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衛上二裝行星發動機,將它推向火星,能否形成第二個地球?

2020-12-04 探索科學路

文/淘神依舊

木衛二有著比地球還多的水,將它推向火星,能創造地球2.0嗎?

木衛二是一顆木星的衛星,其表面含有這大量的冰層,科學家推斷在冰層之下完全有可能存在著大量的液態水,這也讓科學家們判斷其內部或許存在著生命,畢竟水是生命之源,科學家認為木衛2簡直就是完美的地球雛形,那麼如果在未來,人類又能將在木衛上裝上行星發動機,之後將木衛2推向火星的話,木衛二是否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呢?

這個想法十分的有趣,自從流浪地球播出以來,行星發動機這個腦洞大開的概念給了很多人啟發,行星發動機利用強大的推力讓行星快速逃逸,木衛2的逃逸速度並不算太快,所以對比讓地球逃逸,讓木衛二逃逸的難度比較低,當然這也僅僅是就逃逸速度而言的。

木衛2的表面都是大量的冰層,其是否含有土地還是一個未知數,行星發動機會爆發出強大的熱能,這會讓冰層逐漸的融化,所以行星發動機是沒有辦法持續運行下去的,即便我們能夠克服這個難題,讓木衛2成功的被火星捕捉,成為一個衛星,之後還有著很多的問題,因為木衛二的直徑是火星的一半,火星實在是難以掌控這個大傢伙,最後很有可能相撞。

說到這裡,小編想要說的是,如果我們能夠推動木衛2的話,那麼我們也有能力直接改造星球了,何必那麼大費周章呢?直接移居過去不是更加合適嗎?

如今的地球還非常的平穩,太陽也還有50億年的壽命,我們只需要在保護地球的情況下,全力的進行發展,未來也不用流浪地球,也不用移動木衛2,甚至連移居其他星球也不用,你們是否贊同小編的觀點呢?如果你們有著什麼不一樣的看法的話,歡迎表達出來。

相關焦點

  • 把富含水的木衛二推向火星,能創造出第二個地球嗎?為什麼?
    如果把木衛二推向火星,那麼能夠製造出第二個地球嗎?只能說這是一個腦洞大開的問題,木衛二上的水資源豐富不用說,但是你覺得火星上很缺水嗎?又或者是你把木衛二上面的水轉移到了火星上火星就可以變成和地球一樣嗎?簡直是太天真了。
  • 木衛二撞火星,火星就能變成地球2.0?恐怕有點棘手啊!
    有人問:木衛二的水比地球還多,如果把它安上發動機推到火星,能創造出第二個地球嗎?
  • 探索外星生命:NASA宣布,「木衛二快艇」任務已獲準進入下一階段
    美國航天局宣布,他們的「木衛二快艇」任務已獲準進入下一階段的任務,進入最終設計階段。火星是我們大多數太空飛行器、著陸器和漫遊者正在研究的地方,用以尋找太陽系其他地方曾經存在生命的任何證據。但是和行星科學家交談,他們對太陽系的海洋世界同樣感到興奮;衛星、小行星、矮行星和柯伊伯帶的天體,在這些地方,厚厚的冰層下可能有浩瀚的液態水海洋。
  • 地球上有火星隕石,那火星上有地球隕石嗎?看看月亮的形成就知道
    地球上有不少來自火星的隕石,迄今已經發現了十多塊,比如著名的埃倫.希爾斯84001,科學家們還在上面發現了來早期火星上的細菌等,可以說有著很大的科研價值,那麼火星上會有來自地球上的隕石嗎?或者說太陽系其他星球上會有來自地球的隕石嗎?
  • 我國首個行星探測器趕赴火星,7月後它將降落於火星的一片富水區
    2020年7月23日,註定將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的中午12:41長徵五號遙四型火箭託舉著我國首顆行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行星探測夢想,開往去往火星的徵程。5400多萬公裡,它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也是太陽系中和地球表面環境最為相似的行星,科學家認為將來在火星的表面建立封閉式基地,裡面模擬類似地球的生態環境,將可以依靠太陽光的照射實現植物的光合作用製造氧氣,實現類似地球表面的生態環境並可持續運行,那麼人類就可以在其中生存,這樣的構想說明將來人類向火星移民生活和工作是可以實現的。
  • 人類熱衷探索火星,能把它變成第二地球嗎?向木星借倆衛星就行了
    木星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衛星很多,比較著名的4顆大衛星分別是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又叫伽利略衛星,除了木衛一外,其他三個星球上面的水資源都很多,因此可以將這三顆星球中的一顆與火星合併,那麼火星上就會有足夠的水了。
  • 明明火星地球化有N多靠譜方法,為什麼還有人打木星的主意呢?
    有人問:木衛二的水比地球還多,如果把它安上發動機推到火星,能創造出第二個地球嗎?其實根本無須把木衛二推向火星,都有可能將火星環境改造得類似於地球,適宜生命的居住,這是一個專門的研究課題,叫火星地球化。要把木衛二裝上發動機推向火星,憑人類的能力目前連理論上的可能都沒有,所以恐怕有點棘手。當然,要是真能把它推到火星軌道,並且讓它們撞在一起成為一顆新的行星的話,其表面將形成全然的汪洋大海,因為水太多了,只可能留下一些小小的島嶼,比如現在20多公裡高的奧林匹斯山可能會露出水面。
  • 中美阿齊飛火星!為什麼是火星,它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
    又到每26個月一次的火星發射季,中、美、阿聯齊發火星探測器。根據誰先到誰先開發的原則,迅速開展火星探測是未來開發利用火星資源的基礎。但為什麼是火星,它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天問一號」著陸器和火星車(概念圖) | 中國航天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火星,火星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 為什麼選擇火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和所有衛星,除地球外其他行星和衛星是否有生命?
    太陽系是以恆星太陽為中心天體而構成的天體系統,除了太陽以外,太陽系內的天體還包括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矮行星(冥王星、穀神星、鳥神星等)、小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行星際物質等等。
  • 木衛三上面有水有氧氣,為啥沒有生命?它的巨大海洋才是生命溫床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個頭比我們的地球大1300倍,而作為木星最大的衛星木衛三,當然也不能給主人丟臉了,它的個頭是太陽系所有衛星中最大的,也是太陽系中除了太陽和八大行星之外最大的單一天體,而且它比八大行星中的水星個頭還大,更是比我們的月亮大了好幾倍,其直徑達到了5262公裡,軌道距離木星約
  • 各國都在探測火星,為何俄羅斯背道而馳,選擇了不起眼的木衛四?
    萬事如意各國都在探測火星,為何俄羅斯背道而馳,選擇了不起眼的木衛四?目前航天領域成為了各國發展的重點,誰能奪得頭籌,誰就能在國際上佔據更多的話語權。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脫穎而出,它極有可能會成為人類的下一個家園,因為在這顆星球上,擁有與地球極為相似的環境。
  • 人類登陸火星以後,能否把他變成第二家園?星球改造計劃或能實現
    假如人類登陸火星以後,或許可以利用以下計劃,讓火星變成第二個家園.第一項計劃是火星基地建設計劃;首先我們先看下從宇宙空間探測器傳來的信息,火星是人類企近為止發現的最類似地球的近地行星!火星表面有一層厚厚的二氧化鐵!這樣看起來像火紅色,火星的自轉軸於軌道面略微傾斜有一定的夾角!這就保證了火星有了四季的差別!它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繞太陽公轉一周地球需要一年,而火星需要兩年!火星離地球的最近距離約為5千多萬公裡!
  • 木星雖然新增十二顆新衛星,依舊滑落為太陽系衛星數量第二多行星
    太陽系中的大行星總共有八顆,我們稱為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此外還有許多矮行星和小行星。衛星是指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體,隨著人類宇宙探索的深入,太陽系的衛星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數量差異很大,距離太陽較近的四個「類地行星」,衛星數量很少,總共只有3顆天然衛星,其中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地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月球」,火星有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
  • 研究顯示木衛二鹽水海洋可以製造氧氣和氫氣
    木衛二冰殼之下可能隱藏著一個鹽水海洋,美國宇航局最新研究顯示,木衛二鹽水海洋可能具有類似地球海洋的化學均衡性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對比了木衛二和地球製造氧氣和氫氣的潛能,氧氣和氫氣的平衡關係是維持生命能量的關鍵性指示劑。  研究表明地球和木衛二氧氣和氫氣製造具有一定的比例,氧氣製造量大約是氫氣製造量的10倍。美國宇航局行星科學家史蒂芬-萬斯(Steve Vance)稱,該研究顯示木衛二內部更加複雜,可能與地球十分相似。
  • 地外生命探索的最大熱門——歐羅巴(木衛2)
    科學界對於外星生命的好奇和想像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也沒有停止過對外星生命的探索,很長時間以來,火星都是地外生命探索的首選目標,原因很簡單它和地球太像了,首先它和地球是鄰居而且有著同樣的大氣層,有著一年四季的變化,也都有水等等,但是自1960年以來,人類通過近50次的火星探測,每一次的發現都不能證明火星生命的存在,幾乎每一次的希望重新點燃又被很快澆滅,這不禁讓人覺得失望
  • 木衛二海洋擁有大量氧氣 足以維持生命(組圖)
    目前雖然沒有可靠的證據顯示除地球之外任何星球上存在著生命,但長期以來木衛二就被科學家們認為是具有生物活躍性的理想星球。木衛二的液體海洋位於數英裡厚的冰層之下,因此之前科學家曾置疑是否這樣的海洋環境能擁有足夠的氧氣。
  • 火星與地球那麼像,未來地球會不會成為第二個火星?很有可能
    在太陽系中,火星是與地球最為相似的星球,火星還曾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球,因為火星的環境與地球實在太像了,火星也是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並且火星與地球一樣,都是類地行星,存在高山、峽谷、火山,地形複雜。
  • 地外生命探索的最大熱門——歐羅巴(木衛2)
    作者:太空生物學·黃媂科學界對於外星生命的好奇和想像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也沒有停止過對外星生命的探索,很長時間以來,火星都是地外生命探索的首選目標,原因很簡單它和地球太像了,首先它和地球是鄰居而且有著同樣的大氣層,有著一年四季的變化,也都有水等等,但是自1960年以來,人類通過近50次的火星探測,每一次的發現都不能證明火星生命的存在,幾乎每一次的希望重新點燃又被很快澆滅
  • 木衛二冰殼或存在類地球板塊構造活動
    原標題:木衛二冰殼或存在類地球板塊構造活動 對研究其潛在地下海洋生命存活條件至關重要 一項最新研究提供的證據表明,木衛二冰殼可能具有類似於地球的板塊構造和俯衝活動,這對於研究木衛二上潛在地下海洋的生命存活條件具有重要意義。
  • 九大行星:火星(二)
    (Valles Marneris不是由流水通過而形成的。它是由於外殼的伸展和撞擊,伴隨著Tharsis凸起而生成的)。 在火星的早期,它與地球十分相似。像地球一樣,火星上幾乎所有的二氧化碳都被轉化為含碳的巖石。但由於缺少地球的板塊運動,火星無法使二氧化碳再次循環到它的大氣中,從而無法產生意義重大的溫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