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都在探測火星,為何俄羅斯背道而馳,選擇了不起眼的木衛四?

2021-02-15 熱劇看不夠

親,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熱劇看不夠」,再點擊「關注」,好文章大家齊分享!祝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各國都在探測火星,為何俄羅斯背道而馳,選擇了不起眼的木衛四?

目前航天領域成為了各國發展的重點,誰能奪得頭籌,誰就能在國際上佔據更多的話語權。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脫穎而出,它極有可能會成為人類的下一個家園,因為在這顆星球上,擁有與地球極為相似的環境。

與行星的數量相比,衛星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高達200多顆,尤其是木星的衛星,體積可以與行星相媲美了。就在各國將目光放在火星上的時候,俄羅斯卻決定要探尋木衛四,想為人類移民開闢新的道路,為什麼俄羅斯會選擇這顆星球呢?它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呢?

木衛四星球

木衛四在太陽系中,是排名第3的衛星,在所有的衛星中,它並不起眼,木衛二作為它的兄弟星球,更加引人注目,這顆星球上的環境還是非常優渥的,也更有名氣一些,俄羅斯卻背道而馳,這確實讓人非常的意外。根據俄羅斯的相關媒體報導,未來航天計劃的執行總監發現,人類木衛四很有可能是人類的下一個居住地,它很有潛力成為火星和月球之後最有可能成為人類居住地的星球,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在人類居住地尋找的過程中,火星的月球的優勢非常的明顯,先說火星,雖然比金星還要遠,但是地表環境與地球最為相似,困難點就在於這顆星球上的大氣層太過於稀薄,無法承載人類這樣的生命體生存,最基本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月球就不用多說了,它是地球的衛星,也和地球最為靠近,想要實現星際移民更為容易,距離時間上都非常的合適,科學家之所以放棄了月球,與火星一樣,根本沒有大氣層存在。木衛四隻是一顆木星的衛星,距離遠,很明顯是不合適的,為什麼俄羅斯會情有獨鍾呢?

木衛四的優勢

根據相關消息顯示,這顆星球要比月球的體積大一倍,水冰隨處可見,這也就意味著木衛四擁有者大量的水資源存在,厚厚的冰層之下,推測極有可能是海洋或者是巖體,整體的機構與木衛二幾乎相似,但是比木衛2要大很多,分布也更為均勻。

水資源的條件滿足了,大氣層也有存在的,還有少量的氧氣,外層還有電離層,受到木星磁場的影響也會更小一些,目前俄羅斯已經籤署了計劃,之星木星任務,可能將會在2030年完成探測活動,證明木衛四作為移居地是可行的,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探測火星為何各國都選擇最強運載火箭?
    飛出太陽系的星際使者都需要靠木星等其他行星引力助推才能逃離。第四宇宙速度:超過525千米/秒,還是基於人類已經了解到的銀河系計算而來。這個速度對目前的人類航天而言幾乎毫無意義,因為人類目前連逃離太陽都是奢望。
  • 他國在探索木衛二,俄羅斯另闢蹊徑,計劃到木衛四上建基地
    然而前段時間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的星際探索項目負責人公開表示,俄羅斯將會在未來對木衛四進行探索。這一消息引起了公眾的關注,人們都想知道為什麼俄羅斯會去探索一顆默默無聞的衛星?難道木衛四的自然條件要比木衛二好嗎?
  • 各國都在探索木衛二,俄羅斯卻探索木衛四,還準備往那裡移民
    如今世界上擁有探索地外星球能力的國家寥寥可數,而且大多數航天機構的探索目標集中在火星和月球之間,比較少有航天機構將其他行星的衛星作為探索目標。然而根據外媒報導,前段時間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布了接下來的太空探索計劃,他們竟然以木星的第四顆衛星為探索重點,這讓除了俄羅斯科學家之外其他國家的科學家感到疑惑。
  • 俄羅斯計劃在木衛四建基地,為移民做準備
    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火星、木衛二這些熱門星球上的時候,俄羅斯的航天發展總是不走尋常路,近日,來自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未來計劃和科研項目的執行總監,亞歷山大·布洛申科,對外發表公告稱:俄羅斯計劃未來將
  • 「天問一號」劍指長空,為何各國近期都扎堆火星?事情並不簡單!
    7月22日,天問一號1:1著陸平臺和火星車正式對外發布,長徵5號運載火箭將搭載中國首次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於近期正式開啟火星探測任務。作為我國行星探測階段的首次任務,此次發射將開啟我國深空探測領域全新的裡程碑。
  • 綜述:深空探測 世界各國放眼「星辰大海」
    從美國「旅行者1號」飛船進入星際空間,到歐洲「羅塞塔」探測器登臨彗星;從印度「曼加裡安」飛船進入火星軌道,到中國「嫦娥四號」計劃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著陸巡視探測……近年來,航天大國和新興國家放眼「星辰大海」,制定多樣的深空探測計劃。
  • 航天大國都在探火,俄羅斯卻要探木衛四,欲打造核飛船為移民開路
    在太陽系中,行星雖然只有8顆,但是衛星卻有200多個,地球是太陽系中第5大行星,但地球只有一顆衛星,那就是月球,不過月球的體積和質量都相當大,在太陽系的所有衛星中,月球可以排名第五,僅次於木衛三,土衛六、木衛四、木衛一。
  • 月球南極為何受到世界各國關注?
    其實,美、俄、中、歐等世界航天機構,都已經把月球南極當作了探測和研究的聚焦點。月球南極為何備受關注?這半個世紀裡,美國、蘇聯(俄羅斯)和中國先後向月球發射探測器,或送太空人直接登陸月面,選擇的地點都在月球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地區。而最近印度發射的「月船二號」探測器,選擇的著陸點在月球南極。這是人類探測器第一次飛向月球南極!
  • 我國於今日開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為何世界各國熱衷探索火星?
    也許有人會問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澇災害這麼嚴重,消耗了國庫這麼多的財政支出為什麼不等今年過後緩解財政支出後再開啟探索火星計劃呢?其實這跟火星的窗口期有關,火星的窗口期兩年一次。每隔兩年,全球都會迎來一次火星探測的小高潮。
  • 說好一起去火星,歐洲卻放了俄羅斯鴿子,疫情影響歐洲火星探測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說最近有什麼事是各國最關心也是最煩心的,那無疑就是全球疫情了,而由於該場疫情的影響,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一些關鍵科技發展計劃也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比如最近歐洲航天局(ESA)就宣布推遲其與俄羅斯航天局共同研發的火星探測計劃任務。
  • 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你了解多少?
    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目標是環繞並探測火星。天問一號這個名稱由何而來?何時發射?在哪裡發射?下面為你一一解答。2020年的&34;火星探測任務將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天問一號預定於今年7月和8月間擇機發射,2021年2月開始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 人類對火星的熱情,為何在今年爆發?
    這次發射搭載了四名太空人,並實現了「全程逃逸」,也就是在飛船飛行的任何階段都可以逃生。 對於馬斯克來說,不論是載人航天、火箭回收還是全程逃逸,都只是開始,他的終極目標其實是「火星殖民」。 2020年,可以說是火星最「火」的一年,馬斯克並不孤單。 2020年7月23日,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隨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生升空,並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 奔向火星|俄羅斯火星探測尋求多元合作
    身為歷史上航天強國的蘇聯及其繼承者俄羅斯,自然會對地球的近鄰火星青睞有加。但遺憾的是,雖經多番努力,蘇聯和俄羅斯的火星探測亮點不多,其一系列折戟沉沙的經歷倒是揭示出這一星際探測工程技術難度之高、風險之大,遠非近地空間探索或探月可比。尋找適合自身的多元化合作方式,是探測火星和其他遙遠天體的適當選項。
  • ​木衛四上存在生命?俄羅斯計劃在木衛四建基地,這或許就是答案
    而當人們的目光在這些星球上面時,俄羅斯則是另闢蹊徑。這是因為俄羅斯認為木衛四更加有可能成為新的地球,並且將打算將木衛四這顆星球打造成人類未來的太空居住地。而這樣的想法,並不是毫無根據的。俄羅斯為什麼要另闢蹊徑研究木衛四?在我們的認知當中,我們一直都將大部分的目光放在火星,以及木衛二上面,對於木衛四我們可能有些陌生,因為即使是研究土星,我們常常聽到的也是木衛二以及木衛三。而之所以是木衛二或是木衛三,則是因為這兩顆星球一個疑似擁有海洋,並且誕生了生物,而木衛三則是被認為有氧氣以及磁場。
  • 航天大國都在探火,俄羅斯卻要探木衛四,欲打造核飛船為移民開路
    其中木衛四的體積幾乎和水星這顆行星一樣大,而木衛三和土衛六都比水星的體積更大。在上述衛星中,木衛四雖然是太陽系第三大衛星,但並不受人們關注,這個衛星也並不著名,木衛二和海衛一都比它更有名氣。但是近日卻有俄羅斯媒體傳出消息說,俄羅斯航天部門把星際移民的目光投向了木衛四,這讓人頗感意外。
  • 中國「天問一號」即將發射,2020火星年,圍觀各國火星探測計劃
    而又因為地球和火星都在圍繞太陽運轉,兩者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所以當它們距離最近時,即太陽、地球和火星同處一條直線上,此時發射探測器更加「經濟」。地球與火星的這個會合周期是 26 個月,所以每 26 個月會出現一次「寶貴」的火星探測發射窗口期。
  • 人類火星探測史:蘇聯最早啟動火星探測,但成了美國獨角戲
    因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並成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由此邁出了行星探測第一步。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我國未來將進行深空探測,探測太陽系、火星、小行星等,探尋地外生命信息。
  • 中國「天問一號」即將發射,2020火星年,圍觀各國火星探測計劃!
    繞:軌道器環繞火星進行探測;落:著陸器軟著陸於火星表面進行固定位置的地面探測、巡:巡視器(火星車)在火星表面進行不固定位置的巡視探測。 它重 240 公斤,為毅力號的四分之一,大小相當於一輛小型高爾夫球車。火星車將攜帶 6 臺科學儀器,其中一臺為探地雷達(GPR),它和「毅力號」上的探地雷達將成為火星上的首批此類設備。
  • 火星探測首戰告捷:日本H-2A火箭搭載阿聯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H-2A火箭共有4型,最高版本H-2A-2024型,捆綁兩枚固體燃料火箭(SRB)+四枚小型固體火箭(SSB),箭高67m。四是在深空探索方面,2003年日本成功用M-Ⅴ火箭發射了隼鳥一號探測器,於2010年6月第一次為人類從絲川小行星上帶回了微粒子樣品,2010年日本又使用H-2A火箭成功發射了「拂曉號」金星探測器以及「伊卡洛斯號」太陽帆太空飛行器。雖然筆者對於阿聯為何忽略美國而選擇性價比不高的日本火箭(H-2A火箭發射價格約9000萬美元)仍存疑慮,但是阿聯本身具有「土豪」屬性,在資金方面應該不做最主要考慮。
  • 俄考慮在木衛四建人類居住地
    超大大標準小科技日報2020年9月22日訊 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未來計劃和科研項目執行總監亞歷山大·布洛申科表示,該公司在考慮將木星的衛星木衛四作為一個可能的人類居住地。他指出:「木衛四是太陽系第三大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