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看下王東嶽先生對科學的表述
第一:哲學邏輯遊戲的產物
第二:分科之學
第三:高度動蕩的邏輯模型
哲學邏輯遊戲的產物
王東嶽的意思是說哲學是科學的母親,科學是哲學的兒子。如果想要了解科學是什麼首先得了解哲學是什麼?
這裡所說的哲學僅指狹義哲學,我們知道哲學分為廣義哲學和狹義哲學。我們中國古人在《易經》就說過「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就是指哲學,意思是說只要是達成對萬物的抽象總結就可以稱為是哲學,但是這裡的哲學指廣義哲學。
什麼是狹義哲學?
如果從字面上理解的話,哲學的意思是智慧卓越的學問。那我們必然會追問什麼樣的學問才能算智慧卓越的學問?我們首先來看下哲學的基本特點。
第一:追問第一因
我們都知道牛頓即是哲學家也是科學家,在我們的認知裡科學家一定不會相信迷信之類的東西,但是牛頓確相信這個世界有神的存在,普通人信神就認為神已經把這個世界安排的井然有序,絕不會追問神是如何操控這個世界的,但是牛頓確會追問神是如何操控這個世界的,於是創立了萬有引力定律,認為神用萬有引力定律操控這個世界。牛頓晚年在研究鍊金術,牛頓絕不是想發財,牛頓想知道神創造這個世界的基本元素是什麼。
再比如泰勒斯說「水為萬物之源」,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柏拉圖的「理念論」都是在追究萬物是由什麼組成的。
第二:邏輯反思
古希臘哲學家一開始就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認為眼睛看到的都是虛像假象,他們還得用思想來反過來拷問眼睛為什麼看不到事物的本真,由此康德提出「先驗論」,認為人類之所以看不到事物的本真,是因為在人類經驗以前就被莫種先天規定給規定死了,現代物理學也證明了康德的「先驗論」,我們的眼見看到的是波長,耳朵聽到的是振動波,身體只能說感受0—40度的溫度,我們的五官感受到的都是假象,我們感受不到事物的本真。
古希臘哲學家不僅用思想反過來拷問五官,還用思想反過來拷問思想。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頭腦內的思想是有問題的,我們判斷一件事情的對錯都是用自己頭腦內已存的思想作為判斷依據,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反思過自己頭腦內的思想是從哪裡來的,到底有沒有確切根據。我們大多數人頭腦內的思想都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經驗的歸納總結,但是哲學家休謨就用思想反過來拷問歸納法這個思維方式的弊端,告訴我們歸納法只能夠證偽不能夠證明,因為歸納法永遠沒有辦法窮盡時間和空間。
比如在微商盛行的時候為什麼那麼多人會被割韭菜,我們就是用眼睛去證明,我們看到朋友圈裡的人每天曬各種成交的截圖,看到了很多人曬人生中第一輛豪車別墅,看到了很多人做了微商之後實現了財富自由,於是他們就認為微商項目可以做,但是他們沒有考慮到的是,一個項目在這裡做的好,不一定在你們這裡也做的好,而且任何項目都是有生命周期的,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就不火了。
第三:純邏輯
我們大家讀哲學書都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上面的字都認識,但是這些字組在一起我們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因為哲學是像數學幾何學一樣是高度抽象的符號,符號即可以代表萬物也可以不代表任何東西,所以哲學書讀起來就特別的難。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生活在形而下的社會中,我們都是用五官來感受這個世界,我們看到的都是具體的老虎、具體的狗、具體的人,具體的橘子,具體的杯子,但是在哲學家這裡他們把這些具體的東西統稱為存在物。
比如讀先生的《物演通論》如果事先對哲學沒有了解的人,那麼你每次讀物演通論讀出來的意思都會不一樣,你不知道物演通論到底在講什麼。不是因為書本身有多難理解,而是因為《物演通論》採用的是純邏輯的表述方式,而我們大多數人對純邏輯基本沒有接觸過。
既然科學是哲學的產物那麼科學也會具有這三大特徵第一追求第一因,第二邏輯反思,第三純邏輯。很多人會說今天的科學沒有你所說的這些特徵啊,那是因為今天把科學和技術混為一起討論,科學是技術的前身,科學導出技術,科學給技術提供理論依據,科學和哲學一樣首先是一個思想模型,其次才能成為我們生活中的應用。
第二分科之學
根據現代宇宙論這個世界是逐步分化而來,從奇點大爆炸分化成基本粒子,再由基本粒子分化出宇宙萬物,而且還在不停的分化。
而宇宙的分化必然帶來信息的不斷增加,任何人都沒有辦法把這個世界上的信息全部整頓,於是人類不得不把類似的信息分成不同的模塊由不同的人來整頓成一個個思想模型供我們使用,比如物理、化學、數學、生物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等。
我們會發現不僅學科在分化我們的工作也在不停的分化。比如一家初創企業一開始老闆即是財務又是業務員還是採購員又是獵頭,但是隨著公司業務的擴大老闆根本沒有精力去處理各個事物,於是不得不聘請不同的職業經理人分別來管各個業務模塊。
我們還會發現我們的生活也在不停的分化。我記得我們小時候家裡的衣服、鞋子、糧食、蔬菜、全部是由自己製備,但是到了今天我們所有的東西全部靠買,每一個人只管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其它的全部由專業的人士替你完成。
第三高度動蕩的邏輯模型
用奧地利哲學家卡爾波普爾的話說比較簡單,凡是證明是錯了的學問才叫科學。
我們大多數人的科學觀是什麼?凡是科學證明的東西我們就把他當作為真理,我們就不在追究。但是盛產科學的西方卻告訴我們凡是科學的東西都是錯了的東西。
如果你翻開《世界觀》這本書你就會發現波普爾所言非虛。世界觀五次大改變從蓋天說—地心說—日心說—絕對時空說—相對時空說,如果科學是真理那麼我們的世界觀應該一直不變,但是事實卻相反。
我們再回到先生說的高度動蕩的邏輯模型這一句話,高度動蕩代表我們的科學不是真理,如果是真理應該極其穩定。邏輯模型代表著科學不是客觀事實,只是我們人類的猜想。
最後大家一定會有個疑問,既然科學不是真理,那我們今天是科學時代用的每個知識都是科學的結論,那為什麼會有效?歡迎留言討論
第二「科學到底是不是真理」?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