玉在看見寶玉的第一眼就義無反顧地愛上了他,從來沒有思慮過,更沒有懷疑過,甚至在人生之中從來沒有一分鐘的動搖決心。她和寶釵不一樣,因為寶釵是入宮失敗後,沒有辦法才選擇了去做賈家媳婦。對林黛玉來說,愛了就是愛了,愛的就是寶玉這個人,跟寶玉的背景,以及寶玉的前途,沒有任何關係,所以她從來沒有對寶玉有過任何要求,甚至說勸誡都是一點沒有。
  • 為什麼林黛玉不受人待見?看到宮花那一刻,說話暴露真實人品
    按說,林黛玉也不算是不懂事的,察言觀色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是顯得越來越倒退了。當初黛玉幼年進賈府時,見人就行禮,處處盡顯閨中女子知書達理的樣子,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熟悉之後,禮節上黛玉跟寶釵相差甚遠。很多人說王夫人是拆散林黛玉寶玉愛情的主力軍之一。可是作為母親角度來說,黛玉其實並不是當家主母的合適人選。
  • 薛寶釵為什麼不拆穿林黛玉看禁書《西廂記》的「醜事」?
    但說著無心聽者有意,此時寶釵聽出了句子的出處,並暗暗記下,後找黛玉問罪。黛玉大驚失色,連連向寶釵求饒,一改往日對寶釵冷嘲熱諷的敵對神態。寶釵這才軟下態度,透漏自己小時候也頑皮,同黛玉一樣,沒少看這些雜書,同時也順帶教育黛玉,讀書是男人的事,男人讀書治世安邦,女人就該做針線活,不識字倒好,識了字不讀正經書反而誤事!
  • 襲人:唯一一個與寶玉發生肉體關係的人,寶玉對她到底是什麼態度
    寶玉與襲人的關係錯綜複雜,主僕關係之外,又有「姐弟」「夫妻」關係。襲人時時以姐姐的身份照顧寶玉,襲人也是唯一一個與寶玉發生肉體關係的人。不過,寶玉對襲人既依賴於她的照顧,又提防其封建說教,顯得較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