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新冠」戰疫 幹細胞有望出力

2020-12-06 封面新聞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了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肺部病變為主的新型傳染患者。隨著疫情的蔓延,我國其他地區及境外也相繼發現了類似的病例。該病毒感染特徵是發熱、乾咳、氣促、外周血白細胞一般不高或降低、胸片有炎症性改變等。世界衛生組織確認並將其病原體命名為2019-nCoV,屬於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2020年1月31日將其定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目前,尚缺乏對病原體2019-nCoV有效的治療藥物,臨床治療仍然以對症狀支持治療為主。2019-nCoV引起的肺炎,進入進展期後,少數患者會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而危及生命。

2月3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李蘭娟院士在央視總臺《新聞直播間》欄目中表示,之前H7N9禽流感治療中應用了幹細胞技術,此次疫情,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危重肺炎病人治療,已證明幹細胞治療能改善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並鼓勵此次新冠狀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嘗試幹細胞治療。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和分化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據現有文獻報導推測,一方面幹細胞通過分泌角質細胞生長因子,增強肺上皮細胞鈉離子通道蛋白轉運到細胞膜頂端的能力,從而提高肺臟清除肺泡滲出液體的能力,減小肺水腫;另一方面分泌血管生成素1,通過維護細胞黏附因子、細胞之間連結,阻止應激纖維蛋白生成,從而提高肺泡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存活率,提高血管穩定性,阻止血液中蛋白向肺泡間隙滲透,提高肺泡上皮消除肺水腫的能力。

正因為幹細胞在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治療過程中具有這些潛能,目前國內數家醫療機構紛紛啟動了幹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病的相關研究。

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浙江省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黃建榮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浙大一院在H7N9禽流感的治療過程中使用幹細胞,相關研究發現幹細胞對禽流感患者的肺部感染有改善作用,對肺纖維化有比較好的效果,因此該院已通過倫理委員會的討論,準備對新型冠狀病毒重症患者應用幹細胞治療。

無獨有偶,1月29日,湖北省科技廳同意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幹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所致重症及危重症肺炎的臨床研究」項目立項,並納入湖北省科技廳「2019年新型肺炎應急科技攻關研究項目」。

2月1日,鄭州大學附屬河南省人民醫院康誼教授主持的「間充質幹細胞(MSC)治療冠狀病毒引起的重症肺炎有效性臨床研究」項目獲得河南省科技廳批准,成為該省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應急科研攻關項目。另據消息,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朱武凌主持的NK細胞治療冠狀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臨床研究項目也在本次獲批立項名單中。

除了應用於攻克新型冠狀病毒的臨床研究,事實上,幹細胞已在疾病治療中被廣泛應用,特別是來源於臍帶血、臍帶、胎盤等新生兒圍產期組織的幹細胞,具有取材簡便、汙染少、成本低、不涉及任何倫理爭議等優勢,極其適合用於臨床研究和應用,是幹細胞的理想來源。如來自臍帶血的造血幹細胞,已在全球範圍內用於80多種疾病的治療,而來自新生兒臍帶組織的間充質幹細胞,則佔據著我國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的半壁江山,它們均有望在幹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臨床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核心成果從實驗室直達戰疫一線
    廣東科技戰「疫」系列報導②全球戰疫正酣,我國緊急向義大利支援10萬份連花清瘟膠囊。這一中成藥從實驗室直達戰疫一線,納入國家診療方案、走紅西方國家,廣東科學家作出了重要貢獻。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楊子峰研究發現,連花清瘟膠囊可以抑制病毒複製,具有抗新冠病毒活性。
  • 幹細胞人肺模型可模擬新冠病毒感染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26日發表的一項幹細胞最新研究成果,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報告一種人類肺培養系統問世,它可用於模擬肺部感染,包括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冠病毒感染。幹細胞是一種具有多分化潛能及自我複製能力的早期未分化細胞。而肺部幹細胞可以再生肺部組織,因此有潛力能形成實驗室肺培養模型,用於研究肺病、癌症和感染。但是,肺部是人體最複雜的器官,肺臟自近端到遠端包括氣管、支氣管、小支氣管和肺泡等結構,對氣體交換和抵禦病原體入侵至關重要,由數十種不同細胞的協同工作保證了其正常功能的進行。
  • 新冠治療重大發現 幹細胞療法重症存活率可達91%
    歐聯網1月6日電,據歐聯社綜合報導,全球新冠疫情因變種病毒出現急速惡化,迄今全球確診病例已超過8650萬例,死亡病例也超186萬例。邁阿密大學DRI細胞移植中心主任裡科迪綜合印度報 (The Hindu)等媒體報導,美國邁阿密大學米勒醫學院最新研究結果發現,胎兒臍帶的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有助於治療新冠病毒重症患者
  • 幹細胞人肺模型可模擬新冠病毒感染_科技_中國西藏網
    英國《自然》雜誌26日發表的一項幹細胞最新研究成果,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報告一種人類肺培養系統問世,它可用於模擬肺部感染,包括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冠病毒感染。  幹細胞是一種具有多分化潛能及自我複製能力的早期未分化細胞。
  • 李樹斌詩|《喜迎二O二一 年元旦》《堅決打贏冠病毒斷根掘源持久戰》
    勵志昂首踏新旅,再鬥困獸新紀元。解放寶島覆史命,南海蕩夷版圖全。科技創新克瓶徑,糧食奠基家國安。撫民愛黎擺至上,馬克思魂紅政權。李樹斌2020.12.3102抗疫持久戰堅決打贏冠病毒斷根掘源持久戰鼠年抗疫延牛年,小小病毒逞兇煩。國人決勝零星暴,攻陷美西世大亂。人傳更兇乘勢入,物傳冷鏈瘋狂顛。川普借疫政治化,愚弄國民甩禍端。
  • 用幹細胞PK肺纖維化 廣州這家生物醫藥企業開始行動了
    8日,由廣東省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協會主辦,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以「創新戰疫化危為機」為主題的2020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在廣州國際生物島隆重舉行,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行業專家、企業家及科技工作者圍繞推動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應用、推動打造國家幹細胞產業創新中心進行了交流與合作。
  • 廣東科學中心研發全國首個互動體驗型新冠專題展
    南方網訊(記者/楊智明 通訊員/吳夏靈) 8月13日,廣東科學中心歷時5個月精心策劃的「戰疫——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展」(以下簡稱「戰疫專題展」)正式開放。這是廣東科學中心配合科技活動周宣傳推出的全國首個互動體驗型新冠專題展覽。
  • 新冠病毒如何入侵人體細胞?
    2020年2月22日 三分鐘速覽《光明日報》↓↓↓1重慶:一手抓防控 一手抓發展(1版)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表2月19日,重慶出臺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分類防控實施方案,按照全市疫情實際情況和發展態勢,綜合考慮人口流動等因素,以區縣為單元分別劃分低風險區縣
  • ...重慶專家團隊在世界上率先開展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研究
    3月9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獲悉,由該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科徐祥教授團隊與重症醫學科蔣東坡團隊牽頭的《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研究》,被我市列為幹細胞應急攻關研究項目。
  • 凝心聚力,為打贏防控總體戰阻擊戰而鼓與呼
    凝心聚力,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而鼓與呼 全國廣播電視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指示精神,按照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部署,主動應戰,精心策劃,全媒體、全天候、全方位推出系列報導和特別節目
  • 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有望抑制癌細胞
    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有望抑制癌細胞 2020-07-16 0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新技術或能將幹細胞分化為胰島β細胞 糖尿病細胞替代療法有望開發
    眾所周知,Ⅰ型糖尿病發生的發生,主要是由於自身免疫性損傷所誘發的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的缺失會導致。臨床上胰島細胞移植或能潛在治療Ⅰ型糖尿病,但供體的胰腺卻非常稀少;因此,德國環境健康研究中心等機構科學家們的這一發現,是糖尿病邁向細胞替代治療的重要一步。
  • 打新冠疫苗改變基因?放心打!改變不了!
    打新冠疫苗改變基因?放心打!改變不了!據調查人員的報告,該藥劑師故意毀壞疫苗的原因,是因為擔心攜帶有新冠病毒基因片段的疫苗會通過改變人們的DNA而導致傷害。因為此前,有美國研究人員發表的一篇論文表明:在添加了逆轉錄酶之後,可以在體外細胞實驗中將新冠病毒的RNA逆轉錄為DNA,並整合到人體細胞的基因中去。新冠病毒的RNA會整合到人體DNA嗎?
  • 守護家庭、女性與兒童,間充質幹細胞臨床前景被看好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間充質幹細胞一詞更是頻繁出現在各大媒體網絡上,瘋狂刷屏,被大眾提及討論。那麼,間充質幹細胞究竟是什麼?它來自哪裡?臨床發展前景如何呢?間充質幹細胞存儲有意義嗎?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出生前的胎兒、新生兒圍產組織(胎盤、臍帶)、成人組織(外周血、骨髓、脂肪)……作為幹細胞家族的重要成員,間充質幹細胞廣泛存在於人體許多組織器官中。而對比來說,新生兒圍產組織的胎盤和臍帶是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應用的最佳來源。為什麼這麼說呢?
  • 新生命幹細胞公司新專利獲受理 提升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免疫調節能力
    近期,從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研發團隊傳來消息,其相關項目負責人發明的「一種可增強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免疫調節能力的新方法」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發明專利並獲得受理,有望在免疫性疾病治療上發揮重要作用。最新研究顯示,間充質幹細胞可通過免疫調節作用對免疫性疾病進行治療。
  • 【地評線】按下科技戰疫「快進鍵」 增添打贏硬仗「加速度」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強調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是社會進步的強大支撐,更是決勝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硬核重器」。
  • 科學家寄希望於幹細胞藥物抗擊癌症
    最新數據顯示,幹細胞藥物甚至可用於對抗新冠肺炎。幹細胞醫用會給人類帶來哪些新的機會?俄羅斯「5-100」計劃院校專家就此進行了解讀。幹細胞和新冠病毒9月初有消息稱,川普感染新冠病毒後,醫生為其使用了再生元公司(Regeneron)製造的抗體「雞尾酒」,川普本人稱之有「奇效」。
  •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以實際行動書寫「科研戰疫」
    3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清華大學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強調,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綜合多學科力量,統一領導、協同推進,在堅持科學性、確保安全性的基礎上加快研發進度,儘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