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嶽謬說匡正10——中國文化只有技術性和藝術性,沒有邏輯性

2021-01-11 重述華夏文明

王東嶽謬說匡正10

————中國文化是不是只有技術性和藝術性,沒有邏輯性。

王東嶽在視頻《漢字象形符號相關邏輯序列》中,指手畫腳地從文字角度講了中國文化的特點,通過王東嶽的視頻,進一步印證了我的直覺,王東嶽知識駁雜,理解淺層化,最重要的是基礎錯誤,完全站在西方的立場,對中華文明指手畫腳,各種污衊和責難。他以所謂的哲學為幌子,舉出的每一個例子都在為歐美唱讚歌,都在貶低中華文明。

1、王東嶽認為漢字具有象形性,中國文化沒有邏輯性

王東嶽認為中國的文化只有具象性,沒有邏輯性,只適合產生技術和藝術。為了證明這一點,王東嶽舉出了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和王維的《使至塞上》,證明中國文化的具象性,這簡直就是胡扯,你拿文學作品證明文化的具象性,古今中外皆然,何止中國。文學本就是形象思維,者不是很正常嗎?王東嶽應該讀一讀古代的策論和名家的文章,就知道有沒有邏輯了。王東嶽這一通讕言,也是用漢語和漢字表示的邏輯推理,儘管邏輯性極差,但是這不是漢語漢字的問題,是他腦子的問題。

2、用遠古圖畫的特點比附漢字

把中國的文字說成是圖符,這是對中國文字的貶低和污衊,圖符是文字發展的早期形態,其特點是形象性和含義豐富性,和語言不是一一對應的,然而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早已超越了圖符的階段。王東嶽的這一觀點,若非無知,便是居心叵測。

3、中國古代的文章結構沒有語法邏輯關係

王東嶽的這句話是非常無知的,任何一種語言都必然有這內在的邏輯關係,就像用磚石瓦塊建築房屋,無論建成什麼樣的房屋,建築材料之間必然有組合關係。王東嶽竟然任務中國古代的文章結構沒有語法邏輯關係,就像認為歐洲的房屋是由各種材料構築而成,中國的宮殿是各自建築材料堆積而成一樣,是非常可笑的。

4、上圖是王東嶽舉例的一個甲骨文,王東嶽認為這個由三部分組成的甲骨文因為內容太多,沒有演變成為單音節字。這句話貌似有道理,實際還是腦洞大開,不求甚解的結果。在甲骨文裡面,由三部分組成,意義豐富的文字很多,比如「德」「微」「寶」等都是由三個以上的構件組成,意義不亞於王東嶽舉出的這個字。從含義上講,王東嶽舉出的這個字無非表一種死的方式,按王東嶽的說法是被毒蟲咬死的,含義一點也不複雜,在漢字裡面,表示死的字很多,常見的有亡、卒、薨、崩、陟、夭、殤, 各有各的具體含義。這麼多的死的方式都是有一個音節表示,被毒蟲咬死為什麼不得對應單一的音節呢?顯然王東嶽的說法是不成立的。如果說這個甲骨文沒有演變成常用漢字的話,唯一的原因是,這種死亡的方式不具有普遍性,沒有進入常用字的行列,在演化中淘汰了,絕對不是因為複雜,沒有發展出對應的單音節。其實甲骨文和音節已經是一一對應的了,王東嶽卻把甲骨文和史前時期的圖符看成一樣的,這表明王東嶽的古文字知識有重大缺陷。

甲骨文德,表示遵循大道,正道直行,或者表示就是站在天文觀象臺中心點用眼睛觀看七曜的運行。無論哪一個解釋,都包含了複雜的含義。

甲骨文微,表示老人拄杖在路上緩行。

在漢字裡面,構件三個以上,意義複雜的字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相關焦點

  • 王東嶽是真正的掃地僧,還是學術騙子?為何沒有一位專家公開反對
    同時也是西安交大管理學院的東方文化客座教授。雖然是哲學、文化客座教授,但王東嶽講得都是自己的哲學理論或者研究課題。奇怪的是,他的哲學理論和研究課題至今並沒有在相關平臺發表過。甚至知網都找不到他的一篇文章。
  • 王東嶽的哲學真能站得住腳嗎,該如何理性看待?
    弱本來就是一個相對概念,強和弱經常是關聯在一起,即相互依存又可相互轉化,而且強和弱一般也是具體的環境具體的事物中去探討。可是王東嶽從38億年的尺度上去探討「強」「弱」,你能明白他真正要探討是什麼?然後王東嶽繼續解釋「遞弱代償」是指,世界上所有的物種,生存強度總是呈現遞減態勢,一代比一代弱,為了保證自身能夠衍存,就會相應地增加和發揮自己續存的能力以及結構屬性。
  • 王東嶽的真理觀是誤導人的
    詭辯的基本套路就是改變人們日常對概念的理解,比如我們認為科學是真理,這裡的真理是相對真理的概念,沒有幾個人會認為科學是絕對真理。既然是相對真理,就是有一定適用範圍的真理,超過了其適用範圍就會出現錯誤。比如牛頓物理學只適合宏觀低速,宇觀高速則需要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微觀世界則需要量子力學。 王東嶽卻說科學不是真理,他這裡的真理應該是絕對真理的意思。
  • 淺談王東嶽老師是大師還是?
    所以,大家不論是贊同王東嶽還是否定王東嶽,幾乎都是無意識地(你也無法識別你是被無意識思維還是有意識思維左右自己的)用自己的知識結構去評價和感知的。所以,我就問一句話:你的現有知識結構又有多寬多深?就算很寬很深,我還要追問:你確保它是真理?你確保它是真相?
  • 《物演通論》作者王東嶽:中國文化絕不產生科學
    文化是人類面對不同生存環境、生存結構產生的謀生行為過程和體系。作為東方文化代表的中國文字,繼承了甲骨文的具象基因,締造了中國的具象思維。而西方文化發源地環地中海區域,要面對北非、西亞、南歐三地的經商往來,逐漸拋棄了各自原有的的象形文字符號,產生統一的拼音標識,也就強迫要用一種邏輯結構為每一個拼音標識尋找被公認的概念。
  • 陳果把哲學當心靈雞湯講,王東嶽玩哲學棋高一著,卻步了於丹後塵
    此二者將哲學玩出了花樣,前者把哲學當心靈雞湯講,王東嶽玩哲學棋高一著,卻步了於丹後塵。陳果、王東嶽在哲學領域做了什麼貢獻?為何說王東嶽步了於丹後塵?陳果其人生於1981年,上海人。1999年,陳果在復旦大學文科基礎班,主攻哲學專業。後來長期深耕於哲學專業,前往香港浸會大學、加拿大溫哥華UBC大學擔任學者,在青年哲學家中,陳果算得上是業界翹楚。
  • 王德峰與王東嶽:當代哲學界的「東峰」與「西嶽」
    #現在網上最火的兩個哲學學者大概就是王德峰和王東嶽了。之所以把他們兩位放在一起比較,並非是因為他們在思想上有什麼關聯,更非是因為他們在經歷上有什麼交集,而是因為他們都是網上受關注度和認可度很高的哲學學者,他們的知名度和思想傳播範圍已經超出了哲學愛好者的小眾圈子,而達普通的知性人群。
  • 被驚為天人的王東嶽,隱居終南山20年寫出一本書,瞬間引爆網絡
    是的,他是哲學家,一位沒有任何學派,沒有任何師門關係的自由學者。通常哲學離我們很遠,我們也很難聽得懂哲學家的邏輯推演話術,然而王東嶽的學術卻離我們很近,近的就在我們周邊,我們的身上,跟我們每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2019年,就在他的《物演通論》發表二十年後,應多方請求,王東嶽出山舉辦了一次學術培訓講座。
  • 知乎網友懟王東嶽《物演通論》,我就不服
    雖然沒有看王東嶽前輩的《物演通論》,百科了一下這本書和相關資料。知乎上「眼尖」的網友評論:劉德華第一梯隊的大神水平果然是高啊。另一位網友:不知道他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80年代前普裡戈金一伙人的遠平衡熱力學比他這個應該深刻多了。更有甚者,貶其為民科或民哲。很高興看到你們這幫師爹炮轟真正的哲學家,沒有爭議就沒有未來。
  • 王東嶽的「遞弱代償」原理是正確的嗎,要如何倡導科學發展?
    文化上,王東嶽深度分析中西兩大淵源,他說由於中國古文字是象形文字,沒有邏輯思維,因此註定了中國的衰敗。而西方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很多的詞語是沒有明確的意思表達的,如sun 中文翻譯為太陽的意思,實際上它是沒有具體含義的,它的含義需要用在具體的事例中去推導出來,所以拼音文字導致了西方人有較強的邏輯推導能力。而邏輯推理最終產生了哲學,隨之哲學又引出科學。
  • 憑什麼對王東嶽嗤之以鼻?
    我們的文化影響的我們每個人,寬容度太低。大多都是一邊倒的。多樣性才是一個群體繁榮的特徵,包括經濟、思想、藝術。。。很多人對王東嶽嗤之以鼻,我看這些人腦子有病,這些人也是分幾個大類的,比如機械的科學主義者,認為他的話可笑,胡亂拼湊的思想大雜燴;還有的哲學教授,基本上不感冒根本不看不聽不說,表示「我不聽、我不聽,我不看、我不看」。也有一些普通網友感覺他的東西根本說不到點上。
  • 王東嶽的遞弱代償和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對立的兩種觀點嗎?
    表面上看王東嶽的遞弱代嘗原理和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兩種對立的觀點成立,但是從深層看這個觀點不成立,應該說王東嶽的遞弱代嘗原理是對達爾文最適者生存理論的覆蓋。那有沒有可能兩人都對,又或者兩個人都錯,我們分別討論。
  • 王東嶽,是真正的掃地僧大師,還是不入流民科?主流學術圈有話說
    是 「獨立學者」而非「著名學者」,此地無銀,特意標明,如其說是高自標牓,不如講是尷尬處境的自我揭示:其一,非學院中人,非正常科班出身, 受學沒有師承,也沒正式的學術訓練履歷,幾乎自絕於中國正規學苑翰林之外。說的門面點,是學術個體戶,無師自通,橫空而出,儼然何新大師一路,「江湖學者」的通俗暢銷版本。
  • 王東嶽的遞弱代嘗和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對立的兩種觀點嗎?
    表面上看王東嶽的遞弱代嘗原理和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兩種對立的觀點成立,但是從深層看這個觀點不成立,應該說王東嶽的遞弱代嘗原理是對達爾文最適者生存理論的覆蓋。遞弱代嘗根據王東嶽遞弱代嘗原理觀點我們可以得出越高級的物種越不具有生存優勢,死滅速度越快。同樣我們拿人類來舉例子根據王東嶽遞弱代嘗原理我們必然得出人是這個地球上最脆弱最不具有生存優勢的物種。同樣前提是王東嶽遞弱代嘗原理不被推翻。根據以上討論我們可以得出王東嶽遞弱代嘗原理和達爾文進化論觀點對立的說法成立。
  • 彰顯社會工作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彰顯社會工作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2020年05月11日 09:1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吳屹桉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不懂科學的王東嶽是如何愚弄國人的,了解真相你才知他有多低級
    這是英國生物化學家李約瑟的名言,他所著《中國的科學與文明》對現代中西文化交流影響深遠。然而當代獨立學者王東嶽卻認為,人類越發展文明越敗壞,科技越進步系統性危機越大,人類越快速走向滅亡。王東嶽《物演通論》最早是在2003年自費出版,定價售36元,2009年再版,定價68元。始終無人問津,於是王東嶽在2018年左右,做了一個系類性的講座,其後講座的視頻流向網絡。
  • 王東嶽:「遞弱代償」剽竊《道德經》,矇騙誤導也能成大師?
    那天到會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周國平、趙汀陽研究員,北京大學哲學系陳嘉映教授,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金鋒博士,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學者和朋友。大家對王東嶽的代償理論進行了探討,並對他的勇氣表示欽佩。大家對王東嶽的代償理論進行了探討,並對他的勇氣表示欽佩。
  • 怎樣理解王東嶽說《易經》過於幼稚這一句話?
    《易經》是五經之首我相信這個在學術界或民間應該是沒有爭議的。越早的東西一定是越簡單的東西越幼稚的東西!比如你拿今天的智慧型手機去跟過去的模擬手機比較,模擬手機不顯得很簡單嗎?而王東嶽評價《易經》過於幼稚,很多人把這句話理解為「王東嶽說易經沒有一點知識含量」。對於靠易經謀生的人來說易經是他的飯碗,對於相信易經算卦的人來說易經是他們的信仰,說「易經沒有一點知識含量」他們不揍你才是奇怪的事情,這也是導致很多人在網上批判王東嶽的原因。問題的關鍵點是,批判王東嶽的人對,「王東嶽關於《易經》幼稚一說」的理解偏差。
  • 王東嶽顛覆了我對脫口秀的看法
    前幾天提到,不知聽誰說的,近代以前都是先進就要挨打,然後順藤摸瓜,摸到一個古董:王東嶽。網上簡介寥寥,但樹大很深,進而看到「物演通論」和遞弱代償,為羅輯思維幾年前提到過一次,方知老王非一般人,乃深淵之物。簡單聽聽,老王講的內容邏輯清晰,分門別類,如果不是看書多,思維深,恐怕難以駕馭。又其貌不揚,這類男人發光發熱永不被人嫉妒。
  • 技術性牛市是什麼意思?現在是技術性牛市嗎?
    7月6日消息,滬深兩市高開高走,上證綜指大漲超4%,站上3200點,進入技術性牛市。截至午間收盤,滬指漲4.24%,報收3286點;深成指漲3.29%,報收12842點;創業板指漲2.21%,報收2516點。滬股通淨流入76.7億,深股通淨流入72.9億。那麼技術性牛市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