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太陽系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位於夏威夷的泛星巡天望遠鏡定位到了一顆「走位」異常飄忽的天體。它的速度極快,軌道不是橢圓形,而且形狀有可能是長條形。數據分析顯示,它並不屬於太陽系。
Oumuamua的軌跡
軌跡路線圖
據澎湃新聞11月10日報導,這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內發現系外天體。11月6日,國際天文聯合會將該小天體命名為1I/ʻOumuamua。I是專為它新設的星體編號,意為星際天體(Interstellar object)。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Oumuamua,在夏威夷語中意為「遠方的信使」。
目前,Oumuamua受到太陽引力拋擲後,正在離開太陽系。地面上的強力望遠鏡仍在繼續追蹤它已經十分暗淡的背影,完成人類與「遠方的信使」的第一次、也極有可能是最後一次會面。
不過,匆匆送走神秘的Oumuamua後,科學家們「查戶口」的工作才剛剛有了眉目。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一個團隊通過計算速度軌跡,判斷Oumuamua在4000萬年前,離開了南天球的船底座(Carina)或天鴿座(Columba)的稀疏星團,開始漫長的星系旅行。
天外來客非彗星
10月19日,當泛星巡天望遠鏡發現這位「不速之客」時,它距離地球0.2個天文單位,大約3000萬公裡。一開始,科學家們認為這是顆彗星。
10月25日,位於智利的甚大望遠鏡(VLT)拍攝照片顯示,Oumuamua並不具備「彗發」,因此並非主體由冰塊構成的彗星,而是由巖石構成的小行星。這意味著,Oumuamua誕生於母星系的冰線之內。
11月6日,國際天文聯合會將該小天體命名為1I/ʻOumuamua。I是專為它新設的星體編號,意為星際天體(Interstellar object)。關於這個命名也有一些花絮,有些科學家反對為它新設的星體編號「I」,因為「Oumuamua」的首字母是「O」,連起來太像「10」,有人主張用「E」子母,表示「太陽系之外」(extrasolar),但也有人反對稱,用「E」容易讓人誤解為「地外生命」(extraterrestrial),聯想到外星智慧;還有人主張用「G」,表示「銀河系的」(galactic),但這可能太過狹隘。
Oumuamua直徑在百米級,以每秒26公裡左右的速度從天琴座方向衝進太陽系,近乎與黃道面垂直。這個飛行角度異常刁鑽,且速度遠超太陽系內的小天體,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
反推計算,它大約曾在9月9日經過近日點,速度達到每秒87.7公裡。不過,由於亮度很低,它直到更靠近地球時才被望遠鏡發現。
軌道不是橢圓,形狀可能是長條形
另據「天空與望遠鏡」(Sky & Telescope)網站10日報導,Oumuamua的軌道離心率是其不屬於太陽系系統的最明顯證據。它的軌道離心率達到1.19,而幾何學常識告訴我們,橢圓形的離心率是恆小於1的。實際上,冥王星項目的天體力學專家比爾·格雷(Bill Gray)之前在計算Oumuamua軌跡的時候不斷失敗——他原先使用的軌道計算軟體無法給出任何一種匹配的結果。
由於夏威夷泛星1號(Pan-STARRS,全稱為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望遠鏡首次觀測到Oumuamua後,它的亮度迅速減弱了20個等級,全球各地的觀察者迅速被調動起來,爭取在其離開視線之前獲得更多資料。
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一個以無人飛行器探索太陽系的中心)的約瑟夫·馬塞洛(Joseph Masiero)是幸運者,他帕洛馬天文臺的5米海爾望遠鏡剛好在觀測區域。他迅速得到了一張Oumuamua光譜圖:
Oumuamua光譜(2017年10月25日,豎線表示每一個測量波長的誤差範圍,虛線表示紅色和近紅外波長的總體趨勢)
貝爾法斯特皇后大學的米歇爾·巴尼斯特(Michele Bannister)認為,Oumuamua的紅色光譜和太陽系外圍神秘的庫珀帶天體十分相近。也有人認為,光譜坡度向著紅色(右邊)的方向緩慢增加。這說明「Oumuamua與庫珀帶(往往比較紅)中的物體並不是特別匹配。相反,它是一種巖石表面在長期暴露於空間輻射後「風化」之後將呈現的那種光譜。
還有一些人記錄了Oumuamua的亮度曲線並確定其旋轉周期。馬裡蘭大學的馬修·奈特和其他人的觀測結果顯示,它的亮度在1.2個等級的範圍內波動,讓人懷疑Oumuamua的形狀是長條形的,長度至少是寬度的三倍,其旋轉周期是3-5個小時之間。
速度是一種胎記
「在數百萬年內,天體的速度都像胎記一樣,帶著起源地留下來的特徵,」團隊負責人、地理生物學家埃裡克·蓋多斯(Eric Gaidos)說道。「這個天體的運動特徵和那些星團一樣。」
研究人員判斷,大約4000萬年前,很可能是由於行星演化過程中的碰撞,它猛地衝出了恆星的引力範圍,開始「放飛自我」之旅。
Oumuamua的照片 Paulo Holvorcem & Michael Schwartz 圖
這位遠方來客不僅帶來了原生星系的蛛絲馬跡,也讓人類對它穿行過的星際環境有了更多認知。如果蓋多斯團隊計算正確,Oumuamua的母星系中的碰撞將會釋放更多類似的小天體。也就是說,沿著Oumuamua進入太陽系的路徑,人類後續將會發現Oumuamua的「兄弟姐妹」們。
不過,這次只是非常初步的篩查。如果在太陽系之前,Oumuamua還造訪過其它星系,那這個計算結果就不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