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嶽謬說匡正10
————中國文化是不是只有技術性和藝術性,沒有邏輯性。
王東嶽在視頻《漢字象形符號相關邏輯序列》中,指手畫腳地從文字角度講了中國文化的特點,通過王東嶽的視頻,進一步印證了我的直覺,王東嶽知識駁雜,理解淺層化,最重要的是基礎錯誤,完全站在西方的立場,對中華文明指手畫腳,各種污衊和責難。他以所謂的哲學為幌子,舉出的每一個例子都在為歐美唱讚歌,都在貶低中華文明。
1、王東嶽認為漢字具有象形性,中國文化沒有邏輯性
王東嶽認為中國的文化只有具象性,沒有邏輯性,只適合產生技術和藝術。為了證明這一點,王東嶽舉出了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和王維的《使至塞上》,證明中國文化的具象性,這簡直就是胡扯,你拿文學作品證明文化的具象性,古今中外皆然,何止中國。文學本就是形象思維,者不是很正常嗎?王東嶽應該讀一讀古代的策論和名家的文章,就知道有沒有邏輯了。王東嶽這一通讕言,也是用漢語和漢字表示的邏輯推理,儘管邏輯性極差,但是這不是漢語漢字的問題,是他腦子的問題。
2、用遠古圖畫的特點比附漢字
把中國的文字說成是圖符,這是對中國文字的貶低和污衊,圖符是文字發展的早期形態,其特點是形象性和含義豐富性,和語言不是一一對應的,然而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早已超越了圖符的階段。王東嶽的這一觀點,若非無知,便是居心叵測。
3、中國古代的文章結構沒有語法邏輯關係
王東嶽的這句話是非常無知的,任何一種語言都必然有這內在的邏輯關係,就像用磚石瓦塊建築房屋,無論建成什麼樣的房屋,建築材料之間必然有組合關係。王東嶽竟然任務中國古代的文章結構沒有語法邏輯關係,就像認為歐洲的房屋是由各種材料構築而成,中國的宮殿是各自建築材料堆積而成一樣,是非常可笑的。
4、上圖是王東嶽舉例的一個甲骨文,王東嶽認為這個由三部分組成的甲骨文因為內容太多,沒有演變成為單音節字。這句話貌似有道理,實際還是腦洞大開,不求甚解的結果。在甲骨文裡面,由三部分組成,意義豐富的文字很多,比如「德」「微」「寶」等都是由三個以上的構件組成,意義不亞於王東嶽舉出的這個字。從含義上講,王東嶽舉出的這個字無非表一種死的方式,按王東嶽的說法是被毒蟲咬死的,含義一點也不複雜,在漢字裡面,表示死的字很多,常見的有亡、卒、薨、崩、陟、夭、殤, 各有各的具體含義。這麼多的死的方式都是有一個音節表示,被毒蟲咬死為什麼不得對應單一的音節呢?顯然王東嶽的說法是不成立的。如果說這個甲骨文沒有演變成常用漢字的話,唯一的原因是,這種死亡的方式不具有普遍性,沒有進入常用字的行列,在演化中淘汰了,絕對不是因為複雜,沒有發展出對應的單音節。其實甲骨文和音節已經是一一對應的了,王東嶽卻把甲骨文和史前時期的圖符看成一樣的,這表明王東嶽的古文字知識有重大缺陷。
甲骨文德,表示遵循大道,正道直行,或者表示就是站在天文觀象臺中心點用眼睛觀看七曜的運行。無論哪一個解釋,都包含了複雜的含義。
甲骨文微,表示老人拄杖在路上緩行。
在漢字裡面,構件三個以上,意義複雜的字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