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外發現生命的基本特徵

2020-12-06 網易手機

(原標題:太陽系外發現生命的基本特徵)

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NRAO)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在星際空間發現與生命起源相關的「手性分子」。手性分子是化學中結構上鏡像對稱而又不能完全重合的分子,通常只在胺基酸、蛋白質和酶中出現。這項發現將幫助研究人員破解手性分子及生命在宇宙中的最初起源之謎。

研究人員使用澳大利亞的帕克斯射電望遠鏡和西維吉尼亞州的綠堤天文望遠鏡在人馬座B2星雲中的外部區域探測到了這種叫做環氧丙烷 (CH3CHOCH2)的手性分子。美國維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國家無線電天文臺的化學家Brett McGuire表示:「這是首次在星際空間探測到具有手性特徵的分子,這對我們了解在生命起源之前的分子如何在太空產生以及它們對生命起源可能起到的影響是一個開創性的飛越。」

手性(chirality)一詞源於希臘語詞幹「chiral(手)」,在多種學科中表示一種重要的對稱特點。如果某物體與其鏡像不同,則其被稱為「手性的」,且其鏡像是不能與原物體重合的,就如同左手和右手互為鏡像而無法疊合。互為手性分子的兩種分子結構中,根據結構方向被定義為左手手性或右手手性。比如例如在生物分子中,蛋白質的組成部分胺基酸以左手手性為主,而糖分子卻以右手手性為主,這種現象被稱為純手性。這種特性是識別所有生命有機分子的清晰標記。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天文與航天科學部門主管 John Reynolds博士表示:「手性分子的形成原因是生物學的一大謎團。這一發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窗口,將幫助我們了解這種重要分子如何在太空產生及對宇宙生命的影響。 」

迄今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太空中發現超過180種分子,不過這是首次在星際空間探測到手性分子。

加州理工學院化學研究生Brandon Carroll表示,環氧丙烷是在目前太空中發現的具有最複雜結構的分子。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又在太陽系外發現一個"新地球" 或有生命存在
    一個國際團隊日前在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上發表報告稱,他們通過長期觀測發現,一顆環繞比鄰星運行的行星可能具有適合生命繁衍的環境。比鄰星是距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人類能夠發射探測器到這顆潛在宜居行星上探索生命痕跡。
  • NASA發現一顆太陽系外小行星 科學家:特徵很奇怪
    參考消息網1月10日報導英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現了一顆位於太陽系外的奇怪行星。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月8日報導,冷和小是這顆行星令科學家們感到奇怪的兩個特徵。報導稱,這顆名為HD21749b的小行星是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發現的第三顆行星。TESS是NASA新一代行星「獵手」。這顆行星環繞著一顆恆星運轉,軌道周期較長,約為36個地球日。儘管距離如此之近,但其溫度相當涼爽,約為300華氏度(約合149攝氏度)。正因如此,對科學家們而言,這可能是發現此類相對較小且溫度適宜世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
  • 除地球外,太陽系天體上有生命嗎?
    雖然科學家早已將對外星生命的搜尋範圍擴大到了系外行星之上,但這一發現再次點燃了我們對於這個最為熟悉的恆星系統的好奇心。我們的太陽系不僅有8顆行星和5顆矮行星,還有超過200多顆衛星和近百萬顆小行星,那麼在如此眾多的選項中,是否也有其他地方有著孕育生命的可能呢?
  • 200光年外白矮星發現生命組分
    原標題:200光年外白矮星發現生命組分   科技日報北京2月12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每日科學網近日消息,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告了一項天文學最新發現:200光年外一顆白矮星中包含有生命基本組成成分。
  • 科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 24 顆比地球更適合繁衍生命的行星
    有些星球可能比地球更適宜生命繁衍!科學家一下發現24顆候選者在太陽系中處於宜居帶,溫度適宜,擁有大量的水和氧氣,地球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已知宇宙中最適宜生命繁衍的星球。但科學家的最新發現,有可能讓地球的這一光輝頭銜易主。
  • NASA宣布,太陽系可能存在有生命的天體,或將發現第一個地外生命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已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但是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的探測能力也變得更加的強大,這幾年我們不斷地向外面發射空間探測器,以及望遠鏡來觀測其他星球,經過幾年的探測,我們懷疑有生命的星球越來越多了,現在根據最新的探測報告,木星以及土星的衛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非常的大
  • 太陽系外發現首顆密度接近地球的行星
    2009年9月18日,天文學家最終獲得了確鑿證據,他們成功測得太陽系外的一顆行星的質量,發現其密度和地球接近。這是科學家證實的第一顆同地球密度接近的類地行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薩拉-西格爾說:「這是一個我們很長時間夢寐以求的日子。」
  • 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外的人馬座B2星雲中發現手性分子
    原標題:生命起源之謎或被揭開 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外的人馬座B2星雲中(圖中圓圈所示)發現手性分子,被認為將有助於破解生命起源之謎資料圖片 7月3日,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完成最後一塊反射面單元的吊裝,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射電部首席科學家李菂接受採訪時表示,FAST將助科學家們尋找宇宙分子,研究宇宙學尺度上的生命起源。 而在更早的時候,美國研究人員通過高精度射電望遠鏡,在太陽系外的人馬座B2星雲中發現環氧丙烷,這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外發現手性分子。
  • 450 光年外的原恆星:包含構成生命的基本有機分子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1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觀察450光年外的一顆類似太陽的年輕恆星時發現了一種分子,而這種分子可能在地球生命起源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這是研究人員首次在這類「原恆星」中探測到這種名為乙醇腈的分子。該物質早在生命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此次發現將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太陽系和地球生命的形成過程。
  • 太陽系外發現"超級地球" 大氣層中含大量水蒸氣
    結果顯示,它的大氣層富含水蒸 氣,甚至在地表有海洋,但由於它距離所環繞的恆星距離僅為200萬公裡,因此其地表的溫度有200攝氏度,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不大。  這個於2009年發現的類地行星被命名為「GJ 1214b」。它距離地球僅為40光年,直徑是地球的2.6倍,質量是地球的6.5倍,是迄今發現的第二顆最小太陽系外行星。這顆有水行星被歸入「超級地 球」行列。
  • 發現地外生命為什麼如此困難?或許我們忽略了矽基生命
    到目前為止,別說地外文明了,就連最簡單的地外微生物我們都沒有發現。或許我們的尋找方向就是錯誤的,我們總是以人類的標準去尋找地外生命。或許這些生命的生存方式完全和我們不一樣,比如它們完全不需要水,不需要氧氣,耐高溫,它們還有可能是一種矽基生命。碳元素在宇宙中是一種十分豐富的元素,它也是構成地球生命最基本的基建模塊。
  • 重磅發現:孕育生命的有機分子,在太陽系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最新天文研究表明:在孕育恆星和行星的冷氣雲和塵埃中,可以作為生命基石的複雜有機分子比之前認為的更加普遍。研究發現,這些有機分子的出現時間,也比傳統認為的要早得多,比恆星(如太陽)真正開始形成的時間早了數十萬年。
  • 重磅發現:孕育生命的有機分子,在太陽系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最新天文研究表明:在孕育恆星和行星的冷氣雲和塵埃中,可以作為生命基石的複雜有機分子比之前認為的更加普遍。研究發現,這些有機分子的出現時間,也比傳統認為的要早得多,比恆星(如太陽)真正開始形成的時間早了數十萬年。
  • 木衛二、土衛二和土衛六是太陽系除火星外最可能有地外生命的天體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和地球上的生命是幸運的,這是在多小的概率下,才有了生命的出現,到目前為止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擁有生命的天體。當然,人類又是孤獨的,因為在廣闊的宇宙中,我們沒有可以交流的對象,這種孤獨會帶來害怕和恐懼,生命是怎麼從何而來,又將去向哪裡,這是我們不斷思考的問題。
  • 最新研究:科學家發現火星有機分子,符合外星生命特徵
    火星比其他行星更適合地外生命棲息,似乎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正在印證這個觀點。《據太陽報》3月7日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火星上存在和早期生命一致的有機分子,而且科學家們認為這種分子非常符合外星生命的特徵。火星是以羅馬神話戰爭之神的名字命名,它是太陽系中排第四的行星。而且火星是多山星球,擁有太陽系最高的山——奧林帕斯山,是珠穆朗瑪峰的三倍高,更令人值得驚喜的是火星的陸地與地球相似,但重力卻只是地球的1/3,其次火星繞太陽公轉一周,需要687個地球日,一切的一切,都使得火星成為了目前除地球以外最宜居的行星。
  • 或許人類並不孤單,地外生命可能在太陽系普遍存在?
    尋找地外生命,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努力的方向之一。不過就現在人類的科技水平,尋找地外生命的任務主要還是局限在太陽系之內。不過即便是在太陽系之內,可能也不僅僅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其實,除了金星,土衛二也是現下科學家們非常關注的一顆星球,因為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這顆星球極有可能存在生命。
  • 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內發現系外天體 命名Oumuamua
    軌跡路線圖 據澎湃新聞11月10日報導,這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內發現系外天體 天外來客非彗星 10月19日,當泛星巡天望遠鏡發現這位「不速之客」時,它距離地球0.2個天文單位,大約3000萬公裡。一開始,科學家們認為這是顆彗星。 10月25日,位於智利的甚大望遠鏡(VLT)拍攝照片顯示,Oumuamua並不具備「彗發」,因此並非主體由冰塊構成的彗星,而是由巖石構成的小行星。
  • 太陽系外發現首顆適合地球生命居住星球(圖)
    一位藝術家想像中的葛利斯581d行星右,外表稱暗紅色  中新網5月18日電 據外媒報導,法國巴黎拉普拉斯學院(the Institut Pierre Simon Laplace)的一組科學家近日在太陽系外部發現了適合地球生命居住的星球
  • 地外生命是否存在?尋找地外生命
    地球,是目前我們已知唯一存在過生命的星球,一顆從混沌中走過來的天體。從冥古宙時期細小微生物到現在人類智慧生物的出現,經歷了38.5億年。那除了我們,地外生命又是否存在?不過,要滿足我們類地生命的孕育要滿足三點:第一,所有類地生命體主要是由有機分子構成,基本元素是碳元素,也包括氫、氮、氧等元素。
  • 中國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外宜居行星新線索
    中國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外宜居行星新線索   記者今天從北京大學了解到,北大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教授胡永雲研究團隊日前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研究成果,證明了海洋熱量的輸送能有效改變圍繞「紅矮星」運行的宜居行星的氣候環境和宜居性,並能極大改變太陽系外行星適宜生命存在的空間模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