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人類嬰兒哭得這麼大聲?古時候難道不怕引來捕食者嗎?

2021-01-21 怪羅科學

人類寶寶天生就很可愛,以至於我們很難討厭他們,但寶寶的有些行為可能會讓我們感到糟心,比如哭聲。

大量的研究表明,一個正常人很難抵禦寶寶的哭聲,因為它會激活成年人大腦中對注意力和同理心的管理區域,這讓我們很難置之不理。

大聲哭泣可以算是寶寶吸引大人注意的方式,並引導大人提供更多的陪伴、安全、食物和安慰,可以說「哭」是寶寶生存所必須的。

然而,有一點它又和生存相矛盾,因為哭聲提醒大人照顧的同時,也在告訴捕食者這裡有一個無助弱小的寶寶。

在原始的社會,安全本來就沒有保障,大聲哭泣真的好嗎?

在進入正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下哭聲和哭泣,這兩個其實是不一樣的,可以簡單的理解一種是大喊大叫,一種是流眼淚。

許多物種都會哭,但我們似乎是唯一一種能將「情感」從我們的淚腺流下來的生物。

雖然我們的哭泣也經常伴隨著哭聲,但是哭泣絕對不是我們天生就擁有的能力,這是後天習得的技能。

新生兒一出生發出的其實是哭聲,而不是哭泣,因為這時候他們還無法流眼淚,只有三個月大後才會開始流淚,真正吸引我們的也正是哭聲。

所有靈長類都會發出哭聲

如果我們只談論哭聲,那就不一樣了,所有靈長類都會發出哭聲,而且有些比我們的寶寶「哭得還兇」,比如恆河猴。

不僅如此,哭聲甚至是所有哺乳共有的一種原始行為,連控制機制和大腦區域都差不多,原因很簡單,哺乳動物有著相同的祖先。

所以就哭聲上,人類的寶寶並不特殊,其他哺乳動物一樣會這麼做!不僅是哺乳動物,幼小的鳥類可能「哭聲」比我們更明顯。

即使哭聲普遍存在,但是這種聲音確實更容易吸引捕食者。也很明顯,原始人類不可能像我們現在這樣安逸,很容易遭到捕食者的襲擊。

但是為什麼我們的寶寶還能哭的這麼厲害呢?看看那些食草的哺乳動物,比如一隻小馬駒,它們剛出生時是如此的安靜,似乎生怕引起捕食者的注意。

人類是群居生物

我們可以在現有的靈長類中尋找答案,比如強壯的黑猩猩,它們碰到捕食者偷襲自己的幼崽時,大多時候是躲到樹上,有時候也會集體自衛。

我們的南方古猿祖先從樹上下來後,爬樹躲避的能力變得太弱了,所以它們唯一的辦法就是集體自衛。

集體自衛只會出現在群居生活的物種中,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學會了這點。

當我們從樹上下來後,其實我們還是「弱勢群體」,經常需要面對捕食者,於是我們演化出一系列「配套措施」來讓自己生存下來,直立行走和群居生活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變得越發重要的。

直立行走讓我們擁有更好的視野,無論是防守還是進攻都具有優勢,群居生活也一樣兩則都具有優勢,我們變得更加注重團隊合作,只要有人的地方,我們就會開始集體出擊驅逐捕食者。

雖然,我們現在的寶寶很安全,但我們現在很多時候是一個人或者兩個人照顧寶寶的,而在原始社會是一群人,這樣寶寶的安全就很有保障了。

另外,捕食者也並不是完全勇敢的,或者說它們也不傻。

如果它們在對獵物的攻擊有10%的機率受傷,捕食者將無法活過一個月,所以他們只會在風險最小的情況下進行攻擊。

所以,雖然我們祖先的寶寶很容易吸引捕食者,但是我們的防禦措施可以讓捕食者不敢靠近,因此可以使勁哭。

好吧,先等等,「使勁哭」真的可以嗎?

雖然不至於完全吸引捕食者,但是它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

人類寶寶哭聲的真正問題

當我們被無助的哭聲所吸引時,小孩自己其實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那就是「使勁哭」會浪費很多能量。

而人類的寶寶本身就是「早產兒」,所以他們在第一年會迅速成長,這需要巨大的能量;另外,人腦非常大,也需要大量的能量。

如果「使勁哭」的話,它付出的能量會是休息時的20倍,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成長。

英國劍橋大學的麗貝卡·基爾納博士通過研究金絲雀,證明了這些能量成本的存在。

她把60隻金絲雀雛鳥從巢中取出,分別用手餵它們6個小時。其中一些是快速餵養,而其他是讓它們先乞求一分鐘後餵養。

結果是:金絲雀乞求的時間越長,體重就越輕,儘管所有的鳥都攝入相同的卡路裡。

這是「哭」的真正問題,而且人類寶寶需要的能量更多,這樣的問題會更加明顯。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太明顯的問題,經常性的「使勁哭」不僅不會得到更多的幫助,還會讓母親無意識的忽略。

就像「狼來了」的故事一樣,經常「哭」但是實際上不需要幫助(在人類這裡可能是沒有肚子餓也哭),幾次之後,等你真的需要幫助了,母親不一定能夠反映過來,這一點在恆河猴的幼崽中得到了證實。

恆河猴的幼崽對母親的哭聲很大,在母親給它們斷奶的時候哭得更厲害,這可以阻止母親生更多的幼崽。

但副作用是,母親們開始忽視幼崽的大部分求救信號(即使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因為大多數都是虛驚一場。

最後

雖然,「哭」對寶寶有好處,但他們確實要付出代價。

然而,這個特徵在人類長期的演化中被保留了下來,只能說明它得到的回報比付出的成本要多,而且投資回報率應該還蠻高的,不然怎麼會哭的這麼厲害呢。

相關焦點

  • 人類近親黑猩猩不會大聲哭鬧,為啥人類嬰兒的哭聲這麼大?
    明明那麼小隻的身體,為什麼能製造出那麼大聲,那麼讓人煩躁的聲音? 前不久,我們家果妹兒因為玩紙,被紙割傷了手,哭的那叫一個慘,讓我安慰了好半天。 福林本來在自己的房間看書,被打擾到了就直接跑來客廳查看情況,對著果妹兒的指頭猛吹氣,跟我一起安慰果妹兒。
  • 馬為什麼是站著睡,難道不怕摔跟頭嗎?看完你就明白什麼是殘酷
    也正是這個世界的物種多樣性,才能有如今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人類才得以延續和發展,而我們也都知道,從古至今,最能夠幫助人類的動物是什麼?答案就是馬,馬不難馴化,而且可乘騎,也可拉貨物,是人類發展最大的小助手之一。
  • 靈長類發出聲響就可能引來危險,為什麼人類嬰兒還會哭?
    從呱呱墜地時那一聲哭,到大約4個月大,哭泣就是嬰兒最好的溝通,直到1歲左右,哭的數量在減少、頻率在降低,因為他們找到了更有效的方式引起注意。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在出生時的啼哭,基本都是C調或者升C調,這是人耳最容易接收到的音調。
  • 人類幼崽的哭聲,為什麼這麼大!!!
    「嚎啕大哭」這個漢語詞彙,最適宜的使用情景就是一個人類幼崽拼盡全力的放聲大哭。可謂小小的身體,大大的能量。而且更可氣的是,哪怕把耳機的降噪開到最大,嬰兒啼哭帶來的那種莫名其妙的煩躁,還是不能消解半分。於是你可能會想:為什麼,為什麼哭聲這麼大?人類為什麼進化成這個樣子,就不能小點聲嗎?
  • 人類自詡萬物之靈,為什麼幼崽出生就大哭?其它動物這麼做早完了
    更明顯的是,我們人類的幼崽和自然界其它動物的幼崽大不相同,一切套用在動物幼崽身上的東西,在嬰兒身上貌似都很難適用,成年人類統治地球,但是為什麼幼崽卻如此弱小?那為什麼只有人的幼崽會哇哇大哭呢?首先是人類的進化所決定的,當人開始直立行走之後,盆骨的變化導致無法將幼崽在母體內完全培育成熟,所以在十月左右就選擇生下來。你也可以理解為,現在所有的人類,都是早產兒,因為根據相關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如果人類像動物一樣在母體發育成熟再降生,至少要18~21個月,你想一下出生後11個月的孩子有多大,哪個母親能懷著這麼大的嬰兒順產?
  • 為什麼駱駝喜歡吃仙人掌?難道不怕刺嗎?看完恍然大悟
    為什麼駱駝喜歡吃仙人掌?難道不怕刺嗎?看完恍然大悟。但是駱駝卻偏偏吃仙人掌,難道駱駝就不怕仙人掌嗎?據了解,駱駝是非常喜歡吃仙人掌的,而且它們的嘴其實和我們人類沒有一點區別的,在吃一些敏感食物的時候,都會覺得疼痛,但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駱駝卻非常喜歡吃仙人掌。於是就有人說道,難道這兒是痛中帶快樂?
  • 各位蟬寶寶們,你們叫的這麼大聲,不怕我抓你們嘛
    說到這裡,小編就覺得奇怪了,「各位蟬寶寶們,你們叫的這麼大聲,我都聽出來你們在什麼位置了,難道不害怕我抓你們嘛?」我覺得有意思的是,小時候跟著小夥伴們在樹下摳知了,一摳一個準,不知道為啥?夏天蟬鳴叫的原因是雄性吸引雌性成蟲來交配,繁衍下一代,而且成蟲只有雄性會鳴叫,不過讓人可惜的是,大部分蟬在交配之後就會死去,所以只有夏天才會有蟬鳴,秋天幾乎都沒有了。
  • 人類禁止近親結婚,動物卻可以回交,難道不怕生出畸形後代嗎
    文/行走天涯人類禁止近親結婚,動物卻可以混交,難道不怕生出畸形後代嗎根據達爾文先生提出的生物進化論法則,我們可以知道地球上萬物之間的進化和繁殖後代,都是存在一定規律的!而且每種物種之間都是存在著生殖隔離的,就拿我們人類進行舉例說明,人類就只能夠自我繁殖生育後代,而且是嚴厲禁止近親結婚生育後代的,因為打破了近親結婚的法則,生下來的孩子大多都是畸形的。只是不令人感到疑問的是,同樣也是適用於生物進化論法則的,為什麼動物之間確實可以進行回交的?難道動物之間不怕生出畸形的後代嗎?
  • 為什麼駱駝敢吃仙人掌,真是不可思議,難道不怕扎嘴嗎?
    為什麼駱駝敢吃仙人掌,真是不可思議,難道不怕扎嘴嗎?想必大家都對仙人掌這種植物很熟悉吧。無論是在家裡面的院子外,還是在室內的臥室裡,很多人都會放上一盆仙人掌。為什麼人們要放這個?從外觀上來看,那也不是很漂亮啊,只是有點翠綠罷了。比它好看的綠色植物可多的多,為何偏偏要選它們?當然是因為人家優點多多,具有別的綠色植物沒有的優點。第一,它生命力頑強,人們可以不用費心打理。
  • 為什麼駱駝敢吃仙人掌,真是不可思議,難道不怕扎嘴嗎?
    為什麼駱駝敢吃仙人掌,真是不可思議,難道不怕扎嘴嗎?想必大家都對仙人掌這種植物很熟悉吧。無論是在家裡面的院子外,還是在室內的臥室裡,很多人都會放上一盆仙人掌。為什麼人們要放這個?從外觀上來看,那也不是很漂亮啊,只是有點翠綠罷了。比它好看的綠色植物可多得多,為何偏偏要選它們?
  • 不怕哭得歇斯底裡,最怕哭得無聲無息卻依舊撕心裂肺
    不怕哭得歇斯底裡,最怕哭得無聲無息卻依舊撕心裂肺。內心傷痛不輕易表現在他人面前的人,往往最讓人心疼。內心苦楚無法向別人訴說,也不願向別人訴說,久而久之就真的只會將悲傷委屈埋藏在心,獨自忍受,獨自舔舐傷口,獨自一個人自愈。
  • 仙人掌渾身是刺,為什麼駱駝卻敢吃?難道它不怕疼嗎?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地球是人類已知發現的星球中,唯一一個有著適合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在人類的眼裡,地球是美麗的,就如同「家」一樣。不過地球上也存在著很多不適合人類生活的地方,只有極少數生物能夠適應那裡的環境。
  • 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弱?
    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弱?人類嬰兒太弱了,出生兩個月才能抬起頭,6個月才能翻個身,一歲才能爬起,吃飯要人喂,睡要被人哄,行動要被抱,如果沒有成人照顧,結局一定是死亡。而動物馬、牛、長頸鹿的幼崽出生後一個小時內就可以站立,出生第1天就可以躲避捕食者。
  • 為什麼人類的嬰兒這麼弱小?別的動物寶寶是說明書,我們是白紙
    為什麼人類嬰兒弱小於是進化讓人類寶寶提前出生,讓寶寶的腦袋達到成年人腦袋的30%時就出生,有一項研究表明[1],人類胎兒將必須經歷18至21個月的妊娠期才算打標,而我們只有9個月就提前出生了。這種提前出生很難,但是我們另一項能力發揮了作用,那就是我們是我們高度群居。
  • 為什麼人類嬰兒那麼弱小,而動物出生就能跑?
    你是否這樣想過:人類嬰兒太弱了,出生兩個月才能爬起,六個月才能翻個身,一歲才能爬幾步,吃飯要人喂,睡要被人哄,行動要人抱,如果沒有成人的照顧結局一定是死亡。而動物呢?馬、牛、長頸鹿的幼崽出生後一個小時內就可以站立,出生第一天就可以躲避捕食者;猴子幼崽能夠緊緊抓住母猴的毛掛在母猴肚子下,一站式解決溫飽和安全問題;魚、鱉、鯨魚的幼苗生下來就會遊泳;雞、鴨子出殼後就可以滿地亂跑。
  • 為什麼只有狼群會養育人類嬰兒,不選擇吃掉呢?
    狼孩 正如字面意思,被狼群所養大的人類兒童,上個世紀20年代,人們在印度的一個山村發現了未知生物,看起來長得很像人類,但卻是四肢爬行,跟隨狼群移動,於是人們捕捉了兩個未知生物,結果發現是人類孩童。
  • 為什麼動物幼崽都不會號啕大叫,怕驚動強敵?唯人類嬰兒會大哭?
    反觀人類的嬰兒就不一樣了,遇到什麼事情,都是會先張嘴哭上一場,等父母滿足需求了,才會停止哭泣。那為什麼在我們的認知裡,總是會感覺動物幼崽都不會號啕大叫,以防驚動強敵入侵,唯有人類嬰兒卻會大哭?但人類想要從嬰孩成長為相對成熟的個體,需要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在這之前,需要父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撫養。所以,人類看似強大,其實嬰兒時期是所有動物中最脆弱,而且生存能力最差的,而哭聲,就是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
  • 什麼是「嬰兒宇宙」?「嬰兒宇宙」真的可以更容易的誕生生命嗎?
    「嬰兒宇宙」可能許多朋友都會感到陌生,難道宇宙還分「小孩或大人」嗎?而且說是「嬰兒宇宙」難道就是剛形成的宇宙嗎!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而這個時候有網友疑問了,那為什麼說嬰兒宇宙更容易誕生生命呢?而小編還是接著剛才的說到的剛出生的嬰兒那段,雖然嬰兒宇宙聽起來是一個新誕生的宇宙,但其實並不是。而關於為什麼「嬰兒宇宙」是否更容易孕育生命?下面就讓咱們真正的了解一下什麼是嬰兒宇宙,以及嬰兒宇宙真的可以更容易的誕生生命嗎?什麼是「嬰兒宇宙」?什麼是嬰兒宇宙?
  • 難道他們不怕核輻射嗎
    我就納悶了,日本政府膽子咋就這麼大呢?難道他們不知道把核汙水排入大海的嚴重後果嗎? 現實的考量 其實,日本做出這個選擇,也是不得已的,他們並沒有太多的選擇。 2011年福島核事故發生後,平均每天會產生180噸高濃度放射性汙染水。
  • 為什麼駱駝不怕仙人掌的刺?而且還很喜歡吃仙人掌,難道不怕疼
    這麼危險的植物按理說會放在安全之處觀看,或者敬而遠之。但是有一種動物並不懼怕這種刺,反而以仙人掌為食,真的是難以想像,難道它就真的不怕被刺嗎?平常的生活中,有時候為了綠化環境我們會在家裡或者辦公室裡養一些仙人掌的盆栽,但是這些東西有點危險,一不小心就會被這些東西扎傷,大家都小心翼翼的不敢碰,更別說吃了。這個敢吃仙人掌的動物就是看起來呆呆的、笨笨的、被稱為沙漠之舟的駱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