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王東嶽說《易經》過於幼稚這一句話?

2021-01-11 一個敢說真話的憤青

《易經》是五經之首我相信這個在學術界或民間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越早的東西一定是越簡單的東西越幼稚的東西!

比如你拿今天的智慧型手機去跟過去的模擬手機比較,模擬手機不顯得很簡單嗎?再比如小的時候過聖誕節父母告訴你,只要你在床邊放一隻襪子,聖誕老人會坐著雪橇在你睡著的時候把你想要的禮物放在你的那隻襪子裡面,第二天醒來你打開襪子一看果然有自己想要的禮物,你真的會相信世界上真的有聖誕老人存在。但是長大後你回望自己小時候居然會相信有聖誕老人給你送禮物,你不會覺得小時候的自己很幼稚嗎!

關鍵點是我們如何理解「幼稚」這個詞?

通常我們把幼稚理解為無知,我們是把這個詞語的含義結合到具體事情上去理解。

比如你在路上行走偶然看到一家店門口廣告牌上寫著免費理髮,剛好你頭髮長了準備修剪下,於是你進去問老闆是不是免費理髮,老闆說是的,於是你坐下理髮,理完之後你正準備要走,老闆告訴你說我們新店開業,只要充值300元首次理髮免費還送你一瓶價值198的洗髮水,如果不充值就不能享受首次理髮免費,需要繳納128元,你一合計感覺充值更划算,迫於無奈只好充值300元,你回去之後把這件事跟你朋友分享,你朋友肯定會說你太幼稚了,這世界上怎麼可能有免費的「午餐」。

而王東嶽評價《易經》過於幼稚,很多人把這句話理解為「王東嶽說易經沒有一點知識含量」。

對於靠易經謀生的人來說易經是他的飯碗,對於相信易經算卦的人來說易經是他們的信仰,說「易經沒有一點知識含量」他們不揍你才是奇怪的事情,這也是導致很多人在網上批判王東嶽的原因。

問題的關鍵點是,批判王東嶽的人對,「王東嶽關於《易經》幼稚一說」的理解偏差。

幼稚的原中文含義:幼是指幼小,稚是指稚嫩,通常幼稚是指年紀小不成熟的意思,通常是形容人、事、物的初始狀態。

那王東嶽評價《易經》稱《易經》過於幼稚是什麼意思?

王東嶽意思是說《易經》是人類在文字還沒有發明之前,人類圖解世界的一個非文字符號的解釋生存系統。

我再用現代語言翻譯一遍,原古時候的人用掰斷的樹枝、草莖、殘骨擺成圖形理解世界運行規律的方式,就是因為當時的人類面對的生存環境比較簡單,所以對這個世界的理解也比較簡單。

今天我們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角度,因為今天的信息量更大,所以擁有的知識量更大,而古人那時候的信息量偏低,理解的自然規律自然也就比較簡單。

先生是站在今天更高的信息量來評價《易經》說易經「幼稚」,這個評價是相對而言,先生的評價是一點也沒有錯,是完全正確的。

比如《易經》當中用先天八卦方位圖來找位置,而我們今天天上放著55顆衛星可以把我們的位置精確到米,我們的北鬥導航衛星相對於先天八卦方位圖,先天八卦方位圖不顯得相當幼稚嗎!

最後做總結:我們之所以會對王東嶽先生對《易經》的評價產生偏差,無非是因為我們站在自己主觀的角度去評價,主觀評價必然會帶來眼界收窄,你只會在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內做評價,而這樣的評價必然會導致你無法接受他人的建議,導致思維封閉。最有效的評價應該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找見評價尺度,不帶有主觀色彩純客觀的評價,這樣才是最有效的評價。

相關焦點

  • 怎樣理解王東嶽先生的科學論?
    我們首先看下王東嶽先生對科學的表述第一:哲學邏輯遊戲的產物第二:分科之學第三:高度動蕩的邏輯模型哲學邏輯遊戲的產物王東嶽的意思是說哲學是科學的母親這裡所說的哲學僅指狹義哲學,我們知道哲學分為廣義哲學和狹義哲學。我們中國古人在《易經》就說過「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就是指哲學,意思是說只要是達成對萬物的抽象總結就可以稱為是哲學,但是這裡的哲學指廣義哲學。什麼是狹義哲學?
  • 淺談王東嶽老師是大師還是?
    所以,大家不論是贊同王東嶽還是否定王東嶽,幾乎都是無意識地(你也無法識別你是被無意識思維還是有意識思維左右自己的)用自己的知識結構去評價和感知的。所以,我就問一句話:你的現有知識結構又有多寬多深?就算很寬很深,我還要追問:你確保它是真理?你確保它是真相?
  • 王東嶽的哲學真能站得住腳嗎,該如何理性看待?
    主旨上:王東嶽提出「遞弱代償」的哲學觀點,首先搞清楚什麼是弱,弱又該如何理解?弱本來就是一個相對概念,強和弱經常是關聯在一起,即相互依存又可相互轉化,而且強和弱一般也是具體的環境具體的事物中去探討。可是王東嶽從38億年的尺度上去探討「強」「弱」,你能明白他真正要探討是什麼?
  • 為什麼學者們對《易經》的理解總有些牽強,就在於思維模式
    我們在前天2020年11月22日所寫的《為什麼說,自西漢以來,人們對於易經的象,都理解錯了》一文中,我們已經根據《繫辭》的論述,明確論證了孔子所說的象,就是周文王把社會生活中的萬事萬物,歸納總結為六十四類事務之後,又對六十四類事務,擬定了具有象徵意義的六十四個卦象和卦名;再對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都擬定了具有象徵意義的卦爻辭,來作為人們行為的指導方針,這就是整部的
  • 王東嶽的真理觀是誤導人的
    所以正確和真理是兩回事,這是另外一個哲學話題,咱們不談,但是我們至少得明白,科學不是真理。那麼我們今天為什麼都信科學,我們覺得科學就是真理,還用客觀規律這個詞。如果是客觀規律,當年託勒密做出來客觀規律,你從此就地心說,你別再搞什麼日心說了。 託勒密當時是很了不起的,你們今天別把他當笑話,他是第一個用數學模型做出天(體運行規律的人)。
  • 《易經》提醒:真正圓滑之人,往往懂得說這3句「口頭禪」
    《易經》提醒:真正圓滑之人,往往懂得說這3句「口頭禪」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讀遍世上所有的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讀通一本易數書。易數書指的是《易經》。這其實一點也沒有誇大,因為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讀懂了《易經》就相當於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易經》提醒:真正圓滑之人,往往懂得說這3句「口頭禪」圓滑之人,在殘酷的現實裡,遊刃有餘。
  • 《易經》:和別人交談時,這3件事儘量不要提,可能會招人煩
    所以說,我們碰到一些讓自己非常煩心的事情的時候,一定要馬上就把這件事情解決掉,之後就不要再提這件事情了,以免影響到自己。總的來說道理非常簡單,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就說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情不做。只有這樣,才能夠懂得自己的底線究竟是什麼。
  • 為什麼說,自西漢以來,人們對於《易經》的象,都理解錯了
    我們通過前一篇文章《象,是易經的核心,要理解象的含義就不能離開繫辭》,已經明白了孔子所說的象,就是周文王用六十四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卦象和卦名,來象徵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六十四類事務,又用具有象徵意義的六十四卦辭和三百八十四爻辭,來作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指導方針,這就是整部《易經》的內容。
  • 不懂科學的王東嶽是如何愚弄國人的,了解真相你才知他有多低級
    王東嶽說《物演通論》實際上是對老子思想的系統性證明,他對老子是極為推崇。那麼他是如何解讀老子《道德經》的呢?他所解讀的《道德經》的思想一定是他王東嶽的思想,因為他的理解不管是否是老子的本意,就算是老子本意王東嶽一定得贊同才能講得出來,所以這些思想一定是王東嶽的,只是出處在老子那!
  • 物演通論:為什麼說一個「演」字,道出萬物變化的本質?
    王東嶽先生講課圖那麼,在王東嶽先生的眼中,「萬物」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或者說「萬物」是如何變化呢?其實在這部著作中,王東嶽用一個「演」字,其實已經道出了「萬物」變化的本質。為什麼如此說呢?而王東嶽先生提出「萬物」的變化,在於一個「演」字,所謂「演」,也就是一直在演化的意思,沒有開始或最初,一切「萬物」的存在,皆是由各種條件達到一定程度之後而形成的產物,這就很接近於佛教中所講的「空」這一概念,即「萬物」沒有開始。
  • 《易經》的核心就是象,必須依靠《繫辭》才能理解象的含義
    象,是《易經》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可以說是整部《易經》的核心,《易經》自秦漢以後之所以分成兩派六宗,或者加上丹道、堪輿、星相、醫藥共為十宗,乃至後世又有理、象、數之說,可全是《易經》的象所惹出來的事。古往今來,有很多的文人學者對於《易經》的象,提出過各種各樣的觀點,綜其內容真可謂浩如煙海。
  • 王東嶽謬說匡正10——中國文化只有技術性和藝術性,沒有邏輯性
    王東嶽在視頻《漢字象形符號相關邏輯序列》中,指手畫腳地從文字角度講了中國文化的特點,通過王東嶽的視頻,進一步印證了我的直覺,王東嶽知識駁雜,理解淺層化,最重要的是基礎錯誤,完全站在西方的立場,對中華文明指手畫腳,各種污衊和責難。他以所謂的哲學為幌子,舉出的每一個例子都在為歐美唱讚歌,都在貶低中華文明。
  • 王東嶽:我們所認為的「真實」是什麼?說得太到位了
    王東嶽老師畫像如有人認為「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即凡是眼睛看得見的就是「真實」;也有人認為凡是相信的都是「真實」,凡是不相信的,都是非「真實」;甚至有人認為,除了自己之外,一切皆不可信,即非「真實」,如三國時期的曹操,就是這樣的人
  • 哲學家王東嶽:我們都生活在假象中卻不知客觀世界是什麼
    叔本華說:「對一個人而言,假若他看見的眾人和萬物,都不曾時時看上去僅僅是幻象或幻影的話,他就不會是一個擁有哲學才能的人。」 可見,西方哲學從一開始就建立在眼見為虛的基礎上。我們講小孩之所以幼稚,就是他看這個世界所有東西都是新鮮的,但亞里斯多德說:「古今來人們開始哲理探索,都應起於對自然萬物的驚異。」
  • 無字天書《易經》的奧秘——日常用語上篇
    《易經》是世上僅存的一本伴隨人類歷史長達三千多年之久(可追溯到七千多年)的偉大著作。是我們祖宗留給我們後人巨大精神食糧。對我國的歷史、文化、科學、醫學、天文、哲學等等產生深遠的影響。今天小谷為大家羅列出《易經》對我們日常用語產生怎樣的影響。「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 《易經》提醒:欲成大事者,多學學這「成器八律」,人生步步為營
    《易經》是我國上古奇書,現在所說的易經,一般指《連山》《歸藏》和《周易》三部易書。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後人多學習其哲理,因而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值得我們認真地學習與品讀。
  • 易經不是知識,死背沒有用!用心悟透這7個字,你就會越來越靈光
    如果你用一句話來總結《易經》的道理,你會用什麼?不過還有一句話可以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那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當時,伏羲畫了一個圖像,我們稱之為作一,一畫開天。一就是現在的太極。太極生陰陽。八卦和六十四卦都是從它衍生出來的。陰陽是宇宙萬物中最基本的元素。
  • 易經:到底該如何理解?只需要看看這一卦的解讀過程,就全明白了
    根據一脈相承的古老文化,學習《易經》的正統方法,是對照孔子所作的《易傳》,先從《序卦》和《雜卦》開始,然後就可以順著思路,依次理解卦辭、彖辭、象辭,以及每一卦的爻辭、象辭。對於《易經大過卦》的理解,也是用這個方法和思路,依次對各項內容進行順藤摸瓜的解讀。一,《序卦》: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
  • 王東嶽:「遞弱代償」剽竊《道德經》,矇騙誤導也能成大師?
    文丨阿硬本不打算寫這個話題,直到前兩天看到有文章說王東嶽是學術騙子,反而遭到網友痛罵。一說王東嶽的不好,有些人就會情緒失控,仿佛穆斯林看到安拉被侮辱要拼命一般。王東嶽在百度百科上的簡介是這樣的:「男,筆名「子非魚,獨立於任何黨派和學術機構之外,無固定職業,無確定職稱,自由學者。著有《物演通論》等。」
  • 《易經》這3句話蘊含大智慧,現在知道還不晚
    -01- 第一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易經》裡面有這樣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這是什麼意思呢?無論是佛家,還是道家,都講究種什麼因,得什麼果。-02- 第二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易經》裡面說到這樣一句話:「自天佑之,吉無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