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散射及反射技術在軟物質科學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培訓會在...

2021-01-08 中國科學院

4月19日至21日,「中子散射及反射技術在軟物質科學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培訓會在中科院化學所舉行。培訓會特別邀請了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中子散射中心三位資深科學家、化學所韓志超研究員等國內從事中子散射與反射研究與儀器設計研發專家參與授課,授課內容包括中子散射技術在國際與國內的發展現狀、中子散射儀器相關配套設施的介紹、中子散射及反射技術在軟物質(高分子、生物物理、膠體界面等)領域基本理論知識等。

本次培訓會的目標是使未來的中子譜儀用戶了解中子散射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應用領域、了解與體驗小角中子散射譜儀與中子反射譜儀的基本操作技能。培訓對象來自全國多所科研院所與高校,如: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江南大學等,參會人員共計220餘人。除了參與培訓外,與會人員還前往位於北京房山區的中子散射譜儀中心的現場進行參觀。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張德清副所長、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陳東風所長出席了培訓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董建華處長參加了實地參觀。

 

化學所副所長張德清講話

 

培訓會場    

相關焦點

  • 中子散射:先進技術天地寬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11月13日至15日在京共同舉辦了第一屆中美中子散射技術研討會,包括來自美國橡樹嶺(Oak Ridge)國家實驗室等國際著名中子散射研究機構在內的180多位中外專家學者到會,就中子散射科研與應用,中子源及相關技術、研究與發展政策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研討。    中子告訴我們什麼?
  • 中子散射技術的緣起與現狀
    中子散射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在20世紀50年代確立的,60年代在研究用原子能反應堆上廣泛應用,70年代末期在新一代基於加速器的脈衝中子源上得到擴展。21世紀以來,美國(SNS)、日本(J-Parc/MLF)、中國(CSNS)和歐洲(ESS)更基於這一技術建成和正在建設全球一些最大的科學基礎設施。這一技術領域實質上是多個科學技術源流的匯聚。
  • 硬核長文:極化中子技術
    極化中子技術已經成功地應用於磁性、強關聯、納米、自旋電子、高分子和生物等材料中,為前沿材料學研究與工業應用提供了所亟需的探測與表徵手段。另外,極化中子也被廣泛應用於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相關領域的基礎測量。文章對極化中子技術的發展進行了簡要的介紹,概括了極化中子實驗所涉及的理論知識,以及在實驗中所使用的主要技術,並在此基礎上展示了當前極化中子技術在科研中的應用及其所使用的實驗裝置。
  • 硬核長文:極化中子技術
    極化中子技術已經成功地應用於磁性、強關聯、納米、自旋電子、高分子和生物等材料中,為前沿材料學研究與工業應用提供了所亟需的探測與表徵手段。另外,極化中子也被廣泛應用於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相關領域的基礎測量。文章對極化中子技術的發展進行了簡要的介紹,概括了極化中子實驗所涉及的理論知識,以及在實驗中所使用的主要技術,並在此基礎上展示了當前極化中子技術在科研中的應用及其所使用的實驗裝置。
  • 中山大學物理學院中子科學與技術中心誠聘英才
    一、中子科學與技術中心簡介   中山大學物理學院中子科學與技術中心於2020年5月成立。中心秉持「開放、合作、前沿、創新」的發展理念,面向國際學術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開展中子科學與技術相關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推動中子科學學科發展,目前正在建設中國首臺高能直接幾何非彈性中子散射飛行時間譜儀(高能非彈譜儀)。   中子科學與技術是中山大學物理學院重點發展的特色研究領域。
  • 中國散裂中子源極化中子技術研討會召開
    項目落戶東莞市松山湖科學城,總投資約23億元。項目於2018年成功驗收,為我國材料科學技術、物理、化學化工、生命科學、資源環境和新能源等領域提供一個技術先進、功能強大的科研平臺。目前國內外用戶已完成300多個實驗課題,註冊用戶1500多名。
  • 彈性中子核散射方法簡介
    我們將首先對中子散射方法的基本原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即利用中子的穿透性、敏感性和磁性等特殊性質,使其成為凝聚態物理和材料科學研究領域強有力的微探針,揭示凝聚態物質中原子在哪裡、原子如何運動以及磁矩如何排列等諸多關鍵問題。當前人們對凝聚態物質的性質和相關物理現象的理解都是建立在原子理論基礎之上的。
  • 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多學科應用的大科學平臺
    CSNS的建成將在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生物學、納米科學、醫藥、國防科研、工業應用和新型能源開發等諸多重要學科前沿領域內,為我國提供一個先進的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的科研平臺。    物質微觀結構和運動是揭示物質特性的基礎和出發點。作為一種散射技術,中子與同步輻射,各具特點,相輔相成,成為探測物質微觀結構和原子運動的強有力的工具。
  • 我國將利用中子散射技術給物質微觀結構「照相」
    作為我國新一代中子源裝置,已經完成土建任務的中國先進研究堆,將為人們探測物質微觀結構提供更為理想的工具和探針。    正在此間舉行的「第一屆中美中子散射技術研討會」上,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趙志祥透露,國家投資數億元的中國先進研究堆目前正在進行設備安裝,有望於明年下半年投入運行。
  • 香港城大與中科院中子散射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揭幕
    新華社香港3月3日電(記者 張雅詩)香港城市大學3日宣布,該校攜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的中子散射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日前正式揭幕,以加強與位於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在專才培訓、科研和設備上的合作。這是香港唯一研究中子散射的實驗室,將提升香港在中子散射領域的發展。
  • 肉眼「看」晶體結構:X射線散射和中子散射的作用
    二、中子射線 中子射線就是中子流,中子為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之一。原子核在受到外來粒子的轟擊時,會產生核反應,從原子核裡就會放射出中子,從而形成中子射線。因此,中子射線的輻射源為核反應堆、加速器或中子發生器。按能量的大小中子分為:快中子、慢中子和熱中子。中子的電離密度較大,常常引發大的突變。
  • 上海交通大學第三期「未來科技論壇」聚焦中子小角散射,熱議新型...
    論壇以「中子小角散射表徵技術」為主題,邀請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及香港城市大學的相關領域專家,共同探討中子小角散射這一新型表徵技術的前沿科學問題。黨委常委、副校長毛軍發院士,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朱新遠教授參加論壇並講話。來自全校近10個院系的80餘位教師、科研人員參加。論壇由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李衛東主持。
  • 金納米粒子與中子之間的神秘行為!
    納米的納米顆粒被用於在不同領域設計新材料和納米技術,小尺寸意味著這些粒子具有很高的表面積和體積比,它們的性質強烈地依賴於大小、形狀和結合分子。正如《Small》所概述的,研究人員使用中子散射技術和計算方法的結合來研究帶正電荷陽離子金納米顆粒與模型脂膜之間的相互作用。該研究顯示了溫度和脂質電荷如何調節能量屏障的存在,這些能量屏障會影響納米顆粒與膜的相互作用。
  • 中子散射技術產業化開花結果 有望精準「殺死」癌細胞
    治療時先給病人注射一種含硼的藥物,這種藥物與癌細胞有很強的親和力,會迅速聚集於癌細胞內,給癌細胞做「標記」,而在其他組織內分布很少。隨後給病人進行中子照射,時長在1小時內,整個治療過程一般只需照射一次。當照射的中子被癌細胞內的硼俘獲,產生高殺傷力的α粒子和鋰離子,便可精準「殺死」癌細胞。「α粒子和鋰離子射程很短,只有一個細胞的長度,所以只『殺死』癌細胞而不損傷周圍細胞組織。
  • 散裂中子源:窺探物質結構的「超級顯微鏡」 | 走近大科學工程
    在此前的實驗中,他曾向日本散裂中子源申請機時,設計好實驗步驟,然後把材料寄到日本。「他們做好實驗之後,把數據傳給我們。」現在,近在咫尺的東莞有了CSNS,這對黃明欣太方便了。作為國家大科學工程,CSNS的建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進步搭建了世界一流的平臺。
  • 非彈性中子磁散射方法簡介之自旋波激發
    通過非彈性中子散射方法可測得的動量轉移和能量轉移範圍與入射中子的能量密切相關,因此在儀器硬體不受限的條件下首先要保證入射矢量、出射矢量和散射矢量之間能夠形成三角閉環,其次要保證在特定的布裡淵區能夠實現預期的能量轉移。非彈性中子散射方法的應用,特別是在自旋波激發方面的應用主要可以通過三軸中子譜儀和飛行時間中子譜儀這兩類譜儀裝置得以實現。
  • 不幸消息,又一位中科院院士逝世,曾是中子散射技術研究領軍人物
    噩耗傳來,中國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章綜,於27日這一天,在北京因病醫治無效溘然長逝,享年90歲,生前是我國第一代從事中子散射技術和應用研究的領軍人物,並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培育一大批後進的物理學人才。
  • CRAIC拉曼光譜技術在爆炸物檢測領域的應用
    常見的爆炸物檢測方法有:離子遷移光譜技術、紫外螢光技術、質譜分析技術、核磁共振技術、中子技術、X射線成像技術、γ射線成像技術等,但每種檢測方法都有一些優缺點。拉曼光譜可實現爆炸物的遠程、高靈敏度、無損傷、微痕量的檢測,在爆炸物領域有巨大的應用市場[1-4]。
  • 彈性中子磁散射方法簡介
    而除了核散射之外,構成樣品物質的原子中如果存在未配對電子的話,其產生的磁場也會對中子產生散射作用,即中子磁散射。中子磁散射的過程是由中子的磁偶極矩與未配對電子的磁場之間的偶極矩-偶極矩相互作用引起的。通過中子磁散射方法的應用,我們就能夠在原子尺度上實現對磁性材料磁學特性的分析和認知。
  • 新傳感器擴展拉曼散射技術應用
    採用了一個充滿金屬支柱的晶片來增強反射某物體的光信號,其敏感度要比以前所能達到的高10億倍。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18378.htm  這種新型晶片採用金屬支柱陣列,在其基座和頂部有許多小的窩洞,兩側各帶有一群納米點。所要研究的一個分子被放置在晶片上,一束純淨的單色光投射在分子上。這些窩洞捕獲光後使其多次通過納米點,不止一次地產生拉曼信號,其強度比以前的拉曼散射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