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未來全球貨幣的發展方向究竟是什麼

2021-01-08 網易財經

12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2020上海金融論壇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會上表示,科技的發展給很多業務模式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IT發展促進支付體系現代化和跨境支付的便利化。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2020上海金融論壇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會上發言

周小川指出,過去由於通信設施和計算能力的限制,所以那時候獲取的信息可能有限,處理的內容也不能太多,太多可能處理不過來。處理也分為兩種:第一,在現場能夠處理什麼東西,比如說POS機或者是用手機作為移動終端能處理的事情就多很多了;第二,傳上去,現在有雲計算,過去沒有雲計算它也可以傳到數據處理中心。

「如果通訊和處理能力大幅度改善,在交易的時刻就能夠做更多的事情,這是分析問題的思路。周小川認為,利用當前網際網路技術、移動終端的處理能力,以及雲計算的處理能力,可促進支付體系現代化和跨境支付便利化。

他表示,在通訊能力,信息獲取的能力,以及數據處理的能力大大提升以後,工作量的分布是可以調整的。這個調整可以在交易那個時刻做更多的事情,有可能會使支付更加便利化,特別是跨境支付也可以得到更加便利化。

在他看來,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的提高,可以在交易那個時刻或者交易瞬間完成更多的工作,其中一個可能性就是把匯率工作放在這個環節來執行,也就是你購買的時候,在這個時刻將你自己原有帳戶中某一個幣種的貨幣,這個時候進行兌換。兌換的量和你所要購買的商品或服務,正好是完全一致的。

以下為周小川發言全文:

周小川:各位來賓,各位與會代表大家好!很高興能夠參加2020年上海金融論壇,也感謝主辦單位對我的邀請,這次會議的主題是「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我覺得這個題目很重要也很好。我想藉此機會談一談IT發展促進智慧體系現代化和跨境支付的便利化。

首先我們想說,科技的發展給很多業務模式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支付系統的現代化和數字貨幣,自然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一個領域。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某個場合下提到「要加快推行數字貨幣研發」,這也是給我們提出了任務,我藉此討論一下這方面的想法。

支付體系,首先我們說在支付的時刻,或者支付的那個瞬間,究竟需要完成哪些事情?我們接下來就可以再仔細想一想新的科技手段會在這方面帶來哪些改變。特別是零售支付,在零售支付的那個時刻,消費者首先要獲得價格,通過價格來考慮是否購買某一個東西或者某一項服務。如果是跨境交易的話,還需要獲得匯率方面的信息,折算後來考慮是否購買。如果是現金交易的話,可能要事先要準備現金。如果是帳戶交易的話,交易瞬間要完成這些交易的一部分,其中如果使用信用卡,那你需要獲得授權,如果使用貸記卡的時候,也需要進行身份的驗證。

商務部在接收到錢的時候要對銷售稅或者是增值稅進行記帳,所以為什麼說很多零售商或者很多國家都要求必須使用收款機。此外交易完了以後,它要進行財務核算,在接收貨幣的時候,也需要考慮是不是假幣,這個交易有沒有合規的問題,交易是否是真實等。如果是信用卡或者貸記卡的時候,信息傳遞的過程中也需要加密,確保不會被截取。

在交易這個時刻,實際上是要幹一些事情,這些事情無非就是兩個方面:

第一,獲取一定的信息。

第二,做一定的數據處理。

過去由於通信設施和計算能力的限制,所以那時候獲取的信息可能有限,處理的內容也不能太多,太多可能處理不過來。處理也分為兩種:

第一,在現場能夠處理什麼東西,比如說POS機或者是用手機作為移動終端能處理的事情就多很多了。

第二,傳上去,現在有雲計算,過去沒有雲計算它也可以傳到數據處理中心。

總之,如果通訊和處理能力大幅度改善,在交易的時刻就能夠做更多的事情,這是分析問題的思路。

在獲得信息和處理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有好多事要推到事前或者事後。所謂推到事前,比如說對消費者來講,你要去跨境消費的話,你要事先把外匯放好,把你的貨幣換回你要到達目的國的外匯。你最好是多換一點,要不然你不夠用的話會很麻煩。換了以後,最後就有可能用不了,用不了以後就還有再換回去。換回去有時候由於各個國家外匯體制不一樣,你可能還會有一定的困難。另外在這個過程中,不管是提前換還是事後換,都需要承擔匯率風險。當然也有的人最後換完剩下的乾脆也就放在抽屜裡,這種持幣也是要承擔風險的。

換匯,一般國家經常項目往往是可兌換的,但是資本項目就不一定了,所以有不少地方換匯還是有限額的。年度限額規定也有多有少,按照年度來計算的話,實際上也是很難控制的。所以年度限額因為量比較大,所以管不住他的用途,那麼這個用途有時候也是有可能出現不合規的,有一些說是經常項目的兌換,但實際上用於資本項目。

我們說對於商戶來講,使用POS機或者收款機,那麼事後往往還是要把不管是現金的還是帳戶的東西最後匯總到商戶的帳戶裡,同時也有利於稅務方面的和財務分析方面,如會計等的需要。那麼商業銀行在這過程中也會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他可能最後的交割,特別是涉及到現在的支付工具,比如卡類、移動終端、手機等等,涉及到交割,涉及到風險控制。跨幣種的問題,還可能涉及到中央銀行,中央銀行需要做清算。這裡頭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可能有些做的事都是在交易時刻的事後,也就是說有不少的工作要事前做或者事後來做。

我們說在通訊能力,信息獲取的能力,以及數據處理的能力大大提升以後,工作量的分布是可以調整的。這個調整可以在交易那個時刻做更多的事情,有可能會使支付更加便利化,特別是跨境支付也可以得到更加便利化。

當然大家也說區塊鏈和分布式帳本體系是一種選擇,當然它也涉及到幣種的問題,它也涉及到商戶應該代徵的消費稅或增值稅的問題,也並不是就像私下裡現金交額然後其他事情都不用辦,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剛才所說的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的提高,可以在交易那個時刻,或者交易瞬間完成更多的工作,其中一個可能性就是把匯率工作放在這個環節來執行,也就是你購買的時候,在這個時刻將你自己原有帳戶中某一個幣種的貨幣,這個時候進行兌換。兌換的量和你所要購買的商品或服務,正好是完全一致的。

另外,信息可以比以前更方便的獲得,這裡頭一個主要的信息就是匯率信息。匯率可以用頭一天的fix,也可以用即時的換匯市場的信息,如果是一些小的國家的幣種,也可以用套算匯率,總之這個跟以前的條件就有所不同了。

另外一個好控制的就是交易的場景。商戶是有代碼的,因此知道他的用途是什麼,因此可以比較清楚的判別是否是經常項目的支付。不管是按照哪個國家,匯兌的規則是否符合,是否合規。那麼在這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一種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應該說最簡單的智能合約就是條件語句,就if-then else,也就是情況下可以匯兌,什麼情況下不可以匯兌,完成支付,那麼就可以進行控制。這樣的話,就可以把事前、事後許多的工作量減少,在交易瞬間可以通過當代的IT技術來加以完成。這個也是比較符合亞洲,特別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需要。

去年夏天的時候,Libra出臺的時候,它有一些居高臨下,它這個貨幣出來以後,將來很多其他國家的貨幣就有可能會取代掉,導致了大家關心貨幣主權的問題,也擔心美元化或者被其他貨幣所取代的問題,也擔心有些國家它自己宏觀調控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措施是否還能順利執行的問題,總之產生了很多擔心。它當然提出盯住一攬子貨幣,但是也沒有給出一個非常明確的做法,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現在它修改的第二版是只盯住美元,因此很多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是會擔心美元化的。

那麼美元化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例子,有一些是比較極端的美元化,我們說看到辛巴威,在非常高額的通貨膨脹之後,比較全面的美元化。那麼也有許多國家是局部的美元化,按照他們存款的性質或者是他們貨幣使用的性質,這個國家可能有百分之幾十的使用都是美元,也就是部分是美元化的。這些國家都會抱怨會因為美元化帶來很多問題,因此這是需要關注的點。

我前不久在國內、新加坡,在重慶的論壇上也講了,中國周圍的鄰國,我們在東亞地區有中日韓,下面我們有東協十國,東協十國發展水平也非常不一樣,各個國家宏觀管理水平也不一樣,因為債務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再加上國際收支平衡的原因會影響國家在外匯體制方面的選擇。因為差別都很大,因此在這方面開展工作儘量避免,不要動不動取代別人的貨幣主權,導致人家的貨幣政策、外匯政策不再生效。

另外,考慮到各個國家宏觀調控的需要,也能照顧到人們對於美元化的擔心。由此推論,其實大家對於人民幣國際化,我們所說的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自由使用,你要願意去用的話,可以在貿易投資等方面應用,但我們沒有像Libra這樣,似乎想取代別人在各個方面的應用。因此我們說有些國家其實他們對人民幣國際化也是有擔憂的,其實我們可以不去觸動這些敏感的點,不去強制,也避免有大國沙文主義的可能性。

那麼在這個基礎上,根據剛才所說的,如果在零售交易的瞬間,在那個時候去實現兌換,以及對實現兌換條件的審核,技術上如果有可能的話,就給互聯互通帶來一種新的操作可能性的方案

過去在使用信用卡的時候,比如說你有美元帳戶的信用卡,或者你有人民幣帳戶的銀聯卡,在境外交易的時候,其實它也是給你一個兌換的便利,但是這個兌換的信息往往不及時,有時候也不透明。我們說Visa、Master卡都願意承諾給予你優惠的匯率待遇,但是實際上有時候並不見得是這樣。

我們說利用當前的網際網路技術和移動終端的處理能力,以及雲計算的處理能力,這些事就變得比以前更加有可能性了。

第一,不同選擇的匯率選擇,是相當及時的。

第二,智能合約。

我們說,即便是經常項目可兌換,大家對經常項目的理解和具體的規定有時候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從中國角度來講,我們也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對洗錢,對恐怖融資,對毒品,對武器交易,所有這些東西都是明令禁止的,是不合規的。但是各個國家也會有不同的規定,比如中國就是對於跨境賭博的交易認為是不合規的,因此你在執行過程中就需要去可以用條件支付或者智能合約的方式來管住他。

另外還有一些模糊的地帶,就是在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之間,有一些模糊的地帶。比如說在境外購買個人的健康保險或者財產保險,像幾年前在中國管理部門也明確指出這個是不合規的。從定義上來講,有時候並不是完全清晰的。如果在交易的瞬間的時候,可以對此進行條件審查,而且也容易做到,因為有這個商戶編碼,另外在不同行業中支出的限額標準,那麼這些條件都是可以執行的,通過這些執行就可以對於兌換實現有關的合規性,同時也不用太複雜,也不用耽誤太多的時間。

這裡還有一個好處,有很多的附屬卡。像信用卡附屬卡的情況,就是家裡掙錢的人是主卡,那麼他的子女可能有附屬卡,子女有的出去上學,有的出去旅遊,非成年人自律能力有時候還不太夠,所以有時候也需要有消費方面的限制,哪些是不準接觸的,哪些是不準備支付的,哪些支付自己家裡給他設置什麼樣的限額,這些東西都可以通過智能合約或者條件支付的情況來加以完成。

其中一個很大的好處,由於單筆交易金額就比較小,就比較容易看別人是否是經常交易,同時也很難用很小的交易量累計起來去做不合規的事情,比如做資本項目,比如說出去去做金融市場投機交易,在判別上就比以前容易多了。

對於消費者來講,它由於不需要事前兌換,也不需要用不完事後再兌換回來,因此它面臨的匯率風險也就比較小了。

剛才所說的,這樣事前、事後的工作量大幅的進行壓縮,在交易瞬間有更多的信息獲取量和數據處理的工作量,但是最後還需要有一部分事前、事後的工作。事後的工作,可能在這個之後還是有跨幣種的交割問題。那這個交割一個是可軋差後的交割,再有一個就是軋差後數量也比較小,可以由中央銀行指定某個商業銀行,負責某一個幣種的交割和清算,也可以由中央銀行直接安排清算的模式。

我們知道像香港是搞了RTGS,一個是香港監管局指定滙豐銀行負責美元清算,渣打銀行負責歐元清算,中銀香港負責人民幣清算,這樣的話他們可以承擔起這方面的工作。從香港的系統來講,香港和內地是一個時區,但是和美元和歐洲不一個時區,所以跨時區的時候,還是會有少量匯率方面的風險,但是大型商業銀行掌控的能力也還是比較強的,另外也有一些風險管理的工具。另外在一天之內這個匯率的變動,也會是比較小的。那麼在央行之間也可以有類似的安排。

我這裡特別強調的是不一定要搞全額,像RTGS是一個實時的全額結算系統,其實有些東西是可以軋差以後再進行交易的。也是由於時間的原因,你可以當天處理,如果大家匯率都比較穩定,也可以三五天一個禮拜再處理,總之安排這樣的交易匯率風險是相對比較小的。同時中央銀行和大型商業銀行應該說利用風險管理工具,以及利用保險的能力都是相對比較強的。

剛才也提到,去年Libra出臺的時候,瞄準了跨境匯款。跨境匯款雖然也是一種需要,我們說如果跨境匯款能夠用一攬子貨幣,或者是美元來加以實現,用Libra技術來加以實現,那麼它落地以後,比如說美國打工的,遣回到墨西哥,這個錢能不能在當地零售方面使用,能不能夠實現購買,如果是零售系統沒有支持的話,那麼它還是需要把匯完的款再放回本地,再放回本地的時候又涉及到可能兌換方面有沒有匯率問題,有沒有政策方面的障礙,是否方便。所以我們說零售系統、支付系統還是更基礎的內容,如果零售系統搞好了,同時又暫時避免大家對於美元化的擔憂,像剛才所說的方案。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匯款問題實際上也就變得更加容易解決。匯款問題有些障礙不在技術方面,而是在於政策體制方面。

在匯款的交易時刻,如果就實現兌換的話,那麼在這個兌換的過程中匯率問題實際遵從了市場規律,較少涉及到政策方面的障礙。另外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審查是否是洗錢,是否有恐怖融資,是否有毒品,是否有賭博等等這類的問題。同時,如果是一個月匯一次款,或者三個月匯一次款,總共金額也就不會太大,也容易審查,這個數量可能是相當於經常性,不至於造成資本性或者大金額的欺詐、洗錢這些行為。

我們可以想像,仿照上述零售交易的這種做法,匯款應該不存在太大技術上的問題。當然匯款裡面,也會有一定的風險管理問題,也會涉及到匯率的問題。最好來講,涉及到雙方的金融機構還是要安排一定的費用,這個費用能夠覆蓋風險和操作上的成本,這樣導致各種新的方案、新的創新都能夠有比較客觀的成本核算。

最後,我們說未來全球貨幣的發展方向究竟是什麼?我覺得大家也不見得能夠看得準。如果將來可能真有一種世界貨幣,不管是SDR還是SDR的變種,也許真是大國,比如說美國,將美元全球都適用了,既然出現這種情況,照我們剛才這種思路,技術的適應能力應該也不成問題的,而且很多方案是具有相當程度的靈活性,可以及時調整適合未來全球金融格局變化的需要。

如果利用交易瞬間所具有的信息獲取能力和信息處理的能力,我們可以在支付系統現代化和跨境支付便利化方面,能夠做很多工作,而且可以向前承接,就是說和現有的體制和以前所形成的體制具有比較好的銜接性,向後也有相當好的適應性,這種做法就和Libra或者現在Diem所形成的思路有明顯的差別,也和Token base數字貨幣也有一定的差別。體現了以帳戶為基礎,雙層銀行體系服務的長處和好處。

以上就是我介紹的在支付體系現代化和跨境支付便利化方面可以做的一種選擇,謝謝大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未來全球貨幣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央行原行長周小川這樣說……
    圖說:上海金融論壇現場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碩)12月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在陸家嘴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論壇上表示,利用當前網際網路技術、移動終端和雲計算的處理能力,可促進支付體系現代化和跨境支付便利化。周小川表示,科技的發展給很多業務模式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如果通訊和處理能力大幅度改善,在交易的時刻就能做更多的事情。
  • 周小川:數位化時代貨幣與支付的演進原則
    2012年之前,第三方支付,特別是利用數字和網絡技術的第三方支付已經有所發展,但是缺少管理和協調主體。討論要求人民銀行將其管理起來,於是開始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一張牌照發給了支付寶。2014年,人民銀行開始成立數字貨幣項目組,項目實施方案並沒有明確的方向,既包含區塊鏈技術,也包含其他方面的可能性。
  • Libra 超級貨幣到來?聽周小川等業內專家怎麼說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日前在「行動支付創新服務產業升級及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表示,他認為,貨幣是一個國家的主權,而大國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對貨幣主權的控制。「Libra掛鈎一籃子法幣,似乎解決了價格波動較大的問題,但是仍無法改變其不是貨幣的本質。」
  • 【智庫思享】周小川:數位化時代貨幣與支付的演進原則
    2012年之前,第三方支付,特別是利用數字和網絡技術的第三方支付已經有所發展,但是缺少管理和協調主體。討論要求人民銀行將其管理起來,於是開始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一張牌照發給了支付寶。2014年,人民銀行開始成立數字貨幣項目組,項目實施方案並沒有明確的方向,既包含區塊鏈技術,也包含其他方面的可能性。
  • 周小川:一個競爭性、多方案的央行數字貨幣體系更適合中國
    11月27日,在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舉辦的「數字金融創新與經濟發展新格局」系列研討會暨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活動上,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則進一步釐清了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數字人民幣(e-CNY)以及全球央行數字貨幣(CBDC)之間的關係。
  • 周小川英文演講表達中國貨幣政策:審慎中性,在去槓桿和穩增長間...
    4月22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春季年會期間,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國際貨幣和金融委員會(IMFC)會議上發表英語演講。「貨幣政策將維持審慎中性,並在穩增長和去槓桿之間尋求更好的平衡,防範資產泡沫,抑制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積聚。」周小川表示。
  • 龍牌汽車與數字貨幣——未來人類與科技發展的方向
    加密數字貨幣與區塊鏈技術正在塑造未來。我們再次置身於歷史洪流之中,是參與其中,還是袖手旁觀,這一切都由你來決定。 不同的人,對於加密數字貨幣的理解是不同的。
  • 央行透露,未來中國的數字貨幣體系是這樣的
    大數據風控行業密集整治、數字貨幣雛形初現、刷臉支付納入金融科技試點等大事件的發生都在預示著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相輔相成的未來。  頂層設計也在加強。2019年8月,央行正式發布《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92021年)》。作為首份規範金融科技發展的頂層文件,這份規劃出臺意義重大,明確了科技創新邊界與發力方向,標誌著金融科技創新和金融科技輸出正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 周小川:當前通脹度量存在問題 需拓展通脹概念與度量 | 央行與貨幣
    文/中國金融學會會長、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名譽院長周小川當前低通脹率本身是否存在概念上和度量上的疑問?在最新文章中,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指出,通脹是要度量的變量之一,不一定是評價居民福利、經濟運行的全部,而貨幣政策肯定應考慮通脹指標背後的體驗。
  • 王岐山、易綱、周小川、馬雲重磅發聲!信息量太大
    原標題:王岐山、易綱、周小川、馬雲重磅發聲!信息量太大10月24日,中國金融40人論壇聯合各組委會成員機構舉辦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在上海開幕,峰會主題為「危與機:新格局下的新金融與新經濟」。王岐山、易綱、周小川、馬雲等共話全球經濟變局,信息量很大,一起來看看。
  • 2060年我國實現這一目標靠什麼?周小川、殷勇詳解碳中和、碳市場
    原標題:2060年我國實現這一目標靠什麼?周小川、殷勇詳解碳中和、碳市場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排放量佔全球約28%。中國計劃在未來40年採取有力政策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最大值,爭取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
  • 周小川撰文談通貨膨脹,專家:如何定義和構建廣義價格指數也至關重要
    周小川在文中指出,傳統的通脹度量會面臨幾個方面的不足:較少包含資產價格會帶來失真,特別是長周期比較的失真;以什麼收入作為計算通脹的支出籃子;勞動付出的度量如何影響通脹的感知;基準、可比性(comparability)和參照系。
  • 人民幣數字貨幣背後的底層設計,究竟是什麼?
    人民幣數字貨幣背後的底層設計究竟是什麼?本篇文章將為您解鎖所有答案。一、數字貨幣的推出是為了替代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答案是否定的!那些認為數字貨幣的推出是為了替代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的網友,我想說的是,你們真的想多了!不論是紙質貨幣還是數字貨幣,以及數字貨幣背後的技術,對標是否能替代美元沒有任何關係。
  • 周小川: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
    周小川今日發表論文《拓展通貨膨脹的概念與度量》,中國人民銀行進行了刊載,現為大家整理文字版如下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特別是近幾年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經歷與實踐顯示,低通脹對於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和理論框架提出了挑戰, 也動搖了通脹目標制的理論基礎。通脹既是央行觀察經濟金融狀 況的終極變量,也常是一個中間變量。
  • 周小川:通貨膨脹指標還可從更綜合、更豐富的角度進行考量
    原標題:周小川:通貨膨脹指標還可從更綜合、更豐富的角度進行考量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11月28日訊 今日,「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為「金融支持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在會上表示,作為貨幣政策的反饋變量,通貨膨脹指標還可從更綜合、更豐富的角度進行考量。
  • 科技早報|俞敏洪回應「歧視女性」是沒表達好 周小川稱要鼓勵多...
    整理|莊怡 易到「磕頭門」升級,呂藝否認鴻門宴,易到稱已報警;俞敏洪回應「歧視女性」言論,稱沒有表達好,引起網友誤解深感歉意;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在財新峰會上表示,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不需要對立起來,其目的都是為達到支付體系的高效率、低成本和安全可靠,因此要鼓勵多渠道研發和競爭。
  • 周小川:傳統通脹度量面臨四方面不足和挑戰 需進一步研究
    當全球人口上升到70億,城鎮化成為相當多數人生活、工作的必然選擇,城市可用地變得很稀缺且價格高昂,使得通脹度量再也不能無視或者低估住房的因素。總之,通脹在長期度量上存在問題,特別是資產價格如何反應到生活質量、支出結構上。 第二,以什麼收入作為計算通脹的支出籃子。 目前,CPI的支出籃子是家庭可支配收入。
  • 全球最值錢的貨幣是什麼,不是歐元?人民幣發展趨勢被看好
    貨幣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從小的方面來說,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錢的,從大的方面來說,貨幣對於國家的發展是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的。在最近的150年中,國際上的主要存儲貨幣就是英鎊和美元,而且現在美元就是主要的存儲貨幣了。
  •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蘇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蘇州市作為我國普通地級市的帶頭大哥,已經連續多年處於全國經濟10強,在2019年蘇州的GDP總量已經達到19235.8億元,居全國第六,僅次於北上廣深渝,四大省會城市不能及,那麼這樣的蘇州,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下面我就提出一下幾點方向。
  • 周小川:當前通脹度量存在問題 需拓展通脹概念與度量
    在最新文章中,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指出,通脹是要度量的變量之一,不一定是評價居民福利、經濟運行的全部,而貨幣政策肯定應考慮通脹指標背後的體驗。  例如「經物價校正後的真實收入究竟樣」、「用可比的同等收入能購買到什麼樣的生活水平」、「換取同等實際收入的勞動付出的強度,是更辛勞、疲憊,還是更為從容、輕鬆」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