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速度,只要步數!JAMA:每天走得多,可以降低死亡率

2020-09-05 愛科學愛自然

近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走更多的步數與全因死亡率(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下降顯著相關。

關於走路有益健康的研究有很多,例如,一項超過對50000名步行者的分析顯示,勻速或快速行走能夠延長壽命。這是強調步行速度的研究。

去年發表在《JAMA》的一項研究中,那些每天至少走10000步人的腦容量比每天走5000步以下的人要大0.35%,相當於減少了1.75年的大腦老化。這是強調步數的研究。

在這項新研究中,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領導的研究團隊調查了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數據中2003至2006年具有代表性的成年人樣本數據,分析了每日步數和步伐強度(行走速度)與全因死亡率之間的關聯。

分析顯示,6355名年齡在40歲以上的成年參與者中,4840人有有效的加速度計數據,其中,2435人(54%)為女性。佩戴加速計的人群中,BMI大於30或目前飲酒的人群比例較高,患有心臟病、心力衰竭、行動不便、健康狀況較差或中風的人群比例較小。採取更多健身措施的參與者明顯較年輕,BMI指數較低,受教育程度較高,飲酒者比例較高,但癌症、糖尿病、心臟病和高血壓的患病率較低,報告健康狀況較差的比率較低。

大多數參與者(91%)有完整的協變量數據。加速計平均佩戴5.7天,每天平均佩戴14.4小時;94%的參與者每天至少佩戴10小時(即有效佩戴),至少佩戴3天,而14%的參與者具有估算的步數數據。參與者平均每天走9124步。

確定死亡率截止到2015年12月,在平均10.1年的隨訪中,有1165人死亡,其中406人死於心血管疾病,283人死於癌症。在協變量調整後的模型中加入每日步數後,分析結果如下:

步數和全因死亡率


  • 每天走4000步以下的655名參與者中,每年全因死亡率為76.7‰(419人死亡);
  • 每天走4000步至7999步的1727名參與者中,每年全因死亡率為21.4‰(488人死亡);
  • 每天走8000-11999步的1539名參與者中,每年全因死亡率為6.9‰(176人死亡);
  • 每天走12000步以上的919名參與者中,每年全因死亡率為4.8‰(82人死亡)。

圖片來源:JAMA

此外,在按每日步數分級的組內,較高的步伐強度與較低的死亡率沒有顯著相關性。

圖片來源:JAMA

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

與每天走4000步相比,每天走8000步的參與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顯著降低。在校正了每日總步數的模型中,沒有發現步伐強度與心血管疾病或癌症死亡率之間的顯著相關性。

圖片來源:JAMA

雖然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但每天多活動活動總是好的,而且走路可以選擇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關鍵是不用在意速度。所以,保持下去,或將延年益壽!

參考文獻:1. Association of Daily Step Count and Step Intensity With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

DOI: 10.1001/jama.2020.1382

2. Self-rated walking pace and all-cau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 mortality: individual participant pooled analysis of 50 225 walkers from 11 population British cohorts

3. DOI:10.1136/bjsports-2017-098677Association of Accelerometer-Measured Light-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 With Brain Volume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19.2745

相關焦點

  • 《美國醫學會雜誌》:每天12000步,全因死亡率降低65%!
    發現揮拍類運動能降低47%的全因死亡率(指所有死因的死亡率),排名第二的遊泳能降低28%的全因死亡率,第三名有氧運動能降低27%的全因死亡率,且每次鍛鍊的最佳時長應該在45-60分鐘之間。
  • 終極指南:每天應該走多少步?
    如果選走路:7500-10000步為宜如果你僅僅選擇正常走路(非快走)作為基本的運動鍛鍊,那麼有幾個數字需要值得注意——4400步/每天、7500步/每天、10000步/每天。來自哈佛醫學院醫學專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並且以≥40步/分鐘的速度走4400步足夠了。
  • 每日步行步數與死亡率
    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約15%;在每天步行達到4400步時,死亡率出現了顯著下降,與每天2700步相比,死亡風險降低了大約40%;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達到7500步時,死亡風險不再下降,也不上升。
  • 每日步行步數與死亡率
    今年5月《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一篇論文,研究人員在2011~2015年對1.8萬多名美國老年婦女(平均年齡72歲)進行調查,讓她們連續7天佩戴記錄設備,記錄下了每天行走的步數和步速。然後在2018~2019年間跟蹤調查這些人的狀況,發現有504人已經死亡,由此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數與死亡率的關係。
  • 每日步行步數與死亡率(必讀)
    我們活呀活呀,交呀交,好不容易活到退休、交到退休了,沒想到還得接受這份年復一年的折騰,我們的身子骨能經受得住這種折騰嗎?這是你們的「為人民服務」嗎?今年5月《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一篇論文,研究人員在2011~2015年對1.8萬多名美國老年婦女(平均年齡72歲)進行調查,讓她們連續7天佩戴記錄設備,記錄下了每天行走的步數和步速。
  • 美國醫學會雜誌刊文,每天走路步數比走路快慢更與低死亡率相關
    現在我們的手機上都會記錄你每天行走的步數,微信就會調用這個數據做出一個排行榜,很多人都在盯著好友的數據在搖晃著自己的手機,希望自己的排名能夠再靠前一些。現在很多媒體也把每天的步行步數作為一個衡量健康水平的指標。
  • 不用10000步!每天這樣走,即不傷身又能「走掉」3大慢性病!
    朋友圈曬步數、拼步數成了潮流,到底每天走多少步最好?一個推薦答案是——6000步!去醫院檢查的時候,血粘稠得都抽不出來。醫生就勸他多走路,每天至少6000步。後來,他每天上下班全都步行,晚上也不去應酬了,走路健身。半年後,血脂也正常了,血壓也控制得很好。其他建議:1. 建議高血脂患者每天走3~5千米,正好6000步左右。每天堅持,不出半年血脂將大為改觀。2.
  • 每日步行步數與死亡率的關係,值得看看!
    《美國醫學會雜誌》2019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在2011~2015年對1.8萬多名美國老年婦女(平均年齡72歲)進行調查,讓她們連續7天佩戴記錄設備,記錄下了每天行走的步數和步速。然後在2018~2019年間跟蹤調查這些人的狀況,發現有504人已經死亡,由此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數與死亡率的關係。
  • 世一堂緊急公告:每日步行步數與死亡率的關係,值得人們關注
    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約15%;✔在每天步行達到4400步時,死亡率出現了顯著下降,與每天2700步相比,死亡風險降低了大約40%;✔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達到7500步時,死亡風險不再下降,也不上升。
  • 長時間慢步行,每天堅持15000步左右,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好處?
    每天步行1.5萬步,對我們身體到底有什麼好處?來,我們先來計算一下,這1.5萬步大約可以走多遠,用時需要多長的時間?我們以每步長度(步幅)0.5米來進行計算,1.5萬步其實就是7.5公裡。我們再以每公裡日常步行用時15分鐘左右來進行計算,走完7.5公裡,大約需要113分鐘,2小時不到一點。在此估算的基礎上面,現在我們完全可以談一談每天走1.5萬的利弊了。
  • 健康資訊:走路也有大學問,今天您走對了麼?
    《美國醫學會雜誌》2019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在2011~2015年對1.8萬多名美國老年婦女(平均年齡72歲)進行調查,讓她們連續7天佩戴記錄設備,記錄下了每天行走的步數和步速。然後在2018~2019年間跟蹤調查這些人的狀況,發現有504人已經死亡,由此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數與死亡率的關係。分析的結果如下:✔步行的確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
  • 想長壽,多走路?平均壽命較長的人,每天都走了多少步?
    每天堅持一定的步數,對保持我們身體的活力和健康是有好處的,這是不是就意味著走路步數越多,一個人就越能活得更健康和長壽呢?就在去年,全球著名的醫學雜誌《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就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在分析了1.8萬名老年女性每日的行走行為之後,得出了這樣一些的結論: 1、走路確確實實能夠提高她們的身體健康程度,每天的行走每增加1000步,全因死亡率就會降低15%。
  • 微信運動一萬步相當於多遠的距離?普通人每天需要走多少路?
    根據換算以及減去一定的誤差,微信運動一萬步一般相當於走了5.6公裡左右的距離。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數據,有什麼依據嗎?下面就詳細給大家講解一下。因此,微信運動其實存在一個「BuG」,那就是只要手機振動它就自動默認為是你在運動,但實際上你沒有在走路或運動時,也存在非常多移動手機的情況,比如,當你在坐著拿起手機打電話,或你拿起手機回復微信信息時都會產生振動,這其實都會被微信運動記錄成你的步數。因此,現在你應該了解,微信步數其實存在很多虛假的記錄,甚至有人會在網上購買「刷步器」來作弊,以獲得更多的點讚。
  • 每天走多少步對膝蓋的傷害最小?你真的知道嗎?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相信大家都知道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則有利於自身的健康,但是凡事都需要有個量,過量了或許就弊大於利了,經常看到朋友圈裡比著「曬步數」,今天你15000步,明天他20000步,當然也常有30000步的!那每天徒步多少步對我們膝蓋的部位傷害最小又有利於自身健康哪? 由我們中國營養學會編著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之中推薦,建議成人每周至少5天中等強度身體的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平均每天主動身體活動最好可以每天在6000步做。
  • 多走路就可以長壽?醫生:過了45歲,做好這3事,或比運動更重要
    聽聽專家怎麼說曾經有相關的研究表示,如果每周堅持走7個小時的路,也就是說每天60分鐘就會讓自己心腦血管的風險降低30%,如果每天走路多增加1000步,那麼死亡率會降低15%,而每天走4400步的人比每天走2700步的人風險降低40%,保證每天750步的運動量,可以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當身體健康了,那麼人也就長壽了,所以還是有科學依據的。
  • 你走了多少步,手機是怎麼知道的?
    你走了多少步,手機是怎麼知道的?,大家總會在意今天走了多少步,在好友中排名多少,獲得了幾個贊,又是誰佔領了自己的封面。如果連續出現了8個(不同硬體廠商有不同標準)波峰,就可以基本確定這個人在運動狀態,設備就開始把這些前面的波動以及後面的波動算成步數。這就是最基本的計步原理了。
  • 運動步數榜單可以代替運動量麼?顯示20000步,相當於多少千米?
    運動步數榜單可以代替運動量麼?顯示20000步,相當於多少千米?運動步數榜單真的可以代替運動量麼?今天走了20000步,這個數量夠麼伴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不再會出現曾經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慘況,反而由於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等問題出現過度肥胖等狀況,那麼養生運動這個話題也就隨之熱了起來,應運而生出一系列運動檢測軟體,監測每天走了多少步,出了多少汗,喝了多少水,為了促進運動,還會有一個運動榜單好和朋友進行對比,這樣確實能夠促進大多數人的好勝心理,增加一定的運動量,可是我們的運動步數真的可以代替運動量麼
  • 各年齡段保持健康有妙方:50歲每天走上一萬步
    剛開始的速度可以慢一點,只要在手機的提示音響起前跑到20米遠的折返點即可。不過隨著時間推進,提示音的間隔會越來越短,你跑步的速度也需要加快。當你無法趕在提示音響前跑到目標地點,測試就結束。如果你能完成10~11個來回,說明你的健康狀況非常不錯;如果能達到12~13次,那說明你的身體非常好;但是如果連5次都達不到,那你真的需要好好鍛鍊了。
  • 每天走1萬步是養生還是走壞膝蓋?醫生:身體情況不同步數不一樣
    原先不怎麼運動的他,開始進行大量運動,幾乎每天都會走一萬步甚至更多。 可還沒走幾天之後就發現膝蓋處疼痛難忍,還有明顯的下沉感覺,這到底是怎麼了?去醫院才知道,軟骨出現了少幅度的磨損,平時要注意讓膝蓋少承重。
  • 關鍵「2步」做好了,花多得數不清,草莓摘不停
    關鍵「2步」做好了,花多得數不清,草莓摘不停一般我們種家中,陽臺上的草莓,都是買的草莓苗,有一小部分的朋友是自己用草莓種子播種的,不過這個過程比較漫長,想要吃到草莓,至少要等到半年多的時間還不止呢,所以直接買苗種,更加簡單實用方便,更快能吃到果子。